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有別於原著 養父原是「騷擾男」

2021-01-09 千龍網
《唐山大地震》有別於原著 養父原是「騷擾男」

  日前,馮小剛導演新作《唐山大地震》全球熱映,徐帆、張國強、陸毅、陳道明、張靜初等演員陣容強大,其中,陳道明在影片中扮演的一位普通軍人,是典型的中國慈父形象,面對妻子的重病離世和養女的杳無音訊的情感糾結讓很多影迷潸然淚下。但鮮為人知的是,在原著《餘震》中陳道明飾演的養父則是一位是工廠的財會人員,女孩兒獲救後,養父對女孩有性騷擾和曖昧關係,可以說電影與原著出入頗大。

  將養父定位成軍人,來自三個男人的本意

  據《唐山大地震》的編劇蘇小衛介紹,將養父定位成軍人是事先規定好的。「王中軍服役過,他說當年唐山救援他們是主力,應該寫進電影。所以劇本就按一個軍人的身份和狀態去寫養父了,軍人的言行比普通人更自律、更無私,肯定與原作中的養父相去甚遠。可能因為導演也當過兵的原因,養父的形象很有軍人的氣質,他很普通,但他對唐山和養女的感情打動了觀眾。而陳道明老師則一直對軍人角色十分看重。」

  電影養父與原著出入頗大 陳道明原本是個「騷擾男」

  陳道明在電影《唐山大地震》中飾演了一位典型的中國慈父形象,在面對養女離家出走後突然歸來發怒質問的一刻讓很多人潸然淚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原著中養父是一個「騷擾男」。小說中他是工廠的財會人員,電影裡將他設計為軍人。這個身份更符合那個時代的主流形象。在原著中,女孩兒獲救後,養父對女孩有性騷擾和曖昧關係。這種狀態直接導致了養母對女孩的尖刻,於是女孩的心靈創傷不斷加大。大學時女孩未婚先孕,最後輟學,帶著孩子在北京漂泊,遇到了外國人大衛,嫁到了加拿大。

  很多人看了馮小剛《唐山大地震》之後都被親人之間無私的愛深深感動,一時間從大銀幕火到網絡上,這部催淚大片院線下檔後還將登陸高清視頻網站奇藝進行播映。同時,也帶動了馮小剛以往經典電影《非誠勿擾》、《一聲嘆息》等情感電影的熱播,這些電影的排名甚至超過了當下熱播的一些影視劇。

