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李白 | 長安十二時辰

2021-03-01 老汪談琴

    老汪寫文,不願刻意蹭熱點,若刻意而空洞無物,讀來乏味。而此篇想聊聊正熱播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實是因此劇有令人驚喜之處。

    剛開始聽說此劇主演是個流量小鮮肉,因不是老汪所好,所以沒打算觀劇。後來老汪的朋友圈裡,不少喜歡傳統服飾和道教的朋友讚揚此劇的服化道(服裝、化妝、道具)比較認真,老汪決定去看看。

    雖說從嚴格的學術標準講,此劇服裝、道具也存在問題,不少傳統服飾愛好者已經指出了,老汪不專業,不多說。不過老汪看劇時,發現有些細節還是頗講究的,比如唐琵琶的彈法和握毛筆的方法。

    橫抱、用撥子彈奏,是唐代琵琶的流行彈法,我們可以對比劇照和唐代繪畫來看。

    而今天主流的彈琵琶法,是豎抱、手指撥彈。      

    唐代主流的握筆姿勢被稱為「單苞」執筆法,又稱「三指握筆法」(類似於我們今天拿籤字筆寫字的姿勢),我們可以對比劇照和古畫來看。

    而從明代至今主流的是「雙苞」執筆法,又稱「五指握筆法」(即今天我們練毛筆字的握筆法)。

    《長安十二時辰》顯然注意模仿唐代主流的方法。關於古今彈奏琵琶、執筆的方式變化,早已有許多專門文章說明,老汪這裡不再囉嗦。

     今天主要想聊的是劇中演唱的李白詩詞。大約主創人員喜歡李白,第二集主角李司丞與張小敬爭辯時,李司丞就引用了李白的《清平樂(yuè)》,這首詞也配樂,被用作片尾曲。

     第六集裡,在張小敬去見妓女丁瞳兒,尋找破案線索時,丁瞳兒唱了《憶秦娥》,這首詞相傳是李白所作,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第十集裡有段歌曲,唱的是李白的《短歌行》,歌者許鶴子深受長安市民追捧。她在花車上唱歌時,粉絲們跟著她一起唱,滿含熱淚,唱完還朝許鶴子的花車扔花表示喜愛,這跟今天的粉絲一樣。細看這些粉絲裡女性的妝容,也是參考了唐代陶俑、壁畫等女性形象的妝容,多姿多彩。

    

    放上這段視頻,讀者可以看看裡面的細節。歌曲的歌詞,對李白原詩有點改動。這裡老汪貼出李白《短歌行》原詩,對原詩作一點註解。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麻姑垂兩鬢,一半已成霜。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北鬥酌美酒,勸龍各一觴。富貴非所願,為人駐頹光。

    此詩感嘆人生短暫,且充滿悲苦。相比短暫的人生,蒼天則是浩瀚無邊,宇宙萬物的本源則是長久不衰。仙女麻姑頭髮也半白,天公和玉女則玩著投壺的遊戲,逍遙大笑。我想挽住六龍,把太陽的駕車轉回,掛在扶桑樹上。用北鬥星做勺子,斟上美酒請六龍各喝一杯。富貴不是我的追求,只希望這老去的年華能停住。

    我們曾經講到,李白是個有政治追求的縱橫家,也是個專門修道的道士(仙人撫我頂 | 道士李白(上)仙遊未曾歇 | 道士李白(下))。正如劇中李司丞所說,李白沒有趕上唐玄宗早年,政治清明、任用賢才的時候。李白見到唐玄宗時,唐朝的政治開始潰敗。李白縱橫家的才幹得不到任用,只被唐玄宗當作御用文人,寫作了《清平樂》那樣的歌詞。

    而李白一身傲骨,不與權貴妥協,最終只得還山修道,放棄政治理想。他的這首《短歌行》就表達了修道的追求。《短歌行》這個樂府詩題,常被用來感嘆人生短暫,如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李白此詩,不僅寫人類的生命短暫,還想像了神仙也有衰老之日,最終認為唯有天地與大道真理能長久不衰。所以自己拋棄富貴,以求長生,這正是修道人最終極的追求——長生久視。

