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放在京杭大運河!馬伯庸昨天在杭州聊新書,說希望萬茜來演女主角

2020-12-27 騰訊網

「于少保的老鄉們,大家好!」新書《兩京十五日》出版後,馬伯庸從南京出發,沿著運河一路籤售巡講。昨天下午,馬伯庸來到杭州,做客浙江圖書館文瀾講壇和快報讀書會,聊他的新書《兩京十五日》,開場前,他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和全杭州的書迷打招呼。

馬伯庸說的「于少保」,就是明代的名臣,杭州人于謙,也是小說裡的主角之一。對於快報讀者來說,「于少保」這個角色解開了一年前馬伯庸留給我們的謎題。

去年暑假,《長安十二時辰》火爆大江南北的時候,原著作者馬伯庸來到杭州。採訪時,他告訴我,自己正在創作一部和京杭大運河有關的明清歷史小說,並劇透說小說裡有個涉及杭州的關鍵人物,還賣了個關子,「名字先讓我保密。這個明清歷史人物是土生土長的錢塘人士。」(詳見都市快報2019年8月12日B12版《今晚迎來大結局 原著作者馬伯庸杭州開「腦洞」 新小說講明清時期的京杭大運河 關鍵人物是土生土長的錢塘人士》)。

現在,這個謎解開了。

//

《長安十二時辰》後

又一部重磅歷史小說

//

于謙,錢塘(今杭州)人士,字廷益,號節庵。23歲考中進士,官至兵部尚書,他和嶽飛、張蒼水並稱「西湖三傑」。為了紀念他,杭州人還在西湖邊建了于謙祠,位於三臺山麓的烏龜潭邊。

出于謙祠大門向北約50米,有一條長長的墓道,百米墓道盡頭,便是于謙墓。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諡忠肅於公墓」。清代袁枚曾這樣讚頌嶽飛和于謙兩大杭州民族英雄:「賴於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和嶽飛齊名的于謙,正是馬伯庸最新出版小說《兩京十五日》裡的四大主角之一。這也是繼《長安十二時辰》後,整整歷時四年,馬伯庸再一次推出長篇歷史小說,非常難得。

昨天的現場,是浙圖今年第一次重磅推出文瀾講壇,也是帶你「見名家、讀好書」的都市快報讀書會,今年第一次啟動。現場230個名額,報名剛推出就瞬間秒光。

雖然下著雨,但為了見馬伯庸,不少鐵桿書迷堅持冒雨早早前來圖書館等待。籤售會現場人氣爆棚,浙江圖書館不得不臨時開放了一個備用廳轉直播,讓更多特地趕來的讀者能坐下來聆聽馬伯庸講座。

「我原本以為今天下雨,杭州站要冷場了。沒想到不僅全都坐滿了,還坐不下。」杭州書迷的熱情,讓馬伯庸也感到些許意外。

杭州是馬伯庸新書《兩京十五日》首輪巡講籤售的第三站,「南京是前十章故事的發生,蘇州是蘇荊溪的故鄉,杭州是于謙的老家,先把這仨地方轉轉吧。」馬伯庸說。之後他將繼續沿著京杭大運河北上巡迴籤售。

//

為了拯救大明

于謙15天內跑了2200裡路

//

早在上周讀書會預告中,我們就透露,馬伯庸40萬字新書《兩京十五日》的故事靈感,來源於《明史》中一段真實記載:「夏四月,以南京地屢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璽書召還。六月辛丑,還至良鄉,受遺詔,入宮發喪。」

寥寥40個字,延展出了一個40萬字的小說,這又是馬伯庸的一次「文字考古」式腦洞大開。

這次,馬伯庸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了京杭大運河。大明洪熙元年,太子朱瞻基的寶船在南京秦淮河畔被炸沉,天子病危消息傳來,他必須在15天內跑完2200餘裡路,從南京趕至北京去拯救自己,拯救大明……

「書一出來,已經有人在批評我了,你明明寫的是京杭大運河,偏偏杭州、蘇州,這些關鍵城市都沒有,算什麼大運河!杭州、蘇州的讀者有點失落。」馬伯庸在臺上笑著說,「太子從南京出發,途經揚州、淮安、濟南……再抵達北京。你想,他們返京四人組再路痴,我也不能安排他們走回頭路繞杭州,幹不出這事兒。那怎麼辦呢?其實,我早就想到了,蘇州我安排了女主角蘇荊溪。杭州呢,我就乾脆把于謙請了出來。」

