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佛像還是要國寶?佛像身中「裝藏」寶物,日本專家陷入兩難境地

2020-12-24 葉三說

在悠久的東南亞發展歷史中,唯一可以稱得上有文化、有底蘊的國家,恐怕就是大家無法釋懷的島國日本。

這個曾經以經濟、文化等綜合實力,位列「亞洲四小龍」的國家,時至今日依然保留了很多古香古色的建築,以及獨具島國文化魅力的寶物。

日本文化實際上也是大雜燴文化的典型代表,既有唐朝的影子也有其他國家的元素。日本千年古剎法華寺,就是借鑑了唐朝、印度等國家的佛教基因,於1250年多年前拔地而起。

而這座寺院有一尊佛像,用X光掃描後專家犯難,保護佛像還是要寶物,日本專家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第一、佛教在日本大行其道

早在一千三百九十年前,日本便開始覺醒並瘋狂地汲取優秀民族和國家的文化。據《唐史》等史料記載,日本曾於公元630年至894年,分多次派遣僧侶、文人、商人等群體,前往當時的唐朝學習文化、藝術、建築等,這些人在當時被唐人稱作遣唐使。

可見當時的唐朝就是亞洲的核心,無論是政體、經濟還是文化藝術,都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而日本作為寄寓在海島上的小國,對唐朝充滿了無限的崇拜。

事實上日本是一個非常擅於學習的國家,尤其是當佛教傳入日本之後,更是成為了日本人的主流信仰。

第二、裝滿「寶藏」的佛像

在日本派出遣唐使的同時,佛教也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期傳入日本。有人統計過日本寺廟數量,據說被評為國寶的寺院就有38處之多。

如果將全國寺院算在一起,至少也有大小几百座,其中,淺草寺、清水寺、法華寺,更始人潮湧動、信徒如雲。

法華寺建造於是日本奈良時代,寺院中有一尊文殊菩薩坐像,高約73公分屬於一尊木質結構的佛像,據說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作為日本的國寶級菩薩坐像,卻因為一件事情而名揚海內外。

話說當年日本學者在對其進行研究的時候,曾進行X光內側檢視,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是佛像內部中空,裡面好像還有很多東西。

在專家們進一步掃描之後,發現佛像中藏有近200件文物,應該是在建造佛像時被人為放進去的。按照比較專業的說法來講,這種做法被人稱為「裝藏」。

簡而言之就是在建造佛像之時,工匠會在佛像背後預留一個洞,然後在開光時由主持或得道高僧,將事先準備好的經卷、寶物、五穀、金屬肺肝,按照先後順序放入佛像中封存。

當然,佛像內的藏品種類也多種多樣,活佛、高僧的肉身或舍利,或者是甘露丸、嘛呢丸、藥材、花草、水土,以及聖物、經咒、符等,這個工序就被人們稱為「裝藏」。

一旦佛像經過「裝藏」之後,就不允許被打開了,否則不僅會損壞佛像,而且也會觸犯佛教戒律。

第三、要佛像還是「裝藏」的寶物

日本專家曾為發現這尊法華寺佛像內的寶物而欣喜若狂,但是緊接著一個天大的難題,便擺在了他們面前。

將佛像內部裝藏寶物取出來,勢必會損毀這尊擁有800多年歷史的佛像,但若不能打開它裡面的寶物,想必就很難重見天日了。

如果從宗教角度來講,隨意損毀佛像便是對佛祖、菩薩的褻瀆,法華寺的僧人也肯定不會讓人這麼做。

所以說這是一個令人十分糾結的難題,當所有人都陷入兩難的進步之時,日本政府做了一個十分艱難的決定,那就是暫不開啟這尊佛像。

表面上看大家都白忙活了一場,如果看不到佛像內裝藏的東西,也就無法進一步了解這個佛教的來歷,以及有關佛教和法華寺的歷史謎底。

但是為了尊重歷史、文物、文化,人們又不得不忍痛割愛,放棄了損毀這尊佛像的想法。

相信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非常嚴謹的民族,他們對於保護古代文化所做出的努力,超越了其他國家。

因為去過日本的人都應該知道,當地有很多超過千年的古建,從這一點就足以證明這個民族保護文物的決心。

結 語

「裝藏」是佛教比較常見的塑佛形式之一,在佛像製造即將進入尾聲之時,人們便會在佛像背後留一空洞,然後將與佛教和生活有關係的東西,塞入佛像體內封上洞口。這既表達了佛教徒對佛祖的虔誠和尊敬,同時也體現出了佛教的一大特色。

