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蓮香樓更名重生,但每月租金近40萬港幣的它,究竟還能再堅持多久 | KMeeting邂逅

2021-02-17 KMeeting邂逅


香港,是我經常會去的地方。這裡很適合創作,每一次來到這裡,總能激發我不少的靈感,這次也不例外。其實,這一次來香港,我是毫無準備的,因為來的目的只有一個 —— 「蓮香樓」。

▲ 茶博士

去年來香港的時候,我就想過帶父母過去喝早茶,但後來因為去別的地方就沒去成。今年2月,許多傳媒都在爆料香港蓮香樓要關門。喜歡攝影,又支持原創的我總不能不去看看吧!所以就有了這次說走就走的香港之旅。

▲ 點心阿姨


這篇推文也算是「KMeeting邂逅」3.5版本吧。不知大家會不會更青睞這個版本呢?歡迎大家文末留言告訴我們!你可能會問到,蓮香樓不是關了嗎?怎麼還寫?是的,答案就在文章裡喔!

▲ 蜜汁叉燒包

唔知你得唔得閒呢?

得閒就一齊飲茶啦!

九十二年的香港蓮香樓

營業至2019年2月28日便結業了

許多市民都紛紛趕去拍照留念

記錄最寶貴的片段

講真,如今傳統茶樓在大陸已經少之又少

廣州大部分茶樓早已「隔山買牛」

假如香港的傳統茶樓也消失掉

恐怕再也沒有傳統茶樓

中西區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區

香港蓮香樓開在這裡一點也不奇怪

其實香港的蓮香樓曾經搬過兩次

1996年才搬到現在這個鋪位

前前後後開了92年

相信,大部分廣州人都認識「蓮香樓」

沒去過但也聽過

皆因廣州上下九十甫路上就有一家

其他它們「本是同根生」

由當時廣州的連香樓酥店「分身」而成

如今香港和廣州的蓮香樓已各自獨自經營

想知這裡的威水史? 牆上就有你想要的答案啦!

眾多名人都來過這裡吃飯

牆上都籤滿了他們的名字和祝福語

香港蓮香樓不但入選了2017年攜程美食林精選榜

還是蔡瀾的心水茶樓之一

八大懷舊粵菜款款精美

最出名的霸王鴨更是供不應求

就連這裡的一切

都堪稱廣州老茶樓的經典範式

牆上的書法更是稱讚了蓮香樓的蓮蓉

以前茶客都喜歡帶上自己心愛的鳥兒去茶樓喝茶

香港近年因為禽流感已禁止攜帶鳥類

但蓮香樓並沒有因為條例而讓大家忘掉

懸掛半空的鳥籠、舊式風扇、滿堂的木式家具

共同渲染了氣氛

店裡的牆上掛著許多菜單

但上面價格寫的字 是我看不懂的

在和櫃檯珍姐交談後才知道

原來這是商碼 用它們對應阿拉伯數字

哈哈 沒想到來了還可以漲知識呢

小時候的我

常常和爺爺奶奶在芳村喝早茶

那時的酒樓是需要顧客拿點心卡去拿食物的

除了蛋撻,有兩款點心只要它有,我就一定會拿走

一款是 —— 「鵪鶉蛋燒賣」 

另一款是 —— 「千層糕」

粵式早茶不停地在變化著

鵪鶉蛋燒賣和千層糕

如今在廣州許多酒樓已不見它們的身影

很榮幸,在香港蓮香樓

我們還能品嘗到許多傳統的點心

先別說什麼,我就沒見廣州哪家酒樓有豬潤燒賣

所以,只有來了這裡

我們才能品嘗到以前傳統的熟悉的味道

每一份棉花雞都配有一塊冬菇和幾塊雞肉

雞肉下面放著類似竹笙的食材

旁邊的婆婆說是魚肚 不知是不是呢?

