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教師春風化雨 澆灌湘西教育之花

2021-01-16 湘西網

—— 濟南市湘西州東西部扶貧協作系列報導之二

團結報通訊員 尚文彥 石 竹 龍正鋒

扶貧先扶智。濟南市湘西州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教育扶貧協作是其中一個亮點。四年來,濟南市來湘西州支教教師共達655人,正是他們的無私付出,讓濟南市的先進教育理念在湘西大地化雨生根,湘西的教育之花也越開越豔。

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17%,優秀率第一!79.5,人均分第一!95.7%,合格率第二!」2018年7月5日,鳳凰縣思源實驗學校七年級36班的學生看到生物成績單後興奮不已。而在開學初,七年級36班在全年級14個班中生物成績合格率、人均分、優秀率均為最低。這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絕非一般的沉甸!背後的汗水無人知曉。

2018年4月初,來自山東省濟南錦苑學校的生物教師龐金嶺接任該班生物教學,全校所有教師都為他捏了一把汗。畢竟只有一個月時間,就要面臨期中考試和全縣生物學科競賽。能行麼?幾個不眠之夜,一個成熟方案在龐老師腦海中呈現:實施目標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重點,課上精講點撥;通俗易懂,結合學生親身體驗;分層作業,讓所有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喜悅;加強輔導,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講解,補齊他們的知識漏洞。

針對思源學校地處城鄉結合部,農村留守兒童特別多的實際,龐老師一次又一次地與他們談心溝通,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耐心講解,幾乎所有的中午和放學課後,龐老師都與同學們在一起。

一份相隔千裡的姐妹情

「說起支教,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艱苦。而我,因為支教,認識了一個小我10多歲的好妹妹。」採訪中,來自濟南市師範附屬小學的孫鈺傑喜形於色地說到。

她說起的這位好妹妹就是吉大師院附屬小學教師唐雯。因為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兩個附屬小學結為姐妹校,唐老師和孫老師也因此成為相隔千裡的一對好姐妹。2020年的6月,唐老師去濟南跟班學習,所帶的課程就是孫老師帶的4(3)班英語,而孫老師來湘西後所帶的課也正好是唐老師四年級6個班的英語。

唐雯2020年秋天準備公開課時,遇到了一個小小的困難,就通過視頻找到孫老師。孫鈺傑查找了資料,還及時提供了「濟南市公共教育資源網」的學習連結。

孫鈺傑來吉大師院附小支教後,負責6個班的英語教學,一周12節課,工作的強度和難度超出了預估。在課堂教學上,她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加強和孩子們的互動,避免「灌輸式教育」,讓學生做課堂學習的主人,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學得開心,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1個月後,她的課堂逐步走向正軌,和孩子們也能融成一片。可沒人知道,由於生活習慣不同,一時不了解學情,她與唐雯老師無數個夜晚相互交流著各自學生的情況。這種姐妹感情,將成為她們一生的財富。

一次神聖的愛心之旅

「認識湘西,我是從學校食堂飯菜的辣認識的,幾乎每個菜都有辣,不是野山椒,就是小米辣;然而,支教是自願的選擇,更是沉甸甸的教育責任。生活條件的艱苦影響不了我們濟南教育的品質和溫度。」來自濟南外國語學校的鄒寧老師由衷感嘆,感覺3個月支教就是一次神聖的愛心之旅。

根據安排,她先後擔任州二民中初三一個班的英語和高一一個班的英語教學,每周7課時外,還承擔學生日常管理活動。在適應了火辣辣的飲食,接受了陰雨溼熱的天氣,克服了語言交流的障礙後,她投入到緊張有序的教學工作中。

針對班級15名左右單詞基礎差的學生,鄒寧老師利用午飯前和晚飯前課外活動時間,專門指導幫助他們用英語構詞法記憶單詞,通過課上課下耐心的陪伴式,他們每天能掌握近20個單詞的用法。她每天與衝刺中考的孩子們一起,從早晨7點10分開始到晚上9點10分,不計辛苦,不計得失。

鄒寧老師說,她所執教班級三分之二的學生來自貧困家庭,大多數屬於留守兒童。為此,她特意設計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英語討論會,充分調動了每個孩子的參與活動激情。在複習鞏固掌握詞彙和語法的基礎上,她又組織同學們討論留守兒童等問題,還利用自己在國外教授漢語的經驗,讓大山的土家族孩子看到了外面的世界。3個月支教結束時,她說,這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難忘的愛心之旅。

一堂「擠爆」的示範課

「我還是忘記不了我們學校王老師曾經擠爆的那堂課。」談起前來古丈縣第三完全小學支教的濟南高新區第二實驗學校英語教師王梅,尚冬冰校長總是津津樂道。

王梅來古丈縣第三完全小學支教後,她不僅擔任英語教學工作,還輔助教導處、少先隊工作,在學校的每一節課,她都把自己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先進育人理念全部留在這裡。尚冬冰言語中只有讚許。

據尚冬冰介紹,2018年古丈縣教體局想組織城區所有的英語教師觀摩,但受場地限制,只能組織一部分教師現場觀摩。都沒有想到,那堂課竟然成了最火爆的一堂公開課。在課程結束後,很多沒來的老師得知了精彩的過程後,都紛紛惋惜道:錯失了一次大好的學習機會!

