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與電影不同的方登,原著中她的自愈之路讓人心痛

2020-11-20 淘淘家的影視廳

《唐山大地震》是由張翎的中篇小說《餘震》改編而來。

其創作靈感主要來源於作者在機場的書店裡,偶然看見了唐山大地震的資料後,便萌生了寫出一個關於地震給人帶來的傷害,以及受害者如何獲得解脫的故事。

看完了整部電影,方登給人的整體印象,便是一匹行走的白眼狼。

被養父母帶回石家莊之後,居然跟著研究生楊志在學校的宿舍裡快活了兩個暑假,直至養母病危才回到了家裡。

不僅如此,養母病逝之後,她還懷上了楊志的骨肉。誰知楊志不願負責,方登也不願流產,於是她瞞著所有人玩起了失蹤,一走就是好幾年。

不看原著不知道,原來方登並不是白眼狼,她只不過是一個有著心理陰影,同時被所謂的「家」傷的千瘡百孔的可憐人。

地震只是誘因,主因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疤,永遠無法癒合

電影裡面,似乎母親對弟弟方達更為偏愛。

家裡僅剩了唯一一個西紅柿,本該分成兩半,但元妮卻偏偏把整個西紅柿都給了弟弟。

因此,西紅柿也成了元妮一生未完成的諾言。無論嚴寒酷暑,她總會在方登的遺像前,放上幾個已經洗好的西紅柿。

這一個細節,不知讓多少觀眾淚目。但在原著中,根本沒有這一個細節。

在原著裡,方登的名字叫做萬小燈,方達的名字叫做萬小達。

李元妮在醫院裡生下的一對龍鳳胎。

女兒出生之後,身體素質極好,哭聲洪亮;而弟弟出生的時候,則是婦產科醫生拍了半響的屁股後,才發出了蚊子一樣的哭聲。

幾天後,臉色白的姐姐越長越白淨,而面色發青的弟弟則越來越青,就連醫生也說弟弟即將夭折。

於是,元妮將小燈抱過去見弟弟最後一面。

這時,小燈的手緊緊抓住了小達的手。仿佛得到了姐姐的生命力一樣,瀕死的小達奇蹟般的睜開了雙眼,正是得到了這份力量,才讓小達活了下來。

重獲新生的小達,總是被元妮捧在手上。

在地震發生之後,姐弟兩人被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之下。

救弟弟,姐姐就得死;救姐姐,弟弟就得死。

元妮只是不停地用頭撞地,從始至終沒有說過兩個都救。

最後在小舅的催促下,元妮說救小達。

小燈感受到弟弟的手比之前握得更緊了,她期待弟弟為她發聲,但小達什麼都沒說。

接著,她的頭好像被人用榔頭砸了一下,口鼻之中全是灰塵,終於,她陷入了昏迷狀態。

她被挖出來之後,更是被眾人誤以為死於窒息,如果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衝散了她面部的灰塵,或許小燈早就同24萬人,一起死在地震之中。

