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家族新發現,一顆超巨型行星,體積是木星的3倍!

2020-12-23 黑洞先驅

太陽系一共有八顆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其中,最大的一顆要數木星,其它所有的行星加一起的質量和體積還沒有木星一半大,因此木星可以說是太陽系的行星之王。我們知道,人類對宇宙一直非常好奇,且希望可以找到生命星球,以此探索宇宙生命的奧秘。與此同時,也為人類選擇另一個「家園」做準備。

眾所周知,銀河系非常大,有著幾千億個星系,所以這裡面包含的行星也非常多。研究人員認為,類似地球這樣的條件的行星一定不少,因此天文學家一直致力於探索類地行星。最近,美國夏威夷大學UH IFA就發現了一顆行星,這是一顆非常特別的天體,它的質量和體積都非常大,足足有木星的三倍,稱之為克卜勒-88d。

這顆行星距離地球非常遙遠,但是經過初步探測,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擁有著和地球比較類似的方面。但由於它實在是太遠了,所以研究人員根本無法近距離觀測。要知道,人類在幾十年前發射的宇宙探索衛星才剛剛飛出太陽系,所以想要仔細觀察遙遠的克卜勒-88d,可能需要成千上萬年。

而木星在克卜勒-88d面前,明顯就要小了很多。這麼看來,行星的體積也有非常大的,或許「行星之王」的稱號要易主了。不過,並不是說行星越大越適合人類,因為類地行星主要指的是位於宜居帶(行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要非常合適),同時擁有大氣層、水、磁場等這些基本條件。

而這也是為什麼人類把火星當做下一個徵服目標,因為這些條件在火星上面都具備。但顯然,人類的科技水平還比較落後,雖然我們可以觀測到遙遠的克卜勒-88d,但我們根本無法到達,甚至人類現在連太陽系都無法完全探索。

今年恰逢是火星年,也是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所以,火星探索和火星登陸計劃才是人類的主要的太空目標。像克卜勒這樣的行星只能作為研究參考用,要知道以克卜勒命名的很多行星都具備誕生生命的條件,只有等到人類的科技實現爆發式發展時,克卜勒-88d才有可能成為人類的計劃。