「時間能再多一些就好了,想在離開之前多上一些這樣的課,讓這裡的老師能有更多的參照。」王梅老師說。

一場浪漫的求婚儀式

「雅文,嫁給我吧!」2018年12月22日的下午,州第二民族中學的操場上,上演了一場浪漫的驚喜。支教教師周雅文的男朋友抱著一束玫瑰花,舉著戒指,單膝跪地向她求婚。

雖然沒有浪漫的環境布置,也沒有親朋好友見證,但周雅文卻說,沒有什麼比這一刻更珍貴。「一開始他只是說想來這裡看看我,沒想到他不遠千裡,還醞釀了一場求婚,一開始我很驚訝,但是後來一想,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事。」周雅文毫不隱瞞。

周雅文是濟南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的數學老師,之所以說求婚順理成章,是因為在周雅文來湘西支教前,她與男朋友就已經計劃在2018年12月訂婚。只不過,因為支教,兩人不得不推遲了訂婚時間。

四年來,像龐金嶺、孫鈺傑、鄒寧、王梅、周雅文一樣優秀的濟南市支教老師還有很多。他們用真心、真情和真知,在湘西大地澆灌培育了一朵朵教育之花,是那麼的鮮豔、那麼的美麗……

(湘西網-團結報)

(尚文彥 石 竹 龍正鋒)

(楊思思)

