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鏡頭F1.4-2.8大光圈,家用攝影設備首選,松下LX10開箱體驗

2021-02-13 Leo新視角

攝影這件事相信很多人都喜歡,但一談到攝影,第一個念頭就是單反,對於很多初學者亦是如此。當然,你有錢無可厚非,不過如果自己並非是職業的或者燒友,又或者對於照片的質量要求並不是去參加什麼攝影大賽,應該說單反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很多時候,對於很多人來將,用的最多的也就是P檔,還有就是背著實在累。而隨著手機攝像頭的不斷升級,已經可以滿足很多人的需求。但問題來了,想要出門輕鬆,但又想玩大光圈,無疑手機是不能滿足的,那就得在高端卡片機中選擇。

其實表現優秀的卡片機並不是很多,索尼黑卡系列是一個選擇,還有就是松下的,但索尼黑卡最新的價格都太高,索尼黑卡M3可以考慮下,還有就是松下的LX10 ,兩者的價格相差不是很大,都在三千多的價格,但按照性價比來說,松下LX10更有優勢。那下面就來看看這款大光圈卡片機的真實表現。

景觀燈,光圈值f/5,曝光時間1/3200秒。

街景,光圈值f/4.5,曝光時間1/1600秒。

花,光圈值f/2.8,曝光時間1/640秒。

共享電動車,光圈值f/2.8,曝光時間1/800秒。

背影,光圈值f/1.4,曝光時間1/600秒

前面一些是在戶外情況下的樣張,光線比較充足,那下面是看看在室內燈光環境下,松下LX10的表現如何呢!

展覽館雕塑,光圈值f/1.5,曝光時間 1/80秒。

木乃伊,光圈值 f/2.5,曝光時間1/80秒

木乃伊,光圈值 f/1.5,曝光時間1/80秒。

牛頭器皿,光圈值 f/2.8,曝光時間1/100秒。

編鐘,光圈值f/1.5,曝光時間 1/80秒。

筆者並非專業的攝影師,但很喜歡街拍和旅行,能快速的對焦並拍下,是對於街拍的最低素質要求,從松下LX10 的實際表現來看,還是基本可以滿足個人需求的,而且在光線較弱的情況下,也毫無壓力。

松下LX10 的體積非常的小巧,大小可以和手機媲美,當然比起手機會稍厚一點,但和單眼相機比較,就顯得細巧多了。個人偏愛小巧方便的,手頭還有一臺索尼A6000,當時去購買也是因為更適合外拍,帶著輕鬆,不過玩過幾次後發現,相對於卡片機,微單還是重了。

松下有多個微單和數位相機都採用了復古外觀設計,而松下LX10 卻走另外一條路線,外觀上更加的簡潔,握機的手感也比較的舒適,整機的尺寸為105.5*60*42cm,整機重量僅310g,雖然比起LX100做了很多配置的刪減,也取消了熱靴和取景器,但小巧了很多。

在相機的頂部看到配備了攝影拍攝模式轉盤,以及多功能自定義撥盤,開關設計是撥杆式,快門鍵與遠近切換在一起,當然這也是很多卡片機的標配。

在頂部機身的左側,設計了一個開彈的閃光燈,整個閃光燈彈器的高度適中,極大的減小了近距離拍攝時鏡頭伸長而造成遮擋,完全不用有閃光陰影的的擔心。

相機的背面是一塊3.0英寸,104萬像素點的屏幕,並且還是一塊反轉觸控屏,可以向上翻轉180度,當然,翻轉後畫面會自動調正,秒變妹子們的自拍神器。旁邊背面按鍵中規中矩,按鍵間的距離適中,可以實現單手操作。當然,對於妹子們來說,這機子的外觀設計可能並不是他們的菜。

相機的正面可以看到徠卡標的鏡頭,LEICA DC VARIO-SUMMILUX鏡頭具有F1.4-2.8的大光圈,等效焦距為24-72mm,鏡頭焦距為8.8-26.3mm,鏡頭光學結構為9組11片,其中含6枚非球面鏡片,有2片ED超低色散鏡片,同時還有1枚UHR超高折射率鏡片。

