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身世 漢末風雲錄 諸曹與夏侯之關係

2020-12-25 天行社

曹操,寧我負人,休人負我的一代梟雄。

他的創業班底離不開家族勢力的支持,曹仁,夏侯惇,夏侯淵等都是他手下的得力戰將,他最開始聚兵也是依靠著曹家與夏侯家的財力人力才得以拉起一支隊伍。

為什麼曹操能夠得到兩個家族的支持呢?

曹操 電視劇照

這和他的身世是分不開的,曹操的父親曹嵩,原本姓夏侯,過繼給宦官曹騰為養子。在東漢末年,這絕對不是光彩的事情,由此可見當時的夏侯家族不但沒有什麼地位,也非富貴人家。

否則不會在門戶之見相當嚴重的時代,將兒子過繼給宦官為子。

夏侯淵的侄女就曾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親自挖野菜,後來被張飛擄去做了夫人。總之那個時候的夏侯家肯定認為將曹嵩過繼給大宦官曹騰,是一次成功的階級躍升,才會這樣做。

曹操祖父---費亭侯----曹騰

曹操的爺爺曹騰是當時頗有名氣的大宦官,還被封為費亭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列,也是相當顯貴的,關羽一直自稱的也是漢獻帝所封的「壽亭侯」,二者都是亭侯,這也證明了夏侯家和曹騰之間的確地位相差很大。

雖然東漢末年宦官亂政,但曹騰和士人階級的關係不錯,他爺爺的地位也給曹操初涉政壇提供了大靠山,讓一般人有所顧慮不敢輕易動曹操。

曹操父親-----曹嵩

曹操的父親曹嵩曾擔任過東漢太尉,雖然是花錢買來的,但也算是過了一把三公的癮。

他善用權力,以權謀私富甲一方,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錢去買三宮之首的太尉官職。

