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秉涵先生的母校情緣

2021-02-07 牡丹區第二小學

高秉涵先生的母校情緣

——寫在高秉涵先生「心繫家鄉  情暖校園」愛心助學捐贈儀式前夕

 

「海峽淺淺,明月彎彎。一封家書,一張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覺離亂苦,近鄉更知故土甜。少小離家,如今你回來了,雙手顫抖,你捧著的不是老兵的遺骨,一壇又一壇,都是滿滿的鄉愁。」這是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高秉涵的頒獎詞。

高秉涵先生原籍菏澤市牡丹區呂陵鎮,曾就讀、畢業於原菏澤南華小學(現菏澤市牡丹區第二小學),13歲隨國民黨軍隊到臺灣,受原菏澤南華小學校長李學光女士指引完成學業,大學畢業後曾在臺軍隊任軍事法官,後創辦高秉涵律師事務所,現為臺灣著名律師,臺灣菏澤同鄉會會長。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秉涵先生多次往返於大陸與臺灣之間,架起兩岸溝通的友誼橋梁,獲評為「感動中國2012年度十大人物」。他的成功當選,是菏澤人民的驕傲,也是母校的驕傲!

2009年,高秉涵先生寫了一封信通過市外宣辦轉交給牡丹區第二小學的孩子們,學校專門在周一升旗儀式上進行了宣讀。高老先生情真意切的話語感動了全校師生,時在三年級1班的朱曉同學和同學們一起給高老回信。高老非常興奮,專程於2010年4月20日下午趕到曾經生活過的母校,贈送了他主編的《中華孔子聖道》一書和《永遠的孔子》DVD光碟,並特別送給孩子們一套104集大型動畫片《孔子》叢書和DVD光碟。尚珂同學為高爺爺獻上紅領巾,高老高興地像個孩子。在四年級1班,孩子們在黑板上書寫「歡迎高爺爺」,並請高爺爺坐在教室中間,即興為高爺爺跳了一段舞蹈。「我是你們的學長……」高老這樣介紹自己,一下子拉近了和孩子們的距離,「希望你們好好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他親切地勉勵四年級1班的小同學。

歸雁不忘報故土,老馬常懷赤子情。第二次到母校是在2010年9月25日,高秉涵先生專程到母校為小學友做勵志報告。9月25日下午,秋雨濛濛。高秉涵先生冒雨趕到母校,向學校贈送了珍藏多年的在菏澤南華小學畢業照、排球隊合影及升入簡師(現菏澤一中)的錄取通知書的照片,並特別贈送給五年級三班全體同學每人一張親筆籤名的全家福和《教育子女甘苦談》。高先生不顧自己年事已高、身體多遭磨難,站了將近兩個小時為孩子們做報告。他回顧了自己艱難地生活歷程和求學經歷,一邊說著一邊挽起褲腿,露出了腿上片片焦黑色的傷疤,幽默地說:「這是受苦受難的見證,它給我鞭策、給我力量,讓我努力讀書,一直讀到大學畢業,成為法官、律師。」並以自己的家庭教育為例和孩子們談讀書學習的重要性,教育孩子們今天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將來成就一番事業,孝敬父母,回報社會。他說:「第二小學是我市最好的學校,我們要好好學習,認真讀書。今天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為榮!」並教育孩子們「人生兩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孝,二是行善。」

高先生精彩的演講展現了他情系桑梓、心繫家鄉教育的崇高情懷和愛國情愫,博得了在座近百名學生及三十多位家長陣陣熱烈的掌聲。時任副校長付秀雲高度評價了高秉涵先生的熱愛祖國、情系桑梓的精神,對高先生時刻關注家鄉發展、關注母校教育發展的行為表示欽佩,並進一步闡釋了高先生提出的盡孝不能等、行善不能等的觀點,號召同學們以他的博大胸懷和頑強精神為榜樣,要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好好讀書,多為社會做好事。《牡丹晚報》在20100928期以《「歸雁」不忘報故土「老馬」常懷赤子情》刊發了我校通訊員寫下的專題報導,《菏澤日報》在20101001期刊發了《臺胞高秉涵先生回母校述真情》的報導,在菏澤大地上引起了巨大反響,紛紛稱讚高先生關心母校教育發展的行為。

高先生對母校有著濃濃的親情,十分關心學校教育的發展。2012年4月17日,高秉涵先生回到母校,購買葫蘆絲、二胡等樂器幫助學校建立器樂社團,為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助力。

2013年4月18日,獲得感動中國人物2012年度人物的高秉涵先生回到母校,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學校專門為他獲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設置的宣傳欄和學校葫蘆絲社團的表演,對孩子們的精彩表演給與充分肯定,他語重心長地叮囑孩子要從小多學才藝,為自己的人生添彩。