從此之後,小燈就染上了頭痛的毛病。

在電影裡面的描述僅有兩次:一次是在新生報名的時候,養父在花壇邊為她按摩;另外一次則是她從噩夢中醒來之後

明顯改編之後,編劇對小燈仁慈了不少。

原著裡面,小燈的頭痛伴隨了她大半輩子,遍訪了世界各地的名醫,卻依舊無藥可治。

她只有兩種生存狀態:疼和不疼。疼是不疼的終止,不疼是疼的初始。

她在兩種狀態下游離,更是因此患上了嚴重的失眠焦慮,甚至三度自殺,最後又三次報警自救。

原生家庭,無形中也成了壓垮她的第一根稻草。

沒有選擇的權力,只有等待被被人選擇。

領養家庭帶來的傷害,擊碎了她對長輩的所有期待

電影中的養父母,可以說得上是竭盡全力的疼愛方登。

家庭民主,在給方登取名的時候,任由她選擇自己喜歡的名字;高考選擇學校時,從來不會強加幹涉方登的志願。

方登長大後,養父鼓勵她回唐山尋親;養母臨死之前,甚至將所有的積蓄都給了方登。

即使在方登擅自退學,失蹤了幾年之後,養父都仍然記掛著她。

聽到養女將遠嫁加拿大之後,他不問對方前程,不問對方年紀,只是關心他是否真的會竭盡全力地對她們好。

然而原著裡面,卻遠沒有這麼美好

養父母都不是軍人。

養父王德清是工廠的財務,養母董桂蘭是學校的老師。

董桂蘭並不是如電影一樣活到了小燈上大學,而是在她13歲那年,被醫生確診為癌症晚期而死。

養父母的感情也並不美好,取而代之的是長達數年不行夫妻之禮。養父被壓抑的欲望,在小燈日益隆起的胸膛隱隱的積蓄。

不幸最終還是發生了,在養母死後,養父侵犯了小燈。

此時,家就成了擺設。她不再回家,甚至她會在自己的小本上,將養父所給的花銷一筆一筆的記下。她開始計劃著考上名校之後,依靠個人所得的錢款償還養父的養育之恩。

原生家庭給了小燈第一次迎頭痛擊,領養家庭無疑更是摧毀了她對「長輩」的所有期待。

身上的傷疤總有痊癒的一天,但是由家庭帶來的傷害,卻只能在心理化膿,腐爛。

丈夫出軌,女兒叛逆,想要獲得救贖,就要學會放下,自在

電影裡,方登由於受到了養母的影響,報考了杭州醫學院,最後因為未婚先孕退學。

所幸英文極好,於是她便帶著女兒點點,奔走於城市中,當了一名普通的家教老師。

後來,她認識了一位加拿大的律師,並且遠嫁海外。

直到2008年發生了汶川地震之後,她才回到了國內,從弟弟的口中,得知原來母親守著心裡的廢墟活了大半輩子,原來只是她以為自己被拋棄了。

電影裡,方登的自愈之路,看起來過於輕描淡寫。

原著中的小燈卻是歷經了艱辛,才推開了塵封在心裡的鐵窗。

她是文學碩士,甚至在海外攻讀博士,最後由於私人原因退學。

由於頭痛的緣故,許多工作都對她關上了大門,她能做的就是在不疼的時候,馬上進入寫作的狀態。

這樣的經歷,讓她在寫作時變得比常人更加專注。

於是,她成了海外的知名作家。

她的丈夫就是電影中的楊志,與眾不同的是,他的名字叫做楊陽,一位復旦大學中文系的研究生,在校期間就曾發表過多篇小說。

後來,他跟隨小燈來了加拿大,卻淪落到街頭靠著與人算命,以及雕刻印章為生。

一次偶然的邂逅,他出軌了街頭畫家向前。

他們表面上合作開辦了一所中文語言學校,背地裡卻開始偷著交往了。

這些其實都被小燈看在眼裡,她愛著楊陽,所以兩人的爭吵也越來越多。

再說女兒已經到了叛逆的時期,經常因為母女兩人的拌嘴離家數日。

生活的壓力太大,讓她始終感覺到了孤獨的滋味,她總是在自殺與自救之中徘徊。

親情與愛情就像是一捧沙子,握的越緊,失去的也就越多。

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心理治療之後,小燈最終學會了放下。

對於女兒,她不再像以前一樣的將她綁在身上;對於丈夫,她選擇了離婚,在給楊陽自由的同時,也讓她的內心得到了救贖。

回到國內後,在老家熟悉的一角,她看到了年邁的母親,後面還跟著兩個孫子孫女。一個叫紀登,一個叫念登。

在地震發生之後,小燈就再也沒有流過眼淚。但卻在見到母親之後,找回了流淚的感覺。

原來母親還始終記掛著她,在那一瞬間,她學會了放下對母親的種種怨恨。

果然,放下,才能自在。

對原著與影視的感悟

無論電影如何改寫,其主題始終與原著保持了高度一致。

天災以同樣的方式擊垮了每一個人,但是災後,每個人卻都以不同的方式站了起來。

有些人找準了生活的節奏,一步一步向著陽光進發。

就好像是缺了右臂的小達一樣,長大後南下經商,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有些人守著心中的廢墟,耗盡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得到癒合。

