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經濟條件好, 子女還需給付贍養費嗎?聽聽法官怎麼說!

2021-01-11 澎湃新聞

★ 編輯按 ★

為推動「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到實處,讓廣大人民群眾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能得到解答,高明法院與佛山電臺高明分臺FM88.3合作開設「以案說法」專題節目,結合日常生活實際,從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進行真實案例普法,第一季群眾反響良好。

目前,已經開啟了第二季「以案說法」,今後我們將會更注重選擇貼近民生等案例進行剖析、講解,使群眾透過案例進一步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父母經濟條件好,

子女還需給付贍養費嗎?

剖析真實案例,

透視法理人情,

歡迎大家繼續收聽

高明法院與佛山電臺高明分臺FM88.3

合作開設「以案說法」專題節目!

今天

高明法院的陳玉明法官

跟大家談談有關贍養費的問題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贍養父母是為人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對於沒有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子女應當予以贍養。那麼對於有著穩定退休收入的父母,其經濟條件比子女更優越,子女還要給贍養費嗎?讓我們來聽聽法官怎麼說。

李婆婆今年85歲,與老伴共同生育了四個子女,分別為大兒子、二女兒、三兒子和四女兒,其中大兒子和二女兒在本地生活,三兒子和四女兒在外地生活。李婆婆是單位退休工人,每個月有5000元退休工資。

自從老伴去世後,李婆婆便獨自生活,大兒子和二女兒有空都會去探望李婆婆。李婆婆對三兒子和四女兒感到失望,於是將兩個孩子告上法庭,要求倆孩子每人每月向李婆婆支付贍養費1000元。

三兒子和四女兒均認為李婆婆雖已退休,但有穩定的退休收入以及醫療保障,生活上不存在困難,相反自己的經濟條件遠不及李婆婆優越,因此不同意向李婆婆給付贍養費。

法院判決

高明法院經審理認為,贍養父母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根據上述規定,贍養父母包括經濟上的供養、生活上的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慰藉。

本案中,李婆婆已85歲高齡,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四個子女應依法履行相應的贍養義務,照顧好李婆婆的晚年生活,在物質上提供保障,在精神上給予慰藉。李婆婆依法有權要求三兒子和四女兒支付贍養費,考慮到李婆婆每月有5000元退休金的穩定生活來源,結合三兒子和四女兒的實際情況、當地生活水平、兩人的給付能力以及李婆婆共生育四個子女的事實,法院酌情判決三兒子和四女兒每人每月向李婆婆支付贍養費300元。

判決作出後,雙方當事人都沒有上訴,目前該案判決已經生效。

法官說法

對於有經濟能力的父母,

子女是否可以免除贍養義務?

對於《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的理解,很多人會錯誤認為,只有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其實不然,贍養父母是法定義務,是不能附加任何條件的,只要父母要求子女贍養,有負擔能力的子女就應當履行贍養義務。父母經濟困難與否只影響贍養費的數額,而不能決定贍養義務的有無。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

出嫁女是否可以不用贍養父母?

當然不可以!根據《婚姻法》前述法律規定,子女對父母均有贍養義務,這裡所稱的「子女」包括已婚、未婚的成年兒子和女兒。也就是說,女兒不論出嫁與否都與父母存在法律上的贍養關係,不會因出嫁而免除。

贍養義務只是給付贍養費嗎?

還包括哪些義務?