後來曹嵩路過徐州,被徐州牧陶謙所殺,或許也有圖其錢財的因素,那個年代錢財就是軍餉,誰的糧草軍餉多,誰就能召集強大的部隊。

摸金校尉一詞就源自那個時代,曹操為了籌集軍餉堂而皇之幹起了盜墓的勾當。

在那樣家庭出生的曹操沒有獲得良好的教育,整天和一幫狐朋狗友混在一起。

袁術劇照
袁紹劇照

其中就有後來官渡之戰的對手袁紹,袁紹家族是「四世三公」,意思就是說家族四代人都有人擔任朝廷最高職位「三公」,他可比宦官家族的曹操要身世顯赫得多。

袁術張邈這些人也都熟悉,而這些玩伴最終都成為了角逐天下的一方諸侯,兵戎相見,你死我活。

相關焦點

  • 漢初的曹參跟曹操有關係嗎?曹參是怎麼當上丞相的?
    而曹參之後,漢末時期的曹操,很多人懷疑他和曹參之間是不是有什麼聯繫,曹參會不會是曹操的祖先呢?這一點應該如何證明?據《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原文記載:「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這裡已經明明白白的寫出而來曹操是曹參的後代,那麼為什麼還要討論曹操的出身呢?這裡的問題就是處在後面的記載,漢桓帝在位的時候曹騰是中常侍大長秋,但他是宦官沒有後代於是就收養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曹嵩,曹嵩就是曹操的生父。曹嵩的身世在當時沒人知道他究竟來自哪裡。
  • 很多人都說曹操本姓夏侯,是真的嗎?真相亳州人必須知道!
    作者在開篇第一回裡就描寫道:「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 數百年來,人們便以該小說為依據,說曹操姓夏侯,不姓曹。
  • 專家研究曹操家族DNA,曹操不是曹參之後,也不是夏侯氏
    在三國演義中,對曹操身世的描寫有這樣的描述「本姓夏侯氏」、「冒姓曹」,由此人們對曹操家族的起源都認為是夏侯氏。不過這只是三國演義中的描寫,那麼在正史中對曹操的身世有什麼記載呢?《三國志•武帝紀》有了詳細的記載。
  • 專家研究曹操家族DNA,結果很意外
    在三國演義中,對曹操身世的描寫有這樣的描述「本姓夏侯氏」、「冒姓曹」,由此人們對曹操家族的起源都認為是夏侯氏。不過這只是三國演義中的描寫,那麼在正史中對曹操的身世有什麼記載呢?《三國志•武帝紀》有了詳細的記載。
  • 三國時期,夏侯一家出了多少猛將?除了夏侯淵、夏侯惇還有誰?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漢末儒學被壟斷在世家門閥手中,同門出身的頂尖謀士自然就多如過江之卿,反倒是能上陣殺敵的武將少之又少!當然,少並不意味著沒有!其中的佼佼者當屬曹魏的夏侯氏!在《曹瞞傳》中,作者直接指出曹操的父親曹嵩就是夏侯氏之子,後來才被過繼到了大太監曹騰名下,不過後世也有人認為《曹瞞傳》是孫吳人所作,光從名字就可以看出書中內容大多是在詆毀曹操,因此可信度不高。但歷史上,夏侯氏和曹氏的關係確實非同一般!曹操自己出去"單幹"後,過來的第一批人就是"諸夏侯曹"。
  • 三國一家親:劉備和曹操應該是什麼親戚關係
    你是不是想說,從未見過有如此「胡攪蠻纏」之題!不過,沿著題面的邏輯再品三國諸人諸事,答案還是有跡可循的。曹操與夏侯淵的關係夏侯淵是誰?其養子曹嵩跟著沾了光,於漢桓帝時官拜司隸校尉。據說曹嵩為官不怎麼清廉,來去之間還是撈了不少油水,這直接作用於曹家的經濟狀況,使得當時的曹家頗有點「富甲一方」的味道。靈帝時,曹嵩官至太尉,僅次於大將軍。曹操便是曹嵩的兒子,可以說家裡有權有勢,又有「富二代」身份傍身。
  • 曹操DNA問題吵這麼久,現專家說曹操墓裡小孩屍體是幼年曹操
    河南曹操墓官方卻拒絕同意對所出土的頭蓋骨取樣,進行DNA鑑定。這讓人想起釋永信,拒絕進行DNA鑑定,以確定是否有私生子。直至現在,河南安陽曹操墓和釋永信私生子問題一樣,都成了懸案。關於河南安陽曹操墓的真假,本文不屑討論。只是復旦大學要驗曹操的DNA,既徵集曹姓志願者,也徵集夏侯姓志願者,這著實讓人大吃一驚:曹操的DNA和夏侯家有什麼關係?
  • 漢末勢力鮮于輔,推翻公孫瓚統治的重要力量,袁曹爭霸中倒向曹操
    漢末三國時期不僅有二袁、曹、孫、劉這些比較大的軍閥,還有很多比較弱小的、影響力較低的小勢力。這些勢力在大軍閥的傾軋下很難獨立生存,不過有的時候也能在特定情況之下發揮出特別重要的作用,從而影響歷史走向。下面小編要介紹的就是漢末一支不太強大,也不太出名的勢力——鮮于輔,他是推翻公孫瓚在幽州統治的重要力量,在曹操與袁氏爭霸時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 曹操這門親家兩次站錯隊,差點被滅得渣都不剩|文史宴
    丁氏和曹家同郡同縣,門第相近,對與曹家來說,丁氏還有一層身份——與曹家世代聯姻的舊婚之門。《三國志-魏書-后妃傳》中魏文帝的郭皇后曾提到漢末婚姻傳統:「諸親戚嫁娶,自當與鄉裡門戶匹敵者,不得因勢強與他方人婚也。」 《三國志-魏書-司馬朗傳》:「趙威孫鄉裡舊婚。」漢末聯姻首選是門第相近、鄉裡優先,在此之外,也常有與鄰縣鄰郡聯姻,仍不脫「鄉裡」之義。
  • 曹參是曹操的祖先嗎?曹參是怎麼當上漢朝第二位丞相的?
    而曹參之後,漢末時期的曹操,很多人懷疑他和曹參之間是不是有什麼聯繫,曹參會不會是曹操的祖先呢?這一點應該如何證明?1.曹操和曹參曹操史籍記載他是西漢名相曹參的後代,曹參我們知道他是追隨劉邦一起打下漢朝天下的人,後來漢朝建立蕭何做了第一任丞相,曹參是繼蕭何之後漢朝的第二位丞相,他當丞相的時候做事完全遵循蕭何在位時制定的規章制度,因此後來也就有了蕭規曹隨之說。