相關焦點

  • 飛船克卜勒發現了一顆行星,和曾發現過的行星相比,這顆最年長
    恆星擺動法已證實了克卜勒發現的行星系統中的一千多個,其中包括克卜勒-56,這顆恆星目前正由於核心耗盡了氫而燃燒演變成一個紅巨星。在這個星系周圍發現了兩顆巨大的內行星,一顆質量大約是海王星的一半,另一顆質量大約是木星的一半。正是大質量和近距離軌道使這些行星容易被克卜勒發現,並通過恆星擺動法快速確認。
  • 53光年外,克卜勒的繼任者新發現一顆行星!
    2018年10月底,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因調整姿態用的肼燃料耗盡而退役,這項長達近10年的偉大探測任務宣告結束。在整個職業生涯裡,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一共發現了兩千多顆系外行星。偉大往往是可以傳承的,NASA的新一代行星獵手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正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繼任者。早在2018年4月,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就被送入太空,並在進行一系列熱身和測試後,於2018年8月正式開啟科學觀測,與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實現完美交接。2018年9月,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剛開工一個多月,科學家就從它的探測數據中新發現了兩顆系外行星。
  • 克卜勒又發現「超級地球」,退役的探測器為什麼還能發現行星?
    1995年10月,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共同公布了他們的新發現,通過在普羅旺斯天文臺的觀測,這對師徒在太陽系外的飛馬座51周圍發現了第一顆行星,和太陽系八大行星一樣正在繞著它自己的中心恆星公轉,這是人類首次發現太陽系外繞恆星運動的行星,這顆行星和太陽系內的木星類似,都是一個巨大的氣態行星,它被命名為51 Pegasi b。
  • 美航天局發現「宜居」行星「克卜勒-22b」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5日說,一顆被命名為「克卜勒-22b」的太陽系外行星或與地球環境相似。  溫度宜居美國航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顆行星與地球表面環境相似,可能適宜人類生存。「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項目科學家道格拉斯·赫金斯評價,認知「克卜勒-22b」是尋找地外宜居星球的「裡程碑」。
  • 太陽系行星規模增加三倍!那些系外行星都是通過什麼方法被發現?
    太陽系行星規模增加三倍!那些系外行星都是通過什麼方法被發現?在美國航天局標誌性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射10年後,候選外行星Koi(克卜勒的目標)4.01被確認為10年來發現的第一顆外行星。但是克卜勒收集到的大部分數據都與這些設置有偏差。正是由於克卜勒望遠鏡提供的新信息,科學家們開始重新審視和思考這顆恆星。克卜勒-1658b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是2600光年。利用克卜勒的恆星聲學數據,科學家得出結論:恆星的實際大小是之前預測的三倍,也就是說,地球的行星大小已經增加了三倍。克卜勒-1658b實際上應該是一個「熱」的類木星行星。
  • 克卜勒發現的2600多顆行星中,最重要的這幾顆你一定不知道!
    1.一顆和地球一樣的行星:克卜勒-452b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發現是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它位於天鵝座,和我們相距1400光年,就算我們最快的飛船(時速最高達約5.8 萬公裡/小時)也要飛行1500多萬年。克卜勒-452b繞著一顆與太陽非常相似的恆星運行,周期為385天,僅略高於地球自轉。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一倍半,所以它被稱為「超級地球2.0」。
  • 克卜勒望遠鏡發現新行星系統
    新華網華盛頓2月20日電(記者 任海軍)美國航天局20日宣布,天文學家利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新行星系統
  • 科學家或許發現第一顆系外衛星:可能"非常適合居住"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8日消息,系外衛星是指在太陽系之外圍繞某顆行星——稱為「系外行星」——運轉的衛星。自2009年至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克卜勒探測器和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任務已經發現了將近4000顆系外行星,但天文學家只對一顆系外衛星進行了描述,並且仍然不確定它是不是一顆衛星。
  • 科學家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宇宙中分布著無數的天體,包括恆星、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星雲等等天體,我們抬頭仰望星空,除了月球,以及太陽系內的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行星外,滿眼所見的都是宇宙中的恆星,或者是遙遠的星系。