    或許劇中的粉絲熱淚唱和,不僅是因為喜歡歌者許鶴子,也是因為喜愛李白的詩作,對詩中所感嘆的人生苦短頗有共鳴吧!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中演唱的李白的詩《短歌行》是什麼樣的一首詩?
    最近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熱播,劇中有多首根據詩仙李白詩作為歌詞的插曲和片尾曲,《短歌行》更是既是片尾曲也是插曲。在《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中,有一個劇情是美女藝人許鶴子身穿華服,緩緩登上花車,所有人都安靜下來。
  • 《長安十二時辰》中,《短歌行》歌舞到底有多美?本文為你解析
    《長安十二時辰》從開播至今已經有半個月之久,電視劇中的經典場景無數,但其中最美的一定就是許鶴子在長安街頭的那段《短歌行》歌舞表演。那麼這段歌舞究竟美在何處呢?本文將為你一一解析。《長安十二時辰》 許鶴子《短歌行》
  • 「長安十二時辰」短歌行:李白詞趙亮棋曲,有多少人聽哭了
    長安十二時辰片尾《短歌行》:李白詞趙亮棋曲,有多少人聽哭了耳中聽著劉梅演唱的李白詩作《短歌行》眼睛看著字幕上打出
  • 《長安十二時辰》許鶴子引得萬人空巷,為何千年之後人們只記得李白
    【《長安十二時辰》許鶴子引得萬人空巷,為何千年之後人們只記得李白】靠著過硬的品質和口碑爆紅的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
  • 重溫《長安十二時辰》
    疫情洶洶,在家重刷了《長安十二時辰》,裡面的服裝都是還原了大唐的風採,整體的色調和風格,就讓人感覺是穿越在了古代一樣,就不說劇情如何了,就這樣的畫面和場景,就讓人對大唐心生嚮往。 《長安》的主要劇情和一些偵探類的故事差不多。由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出身軍伍,明明是主管偵緝的官差「不良人」,卻因為違法犯罪被關押。之後的故事其實就很套路了,基本就是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和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一起破案的故事。 這部劇的演員陣容,劇情和服化道的質感這麼不錯,這部劇的插曲和作詞也是很厲害的。
  • 長安十二時辰:丁瞳兒和許鶴子為什麼同唱一首歌?背後暗藏深意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這部劇可以說成為了暑期檔的又一部爆款劇集,而在前十集中,想必有一段戲份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許鶴子在長安城中現場開了「演唱會」,臺下無數觀眾熱淚盈眶,完全像是如今人們追星時的場景,觀眾的臉上在許鶴子演出的那一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丁瞳兒和許鶴子為什麼同唱一首歌?
  • 岑參遇見不良帥張小敬,才是《長安十二時辰》最大的秘密?
    你聽,許合子一曲李白的短歌行,暗示著盛世將逝的悲涼。你看,追擊狼衛的不良帥張小敬撞翻了一個騎馬剛進長安的讀書人,岑參。大唐詩人如雲,為什麼偏偏是岑參?因為這個詩人遇見不良人,才是長安十二時辰最大的那個秘密。
  • 從《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歌曲,看李白詩風的多樣性
    近來最熱門的電視劇,非《長安十二時辰》莫屬,出色的劇情、精良的製作、對細節的考究,讓這部劇贏得了一致好評。在《長安十二時辰》中,一共出現了5首歌曲,細心的觀眾已經發現,這5首歌曲的歌詞全部來自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歌,真可謂「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 《長安十二時辰》:要的就是盛唐氣象
    兩相比較,《長安十二時辰》在這方面要嚴謹得多。比如劇中把巳時(上午9點到11點)稱作「大荒落」,這既是正確的,又非賣弄學問,而是緊扣著「十二時辰」這個主題來的。細節真實不必苛求>>>如前所說,《長安十二時辰》追求細節真實、還原大唐盛況的創作態度是值得肯定的,對那些粗製濫造、張冠李戴的所謂歷史劇的批判也是必要的。但是,作為觀眾,也不能把歷史劇當做真實的歷史看待,那種把《長安十二時辰》說成是學習唐代歷史的教科書的說法也是不負責任的。這是因為:第一,歷史細節不可還原。
  • 遊「長安」 十二時辰哪能夠?
    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抑或是外國人,都喜歡到長安來走一走。這些都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有所體現。7月,是西安最火熱的暑期旅遊季。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的持續火爆,追劇的人扎堆兒來到西安,探訪「長安城」、感受唐文化,觸摸自己心中那個不一樣的長安。尤其是與影視劇相關的歷史文化類景點,如陝西歷史博物館、大唐芙蓉園、永興坊、華清宮、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更是流量與人氣節節攀升。
