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以平為期,艾灸這裡最是關鍵~

2021-02-23 艾滿堂



秋分時節涼風習習,碧空萬裡,蟹肥菊黃,丹桂飄香,正是一個美好宜人的時節。難怪大師林語堂也發出:「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感嘆。

秋分,系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秋分點),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春秋繁露》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世間之事,大抵如此,一陰一陽,兩相生伴。秋分,一切剛剛好

古人將秋分分做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雷始收聲——古人相信,雷聲是陰陽交合的精靈。仲春二月,陽氣漸生,雷聲始動。秋分時節,陰氣瀰漫,秋雨纏綿,秋蟲殘鳴,雷聲則悄然潛入地下。蟄蟲坯戶——秋意彌散時,夏日裡蓬勃的草蟲最先感知寒涼,紛紛遁入穴中,封塞穴孔,以備冬眠。《詩經》中有句子「蟋蟀在堂,歲聿其莫」,即言一年匆匆將暮,天涼時蟋蟀躲進屋內。水始涸——春分後,春水長流而浩蕩;秋分後,秋水蹉跎漸凝滯。上善若水,水養萬物,春夏水長,秋冬水涸,草木也因此春生夏長秋收,一歲一枯榮。

秋在五行屬金,五方屬西,五色屬白,五臟屬肺,五音屬商,五味屬辛,五性屬義。歐陽修相信,秋天有兵象,是天地間的肅殺之氣,讓人心情抑鬱沮喪。在肌體上,秋季最應注意保養的是肺,以防上呼吸道感染。《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記載,「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在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相輔相成,協調統一。

秋季養生,應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還可適當進行一些耐寒鍛鍊和有氧運動,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

適當的冷水鍛鍊對預防傷風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時可用冷水洗臉、浴鼻,身體健壯的人還可洗冷水浴等。

秋分不養腎,冬天要遭罪!

今天教給大家一個由幾個穴位組成的黃金補腎倒三角,是人體補元氣、促進循環、男女老少都適合的一個位置,秋分節氣裡,不妨常灸這裡,可防治很多秋冬常見疾病。

▲ 黃金補腎倒三角

大家可以看到正中間的那個穴位叫神闕,就是我們的肚臍,神闕到底有多重要?不再贅述,大家都明白。肚臍兩側三橫指寬的穴位叫天樞,天樞是胃經的穴位,樞是樞紐,就是轉換的意思。脈脈艾灸提醒您天樞穴上面是胃,主我們的消化,下邊是腸腹和生殖泌尿系統,主生殖、泌尿功能。你吃的食物,要合理地消化吸收之後才能被人體利用,而這些能量正好在秋冬季節為你的泌尿生殖功能做準備。天氣逐漸轉涼,陽氣要蟄伏起來 ,下沉於丹田,也就是關元。關元,關乎人體的元氣,元氣是能夠讓人體身體更健康,壽命更長的氣,又叫先天之氣。咱們看武林小說裡,如果要是受了傷的就是元氣大傷了,可見身體要健康,元氣就要特別地好。 這一個倒三角區,這一小片,養好了,能解決的問題太多了!有病治病,無病保健,可延年益壽!

大凡世間美物,多生於春、盛於夏、成於秋。秋天不代表「衰敗」,而是「成熟」,是「收穫」,是「收斂」~~

精神調養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避肅殺之氣,收斂神氣,適應秋天平容之氣。

一者少言語,養內氣;

二者戒色慾,養精氣;

三者薄滋味,養血氣;

四者咽津液,養臟氣;

五者莫嗔怒,養肝氣;

六者美飲食,養胃氣;

等風來!等你來!等愛來!

願秋好!願你好!願愛好!

2019年秋分節氣灸時間表:9月21日-25日

《春秋繁錄》中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晝夜時間的長短再次相等。

秋分也是養生灸療的重要節氣,此時氣候漸漸轉涼,秋分防燥涼,灸療時間可較夏季適當延長為主,增強衛氣,提高抗寒能力。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

要想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氣的侵襲。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熱的餘氣,故多見於溫燥;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

同時,秋燥溫與涼的變化,還與每個人的體質和機體反應有關。要防止涼燥,就得堅持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秋分之時可選用艾灸來預防秋季疾病的發生,且還有助於身體陽氣的收斂,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適合秋分艾灸的穴位:合谷:屬於手陽明大腸經。位於手背虎口處,於第一掌骨第二掌骨間陷中。功效:合谷具有肅降收斂的作用,可調理因陽亢或心肺熱引起的口乾舌燥,亦可用於清熱解表,發熱惡寒的作用。功效:主治肺部症狀及呼吸道疾病,如鼻炎、咳嗽、氣喘,咽炎等。功效:五行中土生金,肺屬金,很多由於肺氣不足導致的病症都是脾土不能生養肺金。胃脘痛,腹脹,嘔吐,呃逆,翻胃,吞酸,納呆,食不化,疳積,膨脹,黃疸,腸鳴,洩利,便秘,便血等,都可選取此穴。足三裡:足三裡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主治:足三裡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也是秋季艾灸的重要穴位,因為足三裡能生發胃氣、燥化脾溼。能調節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灸法:艾灸10—15分鐘。熱者可用雀啄手法引火下行。

