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聯網設備的出現與採用,使得技術不斷持續數位化,並且實現信息與通信技術(ICT)的更高集成,因此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
作為世界上主要製造業中心之一,亞洲地區已經率先啟動多個工業4.0項目,尤其是東南亞國家為4.0做出更多努力,根據香港IDC新天域互聯整理,迄今為止,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在內的東南亞國家都啟動國家型第四次工業革命,或4IR計劃。麥肯錫(McKinsey&Company)曾預計,4IR將創造高達3.7萬億美元,折合25.5萬億元人民幣的全球製造業價值。
在未來五年期間,這些4.0還可望為東南亞帶來每年21,60億美元(14,925億元人民幣)至6,370億美元(44,015億元人民幣)財務收益,表明這些東南亞經濟體對4.0更高的重視和興趣。顯然,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持續過程,雖然無法預測它會如何發展,但是這揭示對東南亞數字未來的樂觀態度。
不過,並非所有東南亞市場都處於4.0領先地位,以柬埔寨為例,由於缺乏教育和對數字工具及其固有收益的認識,以及升級到較新技術的成本很高,而且技能缺口使獲得實踐培訓和技術援助的機會受到限制,使得柬埔寨4.0發展受阻。
柬埔寨商業解決方案公司Codingate聯合創始人表示:「我只能說,只有一小部分企業可以將其運營轉換為數位化平臺,以趕上這一步。大多數本地企業不具備必要的知識、技能和技術,需要將更多的資源用於信息技術和數位化方面的投資,以克服這一挑戰。」
柬埔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一份新報告題為《柬埔寨工業4.0的適應和採用》,也指出,該國必須利用新技術及其能力為柬埔寨經濟提供新的動力。目前,該國製造業佔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17.7%,僱員數量約為140萬人,是服裝、食品工業以及經濟的主要貢獻者。
因此,該報告提出,即該國存在的有利條件是要採用新技術。報告顯示,柬埔寨的經濟不斷發展,外國直接投資(外國直接投資)流量不斷增加,年輕人口也有所增加,並為促進該國的技術和創新已經採取許多舉措,包括柬埔寨數字經濟的戰略框架,這使其存在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技術溢出,利用全球價值鏈中的參與以及進一步發展已建立的國際經濟夥伴關係的機會。
可見,政府通過制定新的法律和指令以推動服務提供商和當地企業平穩地朝著數位化方向發展,為推動4.0做出巨大努力,而且數位化整體趨勢之下,儘管進程相較其他鄰國較緩,但也透露出更多數字機遇。
當然,還是有許多工作要做,其一便是從補充基礎設施資源的能力,確保為所有數字業務提供連接性保障,加速當地對數位化的認知和使用,同時還要推動對網際網路技術人員進行更多的培訓和再培訓,以及為儘早地將數位技術知識帶入校園,以便為未來的勞動力市場和構建數位化生態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