給付贍養費是子女對父母贍養義務的一項內容,但不是唯一內容。在父母有勞動能力、經濟生活依靠自身力量就可以維持的情況下,給付贍養費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保障,也是對父母愛意的表達,是精神上的慰藉。除了金錢外,對父母的贍養義務還應該更多地體現在精神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八條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由此可見,子女贍養老人包括經濟上的供養、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而不僅僅是給付贍養費。

孝敬乃人倫之始、眾德之本。

孝敬,既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愛敬的情感,更是每個人為人處世必須遵循的基本價值準則。我們不僅要提倡道德規範對人們行為的約束,更要注重法律的最終保障力。當道德約束失效時,被贍養人可以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其實父母圖的並不多,有時只需幾句問候,有時只要幾分鐘的陪伴。希望每個子女都能主動盡到贍養義務,讓父母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莫讓親情對簿公堂。同時孝敬父母也是對子女最好的家庭教育,讓親情代代相傳。

接下來,是市民問題回復環節,

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市民問題

張生平時在外地工作,去年3月在當地通過中介租了個房子,因為信任中介所以並沒有到現場看過。到了入住那天張先生發現房屋結構過於擁擠有點奇怪,但中介說這是合理的改造不會影響日常生活。

今年4月由於張生出差,不在出租屋裡。在出差期間,居委會通過儀器探測發現屋內有室友的電動車電瓶。因為物業規定不要在室內給電瓶車充電,所以居委會要求進入屋內,發現原來這裡是隔斷房。於是居委會要求包括張先生所有住戶限期搬離。

張生不得不放下工作趕回來處理房屋的事。現在張生已經搬離了,中介也同意退還押金和租金。但是張生認為租客可能會不知道什麼是隔斷房,中介一定知道房屋是否符合出租條件,於是想中介賠償他這次的損失,包括誤工等方面。張生一向中介提起這個話題,對方就轉移話題不正面回答。張生想問能否以中介違法出租隔斷房為理由,賠償他的損失?

法官回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五十五條規定:「住宅用房的租賃,應當執行國家和房屋所在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租賃政策。」 2010年12月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6號公布的《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對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的商品房屋租賃及其監督管理,作了較為詳細、具體的規定。該《辦法》第六條,關於不得出租的房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①屬於違法建築的;②不符合安全、防災等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③違反規定改變房屋使用性質的;④法律、法規規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根據張生的陳述,張生是通過中介租賃房屋的,張生與中介之間屬於居間合同關係,並非租賃合同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五條規定,居間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張生若認為中介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提供虛假情況造成損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權利,但其應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其主張。

好了,

本期節目就到這裡,

下期,請繼續關注我們的節目,

咱們不見不散!