2013年9月25日,高秉涵先生再次回到牡丹區第二小學,將其榮獲的「2012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獎盃、領獎照片和光碟捐贈給學校。「今天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為榮!……」老人激動地說,「六十多年前母校培養了我,我獲得的榮譽屬於我的母校,我要把這個獎盃留在母校。」並滿懷深情地介紹了自己愛國愛鄉、關心母校發展的歷程,令在場的廣大師生深受感動。捐贈儀式結束後,高先生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學校專門為他獲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設置的宣傳欄。站在母校的柿子樹前,他深情地撫摸著豐收的柿子,並用額頭輕觸即將成熟的柿子,感受柿樹傳遞過來的母校沃土的溫度。

「在我的人生旅途上,母校情,如同母子情,是永遠令我珍惜的,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是永遠無法割裂的」這是高秉涵先生《天涯感懷》中的一段話,也是高老先生多年來一直心繫家鄉,熱心公益,出資助學的大愛心聲!母校永遠像家一樣,校門始終打開,迎接每一位學子的歸來。

部分視頻內容來源於中央電視臺和山東教育電視臺

相關焦點

  • 高秉涵在菏澤最新視頻曝光,看哭很多人……
    高秉涵在母校菏澤一中演講:我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各位老師,各位鄉親,今天我又回母校來了!」7月5日下午,高秉涵來到母校菏澤一中做演講,跟大家分享自己離開家鄉後的生活經歷和感悟。高老深情地說,一中永遠是他的母校,這次帶家人回到菏澤,也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們認祖歸宗。這三段珍貴的視頻,小編每一個都看的十分動情,此心安處是吾鄉。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 高秉涵:我抱著的不是老兵的遺骨,而是滿滿的鄉愁
    骨灰放在高秉涵地下室的小床上,他帶回大陸的近兩百壇骨灰都曾在這地下室「小住」。(圖片來自香港《大公報》 受訪者提供)據香港《大公報》報導,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1949年13歲的高秉涵隨逃難人潮去到臺灣,不料從此與家人天各一方、骨肉分離。直至42年後,1991年55歲的他才得以回到山東故鄉探親,但等待他的卻是母親的孤墳。高秉涵還是「幸運」的。
  • 送200多臺灣老兵遺骨回家的高秉涵:我的根在大陸,在菏澤
    身為律師的高秉涵自稱是「陸配的『娘家人』」。在島內當前的政策、法律環境下,陸配受到各種歧視。高秉涵說。其實,除了「娘家人」以外,高秉涵還有一重身份更為兩岸中國人所熟知——臺灣菏澤同鄉會會長。在高秉涵名片的背面,印著一幅彩色的山東地圖,地圖上明確標註著菏澤的位置。「給別人遞名片時,我都要向他們介紹菏澤。」身為臺灣菏澤同鄉會會長,他已經義務當起了家鄉的「宣傳大使」。
  • 看2020菏澤春晚《情滿羊湯館》聽高秉涵講述思鄉之情
    回家過年,情系家鄉美食,86歲的臺灣菏澤同鄉會會長高秉涵先生來到晚會現場,訴說思鄉之情,一碗羊肉湯,一個燒餅,讓這個離家多年的遊子久久不能忘懷,鄉愁與回家主題在這一刻得到升華。
  • 陳俊舟【「偉志杯」徵文】王洛賓與「偉志」情緣
    > 王洛賓與「偉志」情緣
  • 通師二附老校友範揚敬贈母校太湖石 只為銘記「心嚮往之」的百年...
    通師二附老校友範揚敬贈母校太湖石 只為銘記「心嚮往之」的百年情緣 2020-12-02 10:27:40 來源: 南通網
  • 拿督斯裡廖順喜先生回訪母校為母校捐贈設備助力學校發展
    日期:3/7/2020地點:雪蘭莪安邦新村安新國民型小學(SJK (C)Kg Baru Ampang)事項:拜訪母校暨回饋母校另外一間學校是拿督斯裡廖順喜的母校,拿督斯裡廖順喜是在該校校方的邀請之下,在雲尊集團高層與職員的陪同下,一行約20人前往母校視察。眾人是在校長陳麗芬、副校長張國文的帶領之下視察了曾經栽培了董事長拿督斯裡廖順喜成為企業界赫赫有名的企業家的母校,也讓董事長勾憶起童年時期的美好校園生涯。
  • 「憨豆先生」的母校,這所純正的英式國際高中開學啦!
    其中,「憨豆先生」的母校,這所純正的英式國際高中--聖比斯(東莞)也迎來了他們的首批學生。 「現在,你們是父母的驕傲,是初中母校的驕傲,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為聖比斯(東莞)的驕傲。」「今後三年的學習將會是獨一無二、無比精彩的。我們將竭盡全力幫助每一位學生敲開世界名校之門,在世界舞臺上耀眼綻放。」
  • 範揚向母校通師二附 敬贈景觀太湖石
    2020-12-02 銘記「心嚮往之」的百年情緣