相關焦點

  • 佛像體內藏著近200件國寶,砸碎才能取出,要佛像還是要國寶
    今天說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日本奈良縣有一座千年古剎,古寺中有一座文殊菩薩像,奈良國立博物館的研究人員通過超聲波內視技術,發現文殊菩薩坐像中發現了捲軸等約200件藏品,並且都屬於日本鎌倉幕府時期的文物。只有砸碎佛像,才能將藏品取出,那麼該怎麼辦呢?日本佛教起源中國日本佛教雖然是由朝鮮傳入,但卻一直視中國為故鄉。
  • 佛像裝藏的方法
    裝藏又叫做裝髒,是指新的佛像落成後,為佛像裝上象徵性的內臟與神識,賦予佛像以生命力。對人來說,完全靠內在的心靈智慧,才有活力。佛像也是這個道理。佛教特別重視心念與神識,所以裝藏是佛教造像必不可少的一種程序。
  • 裝藏和開光:藏傳佛教佛像的「安住」儀式
    熱布乃儀式,類似漢傳佛教中的裝藏和開光。兩者之間有相同之處,但也有所不同。在佛教早期,並無佛像。通常以菩提樹、佛的手印、足跡、佛的蓮座等標記和物品來象徵佛。大乘佛教興起之後,佛像開始盛行。同時,在大乘經典中也記載了關於造像的功德。
  • 佛像之魂|佛教「裝藏」之說
    自元明始,藏傳佛教文獻有關裝藏的內容更為詳細,輯錄元明時期密教諸法本的文獻《大乘要道密集》中,由怛哩巴上師所著,譯師莎南屹囉所譯的《聖像內置總持略軌》便是關於佛塔、佛像如何裝藏的。書咒之人應具一定的戒律,最次也需是持一分戒之人,根據儀軌在每一咒後要增加相應的祈願內容,完成後「以香藥水塗諸神咒,又以寶末和糖蜜水,於相塗點。」 最後進行招請供奉護法、遣除魔障的儀式後,將咒語安奉在塔像不同部位 。目前對於裝藏最細緻的論述,出自清工布查布的《造像量度經續補·八·裝藏略》。據述,「裝藏「悉言用舍利。中具二種。或曰四種法身舍利作第一。
  • 家裡請的佛像需要開光嗎?裝藏又是怎麼一回事?
    那麼裝藏到底與開光分別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根據漢傳佛教內地的普遍現象進分別說明。裝藏:把一張寫有或印有心經的紙條,放到佛像的內部,代表著這尊佛像有了「主心骨」,也就是有了靈氣與活力。而通常開光是一個寺院的「落成大典」,整個寺院在建設過程當中,塑造佛像的過程當中,工人或畫師們在佛像上爬來爬去,而從今天開光以後,寺院的所有佛像,都是神聖的、莊嚴的,我們面對著佛像的時候要當作是真佛在面前,不能同建設期間在佛像上走來走去,使之灰塵靄靄。
  • 盜佛者 | 偷佛像的藏人 【全劇終】
    往期內容:盜佛者 | 偷佛像的藏人 ①盜佛者 | 偷佛像的藏人 ②盜佛者 | 偷佛像的藏人 ③盜佛者 | 偷佛像的藏人④盜佛者 | 偷佛像的藏人 ⑤盜佛者 | 偷佛像的藏人 ⑥盜佛者 | 偷佛像的藏人 ⑦盜佛者 | 偷佛像的藏人 ⑧···時間回到四月六日        西吾佔加打完卦,準備回去,這時天色已晚,已經落山的太陽的餘暉照著西邊的黑雲
  • 「偷雞不成蝕把米」,尼姑帶假佛像求鑑定,反被專家戳穿騙局
    但是,在這種一本萬利的行業中,雖然回報很高,風險卻也很大。一些投機分子,就盯緊了這一行,他們採取各種各樣的造假方式,使得現在的古玩市場上充斥了大量的假貨。因為假古玩實在太多,而現在的人大多是剛剛接觸這一領域,很多人都沒有辨別的能力,為了求得一個真相,便有人帶著自己的藏品去鑑寶節目中,讓專家幫忙鑑定一下。
  • 福建罕見的「樹抱佛」,中間藏著一尊「佛像」,專家至今難以解釋
    要說在我國福建就有一個神奇的景觀,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棵樹之所以神奇,又跟其他樹大不相同就是因為在粗大的樹幹中,有一個巴掌大的小洞口,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大家順著這個洞口往裡看就會發現,洞口裡面藏著一尊佛像。在農村鄉下的人們會把這棵神奇的千年古樹奉為神樹,正是因為這個樹洞中藏有一尊佛像,所以這便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前來觀賞。相信有不少人會對此感到很好奇吧,有機會其實可以去到當地了解一下。
  • 關於請佛像的常見問題(佛像和經書哪個更重要)
    一、佛像開光是一種啟用儀式,佛像表法佛菩薩,需要用佛教開光儀軌對佛像進行淨化,然後需要裝藏最後是請佛菩薩落座。(佛菩薩的身相可以幻化無量無數,所以自然可以落座在無數尊像中)二、座像好還是立像好?無論是佛像還是神像都無差別。
  • 佛像到底用不用開光?看完不糾結!
    達真堪布開示問:有人說佛像不用開光,燒香就已經開光了,還有人說不開光不行,一定要開光。佛像到底用不用開光呢?達真堪布:這就要看自己的修行層次了。如果你有高的認識與見解,你修行的層次高,那就不用請誰來給佛像開光,自然就開光了,因為這個佛像本來就是佛。若是自己沒有那麼高的認識與見解,修行沒有達到那個層次,就必須要開光。沒有裝藏和開光的佛像,一樣可以供養!