起居宜早睡早起。遵守「陰陽平衡」的原則關鍵就是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早睡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則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這樣能使我們儘快適應季節變化、保持充沛精力,避免出現疲憊、睏乏的現象。

秋分以後,氣候慢慢轉涼。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下一場秋雨,溫度就降好幾度。雖然老話提倡「春捂秋凍」,同樣也要注意風寒入體引發感冒,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為了避免風寒,適時添加衣服還是很有必要的。

秋季早晚溫差大,應根據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及時增減衣物,預防風寒。但也不必過早「多穿衣」,應注意耐寒鍛鍊,也就是常說的「秋凍」(陽虛體寒者就不要追求秋凍了,保暖最重要)

秋冬鍛鍊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到身體發熱後,才可脫下。鍛鍊後,切忌穿著汗溼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防寒入體,也要注意胃部保暖,秋冬季節腸胃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戒菸戒酒,忌暴飲暴食。

秋分時節,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於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白露的「燥」是「溫燥」,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可多吃些辛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如解渴澀精的石榴、補腎健脾的慄子、潤肺通氣的柿子、清肺止咳的秋梨、補氣滋液的葡萄、悅心開胃的蘋果、和中除煩甘蔗、消食涼血的蓮藕、順氣化痰的蘿蔔、補中益氣的紅薯等等。鍛鍊後應多吃一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銀耳等。
秋分藥膳還要善用百合,百合蓮子羹、銀耳百合羹等都不錯。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經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但秋季進補也不可亂補,進補應分清虛實,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但秋分時節進補,不可太過,要適量。只有對症進補才能補益身體。一些人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就越能補益身體,但事實上,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致身體不適。一者少言語,養內氣;

關注微信公眾號:艾滿堂古法艾灸,了解更多中醫和養生以及艾灸調理技術,傳播艾灸正能量,歡迎中醫從業及愛好者加入我們,讓朋友和家人更好接觸綠色灸療。

聯繫電話:400-878-2417

如果您想要給自己或家人調理身體

如果您想開艾灸館

如果您想學習正宗灸法精髓提升自己的艾灸技術

如果您想增加店裡的營業額!

那請加入我們艾滿堂古法艾灸吧!

