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市湘西州東西部扶貧協作系列報導之二
團結報通訊員 尚文彥 石 竹 龍正鋒
扶貧先扶智。濟南市湘西州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教育扶貧協作是其中一個亮點。四年來,濟南市來湘西州支教教師共達655人,正是他們的無私付出,讓濟南市的先進教育理念在湘西大地化雨生根,湘西的教育之花也越開越豔。
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17%,優秀率第一!79.5,人均分第一!95.7%,合格率第二!」2018年7月5日,鳳凰縣思源實驗學校七年級36班的學生看到生物成績單後興奮不已。而在開學初,七年級36班在全年級14個班中生物成績合格率、人均分、優秀率均為最低。這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絕非一般的沉甸!背後的汗水無人知曉。
2018年4月初,來自山東省濟南錦苑學校的生物教師龐金嶺接任該班生物教學,全校所有教師都為他捏了一把汗。畢竟只有一個月時間,就要面臨期中考試和全縣生物學科競賽。能行麼?幾個不眠之夜,一個成熟方案在龐老師腦海中呈現:實施目標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重點,課上精講點撥;通俗易懂,結合學生親身體驗;分層作業,讓所有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喜悅;加強輔導,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講解,補齊他們的知識漏洞。
針對思源學校地處城鄉結合部,農村留守兒童特別多的實際,龐老師一次又一次地與他們談心溝通,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耐心講解,幾乎所有的中午和放學課後,龐老師都與同學們在一起。
一份相隔千裡的姐妹情
「說起支教,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艱苦。而我,因為支教,認識了一個小我10多歲的好妹妹。」採訪中,來自濟南市師範附屬小學的孫鈺傑喜形於色地說到。
她說起的這位好妹妹就是吉大師院附屬小學教師唐雯。因為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兩個附屬小學結為姐妹校,唐老師和孫老師也因此成為相隔千裡的一對好姐妹。2020年的6月,唐老師去濟南跟班學習,所帶的課程就是孫老師帶的4(3)班英語,而孫老師來湘西後所帶的課也正好是唐老師四年級6個班的英語。
唐雯2020年秋天準備公開課時,遇到了一個小小的困難,就通過視頻找到孫老師。孫鈺傑查找了資料,還及時提供了「濟南市公共教育資源網」的學習連結。
孫鈺傑來吉大師院附小支教後,負責6個班的英語教學,一周12節課,工作的強度和難度超出了預估。在課堂教學上,她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加強和孩子們的互動,避免「灌輸式教育」,讓學生做課堂學習的主人,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學得開心,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1個月後,她的課堂逐步走向正軌,和孩子們也能融成一片。可沒人知道,由於生活習慣不同,一時不了解學情,她與唐雯老師無數個夜晚相互交流著各自學生的情況。這種姐妹感情,將成為她們一生的財富。
一次神聖的愛心之旅
「認識湘西,我是從學校食堂飯菜的辣認識的,幾乎每個菜都有辣,不是野山椒,就是小米辣;然而,支教是自願的選擇,更是沉甸甸的教育責任。生活條件的艱苦影響不了我們濟南教育的品質和溫度。」來自濟南外國語學校的鄒寧老師由衷感嘆,感覺3個月支教就是一次神聖的愛心之旅。
根據安排,她先後擔任州二民中初三一個班的英語和高一一個班的英語教學,每周7課時外,還承擔學生日常管理活動。在適應了火辣辣的飲食,接受了陰雨溼熱的天氣,克服了語言交流的障礙後,她投入到緊張有序的教學工作中。
針對班級15名左右單詞基礎差的學生,鄒寧老師利用午飯前和晚飯前課外活動時間,專門指導幫助他們用英語構詞法記憶單詞,通過課上課下耐心的陪伴式,他們每天能掌握近20個單詞的用法。她每天與衝刺中考的孩子們一起,從早晨7點10分開始到晚上9點10分,不計辛苦,不計得失。
鄒寧老師說,她所執教班級三分之二的學生來自貧困家庭,大多數屬於留守兒童。為此,她特意設計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英語討論會,充分調動了每個孩子的參與活動激情。在複習鞏固掌握詞彙和語法的基礎上,她又組織同學們討論留守兒童等問題,還利用自己在國外教授漢語的經驗,讓大山的土家族孩子看到了外面的世界。3個月支教結束時,她說,這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難忘的愛心之旅。
一堂「擠爆」的示範課
「我還是忘記不了我們學校王老師曾經擠爆的那堂課。」談起前來古丈縣第三完全小學支教的濟南高新區第二實驗學校英語教師王梅,尚冬冰校長總是津津樂道。
王梅來古丈縣第三完全小學支教後,她不僅擔任英語教學工作,還輔助教導處、少先隊工作,在學校的每一節課,她都把自己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先進育人理念全部留在這裡。尚冬冰言語中只有讚許。
據尚冬冰介紹,2018年古丈縣教體局想組織城區所有的英語教師觀摩,但受場地限制,只能組織一部分教師現場觀摩。都沒有想到,那堂課竟然成了最火爆的一堂公開課。在課程結束後,很多沒來的老師得知了精彩的過程後,都紛紛惋惜道:錯失了一次大好的學習機會!
「時間能再多一些就好了,想在離開之前多上一些這樣的課,讓這裡的老師能有更多的參照。」王梅老師說。
一場浪漫的求婚儀式
「雅文,嫁給我吧!」2018年12月22日的下午,州第二民族中學的操場上,上演了一場浪漫的驚喜。支教教師周雅文的男朋友抱著一束玫瑰花,舉著戒指,單膝跪地向她求婚。
雖然沒有浪漫的環境布置,也沒有親朋好友見證,但周雅文卻說,沒有什麼比這一刻更珍貴。「一開始他只是說想來這裡看看我,沒想到他不遠千裡,還醞釀了一場求婚,一開始我很驚訝,但是後來一想,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事。」周雅文毫不隱瞞。
周雅文是濟南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的數學老師,之所以說求婚順理成章,是因為在周雅文來湘西支教前,她與男朋友就已經計劃在2018年12月訂婚。只不過,因為支教,兩人不得不推遲了訂婚時間。
四年來,像龐金嶺、孫鈺傑、鄒寧、王梅、周雅文一樣優秀的濟南市支教老師還有很多。他們用真心、真情和真知,在湘西大地澆灌培育了一朵朵教育之花,是那麼的鮮豔、那麼的美麗……
(湘西網-團結報)
(尚文彥 石 竹 龍正鋒)
(楊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