  • 尼姑拿佛像上鑑寶節目,專家鑑定為假,她卻說:你知道我是誰嗎?
    但是,在這種一本萬利的行業中,雖然回報很高,風險卻也很大。一些投機分子,就盯緊了這一行,他們採取各種各樣的造假方式,使得現在的古玩市場上充斥了大量的假貨。因為假古玩實在太多,而現在的人大多是剛剛接觸這一領域,很多人都沒有辨別的能力,為了求得一個真相,便有人帶著自己的藏品去鑑寶節目中,讓專家幫忙鑑定一下。
  • 清代銅佛像,價值超出想像
    【古董鑑定方法:每天早上8點更新】 清代銅佛像,價值超出想像 為避免清代銅佛像投資失敗的陷阱,首先要自我充實,謹慎選擇投資的清代銅佛像並要了解其清代銅佛像投資的禁忌,才方能增加成功的機率。
  • 【大象視界】安思遠專場現場圖文攻略(四)(佛像篇)
    根據佛像專家的考證,這尊坐像應該就是11世紀的佛教息結派尊者,印度高僧帕當巴桑吉尊者(一直以來還有觀點認為帕當巴桑吉便是在中原地區家喻戶曉的達摩祖師),這件尊者像品相完好,堪稱早期藏傳佛教藝術的傑作,其令人心生敬畏的怒相中又帶有一絲需要悉心察覺的慈悲,令人印象深刻。難怪開始預展後,就有知名藏家在網上曬出了對它的模仿秀。
  • 為什麼佛像要以蓮花為座
    寺廟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佛像或坐或站上蓮臺之上,以蓮花為座。為什麼要以蓮花為座呢?蓮花在佛教中又有什麼意義呢? 據傳釋迦牟尼和觀士音菩薩頗愛蓮花,用蓮花為座,自此所有寺院裡的佛像都是以蓮花為寶座,稱之為蓮花座。
  • 為什麼佛像都要坐在蓮花座上?
    無論是藏傳佛像還是漢傳佛像,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佛像或坐在蓮座上或站立於蓮座上,那你知道為什麼佛像要以蓮花為座嗎?蓮花在佛教中又具有什麼意義呢?蓮花,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荷花』,象徵著聖潔、純淨。蓮花為佛教八寶之一,蓮花出汙泥而不染,至清至純。
  • 替佛像開光
    「開光」最主要的意義在於為自己開心光,自己心光一開,佛光自然通身遍照。
  • 尼姑帶「佛像」鑑寶,稱已供奉百年香火,專家:能否念句金剛經?
    但是如今的社會中,有意圖不軌的人經常借著宣傳佛教為噱頭,騙人財產,而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鑑寶故事就是這樣的情況:尼姑帶「佛像」鑑寶,稱已供奉百年香火,專家:能否念句金剛經? 尼姑帶來的是一尊佛像,放好之後就開始介紹,說自己常伴佛祖身邊,在廟中供奉了接近百年的時間,這期間香火一直沒有斷過,自己認為這是一件珍奇異寶,這才來想讓專家看看是不是真如自己所猜測的那樣。
  • 尼姑帶著佛像去鑑寶,專家說是假的,尼姑大笑:你可知我是誰?
    曾經各大衛視都製作過鑑寶節目,請來德高望重的專家對人們帶來的物品進行鑑定,給出藏品是真是假的結論。鑑寶的過程非常驚心動魄,抓人眼球,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看。接下來要講的就是一件鑑寶節目上發生的事情,尼姑帶著佛像去鑑寶,專家說是假的,尼姑大笑:你可知我是誰?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關於佛像開光和北京一座求子求財很靈驗的寺院
    說到聖像加持大,有求必應,是基於客觀緣起上的法流而言,特別是密宗極其重視對聖像的裝藏,再經大成就者、高僧開光,召請本尊之智慧尊入住於聖像中,永作三界人天之福田。對於裝藏,不僅要求嚴謹,開光也是很有講究。若是一位成就者,他通過修證的力量,進入本尊三摩地,將法界的智慧尊迎請進入像中,以後可以作為殊勝對境,頂禮、供養、讚嘆均可獲得不可思議之功德利益。
  • 蘇富比秋拍永樂佛像拍2.36億 助推投資熱潮(圖)
    明永樂宮廷銅鎏金金剛薩埵坐像  2.36億港元,刷新中國單體佛像造像成交紀錄——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尊明永樂鑄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被內地藏家以天價競得,也成為新一波行情的風向標。  文、圖 記者郭曉昊、林琳  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尊明永樂鑄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被內地藏家以2.36億港元的天價競得,同時刷新了中國單體佛像造像成交紀錄。據考證,這件永樂宮廷造像,是迄今所知尺寸最大的傳世品。「這尊金光燦爛的造像,體量巨大、工藝精湛而且獨一無二,是宮廷藝術與佛教藝術的完美結合,也集皇權與神權於一身,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