  • 聊齋先生寫不盡的中醫情緣
    聊齋先生的中醫情緣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 。
  • 基督徒藝人周慧敏參與母校聖士提反堂幼兒園70周年校慶,專訪中分享...
    12月8日,基督徒藝人周慧敏微博上分享說,今年是母校聖士提反堂幼兒園的70周年校慶,非常榮幸接受尹校長的邀請做了一個專訪刊登於校慶特刊內,聊天中讓我回憶起不少成長故事,懷著感恩的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 杖朝之年憶往昔,校友深情系母校
    贊母校  愛師生——周巷中學建校70周年感悟首先祝賀母校建校70周年紀念。令人驚喜的消息是楊曉飛同學從寧波傳來的。我倆萬分感激,楊曉飛同學提供了學長參觀母校後拍攝的一組十分珍貴的照片和寫下的探校記文章。
  • 《築夢情緣》播出,霍建華楊冪挑戰建築師.編劇們對這個職業有誤解?
    《築夢情緣》片頭截圖千呼萬喚中,《築夢情緣》昨晚首播!楊冪首度挑戰「女建築師」角色!意不意外?驚不驚喜?▽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丁字尺和三角板的尷尬△《築夢情緣》劇照扎心,建築師只是個身份而已。 要是想了解建築知識,去看《築夢情緣》不如去看《築夢天下》(一檔建築賞析節目,從08年播到16年)。
  • 日照一中青島校友會向母校捐贈「救命神器」
    1月3日,日照一中青島校友會部分代表專程趕赴母校,向母校捐贈「救命神器」除顫儀。捐贈儀式日照一中黨委書記、校長尚洪兵代表學校接受捐贈,向青島校友會多年來對母校的感恩之情深表謝意。他表示,青島校友會舉行的系列公益活動很有意義,此前於疫情期間捐贈了3萬副醫用手套助力母校復學複課;今天又捐贈2臺除顫儀呵護師生員工生命安全,這些舉動著實讓人感動。尚校長還表示,這些公益活動,體現了青島校友不忘初心、回饋母校的情懷,體現了社會責任與擔當,在寒冷的冬日,傳遞了一份份感動眾人的溫暖。據悉,心源性猝死或哮喘致死屬於突發性疾病,是威脅中小學生生命健康的隱患。
  • 百年廈大隱秘五十八:姚一葦再回母校
    藝術節的重頭戲是姚一葦先生劇作展演,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和臺北藝術大學聯合演出的《西廂記外傳》、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演出的《我們一同走走看》,以及我們廈門大學中文系演出的《一口箱子》;另外還有姚一葦先生生平與著述展;紀念姚先生誕辰90周年學術研討會和姚一葦戲劇講座等等多項涉及姚一葦先生的紀念活動。
  • 母校不是「mother school」,母語也不是「mother language」!
    最近大白在追一部名叫《少年派》的劇,吸引我的地方應該就是那種和睦的家庭關係,還有熟悉的校園生活,想必每一個看劇的人,邊看腦海中都能想到自己曾經生活過和奮鬥過的母校吧!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到了六月中旬,中高考也都相繼結束了,對於自己曾經揮灑過汗水與青春的母校來說,我們永遠不會忘懷,那今天大白就帶大家學學「母校」的英文表達是什麼!
  • 但斌向母校河南大學捐贈1699萬元,大丈夫當如是!
    7月30日晚,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斌發微博稱,向其母校捐款1699萬元,作為「河南大學東方港灣高山創新獎基金」。但斌微博原文:為了支持我的母校河南大學的教育事業發展,向母校捐贈了1699萬元,同時以河大、公司及我的恩師高鳳山先生名字中「高、山」二字共同命名,將該項捐贈財產命名為「河南大學東方港灣高山創新獎基金」,該項基金將作為在校本科生學術科研的獎勵來源,並設立「河南大學東方港灣高山創新獎學金
  • 【新聞】著名電影人馬克·穆勒43年後重返母校遼寧大學
    這是馬克·穆勒在畢業43年後重返母校,也是在實現支持母校發展的宿願,他成立了遼寧大學馬克·穆勒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並出任兼職教授。1975年,馬克·穆勒進入遼寧大學學習,為期兩年。在遼寧大學瀰漫著書香味道的故鄉書園咖啡館,馬克·穆勒遠遠地就看到了站在門前的王向峰老師。
  • 闊別62年後重回母校 著名詞曲作家吳頌今蘭州尋「親」
    12月7日上午,年逾古稀的我國著名詞曲作家吳頌今先生在離別母校60餘載後,重回位於蘭州市七裡河區的母校——華林路第一小學。故地重遊,雖然很多記憶裡的景觀都不復存在,但看著越變越漂亮的校舍環境,吳頌今老人在感慨之餘更多的是欣慰。當天,他不僅為華林路第一小學捐建了「頌今音樂教室」,攜手甘肅省演出行業協會和蘭州多琳琴行為學校捐贈價值2萬餘元的樂器,還為學校開啟了多類別音樂教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