【合璧兒按】
鏡頭前的蔣友柏:硬氣的長相,健碩身材帶著強大的氣場,一個傲氣的沒落貴族就這樣帶著「不幸福」來到了觀眾面前。
蔣友柏,是紀錄片《我的時代和我》當中第一個開拍、最後一集播出的人物,可謂是最後的最後、最初的最初。他的自身故事最漫長,也最百轉千回。
頂著蔣家後代的光環,配上天生帥氣的面龐和極富個性的言行,並非娛樂圈出身的蔣友柏,卻早已成為年輕人心中的偶像,甚至被稱為「臺灣的威廉王子」。然而8年前,蔣友柏就一路喊著「不做蔣家第四代」、「遠離政治」,創立了一間名為「橙果」的設計公司,此舉出乎很多人的預料。
他帥氣逼人,卻早早結婚生子,他是寵妻狂魔,是愛娃奶爸。在外人看來是人生贏家本尊無疑,可他卻不快樂半生。
12歲之前,蔣友柏住大房子,吃飯穿衣都有傭人服侍,出行都是配有司機的轎車。
「就好像你手上有把大刀,隨意砍,很拽。誰上課會有保鏢,就只有我有。」
12歲後,祖父去世,蔣友柏家道中落。20歲,父親也去世了,他要撐起一頭家。
他一下子從天堂跌落到地獄,不僅再沒有之前富裕的生活,就連過去所有的價值觀都輕易被推翻。
「人在情在,突然間什麼都沒有了,對我的衝擊很大。」
雖然他擁有一切,但是他一出生也要面對他的最大人生困境,那就是面對煊赫家族的沒落——這大概是世界上最難面對的考驗,曹雪芹為此寫了《紅樓夢》,張愛玲為此孤獨終身,蔣友柏為此不快樂了半生,因為所謂「煊赫舊家聲」帶來的不光有榮光,還有一生的壓力。
蔣友柏說,他自己的個性實在不適合與人相處,「一個同時擁有那麼多自負、自卑、自信、自惑和自利的貴族後代,絕對會讓周遭的人感到無比無奈與無言的壓力。」
蔣友柏談到父母,也是滿滿的尊敬與感恩我爸像朋友,真的像朋友一樣教導我。我媽比較厲害的是,不管我們怎麼叛逆,她都可以接受。我覺得這點就是最好的教誨。用「放」的方法讓我們去探索人生,而不是「收」。
年輕的蔣友柏最初的想法當然是要把一切奪回來,後來慢慢發現那不可能。傳奇需要的是時代、機遇。老實說,身為蔣家人,要遠離政治基本上是很難的,但是蔣友柏要做的是不要被政治所左右,不要被政治所利用。他說他不會再靠近政治,如若不然,他這輩子積累的東西就毀了,而且現在有小孩,想讓他們安靜地長大。
於是他走進了第二個階段,開始拼命掙脫姓氏帶給他的一切,要過平凡的生活,要靠自己。
然後便有了「一見鍾情」的佳話,可是林姮怡本來是不太喜歡蔣友柏的,覺得他多金帥氣應該很愛玩,不理會他的追求前往新加坡受訓、練唱,為出唱片做準備,一去就是半年,但蔣友柏相當鍥而不捨,在她新加坡旁邊租屋,送上鮮花布偶以及每天溫馨接送打動了林姮怡,終於打動芳心,兩人在2003年奉子成婚,在臺北美僑俱樂部二樓舉辦秘密婚宴,現場冠蓋雲集,同年女兒小玫瑰出生,2005年再得一子蔣得勇。
然這段郎才女貌的婚姻,起初受到男方母親蔣方智怡的反對,擔心兒子太年輕就有孩子,恐無法為家庭負責,然這些年蔣友柏用行動證明自己,堅持不和女性獨照、不談家庭私事、不應酬等「三不原則」,還天天接送兒女,認真工作,確保家庭經濟無憂,工作之外的時間則都留給家人,出去看電影,他背著孩子,太太跟在後面,與別的小夫妻無異。
愛妻愛子有目共睹,並曾對老婆告白,直言認識林姮怡之前,自己還是個紈絝子弟,曾表示若不是跟林姮怡結婚,自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我還會飄在空中」。
不過近日他卻傳出與女特助兼發言人莊涵雲曖昧,常藉著午休時間約會,和老婆林姮怡雖然還住在一起,卻是相敬如賓,也有臺媒爆出他和結婚14年的妻子林姮怡已離婚。曾經的愛妻宣言,如今聽來也是令人唏噓。
2003年,蔣友柏27歲,開了設計公司——橙果。