//

多年前來杭州

曾專門拜訪過于謙墓

//

之所以選中于謙,馬伯庸是有考量的,首先時間線要對得上。小說寫的是太子朱瞻基登基前驚心動魄的故事,朱瞻基就是歷史上的明宣宗。

根據于謙的歷史故事記載,朱高煦叛亂,明宣宗御駕親徵時,于謙被任命為御史。後來朱高煦投降,于謙當著眾人的面把他罵得抬不起頭,跪在地上一個勁地說罪該萬死。明宣宗大悅,給他提了官。

「于謙這個人物,前半生順風順水,24歲考中進士,後得人賞識平步青雲,這是和真實歷史背景吻合的。但這段青年于謙的生活經歷,歷史記載存在一個空白,明宣宗登基時,年輕的于謙究竟在幹什麼,史書也是語焉不詳。正好,我就拿來做這個小說的其中一個主角,虛構了于謙輔佐太子朱瞻基一路回京,登上皇位的故事。」

很多讀者都認為,在小說《兩京十五日》中,于謙這個歷史人物塑造,第一次如此鮮活,既呆萌耿直又搞笑。甚至有粉絲把于謙看成了馬伯庸本人的「化身」,「知識量大,又話癆,簡直作者本人附體。」

馬伯庸對這個評價哈哈大笑,急忙否認。

但他向我透露,于謙確實是自己非常喜歡且仰慕的一個歷史人物,「好多年前,我來杭州,就特地跑去于謙祠、于謙墓拜訪,帶著一顆敬仰的心。不過,那時候完全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把他寫進小說。他是個非常有責任感、給人安全感的人物,對國家對老百姓,都極為忠誠。可惜最後歷史上的于謙,落到了一個悲慘的結局,非常可惜。」

//

小說中蘇荊溪這個角色

希望萬茜來演

//

在馬伯庸自己看來,《兩京十五日》無論從人物塑造還是情節鋪設上,都比上一部《長安十二時辰》有了提升。讀書會現場,不少書迷也毫不吝嗇紛紛給以點讚,「小說的情感故事大有進步。尤其是女性人物,以前似乎總有點工具化和臉譜化,但這次主角之一的蘇州女醫官蘇荊溪,人物塑造上竟然能如此豐滿。」

不過,自稱「直男」的馬伯庸說,如何在抽絲剝繭的故事中,寫好細膩的情感糾葛和女性角色,一直是他苦惱的部分。這次被大家誇,馬伯庸在臺上被誇得不好意思,「怎麼寫好女性?其實我是多次請教了我老婆的。她給我支了一招,你就別把她們當女性,你就放開寫。所以,在我筆下,我希望這些女性有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價值觀。」

有人說,女主角蘇荊溪就像是明代「乘風破浪的姐姐」,一路披荊斬棘,有馬伯庸偶像萬茜的影子在裡頭。「萬茜確實是我偶像,最早我在看《柳如是》的時候,就覺得她很棒。後來她演了我的《三國機密》,她演得比我寫得更好。其實,我在寫蘇荊溪的時候,融合了很多我喜歡的女性形象,有一點點萬茜的感覺,也有古代俠女聶隱娘這樣的。」馬伯庸說。

萬茜

從不追綜藝的馬伯庸,最近為了偶像萬茜,還特地去補看了兩集《乘風破浪的姐姐》,「萬茜身上有那種古代俠女的影子,所以,假如讓我選角的話,蘇荊溪這個角色,我會希望她來出演。但請不請得到我就不知道了。」