相關焦點

  • 優秀鄉村教師——趙靜: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用心堅守教育一線
    鄉村教師是發展鄉村教育的基礎支撐,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他們把自己的大好青春年華,統統奉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數十年如一日,用心堅守教育一線。
  •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人思想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在點滴澆灌和日積月累的影響中產生。而思政課做的恰恰就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工作。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要一致,思政課教師必須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用知識的力量感召學生,才能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
  • 四川內江七中優秀教師風採展示丨三尺講臺寫春秋 用愛澆灌生命花
    在四川省內江市第七中學就有這樣一群教師,他們用行動見證理想,用耕耘換取芬芳,潛心學習,教書育人,為培育更多的人才默默奉獻。丁忠鳳批改作業》春風化雨 一個細節讓學生從倒數第一到正數第一一轉眼,高中數學教師丁忠鳳已經從業32年了,當了20多年的班主任,雖然也有嚴厲的一面,但是留給學生更多的是溫柔。
  • 大學教師招聘!2020年下半年濟南大學泉城學院招聘專任教師60人
    2020年下半年專任教師招聘啟事濟南大學泉城學院成立於2005年,是國家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實施本科層次學歷教育的綜合性高等院校。學校始終堅持"以卓越和創新教育引領學生走向成功"的教育理念,積極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以全日制普通本科為主,面向全國統一招生。設有商學院、智能工程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藝術學院、蓬萊葡萄酒學院(產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體育部等二級學院和教學部。開設40個本科專業,12個專科專業。
  • 以愛之名,澆灌民族團結之花
    教師、公務員、學者……「看到自己各民族學生們在各行各業成長為青年骨幹,發揮作用就覺得人生值得。」  民族團結是雪域高原一代代各族幹部群眾傳唱不息的讚歌,而學校是教育培養大家增強民族團結意識的陣地,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從一件件小事做起,互幫互助,奉獻愛心,民族團結之花就會越開越鮮豔。
  • 紅安縣第一中學:讓青春之花在希望的田野綻放!身邊的優秀教師
    您身邊的優秀教師,今天我們來了解汪保蓮老師~~紅安縣第一中學教師 汪保蓮一銳意進取 不斷超越自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以來,我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誨人不倦。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認識水平,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學中我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身業務素質的機會,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和政治活動,積極參加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向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學習,並認真寫心得體會。
  •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一部電影致敬教師節!
    而我要說:「教師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教師似星辰,遠望像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 金秋九月,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讓我們向所有的老師送出祝福,感念師恩。在這個神聖的節日裡,推薦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春風化雨」。
  • 正陽縣:「最美教師」李靖 讓青春之花綻放在平凡的崗位上
    她就是今年被評為駐馬店市「最美教師」稱號的正陽縣三中教師李靖。1976年2月出生的李靖,從教22年來,她始終秉承「教書育人,誠心做事」的原則,一直站在教育戰線的最前沿,在教學工作中,她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充分利用新媒體網絡,聯繫自身教學實際,不斷的進行探索,形成擁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方法。
  • 【教師節特輯】春風化雨,願我鑄成你的芳華~
    【教師節特輯】春風化雨,願我鑄成你的芳華~ 2020-09-10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濟南歷城區小辛小學校長崔金順:書寫教育精準扶貧的湘西答卷
    兩赴湘西做一件記憶一生的事從2018年至今,濟南市歷城區共組織97人次分三批遠赴保靖縣支教,並利用「線上+線下」的形式織就了一張扶貧「網」,搭起了一座支教連心「橋」,將知識源源不斷地輸送給了保靖縣的學子,克服空間距離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今年9月,歷城區教體局開展到湖南湘西支教活動,歷城區小辛小學校長崔金順積極報名,第二次奔赴湘西。
  • 教育宛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留在每個人心裡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始終要以身作則,以教書育人為已任,以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為立身之本,用自身的真情和幹勁兒,演繹著平凡的教育人生。勤學善思,志存高遠。注重總結提高和聯繫實際,能依據自己掌握的政策理論和專業知識認真進行思考,將理論運用到日常的工作、教學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績和教學效果。我認真學習教育法律法規,忠誠國家的教育事業,恪守教師職業道德。
  • 教師節獻禮:三尺講臺獻青春,知天命之年再出發!
    教師節獻禮:三尺講臺獻青春,知天命之年再出發! 一節粉筆,勾勒人生春秋, 滴滴汗水,澆灌萬千桃李。
  • 凱裡上馬石社區:以民族團結之「水」 澆灌易地扶貧搬遷幸福之「花」
    在新的形勢下,上馬石社區持續發力,不斷打出「組合拳」,與搬遷群眾攜手共鑄民族團結之「花」。實施親情安置 讓搬遷群眾「戀」新家走進上馬石小區,可以清楚看到每個樓棟上都寫著「萬潮樓」、「臺江樓」、「灣水樓」等字樣。
  • 被家長「靈魂質問」的濟南教師宋曉曉與她的湘西支教故事
    人物採訪 INTERVIEW宋曉曉歷城區祥泰實驗學校數學教師,一年級三班班主任。2019年赴湘西支教。2019年9月,宋曉曉主動請纓,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水銀小學開展支教行動,以實際行動為教育脫貧攻堅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聽,宋曉曉與她的支教故事。支教故事2019年9月23日清晨,我作為一名支教老師,來到距離濟南1379.6公裡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水銀小學。
  • 名師推薦|藝術教育人生,愛心澆灌花朵——優秀班主任廖紅梅
    打開心靈的窗戶,剝開厚厚的心繭,她用穿透心靈的熱情書寫著自己的教育藝術,她用春風化雨的柔情潤澤破土而出的小苗,一路風雨,一路呵護。微笑,綻放在臉上;關愛,流淌在心田。她用愛心贏得了孩子們的擁戴,她用真心獲得了家長們的認可。她就是七年級(8)班班主任廖紅梅老師,她是孩子們「無所不能」的廖媽媽,她更是家長們無可替代的「廖總」,要想學習生活更美好,就把廖媽媽找!
  • 春風化雨綻新芽(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健全面向人人的學校美育育人機制」,並就農村學校美育教師培養、課程設置、設施建設等提出具體意見,為農村美術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 蘭州市第六十三中學有這樣一位青年教師,用愛澆灌,靜待花開!
    用愛澆灌 靜待花開——我的教育故事我是蘭州市第六十三中學體育組的一名青年教師,從教近10年。多年來,我一直用一顆愛心,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來對待每一位學生。對於學生的得與失、冷與暖、好與惡、喜與悲,教師不僅要記在心上,說在嘴上,而且要落實在行動上。正是有了來自心底的愛才得到了孩子們對我如此親切的稱呼。典型事跡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教師這一職業的意義已遠不在於其本身,而更要作為道德的化身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 平湖新倉中學優秀教師曹麗英,三十整載桃李夢,願作春泥沃鄉野
    教師的使命就是要引領、陪伴每個生命成長。——題記三十載紮根鄉村教育土壤,默默耕耘——人淡如菊,志堅如鋼二十四載潛心班主任工作,嘔心瀝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她在領導眼裡是一個「服從大局、任勞任怨、經驗豐富的好教師」,她在同事眼裡是一個「坦誠熱情、業務精湛、獨具魅力的好大姐」,她在學生眼裡是一個「可親可敬、溫暖貼心、以德服人的好老師」。
  • 海灣鎮的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澆灌」他人的生命之花
    海灣鎮的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澆灌」他人的生命之花 2020-07-07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族團結進步】白音努爾: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民族團結進步】白音努爾: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2020-12-13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