有的像元妮一樣,每天活在對親人的思念中,守著老房子等待著,害怕丈夫與女兒回魂時迷了路。

有的向小燈一樣,雖然嘴上不說,但卻被地震所帶來的傷害,折磨了幾十年的時間。最後她選擇了接受,釋懷,最後再次走上了生活的正軌。

話題雖然沉重,但是作品背後的寓意卻是美好的。

希望每一個被天災折磨過的人,都能在餘生獲得救贖,從而走向陽光。

相關焦點

  • 剖析《唐山大地震》女主角——「姐姐」方登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開始公映,這是張靜初今夏的第二部主演大片。認識靜初是《孔雀》,在非典的安陽,第一次見她,她坐在車裡給安陽街上的孩子們籤名的情景至今印象深刻,那時候找她籤名的安陽人應該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是演員,因為來拍電影了。
  • 《唐山大地震》原著作者:「催淚」不是目的
    「催淚」不應是電影追求的目的  《唐山大地震》原著作者張翎接受本報專訪--  今日零時,馮小剛(在線看影視作品)導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全國首映。  這部電影改編自小說《餘震》,作者是定居在加拿大的華人作家張翎。  在《唐山大地震》首映之際,身在加拿大的張翎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她認為小說和電影有不同的側重,小說側重「疼」,而電影更側重修複本身,基調更暖一些。
  • 《唐山大地震》方登:淺析童年經歷對人性格塑造的影響
    唐山大地震是中國一代人無法揮去的慘痛記憶,2010年同名電影上映以後也引發了熱議。《唐山大地震》中人物眾多,許多人都值得細聊,但爭議最多的非女主角方登(王登)莫屬。因為他在電影中做了三件不能被常人理解的事情。
  • 《唐山大地震》:李元妮選方達放棄方登的理由是什麼?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方登與方達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偶遇。當別人詢問起方達失去一條胳膊的事情時,坐在一旁的方登才意識到這是她的弟弟。自從唐山大地震後,再未見過面的弟弟。聽弟弟對當年事情娓娓道來,讓方登第一次知道母親這些年的經歷。方達說:「你知道我媽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餘震》比《唐山大地震》殘酷
    對這個轟動全國、票房節節攀升的電影,故事的「生母」張翎的態度一直是「欣賞」。  與電影《唐山大地震》的「感動」不同,原著《餘震》裡更多的是殘酷的現實以及苦難背後的反思。對張翎本人的寫作來說,「小說不是為悅人耳目而寫。」
  • 《唐山大地震》:李元妮與方登重逢,看哭了多少人
    《唐山大地震》,一部催淚大作,一部充滿感情的電影。根據作家張翎2010年出版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是馮小剛導演代表作品之一。對於這部電影,我印象最深的一段還是李元妮(徐帆飾)與女兒方登(張靜初飾)重逢的場面。
  • 以淚水滌蕩心靈——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這是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李元妮在經歷了那場浩劫後常說的一句話。一道藍色閃電過後,天崩地裂的23秒間,整個唐山市化作一片廢墟。丈夫和她在室外,她的龍鳳胎姐弟倆方登和方達正在屋裡熟睡。那一刻,救孩子的欲望讓她不顧安危衝向樓裡,他的丈夫一下把她推開而自己衝進去,樓房瞬時倒塌,丈夫救了她而自己被掩埋。
  • 從《唐山大地震》的小方登到「國民妹妹」,張子楓變成怎樣了?
    只有真正經歷過死亡的人才能深切感受到生命的可貴。2010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導演馮小剛用斑駁光影,完整地呈現了當年唐山地震的慘烈,僅僅23秒的巨震,卻帶給人一生久久無法癒合的傷痛。看《唐山大地震》,上咪咕視頻APP你還記得那個從廢墟中爬出的小女孩方登嗎
  • 《唐山大地震》影評——人可以被毀滅,但不會被打敗
    一方面它重現了那場「一個時代的噩夢」,可另一方面它並沒有直面人與災難這一本質,整部電影除了幾個地震的鏡頭外,就基本是在講述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電影的初衷或許是想將觀眾帶入地震親歷者的內心世界,電影已唐山大地震為背景,採用了平民化的敘事方式,它或許還有許多不足,可它已足夠真實,足夠殘酷。
  • 《唐山大地震》影評:人可以被毀滅,但不會被打敗
    》便是在汶川大地震的兩年後上映,距今也有八九年了,可它帶給「中國電影」的餘震卻遠沒有結束。一方面它重現了那場「一個時代的噩夢」,可另一方面它並沒有直面人與災難這一本質,整部電影除了幾個地震的鏡頭外,就基本是在講述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電影的初衷或許是想將觀眾帶入地震親歷者的內心世界,電影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採用了平民化的敘事方式,它或許還有許多不足,可它已足夠真實,足夠殘酷。
