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馮小剛的彼岸

2020-08-26 郭松民


馮小剛用這部電影毀了唐山的抗震精神,把唐山人表現成了永遠無法治癒的「震後精神障礙患者「。


只想談一個細節:


張靜初飾演的方登(被陳道明飾演的養父收養後改名王登),在大學和男友發生關係後懷孕,然後以「唐山人不能流產」(奇怪的理由)為由從大學出走失蹤,誰都不知道她去了哪裡。

按照常理推測,她應該活得很慘——沒有大學畢業證,又是單親媽媽,還失去了一切社會關係(養父是軍隊的師級軍官)。

但馮導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鏡頭一轉,方登出現在加拿大,正在給自己別墅草坪澆水,丈夫是一個「老白男」——顯然方登因為嫁給這個白人而避免了墮入社會底層,反而過上令人羨慕的西方中產階級生活。

至於這個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方登是如何遇到這個白人,又如何產生了愛情並隨他漂洋過海,馮導就不肯說了。

西方——歐洲和北美——在八十年代以來的中國電影中,永遠是伊甸園,永遠是消除一切災難,治癒一切傷口的幸福彼岸,白人男性永遠是安全的港灣,永遠是拯救者的形象。


不知道今天馮導是不是還這麼認為?



小貼士: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 。​​​


相關焦點

  • 《餘震》比《唐山大地震》殘酷
    特約記者 趙妍 發自上海  不少人說她因馮小剛電影《唐山大地震》一夜走紅。「這讓我聽起來像個暴發戶。」  就像她自己回應這種說法那樣,作為一個獨立、具有個人特色的小說家,張翎早已在電影界出現。
  • 尋找《唐山大地震》的「唐山原型」(組圖)
    尋找《唐山大地震》的「唐山原型」(組圖)    《唐山大地震》正在全球熱映,一路飆升的票房令人瞠目。在唐山人心目中,《唐山大地震》已經遠遠超出一部電影的承載力,它所引起的情感共鳴超乎想像。在中國電影史上,一座城市和一部影片如此「貼心貼肺」,實屬罕見。
  • 導演馮小剛為您講述,拍攝電影《唐山大地震》中臺前幕後的故事
    電影《唐山大地震》的故事發生在1969年,卡車司機方大強載在祈禱中迎來了自己的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妻子李元妮差點因為難產送命,好在母子平安,一家人歡喜地離開醫院,從此過上普通卻幸福的生活。時間走到1976年,唐山這個中型工業城市,一家人雖然只擁有很小的空間,卻溫馨和睦。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選擇「救兒子」,而現實比電影更殘酷
    最近宜賓6.0級地震引起了全國各地所有人民的關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但無論設備如何先進、預測如何及時,天災人禍總是無法避免。這不禁讓人想起特大汶川地震與傷亡最慘重的唐山大地震。1976年發生在半夜的7.8級唐山地震瞬間奪走了24萬人的生命,《唐山大地震》就是在這樣背景下發生的故事。
  • 陳道明願意零片酬出演《唐山大地震》
    馮小剛籌拍《唐山大地震》時預算2個億,可最終只籌到1.2億,於是馮導決定壓縮演員的片酬,把錢花在製作上,可在找演員時,他四處碰壁。當他找到陳道明時,對方竟欣然應允,跟他說:「你要是拍唐山大地震,我免費演!」因為對於陳道明來說,比起演員,他更是唐山大地震的親歷者。
  • 電影《唐山大地震》8分鐘地震場面揭秘
    《唐山大地震》讓主創者感到最艱難的部分並不是情感的把握,而是短短8分鐘地震場面的營造。新華網北京7月18日電(白瀛、廖方舟)馮小剛新作《唐山大地震》將於22日起在全國上映。電影《唐山大地震》海報 拍攝中,電腦特效和實拍的配合過程複雜得難以想像。
  • 唐山大地震:幕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唐山大地震》幕後冷知識:1.拍地震戲份不需要雨水,但是天公不作美,拍攝時遇到連續的雨天,劇組只能等,因為劇組拍攝租用了英國昂貴的機器,一天的租金是三萬多,所以因為下雨導致二十多萬元打了水漂。2.影片中有一場燒紙的戲,是地震十年以後,大街小巷都在燒紙祭奠家中失去的親人。這場戲劇組請了很多唐山的群眾演員,整條巷子裡頭一片哭聲。
  • 唐山大地震:幕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 。電影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
  • 還原44年前災難實況,馮小剛版《唐山大地震》演員現狀如何?
    >根據小說《餘震》改編拍攝了一部災難片《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上映後,導演馮小剛接受採訪稱觀眾不禁落淚時因為被觸動,但這並不會是自己的成就感所在。馮小剛認為,這部基於歷史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電影,講述了國人對家的無限眷戀,親情的力量比災難的力量要大的多。