設計在當時臺灣的地位,借用蔣友柏的話,那是「很下賤的職業」。
他做設計的第一年,就連母親也不解,「一起坐下來吃飯,別人的兒子是醫生、律師,輪到自己的兒子,開設計公司」。
蔣友柏多次提到,這是他的刻意選擇,就是為了繞開家族資源,進入這個從沒有蔣家人做過的行業。他不要做「蔣家第四代」。
「真的想找一種人家不屑的職業,把它做起來。」蔣友柏說出這句話,多少有點急於想證明自己的勁兒。
但我也相信,他真心喜歡設計。設計似乎成了他掙脫家族命運的出口。這個習慣了以硬碰硬、不喜歡拐彎抹角的蔣友柏,帶著橙果設計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變成了最賺錢的設計公司之一。
在臺灣一項上班族心中「創業標杆」的調查裡,蔣友柏排名第三,而前兩位是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蔣友柏創辦的橙果設計公司,已經擁有索尼、摩託羅拉、微軟和雷諾車隊等國際知名大客戶。人們也終於將他的稱呼改為——臺灣橙果設計公司創始人蔣友柏。
在《我的時代和我》裡,他對著鏡頭攤開了自己的雙手,比劃著,「你看我手髒不髒,手不髒的人怎麼做設計。」
他又拿出一本書,一字一字地念,「設計是以後唯一不會被取代的高薪工作,它結合了理工科和同理心。 」
片中跟拍他的工作過程,去年在曾祖父家鄉浙江奉化,他跟政府合作,進行奉化一處文創創意生態園的設計,也為曾祖父的學校重建而勞心勞力。
他曾經想切割跟蔣氏的關係,對自己的出身表現出不屑一顧,現在卻一點點在尋找自己的原點。
過去的十年,蔣友柏「苦行僧」形象廣為人知,是因為他說自己沒有失敗的權利,不給自己留後路。
這十年來的作息一成不變:每天五點半起床,七點準時出門,八點到下午兩點上班,三點到晚上九點陪伴孩子和九條狗,夜裡十點再繼續工作。
老闆蔣友柏,永遠是全公司最早到的人,要求自己會在半小時內回郵件。
他熱愛健身,一周四次,一次一小時。「因為健身能讓血管變粗,從而增加人的專注力和耐力。」
顯赫的家世,是榮耀,也是枷鎖。政所帶來的權力,商所帶來的財富,都不足以讓他看到幸福。
蔣友柏坦言自己會跟孩子說,「我是不快樂的,你們以後要找一個更快樂的人生。反正不要像我一樣,把自己逼得那麼緊。到我這一代就結束了。」
不喜歡被人家稱作是「蔣家第四代」,而是喜歡當他自己的「蔣家第一代」。為了自己和他的下一代,他寧願拋棄那「第四代」殘留的政治貴族利益。
從高處跌落凡間,又憑一己之力飛出自己的高度,雖然性格上會有成長過程中的烙印,然而事業上的小有成績卻證明了蔣友柏後天的不懈努力,不靠家族名聲,雖難,但也可以從零開始去開創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 THE END —
本文來自網絡,合璧兒綜合編輯,責編:IVY
更多相關文章請查詢:
歷經20年,看美國家長如何反思「快樂式」教育。
劉墉:讓孩子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才是讓孩子成長的最好方法
貧窮不只限制了想像力,更限制的大腦的發育。
北京史家小學老校長告訴你,幼升小的那點事兒
被中國數學教育虐千遍不過癮,BBC又派英國學生去韓國找罪受!
清華附小小學生大數據研究蘇軾 被指既炫技又拼爹
收藏!最全數學符號的英文表達,家庭輔導好幫手!
英國政府投入4100萬英鎊,引進中國數學教材!
萬科之王的語文學不好?能學好數學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