  • 克卜勒天文望遠鏡對太空的10大發現!
    巖石行星克卜勒一直在尋找最像地球的行星。克卜勒-10b是第一顆經過科學家確認的類地巖石行星。這顆行星的半徑約為地球的1.4倍,質量約為地球的4.6倍,繞主星運行不到一天。鑑於克卜勒-10b的質量和靠近主星的位置,一些科學家認為它更可能是一個超級水星,而不是一個孿生地球。
  • 超級行星現身!質量是木星的13倍以上,內部藏著大量謎團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中,最特別的一顆行星不是地球,而是木星。多年來,通過對太陽系和木星的研究,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木星是太陽系中的「行星殺手」,同時也對地球起著「保護傘」的角色。
  • 【遊俠導讀】美國航空航天局近日確認,行星「克卜勒-22b」是個宜居...
    原因是,這顆行星儼然是宇宙中的第二個地球,除了距離地球600光年有點遠之外,其他的條件都不錯。它也是美國航空航天局證實的第一顆太陽系外的宜居星球,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個頭最小、最類似地球的行星。同時觀測著15.5萬顆星星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近年來有不少令人讚嘆的新發現,但確認宜居行星還是首次。
  • 宇宙中十大恐怖星球,克卜勒-78b是宇宙中最恐怖的星球
    宇宙中十大最恐怖星球 :克卜勒-78b、北落師門b行星、系外行星TrES-2b、55巨蟹座ê、CoRoT-2a行星、Gliese 1214b、HD189733b、Kepler-19b、鑽石行星、HD209458b一、宇宙中最恐怖的星球--克卜勒-78b克卜勒-78b是一個與地球極為相似的星球,在最早發現的時候,還有科學家覺得這極有可能是第二顆地球
  • 宇宙中十大最恐怖星球, 克卜勒-78b是宇宙中最恐怖的星球
    克卜勒-78b是一個與地球極為相似的星球,在最早發現的時候,還有科學家覺得這極有可能是第二顆地球,可是再後來的觀測中才發現克卜勒-78b簡直是宇宙中最恐怖的星球了。這顆星球距離地球大約有400光年,而且它的體積也是非常接近地球,克卜勒-78b的質量和體積等眾多指標都和地球及其相似,成分也是和地球類似的鐵和巖石。是人類發現的首顆類似地球的的系外行星。
  • 太陽的體積和質量都是木星的一千倍左右,兩者密度咋這麼相似
    太陽的體積大致是地球的130萬倍,木星的體積大致是地球的1300倍,這從它們各自的直徑上基本就能算出來,太陽的直徑為139.2萬公裡,體積大約是1.412 ×10^18立方千米,木星的直徑約為14.3萬公裡,體積為1.43×10^15立方千米,地球的直徑為1.27萬公裡,體積為1.08×10^12立方千米,木星的直徑是地球的十多倍,而太陽的直徑只是地球的100多倍,從體積上來算大致就分別是
  • 克卜勒62f行星上有生命?
    一個天文學科研小組聲稱,克卜勒62f可能是一顆宜居行星。數據顯示,這是一顆巖石行星,且可能有海洋,比地球大40%,距我們約1200光年。克卜勒62f發現於2013年。在它所在的行星系統中,一共有5顆行星。它們共同環繞著一顆與太陽相比更涼爽也更小的恆星運行。克卜勒62f位於這個行星系統的最外圍。
  • 美國宇航局在克卜勒早期數據中發現的地球大小、可居住區行星
    雖然它所環繞的恆星比我們的太陽小得多,但它獲得的陽光卻只有地球的75%一隊橫跨大西洋的科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重新分析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在其恆星的可居住區內運行,該區域圍繞著一顆恆星,在那裡巖石行星可以支持液態水。這顆行星被稱為克卜勒-1649c,是科學家在查閱克卜勒望遠鏡的舊觀測資料時發現的。
  • 外媒:科學家發現新宇宙之謎「巨嬰行星」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據外媒CNET報導稱,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名為2MASS 1155-7919 b的「巨嬰行星」。之所以稱其為「巨嬰行星」,是因為其質量是太陽系著名的氣態巨行星——木星的十倍。據介紹,這顆行星離太陽系只有330光年的距離。研究人員於本周表示,這使它比迄今發現的任何其他類似年輕行星都更接近地球。而且,這顆行星所圍繞運行的是一顆年齡只有500萬年的年輕恆星,兩者之間的距離是日地距離的600倍。
  • 1400光年外的行星克卜勒452b,為何被稱為地球的「表兄弟」?
    在探測系外行星的歷史進程中,克卜勒望遠鏡可謂戰功卓著,自從2009年發射升空以來,通過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達到2700多顆,佔到人類所發現系外行星數量總量的約73%。克卜勒望遠鏡所對準的觀測區域,主要以天鵝座附近的一小片星空,後來又發射了凌星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可以進行全星空的立體化觀測,這無疑大大提高了我們搜尋系外行星的效率。
  • 天文學家研究發現:銀河系內或存在數億顆宜居行星,地球並非唯一
    其實就拿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太陽系內八大行星,土星和木星就包含了大量的衛星,加到一起上百顆。有些衛星如土衛六和木衛二,科學家對它們寄予厚望,認為可能存在簡單生命,尤其是木衛二歐羅巴,厚厚的冰層下是深深的液態海洋,或許存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