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偉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同班同學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機,經常組隊打遊戲,而小偉因為沒有自己的手機,難以融入群體,因此小偉感覺心情低落,回到家後多次向媽媽請求想要一部手機,並且保證有了手機後一定好好學習。
媽媽再三思考後,最終同意了小偉的請求。擁有手機的小偉瞬間心情開朗,家裡長輩也沒有多注意。
但最近一次的期末考試成績小偉卻排名班級倒數,詢問班主任後得知,小偉每天都在玩手機,上課玩,下課也玩,課也不聽,課後作業都是直接抄答案,敷衍了事,媽媽得知氣憤不已,並且沒收了孩子的手機......
這是京譽君在與一位家長的談話中了解到的,不禁疑問手機什麼時候成為了青少年學習路上的「絆腳石」。
隨後京譽君在網上了解到,與小偉一樣痴迷手機的中小學生不在少數。據中國教育報數據顯示:各學歷段未成年網民玩手機遊戲的比例均在五成以上,小學生網民玩手機遊戲的比例達到51.1%;初中和高中生網民分別為61.2%和59.2%;中職學生網民達到71.7%。
學生長時間玩手機會有哪些危害?
學生玩手機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會加速近視的發生,特別是處於身體發育階段的孩子,不當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危害超乎想像。關於手機影響孩子視力的問題,曾有醫生對此做了相關試驗,得出以下結論:
玩10分鐘手機,相當於看30分鐘電視;玩20分鐘手機,視力已經接近輕度假性近視狀態;玩20分鐘PAD類電子產品,淚膜破裂時刻與乾眼症患者類似。
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其中,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70%並逐年上升,小學生的近視率也接近40%。
眼科專家介紹,人的視力發育有幾個關鍵階段:2歲到6歲是視力發育敏感期,6歲到12歲是視力快速成長期。如果在這兩個敏感時期不注意用眼健康,那麼患近視就不可避免。近視是眼科門診最常見的問題,只能預防不能治療,一旦患上近視,就是終身性疾病。
並且在前不久,山西長治明確從2022年開始,將裸眼視力和體重考核納入中考:
「裸眼視力大於等於4.9為正常視力,得5分,4.6到4.8之間為中度近視,得4分,小於等於4.5為重度近視,得3分……」
雖然分值不高,最高分與最低分之間只差兩分,但對於中高考這樣的大型考試來說,通常1分都會落下一操場的人,近視眼的問題刻不容緩。
關於手機問題,很多網友會覺得哪有那麼困難,學校統一下達規定,不允許在學校用手機不就行了,但是其並沒有那麼簡單!為此,京譽君也採訪過一位有著十幾年公立學校教學經驗的老師,聽她說完,我才知道老師對學生的手機處理是有多難。
家長:你把我孩子的手機沒收了,我現在聯繫不上他,出事了你負責嗎?
這位老師所在班級,每星期一班長都會把同學們帶到學校的手機收上來,放到保險柜中統一管理,然後再把學生手機與姓名匹配記錄,拍照上傳到家長群裡,讓家長再次確認,看看有沒遺漏。
但就是經過這樣的確認,還是有漏網之魚,有一次一個學生沒有上交,在教室玩手機的時候被值周老師發現沒收了。結果到了周六這位學生該回家的時候還沒回家,於是家長就打電話給我,說自己聯繫不上,也沒回家,問班主任老師怎麼回事。
當得知是自己孩子手機被沒收後,家長不但不為孩子玩手機的行為道歉,反而指責我為什麼沒收,如果找不到孩子,或者學生有事,到時讓誰負責?
我想無論是誰接到這樣的一通電話,內心都不會好受,所幸最後這位學生也是安全到家了。
學生手機難管難在哪?
其實從京譽君的這麼多年的經歷來看,越來越覺得現在學生非常難管,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就從上面的事上,就可以看出,學生的手機使用,既有學生本人的原因,也有家長的原因,當然也有社會的原因。
學生和社會的原因暫且不說,家長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學生手機使用的催化劑,無形中陪你過為孩子們樹立了負面榜樣,畢竟好多時候學生的行為就是來自家庭。而家長在家裡也是機不離手,吃飯睡覺上廁所等都是拿著手機,甚至和孩子說話都沒空,孩子怎麼可能不玩手機?
其次,家長有時也是希望孩子在學校有事聯繫方便,比如放學接送等,所以管理手機這件事,貌似就只有學校在孤軍奮戰,勢單力薄。
現在好了,學校管理手機終於有據可依了!教育部針對這件事,終於有了明確的答覆:
近日,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中稱,對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長效機制。
此回復一出,家長和老師們一片叫好。
對於手機的管控,確實是一場持久戰。再加上2020年的這一場特殊遭遇,讓多少學生好不容易才遠離的手機,又重新拿在手上。
而對手機的處理,如果是單單僅憑學校老師的一方力量,效果是很微弱的。所以面對著這場持久戰,真心希望社會、家庭以及學校共同努力,這樣才能打造一個文明和諧的學習環境。
您贊同學生手機禁止進校園嗎?您覺得這樣做會有什麼不妥嗎?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