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圈養的羊才會羶?其實不然,羊肉多多少少都會有羶味,因為沒有羶味的羊肉,和豬肉有什麼區別!
曾經有一位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按照經典的雙盲實驗方式,把去除了絕大部分脂肪的羊肉與豬肉同時供客人品嘗,大多數人無法分辨;而把羊脂與豬肉混合,客人們又一致認為自己吃的就是羊肉(這也是一些無良商販製作假羊肉的方式)。
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我國各地養殖的羊,無論是羶味還是口感都有些微的差別。
比如西北地區羊肉都「看不上」南方的羊肉,內蒙古內部也互相掐起來,新疆南疆的羊肉比北疆好,寧夏的羊肉不羶……
因為根據研究發現,羊肉的羶味和羊4個胃中的瘤胃有關,羊吃進去的草、樹葉等被瘤胃中的微生物分解,會生成一種叫4-甲基辛酸的物質,該物資低濃度下是奶香味,高濃度下就是羶味。
我國各地養殖的羊,因為環境和食物的不同,體內的4-甲基辛酸濃度不一樣,便會形成風味各異的羊肉。
至於哪種好吃?
就看各位客官,喜歡吃蘿蔔,還是愛吃青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