往期精彩回顧

編輯|高明法院微信編輯小組

原標題:《父母經濟條件好, 子女還需給付贍養費嗎?聽聽法官怎麼說!》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父母有收入可否要求子女支付贍養費?贍養費如何計算?
    二、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生活困難的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子女贍養父母既是倫理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規定的義務,因此子女必須贍養父母。但是在實踐中,卻屢屢發生子女不贍養父母的事件。如果發生了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事件,那麼生活困難的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一)贍養父母是子女的義務我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 父母把財產全部給一個子女,其他子女還要承擔醫療費和贍養費嗎
    「法官,我讀書不多,觀念封建落後,把財產留給兒子,難道這可以成為女兒不孝順的理由嗎?女兒也是我懷胎生下來的,我也把她養大成人了,現在我病了,實在是沒辦法……」王婆婆提出,希望女兒阿珍以後每月給她1500元贍養費,同時把前兩年的贍養費和她住院期間花的7000多元也補上。
  • 老人退休「收入高」,子女還需要給贍養費嗎?
    一接近八旬老太,膝下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因生病後生活不能自理,需請護工照顧,護工的工資為3000元/月。老太認為自己早已沒有勞動能力,此筆護理費應由子女共同負擔。但四個子女卻辯稱,母親退休工資有3000多元,另外還有門市租金及殘疾補貼,他們個人的收入還沒父母高,不同意給付。
  • 享有退休工資的老人能否向子女主張贍養費
    李某近年身體不適,每月需靠藥物維持生存,需要支付藥費2000元。李某向兩個兒子主張每月給付贍養費,大兒子以李某每月有2500元為由拒絕給付,小兒子以自己生活困難為由也拒絕支付。李某將兩個兒子訴至法院。  【分歧】  對於享有退休工資的李某能否再向子女主張贍養費,存在兩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李某不能再主張贍養費。
  • 走出贍養費誤區、讓父母安享晚年,這些法律案例給你建議
    成年子女對父母有法定的贍養義務,但不少子女面對父母的贍養訴求,會提出各種各樣的拒絕理由。法官結合案例,提示大家贍養方面的相關法律規定,減少大家觀念中的誤區,並對緩和、修復老人與子女之間的感情提出建議。法官提示在本案中,王某和大兒子王甲的矛盾由來已久,他是否有權起訴增加贍養費數額呢?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此項法定義務不因父母有住房、存款或是其他爭議而解除。
  • 父母贍養費該給多少?不給會怎樣?關於贍養費這些問題你都清楚嗎
    子女對父母具有贍養義務,這是為大家所知的。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主要是在父母衰老無法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得經濟收入生存時,子女為父母提供經濟上的幫助。這其實也是「敬親、奉養、侍疾、立身、諫諍、善終」的中華傳統孝道文化的體現。
  • 父母未滿60周歲,能否訴求子女贍養?
    父母未滿60周歲,能否訴求子女贍養?後老陳訴至法院,要求大陳向其支付贍養費。兒子父親未滿60周歲,不符合贍養條件對於不給付父親贍養費,兒子大陳表示,父親未滿60周歲,還沒到法定需要贍養的年紀,不應該支付贍養費。而且自己從小隨母親生活,妹妹小陳隨父親生活,父親沒有撫養過自己,應由小陳盡贍養義務。母親也患有疾病,自己負擔也很重。
  • 一:已達退休年齡但不領取養老金 子女是否有權主張降低贍養費?
    已達到退休年齡但不領取應有的養老金 子女是否有權主張降低贍養費?父親曾經在一個國企上班,後來跳槽到一個合資企業。合資企業後來倒閉,父親買斷工齡後拿了一筆錢。由於家庭在我小時候起就不和諧,父親對我幾乎不聞不問,目前父母是分居狀態,我隨母親照顧她。
  • 無子女離婚男方需要支付女方贍養費嗎?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那麼,無子女離婚男方需要支付女方贍養費嗎?法律是如何規定的?網友諮詢:雙方沒有孩子,離婚的話男方需要支付女方贍養費嗎?河北鴻翔律師事務所趙倩律師解答:贍養費,是為子女者,給沒有生活能力的父母支付的生活費。夫妻離婚,男方不需要給女方贍養費,因為女方不是男方父母。雙方可以在離婚時協議分割共有財產。如果女方離婚後生活困難,可以主張得到男方的幫助。
  • 子女必須承擔父母的贍養義務?贍養費的支付內容有哪些?
    有些家庭的父母是沒有退休金或其他經濟來源可以養老的,而有些人作為子女,對於父母的贍養也是沒有盡到相應的責任,不想贍養父母。那麼身為子女必須承擔父母的贍養義務?贍養費的支付內容有哪些?接下來,由法律快車的小編帶大家了解下有關贍養費的問題。
  • 老人有經濟能力是否是拒絕贍養的法定理由
    【評析】  結合本案具體案情,可以得出本案爭議主要焦點有二點,一是繼子孫小某是否應追加為本案共同被告;二是原告有經濟能力,三被告應否還需向原告支付贍養費。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主要理由如下:  一、關於應否應追加繼子為本案共同被告問題  筆者認為不應追加,也沒有必要追加。