但它吸了雞肉的汁水 甜甜的 超好吃

第一次吃棉花雞 總體而言 口感還是不錯的

雞肉醃製得剛剛好 食材搭配也不錯

嗯 也許是全手工製作吧 所以賣相會稍差些

但我們吃的傳統味道就是這個啦

還是相當值得推薦的

豬手平日就吃得多了

但這種吃法 還是第一次見喔

醃製好的豬手整整齊齊地放在蒸籠裡

料是相當足的 性價比還算高啦

可別說 蒸出來的豬手真的會更香一點

不知是不是心理安慰啦

在豬手底下放腐竹

同樣是個明智的做法

腐竹吸收了豬手汁 吃起來美滋滋的 不錯

豬手濃香軟糯 滿滿的膠原蛋白

走累了 PICK它就準沒錯了

除了棉花雞和蒸豬手

這裡還有許多傳統的點心

豬潤燒賣、魚肚扎、雞包仔等等

相比這些常常不見身影的大哥 有位小哥就低調許多

鳳爪排骨絕對是呼聲很高的一對CP

搶不到風爪 軒軒表示hin無奈 畢竟鳳爪一直是推薦首位嘛

排骨醃製得十分入味

現在為了控制成本 用豆豉的店家已經越來越少

這裡堅持使用最傳統的做法

值得點讚

牛肉丸、豬肉丸也是不少人喝茶必點的點心

做法通常分兩種

一種是蒸籠 另一種是白灼加醬油

這個豬肉丸算是我吃過中還行的吧

陳皮味很濃鬱 配有馬蹄粒 打底的西洋菜挺搭的 

味道是不錯的  但生粉較多導致口感略差

說到早茶CP

怎能沒有它們呢 幹蒸燒賣和蝦餃

推薦榜前三的蝦餃也是很搶手的

我們就沒有拼桌小姐姐那麼有福氣啦

不過搶到幹蒸燒賣也算闊以的啦

與各式各樣的幹蒸相比

這款沒有大蝦 沒有蟹子在上面的幹蒸

你也許會覺得很low

但這確是一款很傳統的幹蒸燒賣

肥肉和廋肉比例恰到好處

調味不會重手

港式燒賣加些許辣椒醬搭配會更棒的

好啦 我先開吃咯

誰會想過蓮香樓的叉燒也是相當出名

恰逢中午時分

不少中環上班的白領都會選擇來這裡聚餐

燒肉飯、叉燒飯、幹炒牛河、油雞瀨粉都相當足料

隔壁西裝小哥哥點了叉燒飯吃了叉燒 飯也沒吃就走了

可見蜜汁叉燒在這裡多麼受歡迎

面點很考驗師傅 也很考驗食材

麵粉不好 麵包就不好吃了

但這裡的面點還是不錯的

別看這叉燒包沒有蒸籠 其實它是一大籠蒸出來的

一份兩個 已經足夠

裡面的餡料相當足 但就是略甜

歌仔都有得唱啦 「大包整多兩籠大包」

整多兩籠真系唔怕滯噶

推薦榜前三 其中面點就佔兩席啦

馬拉糕口碑也是不錯的 但就是搶不過別人

既然來到蓮香樓

當然要試下這裡的蛋黃蓮蓉包啦

畢竟蓮香樓早已有著「蓮香第一家」之美譽

不知為什麼 這麼出名的包包竟然沒人搶 難度只有3顆星

與叉燒包一樣 一份兩件

包面同樣夠薄 

蓮蓉十分細膩 有著淡淡的蓮香

別以為它會很甜 一點都不甜的

搭配茶就最合適不過啦

臘腸卷現在也是買少見少

它的外形有點像西式烘培麵包「毛毛蟲」

雖然外形相似 但口感完全不同

典型中式面點更符合大眾口味

這款臘腸卷除了臘腸偏硬和偏甜

再挑不出它有什麼缺點 十分推薦給大家

哈哈 還記得以前發燒除了吃白粥就是它

也算是一款經典點心吧

究竟什麼原因

令許多店家不堅持做經典傳統點心呢?

我想是因為物價高漲吧

臘腸本身就不便宜 要是不自己製作 就要取貨

那利潤也就少了 店家的人不願意做下去啦

粵式早茶變化體現在很多方面上

其中就包括了茶葉

- 什麼?茶葉也好說? 

- 是的!