記者 潘卓盈

相關焦點

  • 歷史大深度:京杭大運河能不能完全歸功於隋煬帝
    事實上運河從春秋時期就開始修建,我國每個朝代都有修建和通渠,隋煬帝楊廣是把各個河段都連接起來了。 隋唐大運河的開始 人工大運河在我國古代是指兩條大運河,一條是京杭大運河,另一條是隋唐大運河。在論述京杭大運河時,我們必須明確區分。隋唐大運河是以洛陽為中心,但實際意義上的運河非始於隋。
  • 浙裡杭州Vlog丨京杭大運河畔14座百年水文站 它們的故事你可知
    11月29日,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在大運河最南端的杭州拱宸橋水文站舉行
  • 四地藝術家以藝會友 「京杭風韻」運河雅集啟航
    9月24日,作為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重要活動之一的「京杭風韻」運河雅集活動在通州大運河舉行,來自北京、浙江、杭州、揚州四地藝術家以藝會友,在通州運河上一邊欣賞兩岸的美景一邊切磋交流。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成為風格迥異的兩道風景,而京杭大運河是串聯南北兩地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的紐帶。
  • 京杭大運河的終點為何在杭州?
    應該說,修建運河符合隋朝當時的國家利益,在這一點上,楊廣的決定無可指責。只是楊廣沒想到,他千辛萬苦才繼承的大隋朝,從父親楊堅篡位算起,首尾不過38年。 我們再來看楊廣修建運河的具體工程。楊廣修建大運河所做的,主要是疏浚從春秋到南北朝各種王朝留下的舊河道。隋唐大運河主要分為四段,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修通濟渠,從洛陽的西苑連通至今江蘇淮安,同年又疏浚山陽邗溝。
  •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小河公園……剛剛,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項目...
    此次開工活動一共包括十六個項目,它們分別是: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小河公園、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大運河杭鋼工業舊址綜保項目一期、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一期、運河灣國際旅遊休閒綜合體一期、運河新城GS1001-02地塊公租房、康園路(獨城路-金昌路)一期、謝村36班初中、閘弄口
  • 2018京杭大運河賽公布百萬獎金分配方案
    1月10日,2018京杭大運河自行車超級挑戰賽組委會正式對外發布了本屆賽事的競賽規程。2018年的比賽將於10月2日至9日舉辦,共設置18支參賽隊,賽事裡程約1800公裡,總獎金高達一百萬元以上。  京杭大運河自行車超級挑戰賽是中國自有賽事品牌,是以超長距離著稱的多日賽。
  • 京杭對話:杭州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重返北京展出
    浙江圖書館供圖中新網杭州9月21日電 (童笑雨)9月21日,記者從浙江圖書館獲悉,該館鎮館之寶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於9月23日重回「誕生地」北京向公眾展示。此次展出的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共計兩種,反映了運河誕生以來的千年變遷。杭州文瀾閣。
  • 中國京杭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海外傳播)活動基地落戶杭州
    2020年12月22日,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海外傳播)活動基地授牌儀式在杭州市拱墅區舉行。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會長蔣學基為基地授牌。杭州市拱墅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張路紅在致辭時介紹,2019年12月舉行了中國京杭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啟動杭州首站籤約儀式,努力打造運河兩岸各省市共享的武術品牌。時隔一年,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和武術人美好心願,聯盟(海外傳播)活動基地在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揭牌,並落戶拱墅區運河文化廣場。
  • 親王馬伯庸杭州駕到! 2020重磅名家講座,報名快報讀書會,還有獨家伴手禮送,跟著《兩京十五日》一起「轉運」
    當時,我採訪馬伯庸,他給我們都市快報的讀者,留下了一道「謎題」。馬伯庸透露,自己正在創作一部和京杭大運河有關的明清歷史小說。他「劇透」,小說裡會有個涉及杭州的關鍵人物。可是,這個主角是誰呢?7月26日,時隔一年,馬伯庸又要來杭州了!親王馬伯庸駕到!這次他將帶著新作《兩京十五日》前來籤售,做客浙江圖書館文瀾講壇和我們的快報讀書會。
  • 京杭藝術家泛舟大運河:以雅之名 集河之蘊