  • 夏侯霸為夏侯惇的兒子,作為曹操大將,為何投奔劉備的蜀漢陣營?
    作為和曹魏宗室關係密切的一位將領,夏侯霸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猛將夏侯淵;他的姨夫則是褒貶夾雜、爭議極大的一代梟雄曹操。夏侯霸的人生歷經坎坷,儘管身為名將、曹操外甥而取得了顯赫的地位,但他也因此受到了逐漸掌權的司馬家的排斥。曹爽被司馬懿殺死後,擔心自身難保的夏侯霸不得不背叛家國,投奔蜀漢。在曹魏,他受封右將軍、討蜀護軍。到了蜀漢,他又被姜維器重,擔任車騎將軍。
  • 曹丕將國號定為「魏」,不僅僅是因為曹操和曹丕二人的封爵是魏王
    我們回歸正題,再說說曹丕篡漢為什麼不以自己的姓為國號,說來,這和曹操的身世又有莫大的關係。其實,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雖然《三國志》稱其為西漢名相曹參之後,但另有說法說他其實是本姓夏侯氏,夏侯家族在曹魏這麼受重視或能力證曹操的姓氏就是夏侯氏。
  • 熱播劇《曹操》說自己是正劇,那我們來扒一扒曹操身世之謎
    一個是曹操祖父曹騰的父親,也就是曹操的曾祖父,《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司馬彪《續漢書》記載:「騰父節,字元偉,素以仁厚稱。」一個是宦官曹節,《後漢書·宦者列傳》記載:曹節字漢豐,南陽新野人也。其本魏郡人,世吏二千石。順帝初,以西園騎遷小黃門。桓帝時,遷中常侍,奉車都尉。」
  • 羅貫中借三國演義寫元末三雄爭霸:他自比諸葛亮,誰是篡漢曹操?
    對照後漢三國和元末明初的歷史,我們會有一個有趣的發現:《三國演義》其實就是《元末演義》,羅貫中自比諸葛亮,那麼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誰是曹操孫權劉備? 要看三國演義與明末演義的異同,請先看一段《擋諒》
  • 曹操宗親夏侯霸叛魏降蜀的難言之隱
    魏黃初四年(公元223年)作為諸曹夏侯氏晚輩中的英俊,受到魏文帝曹丕重視和照顧,特封其為關內侯、偏將軍。不僅得到了優厚的爵祿,也開始在軍中歷練,從而不愧於先父之名聲,也為日後趕赴魏蜀前線而做準備。魏青龍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蜀漢諸葛孔明率十萬大軍再次北伐魏國。也就是在諸葛孔明最後一次的北伐中,夏侯霸發達的機會來了被委以重任,徵召為先鋒並率軍前往興勢圍。
  • 【加載歷史】三國有忠義,也有三心二意,為何孫曹劉三家貳臣不斷
    但這些人才有些是忠於曹操,如夏侯氏諸將,曹氏諸將等,隨曹操東徵西討,南北出擊,功勞赫赫,唯曹操馬首是瞻,唯命是從。在他們看來,獻帝無尺寸之地,曹操功業無人可比,也不排除一些攀龍附鳳的人,這些人無疑是都想曹操稱帝的。
  • 漢末三國助曹操成為北方霸主的智囊團:曹操五大謀士
    曹操能夠快速平定中原,與荀彧的關係密不可分。所以說,荀彧對於曹操來說是「賢內助」,兩人的關係有如夫妻,曹操主外,荀彧主內。荀彧規劃,曹操率軍實現。而到最後,再好的夫妻也免不了勞燕紛飛。他先後依附董卓,段煨,張繡等人,直到宛城之戰後隨張繡投降曹操,從此成為曹操帳下的又一名重要謀士。這裡帶出一句,賈詡可是曹操痛失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的幕後黑手啊!賈詡在在董卓,張繡期間屢有發揮,無論是助李傕郭汜重返長安,還是宛城一役夜襲曹營,都是其代表戰役。但在加入曹營之後,賈詡非但沒有被處死,反而被重用,可見其之重要。
  • 張飛與曹操竟是親戚關係
    曹操官渡之戰,大敗袁紹;關雲長秒殺顏良;孫策打獵時遇害,扔下來一個美若天仙的大喬!然而,這一年最讓人們喜氣的是張飛完成了婚事!張飛的新娘是夏侯姑娘,是敵對陣營裡夏侯淵的侄女,也可能是曹操的堂侄女。  張飛的這段浪漫史在史書上是有記載的,據記錄檔案《魏略》的資料,整理如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但沒交代月份,演算一下,曹操攻打徐州趕跑劉關張三兄弟是在當年正月,那麼,故事應該發生在張飛與大哥二哥失散之後。  歷史檔案上說夏侯姑娘出來撿柴的地點是在她家鄉的周邊,夏侯姑娘是曹操的同鄉——沛國譙縣,是一位安徽姑娘。檔案記載也說張飛在這一帶出沒。
  • 曹氏和夏侯氏到底什麼關係?為什麼夏侯氏可以決定曹魏政權興衰
    曹操自封魏公後,與潁汝集團日漸離心,如荀彧公開反對曹操封為魏公而被逼死,崔琰被殺,鍾繇、毛玠被免官,曹操以暴力逼迫文官集團默認其政治的合法性。而諸曹、諸夏侯與曹操個人利益休戚相關,備受倚重。曹操將女兒清河公主嫁給妻其子夏侯楙,夏侯楙歷位侍中、尚書、安西、鎮東將軍,假節。夏侯淵字妙才,惇族弟也。夏侯淵妻子是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多次叛亂。後率軍徵伐關中與涼州,消滅馬超勢力,橫掃羌族等外族勢力。
  • 為什麼三國之後很少聽說「夏侯」這個姓了?
    三國之前的夏侯也不是很多,只不過是三國曹魏一方的親族關係,決定了夏侯一族的歷史高度,這才令人覺得夏侯一族乃為大族。其實在我國歷史上,複姓傳承至今的確減少許多,時至今日,很多古代常見的複姓都被拆分,以至於今天很多同姓不同源的姓氏。複姓減少的原因眾多,夏侯則是比較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