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玀又出圈了

2021-02-16 曹益君

相比如今幾個月養大出圈的豬,記憶中,兒時的豬養大,要好幾個月,有的甚至要一年。於是那時豬的模樣:體型精瘦,腿細長,尾巴低垂,沒有憨頭憨腦的呆滯,而是比較靈活,像賽場裡的跨欄運動員,或是跳高遠動員。

由於這些豬們有了這樣的本領,於是它們幾次三番要跳出豬圈,尋找外面的世界。印象裡,那時左鄰右舍時常會有人喊:「啥人家的豬玀又跑出來了,快去趕呀!」聽到這樣喊聲,眾鄉鄰都會本能地緊張起來,趕緊跑到自家的豬圈邊,看看豬是否在裡面,是否跑到外面撒歡去了。豬的這些野性出圈,使得當年老家人尋豬、趕豬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是非常頭疼的事情。

那時生活困難時期,老家人養豬確實想增加一點收入,想想也是,且不說賣豬得到的錢要幾十塊,但就一棚豬塮,要幾十擔,賣給生產隊也要十幾塊錢。但是糧食的緊缺,人尚且飯也吃不飽,於是豬飼料也更是稀少。通常是柴糠,拌點青菜、東洋草、水葫蘆;倘若有點米糠,算是精飼料了,豬是很喜歡吃的。但儘管這樣,這些飼料,豬吃了是不耐餓的,就像雙搶時,人們吃的醬瓜水淘飯,一曦曦辰光就餓得肚子嘰裡咕嚕叫,豬也同樣如此。

肚子沒油水,吃不飽飼料的豬,在豬圈裡就時常叫,這叫聲很響,「嘰——,嘰——」,攪得人心很煩,如果圈裡養了兩三隻豬,那叫聲更是此起彼伏。而這樣時刻,當豬聽到家裡有聲響時,知道有人回來,於是那叫聲更響了,就像一個餓極了的小囡,拼命叫喊:「我要吃飯,我要吃飯。」不過手頭沒什麼好飼料的家人,不大敢走近豬圈,最多遠遠地扔一些青草過去,讓豬暫時緩解一下飢餓。不過這樣叫聲的消停是短暫的,過不多久又叫起來了,而且叫得更響了,想想這種飢餓的本能,在動物身上似乎來的更直接,它們是不會隱藏的。

這樣飢餓的叫喊過後,豬在圈裡也不消停。它們先是在圈裡不停地兜圈子,走了一圈又一圈,如同現今那些繞圈健步的市民。之後它們又在豬圈裡啃泥,寒冬臘月,那豬鼻衝呼呼冒著熱氣,豬的啃泥也幹得熱火朝天,不多時,豬圈裡的泥地,像是被牛犁過的,鬆散翻開。看到家人過去,豬抬頭看看,似乎沒有要停的樣子,低頭又啃了起來。現在想起來,餐桌上人們覺得豬鼻衝好吃是有道理的,運動讓這塊肉很有勁道,看來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豬在圈裡除了叫喊、啃泥之外,吃不飽飯的它們,必然憧憬著外面的世界,於是想著法子要跳出柵欄。它們時常前腳一伸,一個魚躍,搭在木柵欄上面,身體扭動,後腳拼命用力一登,再登,想要越過柵欄跑出去。不過有心的家人,時常加固木柵欄,用鉛絲固定住;當圈裡的豬塮不斷增高時,木柵欄也隨之加高。這樣時刻豬只能在圈裡望欄興嘆,眨巴著眼睛,搖搖尾巴。

儘管如此,對外面世界的渴望,豬還是很強烈的,於是豬鼻衝在圈裡啃泥、爬欄後,又開始撞牆了。要知道,那時村民修建的豬圈,多半是因陋就簡,不像現在鋼筋水泥的,而是用爛泥砌磚而成的,最多在外面用石灰伴稻草粉刷一下。這樣的泥磚牆經不住豬用鼻衝不斷頂撞,牆磚被撞開口子,興奮起來的豬一下子把鼻衝伸進口子,再用力頂幾下,周邊的磚塊紛紛脫落。一陣清風吹來,豬開心得像坦克撞牆一樣,一下子衝了出去。這樣被撞破的洞口,日後家人修復,又被豬撞開,以至於屢修屢撞。沒辦法的家人在用磚補全洞口後,內外用木板夾住,才不至於讓豬再捅破牆壁。