相關焦點

  • 《唐山大地震》突出溫暖 養父與原著大相逕庭
    2007年歲末,河北唐山市委書記通過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找到馮小剛,希望能請他拍攝一部反映唐山大地震的電影。他向馮小剛表達了拍攝這部影片的兩個訴求 一是表現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的苦難,二是表現唐山在災後重建中經歷的一系列變化。
  • 《唐山大地震》被選擇拋棄,遇到養父,自己的一生都是羈絆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一部劇,這部劇是根據真實改編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唐山大地震這部劇吧。當年這場地震死了無數的人,多少人家失去了家庭,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生,在家聽老人提起過,唐山大地震發生的時候全國人民都動了起來,他們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有物質的出物質,唐山人民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度過了這次災難,雖然說人類在災難面前渺小的,但是只要大家能團結起來,什麼樣的困難都能過去,人多力量大,這是真的,團結就是力量。
  • 剖析《唐山大地震》女主角——「姐姐」方登
    其實在《紅河》等片中,張靜初都奉獻了有別於《孔雀》的精彩表演,但卻難得有最公正的評論。  最近看了兩部張靜初的電影,一是喜劇片《唐伯虎點秋香》,二是《唐山大地震》。我是很希望內地演員多接喜劇片,特別是香港喜劇,我覺得喜劇能徹底打開演員的天性,放鬆演員狀態。周星馳、張曼玉、梁朝偉、周潤發、張國榮這批偉大的演員都曾有過大量喜劇片的鍛鍊,徹底打開了,凝聚起來才更有一種超級的表演能量。
  • 《唐山大地震》原著作者:「催淚」不是目的
    「催淚」不應是電影追求的目的  《唐山大地震》原著作者張翎接受本報專訪--  今日零時,馮小剛(在線看影視作品)導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全國首映。  在《唐山大地震》首映之際,身在加拿大的張翎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她認為小說和電影有不同的側重,小說側重「疼」,而電影更側重修複本身,基調更暖一些。
  • 《餘震》比《唐山大地震》殘酷
    因馮小剛電影《唐山大地震》而引發的對原著者的關注,張翎的忙碌可想而知。「可是我還是把你插隊進來,快快完成了。」這或許多少是因為2009年8月時代周報就《金山》對張翎做的專訪。身在加拿大,張翎接受採訪的方式是做一道道的「問答題」。  「地震電影很轟動,7月28日周年紀念日當天,溫州的一家影院給我家人親友專場免費放映了一場大地震電影—很感動呢。」
  • 《唐山大地震》:與電影不同的方登,原著中她的自愈之路讓人心痛
    《唐山大地震》是由張翎的中篇小說《餘震》改編而來。其創作靈感主要來源於作者在機場的書店裡,偶然看見了唐山大地震的資料後,便萌生了寫出一個關於地震給人帶來的傷害,以及受害者如何獲得解脫的故事。看完了整部電影,方登給人的整體印象,便是一匹行走的白眼狼。
  • 唐山大地震,張靜初詮釋的方登,懷孕後,為什麼多年棄養父不顧?
    當年在電影院看《唐山大地震》,淚流不止時隔多年,如今再看《唐山大地震》,我發現在母親決定孩子生死的時候倒不是說這種表達方式讓人不快,而是這種想法讓人從心裡排斥這個「媽寶男」。後來妻子生了孩子,過年想帶孩子回娘家,他也強硬地不允。氣的媳婦說:「小心雞飛蛋打!」可是方達又是怎麼回復的呢?「雞有的是,蛋也不缺!」最後,還是把孩子留給了奶奶。妻子臨走前看著孩子欲哭又止。
  • 《唐山大地震》的不能承受之痛
    後來是心理醫生發現,她的「無名頭痛」來自1976年的中國唐山大地震。  當年王小燈七歲,正在唐山,父親在地震中遇難,她和弟弟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在只能救一個的情形下,她親耳聽到母親說「救弟弟」,就這三個字讓她陷入了萬劫不復的黑暗。然而,她沒有死,奇蹟般從屍體堆中爬出來,成了孤兒。  她被一對夫婦領養,養母在她中學時去世,她又遭到養父的性侵犯。
  • 《唐山大地震》恨母親徐帆拋棄自己,養父陳道明一句話透露實質
    這部電影是2010年馮小剛執導的《唐山大地震》。影片按照時間主線,從一九七六年開始一直講述到二零零八年,鏡頭緩緩敘述著母親醫生對逝去親人的追憶和女兒對被放棄的糾結。唐山大地震中主角經歷的就是一個解決衝突的過程,人人都活在自己的執著中。
  • 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導語: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中國人喜歡聽評書,評書裡既有「長坂坡」,也有「走麥城」。鄉下人辦紅白喜事少不了嗩吶,嗩吶曲裡既有「一枝花」,也有「哭皇天」。在文藝作品中感受大喜大悲,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23秒的天變帶來了32年的分離之痛,《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蹂躪人心的電影。
  • 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天災之後的人情冷暖故事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為了呼應影片的主題,該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