在底部是設計了存儲卡槽和電池倉,內置了680毫安鋰電池,實測大概連續拍個兩百張照片是綽綽有餘。

目前市面上小巧的卡片機比比皆是,如何體現產品的高端之處,松下LX10還是有幾項看家本領的,比如最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大光圈加出色控噪。大光圈對於攝影小白來說更是偏愛,不用過多的考慮構圖和場景的把控,特別是在旅行途中,如果碰到拍攝背景人太多時,或者背景過於雜亂,大光圈就能讓人物主體更加的突出,而如果和妹子同行,松下LX10的大光圈可以幫助你每一張都是美美的特寫。

松下LX10 4K全家桶,可以說性能強大,不僅僅是4K的視頻,還加入了很多小功能,讓4K得到了很大的延伸,比如4K連拍、4K實時裁切,以及後對焦技術。記得當年光場相機Lytro最大的宣傳亮點就是後對焦,當然兩者的技術上有很大的差別。松下LX10的後對焦不僅可以選擇景深,而且可以選擇不同焦點進行景深的選擇調節,非專業的用戶旅行拍照,這功能簡直就是神器。

快速對焦會讓你愛不釋手,無論是單點對焦還是自動區域對焦,速度都超級快,而且加持了觸屏對焦,實現了指哪打哪。可在最低-4EV下進行對焦,並且有49個對焦區自由選擇,還能有自動的面部識別對焦,面部/人眼檢測自動對焦還能對焦到拍攝對象的面部或者眼睛上,讓你拍人物特寫時直擊重點,再也不用擔心拍照重點虛焦問題了。

弱光環境下拍照,對於手機來說簡直就是災難,很多手機通過「多幀合成」等軟體方面的彌補來顯示清晰的夜景效果,不過這些都是得固定機位下實現,如果想要抓拍動態,那就不用奢望了。LX10在夜間和弱光環境下的優勢就更加凸顯了,除了大光圈之外,5軸混合光學防抖和機內的降噪處理也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讓弱光環境毫無壓力。

最後來說說幾天使用下來的感受,之前一直以為手機已經完全取代卡片機,這個世界裡只剩下單反和手機兩種模式,其實是錯了,低端的卡片機確實不如手機來的方便,出片效果也不佳,而松下LX10在4K視頻、瞬間捕捉、弱光拍攝等等優勢完全就體現出來了。這款相機比較適合街拍和家庭旅行,當然女性朋友如果不介意黑漆漆的外觀,自拍也是專業級別的,相機自帶的美顏效果要比那些手機上的算法合成要自然的多。