  • 原創——《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作者王民簡介:系《直播秦皇島》主持人之一——「福娃」多年的朋友, 1952出生的唐山爺們兒,做過知青、教師、機關幹部,現任唐山市利恩科技公司董事長,中共黨員,市級勞模。經歷過饑荒、文革、唐山大地震,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對人生和社會有客觀獨到的見解,對新聞事件反應迅速。多次在地方和全國有關報紙、刊物上發表文章。
  • 《唐山大地震》突出溫暖 養父與原著大相逕庭
    2007年歲末,河北唐山市委書記通過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找到馮小剛,希望能請他拍攝一部反映唐山大地震的電影。他向馮小剛表達了拍攝這部影片的兩個訴求 一是表現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的苦難,二是表現唐山在災後重建中經歷的一系列變化。
  • 《唐山大地震》獲全面盛讚 華語電影新高度
    [提要] 馮小剛心血力作《唐山大地震》在北京、上海、青島、香港等地舉行了多場媒體試映和業內看片活動,在唐山首映儀式上則有1.5萬觀眾共同觀看了本片。《唐山大地震》贏得了各方面全面盛讚,其口碑與影響力對於整個華語電影界來說,達到了新的高度……[進入專題]   即將於7月22日公映的馮小剛心血力作《唐山大地震》,在北京、上海、青島、香港等地舉行了多場媒體試映和業內看片活動,在唐山首映儀式上則有1.5萬觀眾共同觀看了本片。
  • 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被深情寄語「中國人自己的電影」
    馮小剛(在線看影視作品)導演雖然曾經指導過《集結號》這種同樣涉及歷史和民族心態題材的電影,但《集結號》憑藉主流意識形態的庇護以及電影敘事技巧的圓滑,成功地迴避了可能的爭議。但是如何把握唐山大地震這個在時間和心靈上都距離我們如此之近的電影題材,無疑是馮小剛所面臨的一個無法迴避的巨大挑戰。在之前舉行的多場試映中,《唐山大地震》都獲得了一致的交口稱讚。
  • 搜狐娛樂「電影眾議院」創刊號:《唐山大地震》
    搜狐娛樂「電影眾議院」創刊號:《唐山大地震》(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搜狐娛樂「電影評審團」於今日正式改版為「電影眾議院」,改版後的「電影眾議院」由最專業人士聯合成立評委會,並邀請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擔任評委會主席。
  • 《唐山大地震》有別於原著 養父原是「騷擾男」
    《唐山大地震》有別於原著 養父原是「騷擾男」   日前,馮小剛導演新作《唐山大地震》全球熱映,徐帆、張國強、陸毅、陳道明、張靜初等演員陣容強大,其中,陳道明在影片中扮演的一位普通軍人,是典型的中國慈父形象,面對妻子的重病離世和養女的杳無音訊的情感糾結讓很多影迷潸然淚下。
  • 獨家專訪李晨:看《唐山大地震》激動痛哭流涕
    獨家專訪李晨:看《唐山大地震》激動痛哭流涕           不過硬漢也有柔情的一面,當看著自己主演的馮小剛新作《唐山大地震》的預告片,李晨意外當場痛哭流涕,雙眼紅腫,讓人有些驚訝,心中也不免一陣心疼。李晨日前接受了[電影網]的獨家專訪,講述他演藝生涯的心路歷程。
  • 《唐山大地震》完整版片長3小時 揭秘被刪戲
    《唐山大地震》完整版片長3小時 揭秘被刪戲   《唐山大地震》劇照(1/6張)  1天,3300萬元,這就是《唐山大地震》首映當天交出的票房作業,這個不完全統計的數據打破了之前由《赤壁》創下的2700萬元國產影片首日最高票房紀錄,難怪馮小剛也感嘆:「夠猛的!」
  • 重溫傳世經典《唐山大地震》觀後感:一個母親的選擇
    你拍的跟唐山大地震有什麼大關係麼?聽說很感人,我特意沒看影評就去看了,結果我看了我看電影歷史上最好的坐位,全場隨我挑。看的是周一晚上6:30的場,全場只有四個人。聽說過5億了。不錯晚到了一會,沒看到開頭。作為一個沒經歷過大地震的唐山人,徐帆的模仿的唐山口音讓我不停地想笑,徐阿姨,如果口音咱學不像,可以用普通話的,我們能理解。
  • 《唐山大地震》不僅僅是一部災難片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講述了一對龍鳳胎姐弟因唐山大地震而改變的命運故事,以我個人的觀點唐山大地震不僅僅是一部單純的災難片,還是描述人物情感戲的一部經典之作,同時將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生死攸關時刻親情在人性中生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