    王剛 攝戲曲表演、書法繪畫、詩朗誦、藝術交流……8日,大運河京杭雅集活動在浙江杭州大運河畔舉行,京杭兩地藝術家泛舟大運河杭州段,以雅之名頌古今,集河之蘊流新芳,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大運河文化交相輝映。運河畔,曲韻流觴。「南碼頭,北碼頭,戲班日日隨水流。中國戲曲自古就有『水路傳播』的說法。」
  • 文昌大橋東岸公園有新進展 京杭之心旁可登山賞運河風光
    記者昨天在京杭大運河採訪時看到,經過施工人員的奮戰,京杭大運河景觀帶建設部分景觀顯露雛形:京杭之心旁的小山涼亭主體建成,用不了多久,市民便可以到文昌大橋旁登山賞運河風光。記者在京杭大運河文昌大橋段採訪時看到,在京杭之心旁、文昌大橋北側的京杭大運河邊,一座小土山已經成型,開始進行景觀打造和綠化栽植。小土山頂上,施工人員正在建造景觀亭,目前景觀亭主體已經建成,為重簷六角亭,古色古香;而在山坡上,綠化人員正在栽種樹木……登上這一小土山,京杭大運河、江揚大橋和旁邊的文昌大橋、京杭之心會議中心等建築一覽無餘。
  • 馬伯庸新作《兩京十五日》以歷史事件串接「運河文化」
    近日,馬伯庸現身北京西西弗書店,與記者聊了聊創作背後那些事兒。 馬伯庸曾說:「歷史上的每一件事都有一個內幕。」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他談到,在歷史書寫上,一直堅持「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比如朱瞻基返京順利登基,這些真實記載的歷史要嚴格遵循。但很多歷史背後的細節沒有記載過,就用合理的邏輯推演和想像把它補足。
  • 攜手《江南百景圖》團隊打造運河南宣傳片,其中藏了哪些運河元素?
    拱墅地處京杭大運河的最南端,隋唐時期,便成為了銜接南北水路的交通要道,明清時期更是發展出了「十裡銀湖墅」的繁華景象。得天獨厚的地形優勢,讓拱墅的繁榮延續至今。早在公元前三世紀,拱墅半山東面就有了杭州第一條人工運河,這條俗稱「秦河」的河道也就是今天的上塘河,在元代之前,一直是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的主航道。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即將在京開幕,活動亮點搶先看
    時至今日,京杭大運河在中國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發揮重要作用,有關大運河的故事被世代傳頌,故事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故事仍在繼續。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以下簡稱"2020京杭對話")將於9月23日在北京開幕。
  • 京杭大運河的跑船人 | 在線影展
    獨立攝影師姜濤自2015年10月起跟船拍攝,記錄了京杭大運河全線及長江、贛江處,跑船人的工作和生活。京杭大運河位於中國東部,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裡。
  • 北京遠洋樂堤港:一場跨越千年的京杭對話|商業地產
    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同時也是最古老運河之一的京杭大運河,更是中國商業和文化交融的象徵符號之一。 如今,在京杭大運河的南端,與運河相依的杭州遠洋樂堤港,在古老的運河底蘊中煥發出了時尚的商業之光,而當樂堤港這一商業品牌穿越南北,跨越千裡來到大運河的另一端,並生根於此,這又將是何等意味悠長的一場對話?
  • 運河雅集活動展現南北文化交融魅力
    「京杭風韻」運河雅集活動作為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重要活動之一,昨天上午,在通州大運河上的大型仿古畫舫「通運號」上拉開帷幕。來自北京、浙江、杭州、揚州的藝術家紛紛獻藝,詩歌、書畫、戲曲一應俱全。
  • 比起網紅西湖,杭州這個同為世界遺產的運河,似乎低調得鮮為人知
    京杭大運河杭州段一直是杭州城北的重要地位,也是杭州古城北的象徵,運河兩岸曾是杭州傳統工業區,有三裡洋碼頭、煉油廠、半山電器廠、杭鋼集團等,現在這裡簡直成了一派運河新城,運河杭州區間全長約39公裡,南北分別為餘杭塘栖和錢塘江,幾乎貫穿了杭州的半個市區,最適合遊客的是武林廣場到塘栖古鎮的區間,覆蓋的景點有武林廣場、富義倉、魚橋銷售、杭州鳳山水城門遺址、杭州橋西歷史街
  • 觀影碎碎念丨《普通人》《在京都小住》《京杭大運河》《尋找手藝》
    故事特別小清新,男女主角都是學霸,從高中開始戀愛,因為一些初戀都會有的誤解分手,上大學後在大學裡又重逢了,中間各自有了別的男女朋友等等,最後又重新戀愛……沒有什麼狗血情節,沒有校園霸凌、沒有父母阻攔、也沒有什麼懷孕等等,整部片子注重在男女主角的個人成長的細節刻畫上面,從家庭、學業、情感方面,細細碎碎地講述了這兩人從青澀到成熟的過程。
  • 馬伯庸新書《兩京十五日》啟動同名網劇,有望復刻《長安十二時辰...
    距離新書首發才過去三個月,同名網劇的改編拍攝就已經鋪開了。如此「神速」,倒和小說裡的生死時速頗有幾分相似——「馬親王」的書迷一定知道這是在說啥?10月21日,愛奇藝曬出了一張概念海報,宣布改編自著名歷史小說作家馬伯庸長篇小說《兩京十五日》的同名網劇正式啟動。隨後,馬伯庸轉發該微博並送上一個大大的贊確認了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