  • 《唐山大地震》方登:用32年來治癒傷口!終發現原來是自己錯了!
    011976.7.27日,唐山,卡車司機方大強難得回到家一次,老婆李元妮哄睡孩子後,和方大強一起在外面的卡車裡小別勝新婚,忽然之間,地面顫抖,車子,房子,房子上面的電燈光,都劇烈的搖晃起來了,方大強和李元妮懵了一瞬間,猛地反應過來:「是地震!」李元妮撕心裂肺一聲「孩子!」
  • 《唐山大地震》突出溫暖 養父與原著大相逕庭
    2007年歲末,河北唐山市委書記通過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找到馮小剛,希望能請他拍攝一部反映唐山大地震的電影。他向馮小剛表達了拍攝這部影片的兩個訴求 一是表現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的苦難,二是表現唐山在災後重建中經歷的一系列變化。
  • 唐山大地震,張靜初詮釋的方登,懷孕後,為什麼多年棄養父不顧?
    電影放映結束後走出影廳,所有人都帶著哭腔,可見這部電影的感染力非同小可。自從看了這部電影,我就對片中的一個情節無法釋懷。不是在決定救兒子還是救女兒時,媽媽說出:「救弟弟。」這三個字。而是在傍晚只剩一個西紅柿的時候,媽媽說:「登啊,讓給弟弟吃。」一個西紅柿,兩個孩子。明明可以選擇一分為二,可為什麼這位母親卻連這種智慧都沒有呢?
  • 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災難片《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由馮小剛執導的一部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的電影。電影由華誼兄弟公司出品,由馮小剛執導,再由徐帆、張靜初、陳道明、李晨、陸毅、張國強、王子文等知名演員參與演出。希望兩個孩子都得救而苦苦哀求的元妮無法選擇,絕境之下眼看著其他人剛要離開而嘴巴說出「救弟弟」,這句話被壓在底下的方登聽在耳中。當解放軍前來援助時,疲憊的元妮和方達被解放軍接到城外,而方登從廢墟裡被挖出後從昏迷中醒來,無處可去的她被解放軍營救。
  • 導演馮小剛為您講述,拍攝電影《唐山大地震》中臺前幕後的故事
    電影《唐山大地震》的故事發生在1969年,卡車司機方大強載在祈禱中迎來了自己的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妻子李元妮差點因為難產送命,好在母子平安,一家人歡喜地離開醫院,從此過上普通卻幸福的生活。時間走到1976年,唐山這個中型工業城市,一家人雖然只擁有很小的空間,卻溫馨和睦。
  • 今日電影推薦《唐山大地震》
    電影介紹:1976年7月28日,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豐南一帶(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故事就是以這一次地震為背景。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2010年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
  • 《唐山大地震》當年一經播出就讓不少唐山人淚流滿面
    那個夏天,比任何一年都要炎熱,唐山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即將有一場大災難侵襲於此,就在那天凌晨三點多,人們都已熟睡,他們沒有任何防備,就這樣一場大地震席捲而來,整個唐山城轟然倒塌,一夜之間變成廢墟。而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電影就是以這樣一個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動人親情故事。
  • 唐山大地震,以電影視角,看真實世界。催人淚下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由馮小剛導演拍得一部歷史、災難性的一部電影。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合出演。其中徐帆飾演李元妮,是一名紡織廠女工。張靜初飾演成年的方登,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王登,因為她劫後被王德清所救。
  •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選擇「救兒子」,而現實比電影更殘酷
    最近宜賓6.0級地震引起了全國各地所有人民的關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但無論設備如何先進、預測如何及時,天災人禍總是無法避免。這不禁讓人想起特大汶川地震與傷亡最慘重的唐山大地震。1976年發生在半夜的7.8級唐山地震瞬間奪走了24萬人的生命,《唐山大地震》就是在這樣背景下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