  • 《唐山大地震》:馮小剛的彼岸
    馮小剛用這部電影毀了唐山的抗震精神,把唐山人表現成了永遠無法治癒的「震後精神障礙患者「。只想談一個細節:張靜初飾演的方登(被陳道明飾演的養父收養後改名王登),在大學和男友發生關係後懷孕,然後以「唐山人不能流產」(奇怪的理由)為由從大學出走失蹤,誰都不知道她去了哪裡
  • 唐山大地震,以電影視角,看真實世界。催人淚下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由馮小剛導演拍得一部歷史、災難性的一部電影。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合出演。其中徐帆飾演李元妮,是一名紡織廠女工。張靜初飾演成年的方登,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王登,因為她劫後被王德清所救。
  • 陳道明願意零片酬出演《唐山大地震》
    馮小剛籌拍《唐山大地震》時預算2個億,可最終只籌到1.2億,於是馮導決定壓縮演員的片酬,把錢花在製作上,可在找演員時,他四處碰壁。當他找到陳道明時,對方竟欣然應允,跟他說:「你要是拍唐山大地震,我免費演!」因為對於陳道明來說,比起演員,他更是唐山大地震的親歷者。
  • 王黎光解密《唐山大地震》「畫龍點睛」之筆
    王黎光解密《唐山大地震》「畫龍點睛」之筆 王黎光        「像《唐山大地震》這種題材,我們通常可能認為只有大段落的音樂、大場面的音樂才是感人的,影片中其實有好幾次是大場面的,但我都沒有談及過,因為這種大場面都是作曲家慣用的手法
  • 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災難片《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由馮小剛執導的一部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的電影。電影由華誼兄弟公司出品,由馮小剛執導,再由徐帆、張靜初、陳道明、李晨、陸毅、張國強、王子文等知名演員參與演出。幾個月後,方登被一對解放軍夫婦王德清和董桂蘭收養,加入解放軍生活並在學校學醫,她因為慘痛經歷而無法面對真正的家人,從此隱瞞身份並跟從養父的姓、改名叫王登。元妮陪伴左臂截肢的方達搬回唐山後,拒絕跟嶽母搬去濟南的請求,在抗震棚裡住滿三年後,才搬回修復工作完成的唐山市。
  • 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年 唐山大地震的影響
    唐山,一座上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一場沒有任何徵兆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廢墟。中國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書,公布了以下數字:死亡242769人,重傷164851人,輕傷544000人。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唐山大地震!
  • 比《唐山大地震》和地震更可怕的是人們的內心和男人比女人優越的
    當第一次看《唐山大地震》時,感受到覺得喉嚨卡住了。生命的脆弱,地震和地震的恐怖使感受到壓抑,而感受到人性更為冷酷,這是一個母親對待孩子生死的態度。誰對誰錯是法官。這個如果沒有這個地震家族最初是普通家族,即使母親對兒女的偏愛也不會達到這樣的生死關頭。最重要的是把西紅柿都給我弟弟。可怕的是,那天晚上,地震就要來了。樓房倒塌的轟鳴聲,瞬間淹沒了許多生命,很多人反應不過來,甚至在睡夢中奪走了自己的生命。
  • 《唐山大地震》當年一經播出就讓不少唐山人淚流滿面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的周年祭日,相信大家應該不會忘掉四十四年前的那一場災難吧?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類始終是這麼渺小,渺小到我們不能做任何事,只有災難發生之後,我們才後悔莫及。那個夏天,比任何一年都要炎熱,唐山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即將有一場大災難侵襲於此,就在那天凌晨三點多,人們都已熟睡,他們沒有任何防備,就這樣一場大地震席捲而來,整個唐山城轟然倒塌,一夜之間變成廢墟。而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電影就是以這樣一個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動人親情故事。
  • 唐山大地震張國立成養父 複雜情感考驗老戲骨
    張國立飾演的父親多了一絲世俗感  搜狐娛樂訊 關注震後心靈治癒的劇版《唐山大地震》正在山東衛視天秤劇場熱播,影帝級演員張國立在劇中飾演萬登養父王德清。  養父重創女兒心靈 張國立現自私一面  張國立飾演的王德清與妻子董桂蘭感情深厚,因桂蘭執意收養萬登,他也承擔起了父親的角色。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德清履行了父親的責任,但他仍一直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在董桂蘭查出身患絕症後,王德清的精神和生活壓力驟然變大。為了全力醫治妻子,他動了讓萬登輟學工作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