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師挺好?那是因為不知道當老師也是個憑運氣的事!
當你不幸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在一個貧困山區當老師,那基本就是一輩子的「貧寒」了,怪不得很多人說,「實在沒工作,當個老師也挺好!」,由此可見,當老師只是一個最低工作崗位的選擇而已。
因為,既然當了老師,就要做好賺不了多少錢,還要承擔教育好「祖國的花朵」的重任。
在貧困山區,老師們升職加薪基本靠「熬」年齡,年齡越大你的職稱才有希望上去。這也就讓他那些新人老師很絕望。
因為一旦年末評優考核,所有好事情都給了年齡大的老師,原因是他們「教的時間長了」,帶著比老教師們更多的課,好處全讓老教師們佔了,這就是農村學校的現狀!
另外,年輕老師們想更快評上職稱,那就只能憑學生成績說話了,但現實是,農村學生基礎差,而且好的班級也讓給老教師們了!
年輕老師們帶的班,基本上都有很多「後進生」,甚至學不進去的孩子。他們拉低了成績的平均分,你的成績就排不上名次。
在農村,依然有很多智力發育不良的孩子,只要一個班級有一個,這個班就不可能考到前幾名去。
孩子還是那個孩子,但該教還是得教,年輕老師們也不能成績上不去,就不管他們了。
成績上不去,那只能憑藉平時發表論文,聽評課加分等方面了,但年輕老師們那還能摸進門道呢?經驗不足。
假如你又是貧困山區的考試,基本工資不會很高,那基本真的就是「清貧」生活了。
這就是一位普通農村小學老師的現狀,迷茫而無奈。日復一日的工作,總也看不到希望。有人說,要讓當教師成為一個社會上令人羨慕的職業,但現實是,當教師成為社會上人們最後最無奈的選擇。
現在還有很多人說,「老師們總是看起來很「摳門」,別人聽起來可能會贊同,但只有老師們自己知道,那個「摳門」是怎麼來的——工資真的只能來解決溫飽問題。
不扣搜能行嗎?
祝願以後讓「當老師」真的成為一個讓社會羨慕的職業,而不是解決就業的「無奈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