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影片我大概是兩三個月之前在bilibili看過。當時覺得這部片子很深刻,雖然說得是校園暴力,但是我覺得社會上有很多類似這樣的現象,不只校園。
其中,有一個眼鏡男給我留下的印象比較深,他是屬於受到暴力後「明哲保身」那一類型,理由是那些施暴者只是他生命中的過客,忍一忍就過去了。畢業以後到社會上反正也不會再遇到,沒必要和這些人過於較真。
但是,等他到了社會上以後,發現這種人、這種現象非但沒杜絕,反而比比皆是的時候,他會怎麼想?是繼續「忍一忍」來自欺欺人,還是悲觀絕望?
當時,彈幕裡有很多人支持眼鏡男的想法,認為他是真正的成熟和大智若愚。我想起了韓國電影《辯護人》中的一幕:
「我不想讓孩子長大以後繼續在這樣的環境裡求生存,所以必須要改變這個環境!」
反對者說:「那又怎樣?孩子長大了,我會讓他出國。」
.......
越逃避,環境越惡劣,大部分精英的想法大概就是這樣,放任自流、視而不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種態度還可以得到大部分人的贊同和理解。如果國外以後也同化成這樣呢?去外太空嗎?
當然還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像京名和鍾碩一樣淪為任人欺辱的豬玀;或者象金哲一樣奮起反抗。
電影裡很寫實很悲觀地描述了這兩種人的結果。京名因為性格懦弱,長大後做生意也是一敗塗地,最後敗盡家產自殺;而鍾碩則在沉淪中「變態」,親手把自己的恩人從樓上推下,只為「爭取」那可能的生存空間,長大後也是一事無成。金哲是反抗者,沉悶影片中讓人不至於窒息的一抹亮色,儘管他因為環境的原因性格也變得有些偏激(比如殺貓事件),但是,作為唯一一個校園暴力的反抗者來講,他的的確確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可是結果呢?金哲因為母親所以想放棄反抗,結果被曾經幫助過的鐘碩從樓上推下致死。說實話,這個畫面當時我看到的時候是嚇了一跳,震驚於人性的惡,同時也深深地感到寒心。不反抗會在這種環境中窒息,而反抗又可能會揭露人性中更深層次的惡。所謂生死疲勞不過如此。怪不得魯迅說:真的勇士,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也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
既然這兩種選擇都不那麼盡如人意,就只有最後一種選擇,加入或者同化為「狗」,加入施暴者一方。放下所謂的操守正義,用卑劣的手段成為利益的掠奪者。的確,很多人都選擇這樣做了。結果,生存環境向地獄模式無限轉變,每個人都生活在修羅場,每個人都在掙扎,每個人都不幸福。但是,沒辦法,要不反抗,要不逃避,要不淪為奴隸,要不大家一起墮落。
所以,對於眼鏡男的「將來,畢業以後就不會再和他們打交道了」的想法。我就「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