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五線譜上面這些音符為什麼有高有低?」
「老師,什麼是高音譜號?」
「老師,鋼琴黑白鍵有什麼區別?」
「老師,音樂真的可以帶來快樂嘛?」
一群懵懂的孩子,一雙雙渴望的眼神,一連串的發問,他們正迫不及待的想和老師們一同走進音樂世界。
為響應團中央「七彩假期」活動精神,這個7月,浙江音樂學院青春閃光·大美黃巖「雙百雙進」實踐團的29名師生走進黃巖,分別在寧溪鎮、黃土嶺村、后庄村、聯豐堂村、高橋街道企業園區等5個地方開展為期12天的「七彩課堂」音樂夏令營,希望可以切實為有需要的農村留守兒童和隨遷子女提供幫助。
本次音樂夏令營以音樂普及性教育為重點,注重兒童音樂興趣的培養,每天授課6小時,共開設音樂賞析、樂理知識、歌曲教唱、舞蹈教學、「祖國70華誕」紅色音樂文化讀書會等課程。
一對一模擬音階訓練
在奧爾夫音樂課上,孩子們跟隨節拍律動慢慢掌握基礎的音階唱名;在樂理教學課上,他們通過模擬鋼琴訓練,感受黑白鍵帶來的音樂魅力。同時,孩子們還分階段接受了國學、青春健康、禁毒防艾、平安自護等內容的教育。
樂理知識教學現場
夏令營輕鬆詼諧的教學形式,贏得了孩子們熱情的回應。不過幾天時間,孩子們已經把《粉刷匠》、《好媽媽》等曲目演唱熟練;在老師的指導下,舞蹈教學也進展順利,孩子們的動作、形體也都越來越好。
編排舞蹈動作
今年,實踐團也第一次將音樂夏令營開到企業園區。
「謝謝你們呀,這是我女兒第一次參加音樂夏令營。」在夏令營報名現場,一名企業員工激動的說。往年,因為各種條件的不允許,許多員工的孩子們在假期只能在廠區自己玩,跑來跑去,很不安全,今年,他們可以跟著音樂學院的哥哥姐姐一起參加音樂活動。
實踐團成員合照
據悉,今年是實踐團與黃巖團區委開展合作的第4年,一直來,他們始終按照「假期集中服務,形成長期結對,突出藝術教育,扶智扶志相結合」的原則開展活動。4年時間,實踐團共走進了12個鄉村,服務留守兒童1000餘名。同時,實踐團還聯合黃巖團區委開展部分鄉村文藝工作者業務培訓會,開展合唱教學、舞臺管理等方面課程,為鄉村文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後期,實踐團將走進鄉村文化禮堂,開展以「助力鄉村振興·品味音樂文化」為主題的文藝匯演,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形成藝術文化氛圍,為文化浙江建設貢獻浙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