不過不得不要說,豬有了一次出圈的經歷後,接下來接二連三出圈,那是必然。相對於圈內陰暗、潮溼、窄小、燻臭,外面的世界真是陽光明媚、廣闊天地、花香鳥語。第一次出逃的豬,看到這樣精彩的世界,眼睛都發直了,開心得像個小孩奔跑起來。它們先是直奔農家菜園,把地裡那些捲心菜,青菜等席捲一空。吃飽喝足的豬,會悠哉悠哉走向倉庫場地,去孵太陽,因為那裡有厚厚的稻草,躺在那裡像是睡在席夢思床上,實在是愜意得很呢。以至於後來,家裡有豬出圈,去尋豬、趕豬,到倉庫場地去尋,一找一個準,特別是有陽光的好天氣。

至於尋到出圈的豬,要趕迴圈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出逃的外面世界,是那麼的美好,加上幾回出逃之後,豬的心也野了。你想去把它趕迴圈內,它會是三角跳,那時村民趕豬常用的器具是長柄掃帚,掃把很大很長,也很硬,日常是用來掃場地的。這樣的掃帚一伸,就擋住了很大空間,再說掃把很硬會刺痛它,於是只能乖乖地被主人左一擋,右一擋,擋出既定的線路,往圈內方向走去。不過豬真的也不笨,當它被主人七擋八擋,趕迴圈內時,它一看到囚牢自己的豬圈,兩眼一抹黑,四腳拋錨,不肯再走了,無論家人怎地趕打它。當家人逼得再緊時,豬會突然發力,突破長柄掃帚的阻擋,奮力一搏,又跑出去了。所以當時趕豬有經驗的人,越到這樣最後一步的關鍵時刻,越不會鬆懈,會有幾個人拿著掃帚,木棍等,將豬團團圍住,奮力抓住豬的四腳,把它拋進豬圈。

現在想想,那些關在圈內,從小到大不出逃的豬,它們很少有逃到外面的想法,即便有衝勁也不足,不過有了一回野外兜遊的經歷,它們的心野了,收不住了,時常想著逃到外面。這像小時候有些小孩不想進學堂門,老是逃學,有了一回之後,以後就是家常便飯了,畢竟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生活中類似的事情也確實有很多,豬玀又出圈僅是一例。

看到豬玀幾次三番逃出圈內,村民在想盡辦法驅趕之後,也終於想到改善豬圈的環境。於是夏天圈內流出一款空地,掃得乾乾淨淨,有條件的鋪出一方水泥地,豬躺在上面實在涼快;還有圈內釣一串浸透了敵敵畏的棉花球,用來驅趕蚊子;前後窗戶打開用來通風,讓豬在圈內很好地度夏。到了寒冬臘月,則是圈內鋪滿稻草,等於給豬一床厚厚的棉被,豬鑽在裡面只露出一個頭,暖和是可想而知的。