蓮香樓有三寶

鴨嘴茶煲、痰罐和茶盅

現在留下的還有鴨嘴煲和茶盅

店裡隨處可見「鴨嘴煲」

保證茶溫夠高 如今在粵港澳地區都已經很少見

需要一定經驗的茶博士才能準確把控出水量

是的 這裡的茶 也許你就認識普洱

其實還有水仙、龍井和香片供大家選擇

茶樓的器皿都十分講究

現在用茶盅的店鋪也是少之又少

茶盅是蓮香樓最大的特色 至今仍有保留

初試「水仙」的我感覺不錯

以前都未聽聞水仙也能泡茶

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出百年老店「蓮香樓」

是一家有故事的店鋪

這家店鋪位於香港中環惠靈頓街與鴨巴甸街的交叉口

家族三族已經營92年的它

如今已成為中環地區的標誌性景點之一

將近百年的香港蓮香樓

其實從去年開始就屢傳出結業消息

今年2月,蓮香樓更表示中環蓮香樓暫時營運至2月底

之後便會修業整頓

消息一傳出 大家都紛紛趕來「一盅兩件」

也不忘帶上相機 記錄蓮香樓寶貴的畫面

蓮香樓雖有兩層 但其實並不算大 

二樓只夠密密麻麻擺下約30張小桌子

軒軒來的時候恰逢中午時分

店面已坐滿了茶客

有老街坊有附近上班的白領也有遊客

來這裡喝茶的老街坊 都吃了好多年

幾乎每天來喝茶 

和店裡的阿姨吹水

有的老街坊5點多天沒亮就進來開位

對啊 來茶樓不一定說這裡的東西有多好吃

但這裡的人 大家彼此熟悉就是老友記啦

穿著白襯衫和黑西褲的樓面伯伯

基本都是「一腳踢」,什麼都幹

一會兒「唔該借借,叉燒飯到!」

一會兒「靚仔,今日想食d乜啊?」

他們負責斟茶倒水』與茶客打交道

無所不知、無所不談,冠上「博士」雅稱

有的茶客會覺得他們很兇

其實並不是 他們習慣大聲說話而已

靜下來和他們聊天 他們還是很親切的

在蓮香樓

總能見到一群人圍在一起

他們究竟在做什麼呢?

其實他們在「搶」自己心愛的點心啦

哈哈 所以上面介紹出品的時候就標明難度了

能不能「搶」到就看你的運氣咯

蓮香樓還保留著以前老式的點心車和點心卡

「蝦餃、燒賣、排骨、叉燒包……」

今時今日很多茶樓內都已很難聽到點心車的叫賣聲

點心阿姨通常會推著小車在店面兜圈

時不時也會停下來和老茶客吹水

客人可以靠近點心車看看有沒有心儀的點心

有的話,便能從車上拿回座位品嘗

取點心的時候 點心卡就會起作用啦

點心卡上標明了價位

點心阿姨會根據點心的價格子在對應的價格上蓋印章

這裡給個小tips大家

通常走中間過道的車子會是人氣高的食物

大家文明取食物的同時 也要提防小偷喔

那天同桌的伯伯拿完馬拉糕就發現手機貌似不見了

不知最後找回沒呢?

蓮香樓更名重生

軒軒最先是從同桌的陳阿姨口中得知

陳阿姨告訴我 她自己也是蓮香樓的老茶客

幾乎每天都會和老伴來這裡喝茶 而且一喝就喝了10多年

是的

正當人們惋惜這家傳統茶樓將成絕唱之時

劇情卻峰迴路轉

不少港媒報導蓮香樓剛與房屋業主籤訂新租約

獲租3年 租金維持每月38萬港幣

由服務超過20年的幾位老夥計合資

以特許經營的模式接手

由於商標持有權仍歸顏氏家族所有

因此「蓮香樓」28日做完午市後 將換上新招牌「蓮香茶室」

易名重開的蓮香樓

老夥計們還是會以「原始模式」經營

即只做早、午及下午茶市 晚市將會取消

一樓的「蓮香老餅家」則維持不變

這裡的環境雖然有些許髒兮兮 

茶博士有時也忙不過來 會沒有服務什麼的

但我們在這裡能用傳統的茶盅 品嘗傳統的點心

應該開心才是

畢竟這樣的茶樓已經很少有了

蓮香樓所在的大樓

需要改造應該估計早已落實

很難保證三年後「蓮香茶室」能否再續租下去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

一家百年老字號餐廳生存下來實屬不易

對於懷舊愛好者來說 來這裡是追求情懷

在遊客眼中 這是是體驗香港文化的景點之一

在老茶客眼中 這裡是找到失傳點心之地

一盅兩件開啟新的一天

是許多拼桌茶友風雨無阻的習慣

其實,這次軒軒品嘗的

也只是蓮香樓少數懷舊點心

不知下次再來

能否吃上心心念的千層糕和鵪鶉蛋燒賣呢

蓮香樓,蓮香茶室,我們下次再見


香港 · 蓮香樓

LIN HEUNG TEA HOUSE

地址:中環惠靈頓街160-164號

(地鐵上環站E2出口)

時間:06:00-22:00

評分 90

位置     25分

口味     25分

環境     20分

服務     20分


價格 人均125港幣(106人民幣)