  • 《長安十二時辰》除了場景,音樂也隱藏大製作
    《長安十二時辰》自開播以來口碑一路暴漲,雷佳音與易烊千璽的演出也受到很多關注,不過前段時間再上熱搜的內容卻跟演員無關,而是原著黨們苦等30集的太上玄元大仙燈終於亮相。「此樓高逾一百五十丈,廣二十四間,外敷彩縵,內置燈俑,一經點燃,便輪轉不休,光耀數裡。」
  • 易烊千璽憑藉《長安十二時辰》提名視帝,後生可畏!
    今晚八點,金鷹獎公布入圍名單,《長安十二時辰》獲得七項提名,分別是:最佳男演員(易烊千璽)、最受喜愛男演員(易烊千璽)、優秀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最佳導演(曹盾)、最佳攝影(荊衝)、最佳音樂(《短歌行》)、最佳編劇(爪子工作室)《長安十二時辰》繼白玉蘭六項提名並斬獲最佳美術
  • 《長安十二時辰》領跑金鷹獎,易烊千璽提名視帝
    最佳男演員(易烊千璽)、最受喜愛男演員(易烊千璽)、優秀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最佳導演(曹盾)、最佳攝影(荊衝)、最佳音樂(《短歌行》)、最佳編劇(爪子工作室)金鷹與飛天、白玉蘭齊名並稱為三大電視劇獎,而金像金雞是著名的電影三金獎之二,含金量不言而喻,兩部作品都是易烊千璽在18年拍攝,《長安十二時辰》甚至是在17年至18年拍攝的,當時易烊千璽才17歲。
  • 豆瓣8.6分的《長安十二時辰》,到底是什麼神一樣的存在
    《長安十二時辰》,一部充分展現盛唐美學和文化的影視劇已經開播三周多了
  • 李白《短歌行》:白日何短短,與人駐顏光,他留駐了一瞬盛唐氣象
    初衣解詩:因為《長安十二時辰》,許鶴子一首《短歌行》,讓我們重新的看到了李白的詩和大唐的繁華。李白的作品有許多人不能及的特點,古,雅,鮮,烈,自由奔放,照眼驚人。《短歌行》,是漢樂府的曲調,漢樂府有《長歌行》,有《短歌行》,也多半是詠嘆時光的變遷,感慨滄海桑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比如朝露,去日苦多。
  • 看《長安十二時辰》,過長安雅士生活
    近日《長安十二時辰》熱播,長安城又復成為萬方矚目的焦點,先生這樣長安雅士生活的踐行者,那一種自豪感自是不在話下,兼且處處能於此劇中找出共鳴和雅士生活的暗合之處,不免十分得意。「不讀詩你都不好意思看《長安十二時辰》,真的…..」先生一面說,一面興致勃勃道:「《詠柳》、《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幾首都有了,我想一下,有沒有杜甫的句子?」
  • 這些細節彩蛋中,藏著《長安十二時辰》的歷史真相
    儘管《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並非真實歷史,但這部從細節上挖掘唐文化的精髓,讓人能真正感受到天保三載的上元燈節,諸多歷史細節和彩蛋的巧妙安排,更讓盛唐氣象和長安風貌活起來。 在細節上的雕琢,並非為了好口碑而刻意為之,再精緻的細節,都要為劇情和人物服務。而《長安十二時辰》在人、事、物上的合一性,才最讓人拍案叫絕。
  • 《長安十二時辰》金牌作詞人李白,寫詞的時候他在想什麼?
    其實,歷史上是有許鶴子這個人的,原型是許合子,是一位民間歌女,她也曾因為嗓音動人被選入宮廷。直到安史之亂爆發,許合子逃離長安,淪落風塵,最後鬱鬱而終。詞中意:在李白之前,以此題為詩者,多為慨嘆人生短暫,主張及時行樂,往往有一種縱情聲色的頹廢情緒。而李白筆下,雖也同樣發出「百年苦易滿」的嘆喟,然而,全詩貫穿的卻是樂觀浪漫、昂揚奮發的基調。
  • 高分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賞析
    《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的古裝懸疑劇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名士李泌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本劇講述盛唐時期,天寶三年上元節時發生在唐城內的一次刺客行動。
  • 《長安十二時辰》,除了故事我們還可以看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海報(資料圖片)看文化:「煙火氣」的大唐伴著歌女彈唱的《短歌行》,天保三載上元節這一天的序幕被緩緩拉開。《長安十二時辰》對於唐代生活的精細還原自不必多說。但《長安十二時辰》在反映唐文化時,圍繞「煙火氣」一詞做文章,在市井風俗上下了功夫。對於觀眾來說,描繪盛唐華麗景象的影視劇常見,但這樣「煙火氣」的盛唐景象卻不多。《長安十二時辰》正是把這種「煙火氣」的市井圖呈現給了觀眾。這些市井場景陌生而又親切,瑣碎但又「接地氣」,使得觀眾與劇集的距離一下子被拉近,感受到這是一個活生生的、頗為實在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