相關焦點

  • F1.4大光圈力戰黑卡:松下LX10相機評測!
    2000萬像素1英寸傳感器和F1.4徠卡DC VARIO-SUMMILUX鏡頭擁有4K照片/視頻錄製功能    松下推出LUMIX LX10,一款緊湊型卡片相機。鏡頭具有F1.4-2.8的大光圈(相當於35mm相機:24-72mm),光圈環可以方便直觀地對光圈進行控制,充分發揮大光圈高速鏡頭的最大優勢。
  • 松下徠卡15mm f1.7鏡頭外觀及樣片曝出
  • 攝影活動 總結篇 9月10日 松下4K新視界GX8相機初體驗 廣州站花絮
    9月10日,廣州攝影俱樂部協辦,由松下電器(中國)主辦的主題為「4K新視界」的2016年松下相機全國體驗會廣州站活動,在亞洲國際大酒店舉辦。  拿到相機,首先是用已安裝在機上的42.5/f1.7(等效35mm格式的85/f1.7)鏡頭進行試拍。第一張是場上模特的頭部照片。可見頭髮及臉部的清晰度都還不錯,色彩還原也比較自然,遠焦外也還比較柔和。這是在1/15s的速度下手持拍攝的,並沒有拍糊,可見該相機4軸+2軸協同防抖的功能,的確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 松下G9奧巴EM5MK2深度體驗報告,Part01,否定與決定
    而這次拍攝將大大顛覆我自己原始的想法,進一步堅定我既有的攝影技法。第一階段,再次借來原先那臺松下G9和一隻松下徠卡DG200mm F2.8鏡頭,連同1.4X增倍鏡。在第一階段充分熟悉和了解G9的性能。我之所以要首選G9,一個原因是將它作為我個人今年更新器材的首選對象進行觀察。
  • 小巧機身大倍光圈 松下DMC-LX10外觀評測 暢遊風景線
    松下DMC-LX10背面取消了熱靴和取景器,在來看下背面,整塊屏幕都感覺變大了,佔領了整個機身的4/5.松下DMC-LX10毫無疑問松下LX10也是採用了徠卡標的鏡頭,LEICA DC VARIO-SUMMILUX鏡頭具有F1.4-2.8的大光圈,等效焦距為24-72mm,鏡頭光學結構為9組11
  • F1.4徠卡 4K拍攝 1英寸傳感器 LUMIX LX10便攜卡片機為創意攝影師而生
    LUMIX LX10的LEICA DC VARIO-SUMMILUX鏡頭具有F1.4-2.8的大光圈(相當於35mm相機:24-72mm),光圈環可以方便直觀地對光圈進行控制,充分發揮大光圈高速鏡頭的最大優勢。
  • 徠卡 LEICA DG NOCTICRON 42.5/F1.2 定焦鏡頭拍攝體驗報告
    徠卡 LEICA DG NOCTICRON 42.5/F1.2 鏡頭-安裝於奧林巴斯PEN-F機身 LEICA DG NOCTICRON 42.5/F1.2 上市就俘獲了不少Micro 4/3用戶的心,
  • 最具性價比的卡片機——松下 Lx 10
    說起攝影,大家想到的無非就是單眼相機、微單相機,攝影初期只是培養興趣,畢竟沒有人會每天把一個又大又重的相機放在包裡。
  • 最適合搭配BMPCC 4K的鏡頭推薦!
    無論你是使用全系列的變焦,還是使用其中一支變焦來補充你其他鏡頭群的焦段,這系列鏡頭都是很合適的選擇,f2.8的光圈也非常實用。M.ZUIKO DIGITAL ED7-14mm f/2.8 PRO除了奧林巴斯,松下也有很多的M43鏡頭,雖然規格沒有那麼嚴格地成體系,但可選種類也非常多,而且閃耀著信仰徠卡的光環。相比奧林巴斯的鏡頭,松下M43鏡頭依然保證了小巧的體積與較為齊全的自動功能,且很多鏡頭都支持防抖功能。
  • M4/3最強大光圈變焦頭?松下10-25mm F1.7 ASPH實拍體驗
    它擁有著目前M4/3系統變焦鏡頭中唯一的F1.7大光圈以及各種為視頻拍攝而優化的性能。那麼我們先看一下我們的一分鐘視頻簡單了解一下吧~相對於大光圈,其實焦段才是松下10-25mm F1.7 ASPH的最大亮點。10-25mm在M4/3系統上就相當於20-50mm焦段,20mm呢比24mm稍稍廣一點,無論是風光拍攝還是手持著自拍,都要稍微爽一點。
  • 全新時代的開始 適馬fp、35mm F1.2鏡頭簡單體驗
    新機理所應當的採用了自家馬徠松聯盟的L卡口,可以通用適馬、松下、徠卡三家的全畫幅鏡頭。作為適馬旗下的第一款全畫幅微單,SIGMA fp一上來就有為數不少的原生鏡頭保駕護航,起步階段自然是輕鬆了不少。傳感器方面,適馬fp採用了一塊2460萬像素的拜耳陣列全畫幅CMOS,採用全電子快門設計因而去掉了機械快門帘幕等機構,想必fp能夠實現小型輕量化+高規格視頻性能的原因之一。
  • 「我夢寐以求的相機」— 徠卡90mm系列鏡頭