  • 老人法定的贍養費標準如何確定,贍養費的規定是怎樣的?
    子女在經濟上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費用,即承擔一定的經濟責任,提供必要的經濟幫助,給予物質上的費用幫助。那麼,老人法定的贍養費標準如何確定,贍養費的規定是怎樣的?網友諮詢:我婆婆家八個子女,老人和我們在一起十四年了,那些子女都有拿過贍養費,我們家庭生活很困難,那些子女是不是有拿贍養費的義務?甘肅恆亞律師事務所白玉鵬律師解答:老人法定的贍養費標準根據當地的經濟水平、被贍養人的實際需求、贍養人的經濟能力確定。贍養費是子女在經濟上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費用,即承擔一定的經濟責任,提供必要的經濟幫助,給予物質上的費用幫助。
  • 老人索巨額贍養費法院不支持 女兒稱其轉嫁債務
    索巨額贍養費 法院不支持  法官提示:贍養費以維持父母日常生活實際開銷為上限  本報訊(記者林靖)趙老先生訴稱其親生女兒月收入5萬元左右,卻對他十餘年不聞不問,未曾履行贍養義務,遂於近日起訴要求女兒以其月收入5萬元的標準,一次性給付
  • 父母偏心把財產給一個子女,沒分到財產能不贍養父母嗎?
    一旦出現這種事情,晚年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就會帶來很多問題,沒得到財產的子女覺得不公平,不願意贍養,得到財產的覺得其他子女也有贍養義務,互相推卸責任,沒分到財產能成為不贍養父母的理由嗎?分財產時把財產都分給了兒子,如今母親身患癌症,病重了卻找女兒要贍養費、醫療費,這錢該不該給?沒分到財產能成為不贍養父母的理由嗎?對這些問題,以下這個故事可以給出答案。
  • 民法典專題 | 成年子女對父母有怎樣的贍養義務?
    民法典專題 | 成年子女對父母有怎樣的贍養義務?現原告因肢體殘疾被評定為一級殘疾,不能獨立生活,故原告要求二被告給付贍養費理由成立,應予支持。就贍養費的金額,根據目前原告的生活現狀以及二被告的收入,酌定由二被告每人每月支付原告贍養費1000元。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子女應盡的義務。二被告應在工作之餘,多與原告相處、溝通,使原告心情愉悅,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原告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居住環境。
  • 溫州87歲母親無奈起訴兩兒子,要求他們每月支付贍養費500元,法院...
    提到老人的贍養問題一直是很多子女必須面臨的問題87歲的林阿婆膝下有四個兒子最近,她卻一紙訴狀將其中兩個兒子告上了法庭要求承擔贍養費至終老她說,自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近日,永嘉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起贍養費糾紛,支持老人的訴訟請求
  • 離婚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對於離婚的夫妻而言,彼此之間是不存在贍養費的,這點與國外是有很多區別的。我國對於撫養費的標準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那麼,離婚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接下來由小編帶您了解相關內容,希望對您...一、離婚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九條 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 怎麼給贍養費?舉起那些
    以下小青將被劃分為不同的年齡組,以及實踐中兒童的監護權通常如何在司法中得到判斷:二歲以下的子女由婦女撫養,但婦女不想享有撫養權、不履行撫養義務或者患有重大傳染病的除外;一般來說,法官會將孩子傳喚到法庭,徵求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願意與人同居,法院將判決孩子的監護權歸歸誰,不論當事人的經濟狀況、家庭暴力或婚外情;對於2到8歲以下的孩子,我們主要考慮雙方的利弊
  • 孩子離婚的贍養費怎麼樣?父母能拒絕贍養費嗎?
    如果孩子沒有父親的姓氏,父親能拒絕支付贍養費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無論女兒是跟隨母姓還是父親的姓氏,父母都有責任撫養女兒。支付贍養費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女兒的生活條件,能夠健康成長。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只有當父母雙方把孩子的姓氏改成繼父或繼母的姓氏時,他們才會被命令改回原姓。
  • 贍養費包括哪些,應當按什麼標準支付?
    子女在經濟上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費用,即承擔一定的經濟責任,提供必要的經濟幫助,給予物質上的費用幫助。那麼贍養費包括哪些,應當按什麼標準支付?網友諮詢:贍養費包括哪些,應當按什麼標準支付?山東言博律師事務所徐照峰律師解答:贍養費包括:1、老年人基本贍養費;2、老年人的生病治療費用;3、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護理費用;4、老年人的住房費用;5、必要的精神消費支出;6、必要的保險金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