再後來,村民生活條件改善了,豬圈設施也大為改觀,也不再聽到豬玀出卷的事了,到如今也就成了一段記憶。

相關焦點

  • 《豬玀之王》大多數人都是小心翼翼地活著、又喜歡看人下菜碟的豬玀
    片名叫《豬玀之王》,意為大多數人都是小心翼翼地活著、又喜歡看人下菜碟的豬玀,如果想在豬玀之中活下來、活得好,就要成為比別人更兇悍、更沒有道德感的——豬玀之王。
  • 《豬玀之王》延尚昊的一面社會照妖鏡
    他將社會的各種現象雜揉在一起,闡述階級的性質,對底層的類型做出了歸納分類的同時,也給出了自己認為造成這一社會現象的理由。 電影講了兩個好多年沒見面的中年男人—鍾碩與慶民,坐在一起回憶小學時光。那時候他們屬於一群在學校被稱為「豬」的團體,還有一群叫「狗」的團體,總是欺負「豬團們」,非常殘忍。在「豬」之中,只有一個人敢與「狗」對抗,他就是這位人稱豬王的金哲。
  • 《豬玀之王》要麼自甘豬玀,要麼自毀人生
    我們都可能是那個被追趕的孩子,面臨著殘忍的無解的人生選擇,要麼做一隻任人欺凌的豬玀,要麼拼死一擊,卻不得結果。如果我是那個孩子,我可能拼死反擊,反正落在一群惡性未磨的孩子手裡,左右少不了一個慘字。但反抗的結果,有可能是牢獄之災,在他們的一致口徑下,變成人人厭惡的罪犯,父母蒙羞,人生灰暗。豬玀,雖然很蠢,在那種環境下,想要保住自身,不失為一個好選擇。說不定,幸運的話,不就相安無事嗎?
  • 細數《豬玀之王》中的特色配音師們
    細數《豬玀之王》中的特色配音師們《豬玀之王》是由延相昊編導的驚悚動畫電影,該片講述了舊時同窗好友慶民和鍾碩一起追溯不堪回首的少年時代,最後卻揭開了一個更加驚悚悲哀的殘酷真相。下面我們來看一看主要角色的配音師都是誰吧。梁益俊《豬玀之王》中為慶民配音梁益俊,韓國新銳導演。
  • 《豬玀之王》可憐人可恨,痛苦者即惡魔
    槍桿子裡出政權,萬物一個道理。哪裡都有霸權,強權,問題是怎麼對待他。對於電影歌頌它刻畫現實多什麼深刻這是毫無意義的,關鍵是怎麼做?不成為弱者?難道就要成為惡魔?小孩子容易產生極端的世界觀,以後成為父母該以怎麼樣的視角對待這些事情?這個很關鍵,但更關鍵的是希望自己成為怎麼樣的人?自己又做成了怎麼樣的人?
  • 什麼讓我們成為了一個豬玀- 致曾經不敢堅持的自己《豬玀之王》
    豬玀 是一個嘉興方言,顧名思義是豬的意思。常用來是罵人的話。意思不用解釋也都能明白。從電影中,豬玀-是只等著他人救贖跟命運飼養的人。可是誰不曾當過豬玀呢?學生時代,你是否是那被欺負的人,又或者是那個即將被欺負的人?又或者是冷漠看著霸凌而冷漠地走開的人?工作時期,你是否擔心晉升問題而走過你曾經鄙視的後門呢?
  • 《豬玀之王》批判現實主義的一部韓國電影
    學校所謂的維護安全的保安就出現了,來得真是時候啊,學生被欺負的時候就從沒出現過,金哲後來也因此被停了課,那些學校的工作人員順理成章地變成了幫兇,校園暴力依然存在並且慢慢猖獗,其實本片的開頭就出現了學生會主席到每個班宣傳學習環境和所謂的仁義道德,其實就是在暗示這個地方老子說了算,別惹事,都乖點,也許是這些人高馬大的傢伙覺得能管理別人很有成就感吧,本片的矛盾就是,那些所謂的管理學校學生自身就在欺負別人,把弱小的人當豬玀
  • 《豬玀之王》才是延尚昊導演最應該被記住一部作品。
    >帶著對導演延尚昊能力的質疑,我看了他之前最著名的動畫長片《豬玀之王這次我被導演折服了,《豬玀之王》作為動畫片對於社會現實的冷酷批判,跟《釜山行》中臉譜化的善惡設定,完全判若兩人。影片開頭是一具被絞殺的女屍,負債纍纍的商人京名在冷靜片刻後,撥通了多年未聯繫的老同學鍾碩的電話,他們都曾是飽受殘酷校園欺凌的「豬玀「,而他們的命運都從一個叫金術男孩出現而改變。
  • 《豬玀之王》我們都是生活在這所學校的人
    整部電影都是在暗喻:學校—社會;豬玀—平民百姓;狗—權貴;老師—看似正人君子,實際卻是幫兇(維護正義的人);貓—被豬玀欺負的弱勢群體。在整部電影之中,豬玀們無能為力又無可奈何,為了保護自己,看到同類被欺負時,成為了旁觀者。其實樸贊永和金哲很相似,他們曾經有機會反抗,但是如果他們想要在社會生存,只能適應規則。金哲如果沒有死,他也會成為旁觀者。
  • 剖開人之陰暗面給你看——周末補片之二十五《豬玀之王》
    在拍出首部真人電影《釜山行》之前,延尚昊作為動畫人已經導演了不少動畫電影和短片,以下將要推薦的《豬玀之王》正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動畫,也是一部遠比《釜山行》要暗黑的多的作品。《豬玀之王》(The King of Pigs)是一部什麼樣的動畫?
