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大火上熱搜,再普通不過,
如果同一個綜藝一天之內有4條熱搜,這就有些稀奇了。
郭敬明贏了陳凱歌、趙薇面具、郭俊辰我就是白龍、于小彤哭戲,
4個熱搜當中排名居高不下的當屬郭敬明贏了陳凱歌。
再來看看這五個人,都出自同一檔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
《演員請就位》從開始播出就備受關注。
同是綜藝,憑什麼他就這麼火?
以演員二字做看點的綜藝層出不窮,《演員的品格》、《演員的誕生》、《我是演員之巔峰對決》……
它們的相似之處都是有導師指導,演員同臺競技,單看這一點《演員請就位》和它們走的是同樣的路線。
但是,優秀不是靠模仿,而是靠創新。
李少紅、趙薇、郭敬明還有陳凱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四位導師都是導演。
也正是這個陣容,讓《演員請就位》成為國內首部導演真人秀節目。
對決。不僅是演員演技的PK,也是導演們精心指導、拍攝成果的PK。
導演+演員,專業的事就讓專業的人來做,這才是真正的看點。
但是反觀前幾期的《演員請就位》,哪位導演輸了,哪位導演贏了,都並沒有如此迅速的衝上熱搜榜。
而陳凱歌和郭敬明在節目中究竟擦出了怎樣火花?
01.
導演互拍作品的好戲上演了。
遠的不談,就說近的,上一期『手撕流量』黃宥明,『大打出手』牛駿峰,一個語不驚人死不休,另一個作風頗為彪悍。
入戲太深牛駿峰,宥明痛批潛規則。
而這一期,已經進入導演互拍的階段,
所謂導演互拍,就是兩個導演從對方的過往作品中取材,拍成短片進行PK。
時間緊,任務重。
演員壓力大,導演壓力更大。
正因為分組PK,所以才更有看點。
陳凱歌VS郭敬明,趙薇VS李少紅。
雖然每位導演都各有各的風格,但是影壇老將陳凱歌與大眾印象中的「爛片導演」郭敬明過招才是最吸引人的。
論郭敬明能抗住陳凱歌幾招才會敗下陣來?
滿腦子都是陳凱歌KO郭敬明。
這會是最終的結果嗎?
郭敬明贏了。
大反轉,小編有些不敢相信,
但是小編相信這事可能會被小四的粉絲拿來吹一輩子。
02.
劇本真的好嗎?
模仿和抄襲,只在一瞬間。
郭敬明善於模仿,眾人皆知。小說《爵跡》的開篇就是模仿老作家蘇童的寫作技巧,而且他也直接講過自己高中時就可以模仿很多人的文章風格。
同樣,郭敬明將模仿融入到了拍攝影視劇的方面。
郭敬明的劇本——《妖貓傳》
再現還原白鶴少年出場的唯美畫面,
既美又悲,浪漫的感覺確實是郭敬明所擅長。
選段必須要選最好的。
貴妃喝下毒酒,白龍不舍追去。
看似簡單的兩步,其中包含了陰陽相隔、少年的深情,
更引出了四角戀。
丹龍愛白龍——白龍愛楊貴妃——楊貴妃愛皇帝——皇帝愛自己
經他之手成全了白龍在墓中見貴妃最後一面的夢,眼睜睜的看著心愛之人在眼前死去,這個痛的情節果然符合郭敬明的風格。
悲更悲,痛更痛。
《妖貓傳》模仿也好,創新也罷,半路轉行的郭敬明畢竟不是科班出身,拍攝的片段,節奏感、鏡頭感略顯拖沓。明顯能看出其只知皮毛,未得精髓。
相比於郭敬明拿到的《妖貓傳》劇本,拍攝順利,陳凱歌手裡的《悲傷逆流成河》反倒像是一塊燙手的山芋。
劇本沒內涵,沒隱喻。毫不客氣的來說就是與陳凱歌的風格相反。
像郭敬明一樣模仿?
對不起,陳凱歌做不到。
反其道而行之,《悲傷逆流成河》以悲劇收尾,那我偏要以大團圓收尾。
用愛、希望和友情治癒青春。
易遙你想跳樓?我顧森西第一個不讓。
你想死?我齊銘不攔你,可你想想你媽媽。
易遙放棄跳樓,三人展望未來。
不說演員如何,光劇情就缺少煙火氣,我們雖然能看到陳凱歌在奮力補救,但是成效甚微。
缺少真實感,煙火氣,是郭敬明創作的一大特色,也是劇本的最大問題。
劇本本身的差距是硬傷。
03.
郭敬明贏了,陳凱歌笑了。
郭敬明能贏不是天上掉餡餅,努力自然是要付出的。
緊緊巴巴的2天時間拍出20分鐘的片段,和陳凱歌拍片2天成片8分鐘形成了對比。
能在短時間內與演員協調好打成一片,郭敬明也並不是沒有閃光點。
宋芸燁形容他是:可以並肩的夥伴,
一門心思撲在短片上,把短片當作品來看待。
天賦、功底如何小編不多說,只談他在節目上的態度:努力、專心、用心,這三點是值得學習和肯定的。
除了肯下功夫,郭敬明的情商也是在線的。
-你有遇到過別人說你拍戲不行的時候嗎?我就經常被人說『爛片導演』。但我願意跟你一起拍好它,我們就是要跟別人證明!不然,這麼累幹嘛?!
郭敬明用行動和精神帶動演員,大家一起齊頭並進。
而陳凱歌給演員的感覺是嚴苛的,《妖貓傳》張雨綺回眸拍了70多條。
嚴師出高徒這句話一點都沒錯:飾演易遙的沈夢辰,在陳凱歌的指導下成唱的非常迅速。
牛駿峰眼裡的陳凱歌,是中國最會調教演員的導演。
-最主要的是眼裡要有東西
-你的語氣是挑釁的,但是你的眼淚要下來,你現在是不夠的,你在醞釀醞釀。
-像這樣一個女孩遭受霸凌到如此地步,你現在的態度是誰也不原諒
講戲,還得是陳凱歌。
陳凱歌在主持人宣布郭敬明勝利後的會心一笑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怎麼感覺陳凱歌似乎看穿了一切?
是的,劇本拿到手,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結果重要還是過程重要?
對於演員來說學習的過程自然要比結果重要,
過程不同,終點始終都只有一個——讓演員去就位。
陳凱歌的笑是對演員學有所成的欣慰。
就像他講的那樣:結果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演員能否從拍攝中有所領悟,能否在推動中得到進步。這個目的達到了,這個事情其實就很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