相關焦點

  • 今日秋分,養生要點!
    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 要想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氣的侵襲。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
  • 秋分至,慶豐收!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今天,我們迎來了 二十四節氣中位列十六的「秋分」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 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這一天 太陽幾乎直射赤道 各地晝夜等長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古往今來秋分寄託著中國人 對於自然的敬畏和大地母親的感恩 先和人民網小編倫倫一起 走進月壇 感受秋分時節的美吧 早在4000年前
  • 夜讀丨秋分:晝夜均 寒暑平 思念中
    秋分的時候,是黃紙或紅紙上印著節氣農事以及農夫耕田的圖樣,製成「秋牛圖」。送圖的人,往往是民間最能說會唱之人。他們在「送秋牛」的過程中,說秋耕事項以及各種吉祥話兒,勸說大家不貽誤時令。這種習俗也被稱為「說秋」。而「說秋」說得好的人被稱為「秋官」。立春鞭春,秋分說秋,都是關於勸耕的習俗化的行為藝術。秋分時節,雖然有了些許寒意,但我還是特別喜歡那句詩:「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 秋分至,海南的秋,是什麼顏色的?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9月22日21時31分迎來「秋分」節氣。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過後,氣溫下降。秋分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一天農民都會載歌載舞,慶祝豐收,期盼來年莊稼五穀豐登!晝夜均,寒暑平。一場雨,一朝寒。秋分到了!送走了炎炎夏日,迎來了涼爽的秋天。
  • 秋分將至,秋分為什麼叫秋分?秋分的意思是什麼?看完明白
    白露節氣之後是秋分節氣,所以秋分節氣是秋季的第四個到來的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節氣的到來,天氣秋高氣爽,人們外出遊玩正當時。秋分為什麼叫秋分呢?這裡我們要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具體節點其實就是當天一個交接日,比如說白露節氣什麼時候到,說的是9月7號這一天到來,所以二十四節氣的節點也分別是一天。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春分和秋分兩個分日,這也說明這兩個分日在天體運行圖中是一樣的。古人眼中的秋分是什麼樣的?
  • 「秋冬養陰」今日秋分了 該怎麼養生才好
    「秋冬養陰」今日秋分了 該怎麼養生才好時間:2020-09-22 10: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秋冬養陰今日秋分了 該怎麼養生才好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攝氏度以下,進入了真正意義的秋天。
  • 二十四節氣食譜【秋分】
    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稱降分。而在南北兩極,秋分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
  • 秋分將至,秋分三候是什麼?秋分天氣特點是什麼
    秋分節氣的由來及含義?秋分節氣來自於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記載的:「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句話就是對秋分最好的解釋。我們有今天的話簡單一點說,秋分節氣的時候太陽直射點直接赤道0°線,這個時候地球都是一邊有太陽,一邊是沒太陽,所以叫陰陽相半。在秋分節日這天會出現奇特的氣象現象,那就是晝夜等長平分和寒暑平分,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平分秋色」也來自這裡。今年秋分節氣具體時間?
  • 秋分,分的是什麼?
    其實秋分的「分」更是平分的意思,秋分時,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同時秋分節氣居於秋天正中,也平分了整個秋季,預示秋天的下半場正是開始。
  • 小精靈幼兒科學—什麼是秋分,秋分的節氣特點有哪些……
    秋分節氣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白露秋分菜 秋分寒露麥」秋分是二十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隨著它的到來,天氣變得更加涼爽;秋意越發濃鬱 秋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時間節點,秋分到來時,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日至24日《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秋分者 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艾灸最重要的一個指標——灸透!如何才能「灸透」?
    打個比方,這就跟蒸饅頭一樣,光時間夠了沒用,熟透才是關鍵。可見,灸透有兩個重要前提:「火足」與「氣到」,「火足」就是灸量到位,「氣到就是氣至而有效。「氣至」就是:表面不熱深部熱,局部不熱遠部熱,此處不熱他處熱(或者麻脹痛及其他非「燒灼皮膚」的熱感)。艾灸某處,發生「感傳」現象,從此處傳到彼處,就說明得氣了。
  • 2020節氣艾灸方案及原理一覽表,你值得擁有!
    艾灸驗方(附穴位圖),身上重要的30個艾灸穴位高清經絡循行動圖,人體穴位大全!穴位配好對;治痛翻10倍!(最全收藏版)九種體質的艾灸方案(非常全面)史料中這些驚人的艾灸案例,值得拜讀!艾灸配穴一覽表艾灸雖好不要盲目灸,超全艾灸知識大普及!
  • 艾灸一個穴位,怎麼才叫灸透
    平日裡,大家用艾灸調理身體時,都會給出一組穴位,有時還會具體到哪個穴位灸幾次、灸多少分鐘,但是不少人都不能取得完美的艾灸效果。
  • 描寫秋天的作文:秋分節氣
    我去那邊看紅葉,卻意外發現這掛滿樹的柿子,並沒有熟,黃裡面透著點青,姥姥說,秋分過後,柿子便會逐漸成熟……秋分,是一個秋天的節氣,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在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 秋分為什麼叫秋分,要注意什麼?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中,已經是秋分了。 秋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秋分是什麼,為什麼叫秋分? 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 艾灸一個穴位,怎麼才叫灸透.
    平日裡,大家用艾灸調理身體時,都會給出一組穴位,有時還會具體到哪個穴位灸幾壯、灸多少分鐘,但是不少人都不能取得完美的艾灸效果。
  • 一艾灸就上火?是你這裡太堵了!
    其實艾灸後上火是因為體內病邪盤踞,淤堵了陽氣通行的經絡,而陽氣得不到疏導和傳輸,就會出現類似上火的現象,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艾灸,疏導陽氣,內外兼修,平衡養生。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我們人體就藏有降火穴,艾灸也能降火氣!
  • 節氣話養生 | 秋分,分的是什麼?
    其實秋分的「分」更是平分的意思,秋分時,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同時秋分節氣居於秋天正中,也平分了整個秋季,預示秋天的下半場正是開始。
  • 艾灸心法要訣>火足氣到,才能把病治癒
    平日裡,大家用艾灸調理身體時,都會給出一組穴位,有時還會具體到哪個穴位灸幾壯、灸多少分鐘,但是不少人都不能取得完美的艾灸效果。
  • 今日秋分關於秋分的詩句 形容秋分的優美詩詞秋天美景的句子
    據了解,每年9月23日前後,太陽達到黃經180度時為「秋分」節氣開始。「分」就是半,「秋分」就是秋季90天中的中分點。  「秋分」時,陽光幾乎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此時節,楓葉紅似火,稻穀遍地黃,丹桂花飄香,蟹肥菊正黃,處處秋色迷人,令人陶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