  • 《豬玀之王》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第一次是老師讓做題,然後任命了那個轉校生做課代表;第二次是轉校生受到學校「潛規則」的「洗禮」後,提出辭職,然後老師重新任命「狗」隊中的一個;第三次是豬玀之王和「狗」隊的一個人打起來,另一隻狗叫來老師,老師體罰了豬玀之王;第四次是豬狗大戰在屋頂展開,豬玀之王佔優勢的時候,老師來了,開除了他;最後一次是,豬玀之王代表豬隊跳樓抗議,老師看到他血濺當場。
  • 《豬玀之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金哲,鍾碩,慶民,樸贊永,姜民,宋熹所有人,都不過是秩序下的豬玀金哲,他從憤懣到瘋狂,再到最後的怯弱,不幸的童年讓金哲性格扭曲,他目空一切,崇尚力量,以暴制暴,這種心理更像是人類未開化的最原始的本能的衝動,與其說是人,不如說他只是一隻動物。
  • 「白露身不露 赤膊當豬玀」在袁花這句俗諺後面還有好多事!
    流傳俗諺在袁花一帶流傳著「白露身勿露,赤膊當豬玀」的節令生活俗諺。如果有人還在赤膊,好象只豬玀,那就只能把他當作豬玀看啦。    「白露身勿露,赤膊當豬玀」話語雖然簡單,而且帶有開玩笑的氣氛,但是告訴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到了這個時候,不僅晚上天氣涼而且白天的天氣也涼了。為了身體健康,大家必須穿上衣服,不能再赤膊露體了!大人懂得這個道理,天涼就不會赤膊。
  • 《豬玀之王》我們需要健全的人格
    這個故事就像一面鏡子,可以讓我們窺見自己的陰暗面,並且時刻警醒自己,不要成為豬玀之一。第二個震撼點,在於導演運用極富有創造力的動漫,來刻畫人物的內心。這種表現手法,至少在我看來,是非常成功的。影片中的許多場景,都運用了「背景扭曲」,來體現人物內心的心理波動,這種想法,很棒!值得一看。最後在加幾句題外話,作為一個曾經的校園暴力受害者,我大概有兩三年都沒走出它帶給我的陰影。
  • 豬玀雪茄千禧年後的新作短丘
    Romeo y Julieta Short Churchills點擊微信號關注我喲☀ 定期推送雪茄知識,了解雪茄知識,分享雪茄品吸,推廣健康的雪茄文化(微信公眾號:LaoKCigarGroup)    之前介紹了非古的豬玀
  • 《豬玀之王》不好看
    你叫個豬玀或許還可以聯繫上劇情,我或許還可以給兩星,你這豬王到底怎麼聯繫?不是報仇而是悲劇路線,有錢的也跳樓了,就是為了實現當年沒跳的遺憾,結局了。我真的要罵人了,這幾乎就是垃圾中的垃圾劇情了,零星都不想改,這樣最後的翻轉跟標題豬王有什麼關係?豬王指的是哪個?欺凌別人的還是最後跳樓的,你就是跳個樓,怎麼就能成王了?還是說豬王是活下來的那個,這麼窮,你也不是王吧!
  • 《豬玀之王》暴力與惡[全劇透]
    一顆懦弱卻又殘忍的心,他需要一個豬玀老大給自己撐腰。一雙顫抖的柔軟雙手,在背後默默地,輕輕一推,金哲墜樓而亡。平頭鍾碩沒有使用任何暴力,卻是最讓人覺得邪惡的怪物。金哲是豬玀之王
  • 《豬玀之王》我想知道長大後的眼鏡男怎樣了?
    當然還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像京名和鍾碩一樣淪為任人欺辱的豬玀;或者象金哲一樣奮起反抗。電影裡很寫實很悲觀地描述了這兩種人的結果。京名因為性格懦弱,長大後做生意也是一敗塗地,最後敗盡家產自殺;而鍾碩則在沉淪中「變態」,親手把自己的恩人從樓上推下,只為「爭取」那可能的生存空間,長大後也是一事無成。
  • 《豬豬俠》火出圈,「詠」敢進擊的國民動漫IP
    在周揚青、竇驍、何超蓮、吳奇隆、張庭等明星紅人以及《快樂大本營》、鵝廠的跟跳創作下,《豬豬俠》迅速席捲明星圈、綜藝圈、網際網路圈,成為時下最流行的大眾「社交貨幣」。 「爺青回」式破圈傳播的背後,是豬豬俠出品方詠聲動漫年輕化的運營思維和15年的高質量內容輸出。
  • 金豬送寶|「家」字寓意屋裡要養一頭勤勞豬 「豬玀脾氣」也不是貶義
    當然,本地習俗中有時也會形容一個人「豬玀脾氣」,但這並非完全貶義,恰恰是說明豬的脾氣比較耿直,比較執著,也有點一根筋。正是豬的這些特性,所以也遷移到人們對生肖豬的人的總體評價相當友善和親切。傳統民俗裡,生肖豬的婚配也十分討好,幾乎可以與所有生肖相配,當然,民間有「豬兔配」之說,黑豬白兔在一起,看著也蠻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