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理想小生意,我打算將日常生活中,陸續發現的一些簡單而又可行的行當,可能是飲食,也可能是手藝,甚至是技術,對它們進行深入研究,親身體會,然後抽絲剝繭,寫成參考,也許寫著寫著就會成為事業,得以安身立命;或者只是興之所至,未必留戀,但亦足以成為一技傍身,遠行無憂。正如《優越生活》所說:
將理想與事業完美地結合,
自力更生的同時又能盡情享受生活,
聽命於自己的抉擇而不受他人差遣。
這一篇說的是豬腸粉,與腸粉稍有不同,腸粉可能源自廣東羅定,唐時叫龍龕餈,不過,與之相似的客家捆粄,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腸粉,卻並非肇興於羅定,所以,腸粉源自羅定並非確鑿之書;根據廣州市志記載,20世紀20年代末,廣州開始出現穿街過巷的流動小販,出售用大米磨漿蒸熟後的長條卷粉,狀似豬腸,故名豬腸粉,實際上,豬腸粉的歷史已不可考,但應該不會晚過腸粉。
不管擺攤走鬼還是檔口經營,我的出發點都是簡單、方便、有特色。
——簡單到什麼程度?
只需從市場買來豬腸粉,佐以自己調製的獨門醬汁,便可經營銷售,工序極其簡單,食材亦不複雜,就一樣豬腸粉。當然,如果看作事業來發展的話,自然應該學會磨粉調漿,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為什麼會方便?
這裡的方便有兩種含義,一是對自己方便,蒸熟切好的豬腸粉,只需打包就可以,不像腸粉那樣,還要開爐、倒漿、抽拉、加料等等;堂食的話,還可以使用油紙包好豬腸粉,再放到盤上,省卻洗盤的麻煩。二是對客人方便,無須等待,隨買隨吃,甚至可以自助;而價格也絕對比漢堡便宜,並且有豐富的佐料選擇。
——有什麼特色?
沒有特色的豬腸粉只是豬腸粉,一種普普通通的食物而已!然而,當你有了獨家秘方的醬汁,它便會與眾不同,讓人屢吃不厭,顯然,我這篇文章便是以醬汁為主要考慮,至於我的獨家秘方,自然是秘而不宣,但其實也很簡單,任何人只要懂得腸粉醬汁的基礎原理,便能舉一反三,創造自己的獨門秘方,哪怕僅僅是添加泰國的酸甜醬或者是香港的XO醬,總之,與眾不同,便是特色。
1、準備工作
提前將幹香菇泡水,幹香菇顯然比鮮香菇更香;繼而剁碎幹香菇、蒜頭、豬肉等,一旁還有用生粉調成芡汁。
2、小火開鍋
油燒好後,下鍋翻炒上一步的碎料,直至焦黃,然後添加醬油、蠔油、芡汁以及個人所好,酌量加水。
這是最基本的醬汁製作方法,然據此發揮想像,拓展思路,例如添加蝦米、牛肉、叉燒等,或者是混合花生醬、芝麻醬、海鮮醬等,也可以在方法上進行改進,很多食肆最終只取醬汁,而佐料都過濾掉。
一般食店很少在醬汁上做文章,以腸粉為例,不管布拉腸粉還是抽屜腸粉,都會把佐料添加到米漿上炊熟,而醬汁鮮少有餡料,當然,也有個別地方獨立特行的,例如徐聞。豬腸粉幾乎沒有添加餡料的習慣,如果有,那也不叫豬腸粉了。
這裡,我從豬腸粉的醬汁入手,讓其更具內涵,也許有肉,也許有蝦,甚至更多佐料以供選擇,但如果是以理想小生意來計劃的話,除了簡單、方便、有特色,更要好好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