    即使是1933年的型號,也比現在許多鏡頭更銳利。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攝影者們發現90mm鏡頭在拍人物肖像時,人的臉部變形很小,近似人眼觀察人頭部的比例,逐漸90mm鏡頭成為拍攝人像的首選。經過重新設計,它是徠卡90mm f2.8最小巧的一個鏡頭,大多數在加拿大生產,只有少量後期是在德國生產。它是徠卡速度、光學質量、體積小、重量輕的理想組合。徠卡在20世紀70年代和美能達合作,生產了一些相機和鏡頭,在此期間,徠卡從美能達學到了一些現代鏡頭鍍膜和鏡片的黏結技術,但可惜的是這個技術存在缺點:鏡片黏結的透明膠時間一長可能會出現泛白脫膠現象。
  • 徠卡M系列50mm鏡頭的選擇
    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50mm焦段的鏡頭。目前徠卡現有在售型號的50mm鏡頭有4枚,分別是50mm/0.95、50mm/1.4、50mm/2、50mm/2AA,其中50mm/2不是非球面鏡頭,其他都是。50mm鏡頭,常常是攝影愛好者在攝影路上一定會遇到的一支鏡頭,或早或晚,避之不開。都說鏡頭是攝影師的第三隻眼睛,一般認為這個焦段的鏡頭拍攝的畫面和人單眼看到的類似,就如我們常說的「所見即所得」。
  • 焦段看35,光圈看1.4,鏡頭看35/1.4
    徠卡35是M系鏡頭中最受歡迎的焦距段,當中又以這一隻SUMMILUX-M 35mm F1.4 ASPH 最受關注,原因是它擁有極明亮的F1.4特大光圈。就算在極暗的照明下,以全開光圈拍攝,也能獲得極高品質的影像。和上一代相比的體積幾乎相同,而和第一代Summilux35比則是兩倍的體積。意味著更多光量穿過鏡頭,降低邊緣失光現象。
  • 徠卡 Q2 Monochrom 是一臺怎樣的相機?
    而使用Q2 Monochrom,我們則可以通過電子取景器看到黑白圖像,直接用黑白的方式來思考攝影!Leica Q2 Monochrom f1.7 1/640s ISO200徠卡的設計部門不斷壯大,製造出越來越漂亮和實用的相機,Q2 Monochrom也不例外,其灰色和白色標記確實很完美。
  • 輕便、超長焦,光圈還挺大!松下LEICA 50-200mm F2.8-4試用
    從名字上我們就能知道該鏡頭的特色與定位:這是一款打著LEICA徠卡標記的高端頭,焦段覆蓋為50-200mm即等效135的100-400mm(已經進入超長焦了)。該鏡頭的光圈在廣角端時達到F2.8,而在長焦端也有F4且還帶增強型O.I.S光學防抖部件和ASPH非球面鏡片,等等。
  • 老炮兒 | 徠卡MM+七工匠50mm f1.1
    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這麼一套另類的黑白攝影神器——徠卡M MONOCHROM (Typ 246)+七工匠50mm f1.1。 先說說徠卡M MONOCHROM (Typ 246)。徠卡公司一直追求高品質影像,而進入數碼時代後,他們一度面臨著相機心臟跟不上鏡頭能力的問題。而在曾經所謂「徠卡的感覺」相信也離不開柯達反轉片,高感負片,依爾福德黑白等等膠捲的幫助。
  • 松下新16-35 F4試拍小黃圖,哎呦不錯哦~
    終於啊終於~松下全畫幅系統終於有了自己的超廣角變焦鏡頭:Lumix S Pro 16-35 F4,這對於S1R這樣的風光機來說,太重要了。另一個超廣角解決方案是適馬的14-24 F2.8鏡頭,那一支鏡頭也非常好,但是搭配濾鏡系統並不太方便,日常的風景和建築拍攝,16-35 F4的77mm口徑更合適一些。
  • 松下SUMMILUX 10-25mm f/1.7 ASPH憑什麼獲得TIPA最佳MTF鏡頭大獎?
    2020年4月14日,TIPA發了「2020年度攝影與攝像最佳產品」共40個類別的獎項。其中,松下LUMIXS1H獲得最佳全畫幅照片/視頻相機獎,SUMMILUX10-25mm f/1.7ASPH鏡頭獲得最佳MTF鏡頭獎。S1H之前鏡域測評小哥已經測評了(點擊傳送門),今天咱們就來嘮一嘮SUMMILUX10-25mm f/1.7 ASPH鏡頭。
  • 沒有短板的M4/3廣角鏡皇,松下DG 12mm/f1.4評測
    可以說M4/3是現階段最完善的無反系統之一,去年發布的奧林巴斯E-M1 ii和松下剛剛推出的GH5更是代表著整個影像行業的最高水平。 相信有很多人都是被M4/3眾多小巧高素質的定焦鏡頭吸引入的坑,而這也是M4/3最大的魅力之一。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這枚鏡頭就是M4/3高素質定焦鏡頭的代表,松下DG SUMMILUX 12mm/f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