· 以上商家信息及評分僅供參考 ·

請以實際為準



原創不易 點擊「好看」支持一下下吧

相關焦點

  • 92歲的香港蓮香樓更名重生,將「懷舊」堅持到底
    >92歲的香港蓮香樓,是如何記錄香港的人情世故。 近日有多家港媒報導,蓮香樓剛與房屋業主籤訂新租約,獲續租3年,租金維持每月38萬元港幣。由服務超過20年的幾位老夥記合資,以特許經營的模式接手。 由於商標持有權仍歸顏氏家族所有,因此「蓮香樓」在2月28日做完午市後,隨即會換上新招牌「蓮香茶室」。
  • 永遠的香港蓮香樓
    六年前我寫過一篇《香港蓮香樓——鎮守古早味廣式的早茶》,六年後的今天,趕在香港蓮香樓結業前最後的時光再去。一樣的煙火人間,不一樣的心境。點擊圖片閱讀 蓮香樓的老舊不是為順應時代流行的復古,不是將新做舊的刻意雕琢,而是近百年時間流淌過的痕跡,那條長長地筆直向上的樓梯,如一道穿越時光的隧道,傳送著七八十年前的故事。
  • 香港租金究竟多貴?周星馳3000萬買的店鋪,連撞球桌都放不下!
    去了香港還發現他們的街道很窄,街邊基本很少有大商鋪,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香港租金太貴了,人口密度高加上經濟的繁榮發達,致使香港的房租不斷飆升,那麼香港的商鋪租金到底有多貴呢?我們來嘗試換算一下,香港300尺就是大約28平方米,再折合人民幣的話,一平方米每月租金大概就要37540元人民幣。是不是非常可怕,這個租金在內地大多城市都可以直接買一平方米了。
  • 香港租金最貴的地區居然在這個地方!
    在香港,租金最高的不是中環,不是山頂豪宅而是全港十八區裡最貧窮的——深水埗有大約 20 萬香港人生活在這種房子裡是霓虹燈也無法照亮的地方被切割成很小的部分,租給多家住戶類似內地的群租房近20萬人居住在劏房裡人均居住面積5.7平方米僅比懲教署監獄囚倉人均標準多27%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跟你想像中的香港相差甚遠?
  • 再見,香港蓮香樓!
    近日,有近百年歷史的蓮香樓宣布休業:「中環蓮香樓暫時營運至2月底,之後休業整頓,未來或會再與茶客會面。」蓮香樓的前身叫做「連香糕酥店」,是廣州西關一間賣糕酥的婚慶餅店,因製作蓮蓉出名而易名為「蓮香樓」。後來拓展到香港,原設有3間,現在僅存1間於香港島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該店創業於1918年)。
  • 香港政府又發錢了!人人10000港幣!
    雖說派錢廣大非永居港漂沒份,但政府還有其他福利呀!此外,公屋住戶裡的較低收入群體,今年政府也會為他們代繳一個月租金,花費約18.29億。然後基層學生一次性發津貼也不能少,去年是2500港幣每人,這次估計還是這個數。5.
  • 【香港蓮香樓】鎮守古早味的廣式早茶
    蓮香樓的老舊不是為順應時代流行的復古,不是將新做舊的刻意雕琢,而是近百年時間流淌過的痕跡,那條長長地筆直向上的樓梯,
  • 92歲的香港蓮香樓即將休業!沒嘗過真的很可惜!
    前一陣子,我們聽說營業了92年的蓮香樓宣布休業。於是這次我們去香港,趁著還能吃到,再吃一次,同時求證這個消息。蓮香樓以前叫「連香糕酥店」,在廣州是一家賣糕點酥餅的婚慶餅店。  92年老牌茶樓  其實早在1月份蓮香樓就宣布要休業:中環蓮香樓暫時營運至2月底,之後休業整頓,未來或會再與茶客會面。
  • 香港LV Prada店交不起租金要關門?沒那麼簡單
    而家這店鋪每個月的月租有足足900萬港元,平均每天租金都要30萬,成功成為香港的「地王」。有機構推算過要想能夠填補高價房租,Prada一天至少賣出去15個包以上,這還是不計算其他成本的情況下。4月上旬,義大利奢侈品品牌雙層旗艦店的招牌。而這間門店也是香港最大的Valentino門店,它有整整3層佔地將近1000平方呎。
  • 「蓮香樓」:香港老茶樓風情
    這就是曾經聞名一時的香港四大茶樓之一「蓮香樓」,被坊間傳為香港最後的「茶樓」。    登上幾十級木臺階,來到「蓮香樓」的大堂,只見四周牆壁上,掛著些顏色已舊的中國字畫,不時有一兩掛老式掛鍾在牆上搖著鐘擺,屋頂還吊著老式的吊扇。
  • 5.8萬香港人搶兇宅公屋!
    但是現在公屋輪候時間長達5.3年,許多香港人也顧不上這麼多。在本期1300個特快公租房中,有4個單位曾經發生兇殺案,其中租金最便宜只要1200港幣/月,再「兇」也有人搶。香港人入住兇宅並不是第一次,在2014年,有8.8萬香港人搶兇宅公屋,「驚窮多過驚鬼」的新聞不知道說出了多少香港人的心聲。
  • 香港蓮香樓結業,可惜,不惋惜
    先在1910年有廣州總店,後在1926年開設香港分店,因為歷史緣故,後來兩店分家,獨自經營,現在,只有香港蓮香樓由創始人顏樂天的後代主理,仍保留著100年前廣州茶樓的樣子。香港蓮香樓和廣州蓮香樓又有哪些不同?今期,半島君和你趣談百年老茶樓的故事。
  • 揭秘香港的另一面!20萬人住「棺材房」 ,200萬買不起一個廁所!
    這在我們看來幾乎匪夷所思的現象卻真實的發生在香港20萬居民身上有大約 20 萬香港人生活在這種房子裡是霓虹燈也無法照亮的地方雙層床,小沙發,冰箱洗衣機和小桌子這些物品令本就狹小的空間顯得十分擁擠每月4,500元港幣(約人民幣4000
  • 月租金高達446萬人民幣 繼Prada關閉香港最大門店後 LV也要撤店了?
    原標題:月租金高達446萬人民幣 繼Prada關閉香港最大門店後 LV也要撤店了? 摘要 【月租金高達446萬人民幣 繼Prada關閉香港最大門店後 LV也要撤店了?】位於香港銅鑼灣的羅素街,被譽為全球最貴街道,租金高昂,奢侈品店扎堆。 這條全長僅250米的街道,被視為香港奢侈品業銷售的晴雨表。 但現在,一些奢侈品正在醞釀從這裡撤出。
  • 香港普通家庭的資產狀況是怎樣的?
    乍一聽起來感覺月收入十分不菲,但房貸和物業管理支出佔據了收入40%,另外強積金(養老金)、保險、稅費佔據了15%。夫妻倆極少在家做飯,按照一頓普通快餐在40港幣計算,每月也需要5000港幣,再加上每月要交水費、電費及燃氣費,日常交通費用就算500港元,至少需要8000港元的支出。
  • 香港這群人活得比你想像中還慘......
    面積這麼小,租金卻一點兒也不便宜,高達5000港幣,這個數字是她月收入的一半!(圖源:YouTube)偉林是一名資歷7年的劏房戶,現在住在一間40呎的劏房,它長這樣:並不是,大部分時間月入2萬多,今年春節「完全沒休息」才拿到3.5萬,最少的時候甚至只有1.6萬港幣!
  • 再見了,92歲的蓮香樓
    其實早在1月份蓮香樓就宣布要休業:中環蓮香樓暫時營運至2月底,之後休業整頓,未來或會再與茶客會面。」個個過嚟都又食又拎蓮香樓除了早茶點心,一樓的老派點心也是不少人的心頭好。為了堅持自家制蓮蓉和每天現做出爐,制餅工廠設立在香港柴灣,運輸到中環店售賣。
  • 【香港經濟再受打擊 百年老字號集中關閉 !】
    但想不到,疫情之下,連「澳牛」這種每日營業額高達10萬港幣的知名老店都捱不住了。這家小店靠賣蛇羹起家,已在銅鑼灣屹立40年,賣到連續6年上榜米其林,成為銅鑼灣的地標餐廳之一。除了蛇羹,他們家的腊味飯同樣是到店必點的招牌之一,冬天吃上一碗,全身都會暖粒粒。
  • 平均租金3K,總價40萬起,這個地方叫曼達盧永!
    按照收入衡量,它是菲律賓最大的公司。公司在整個亞太地區擁有超過17,000名員工和100多個主要設施。前景一篇大好馬尼拉主要城市房價對比中,曼達盧永是最便宜的,租金回報率卻是排在前幾位的。馬尼拉市、帕賽市、塔吉格市三個市的均價都在3-4萬之間,馬卡蒂市的均價甚至還要高,在3.5-4萬之間。只有曼達盧永的房價在2-3萬。
  • 你沒見過的香港另一面!
    有大約 20 萬香港人生活在這種房子裡雙層床,小沙發,冰箱洗衣機和小桌子這些物品令本就狹小的空間顯得十分擁擠每月4,500元港幣在油麻地、深水埗、觀塘有些人每晚都睡在 " 棺材 " 裡在原有的板間房的基礎上以 " 井 " 字形上下分割改裝成六間小房每間房約 1.5 平方米租金約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