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最昆明·大街小巷之旅|聞一多朱自清梁思成林徽因都在這裡住過!

2020-10-30 盤龍文旅MoreLife



是誰在深夜點著燭火寫作?是誰披起毛氈套上西裝要去授課?又是誰在為西南聯大的校舍皺緊眉頭?是聞一多,是朱自清,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抗戰時期,他們在龍泉古鎮艱苦卓絕地奮鬥;和平年代,他們的偉大精神永遠留存。去到司家營,看看他們遺留的足跡吧。去聞一多朱自清舊居聆聽他們的故事;去龍泉古鎮研究院拾起兒時的記憶;去梁思成林徽因舊居體會他們生活的點滴;再去陸子安宅院和龍頭街115號院享受寂靜時光。


大街小巷之旅,跟著呂娜,發現不一樣的盤龍。



聞一多朱自清舊居

wen yi duo zhu zi qing jiu ju

/

此前從不知道在昆明城還有這樣的地方,對那一段歷史也只粗略了解。了解他們的故事以後,再踏入這棟一顆印建築,就有了無法言說的感覺,對他們的大無畏精神感到敬佩,也為其中貼近生活的點滴所感動。


聞一多朱自清舊居

聞一多朱自清舊居在綠蔭成林的聞一多公園內,附近的居民經常在公園裡散步和鍛鍊,那棟一顆印建築就靜靜矗立在那裡,後面是悠悠湖面,群鴨穿過蘆葦,留下陣陣水波。到了門口,清華文科研究所舊址的牌匾是時光的記憶,二樓窗口的瓦貓在靜默守望。




每次來到一顆印建築,總能被先輩的創造力所感動,踩著木板穿過一個一個房間,透過一個一個窗口,看見許多不一樣的景致。房間內所有的展陳都在講述聞一多和朱自清在這裡的點滴,我看見聞一多寫給妻子的情書、朱自清房間的帽子。去拍攝那天外面正好下起大雨,坐在窗前聆聽雨聲也是生活中難得的時刻。











曾經二樓的清華文科研究院,現在是盤龍區圖書館總分館制的一個分館。附近的一些老年人經常到這裡看書,他們戴著老花鏡,捧起一本書就是一個下午,偶爾遇到幾位同齡人,講起房屋主人的故事,跟著聽聽也覺得自己收穫了不少。








我最喜歡一顆印建築的樓梯和過道,它們好像可以通往任何地方。經過樓梯走進每一個房間,都像是探秘的過程,總在期待下一步會是什麼。連接房間的廊道也特別適合拍照,只有打開一顆印的窗戶,才能觸摸到這裡真實的靈魂。

地址 | 盤龍區龍波路俊發城聞一多公園內聞一多朱自清舊居







晉式宅院

在聞一多朱自清舊居旁,還有另一棟一顆印,它就是晉式宅院。平日裡,是京韻庭院實驗劇《聞一多》的演出場地。每逢演出,這裡總是坐滿觀眾,而演員們則一遍又一遍的,將聞一多那些故事緩緩講述。

地址 | 盤龍區俊發城聞一多公園內聞一多朱自清舊居旁




龍泉古鎮文化研究院

long quan gu zhen

wen hua yan jiu yuan

/

這裡是當之無愧的寶藏地!走進龍泉古鎮文化研究院的時候,完全想不到裡面有這麼多驚喜,了解老昆明生活、感受西南聯大名人們的風採、拍照打卡都是不二選擇。


舊物博物館

在龍泉古鎮舊物博物館裡,有很多「老昆明」物件,小時候家裡喝水的口缸、用磁帶的錄音機、還能運作的電風扇......走進這裡的一瞬間,就像掉進了80年代的昆明,點點滴滴都是回憶,隨便哪個角落拍張照片,不用調色就是復古大片。

















西南聯大名人展

你有沒有想過某一天,可以真正融入到西南聯大那個時期去。看著梁思成和梅貽琦的來往信件,聞一多最後一次演講的生動漫畫,觸摸到馮友蘭曾經使用過的桌子,仿佛真的穿越到了那個時代。一旁破舊的老式鋼琴和頗具年代感的留聲機也似乎在訴說著這裡的每一寸時光。

地址 | 盤龍區司家營龍泉古鎮文化研究院






梁思成林徽因舊居

liang si cheng lin hui yin jiu ju

/

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世界如何更迭,總有些東西是不可磨滅的,就像梁思成與林徽因的愛情。而在這座他們一生中唯一為自己建蓋的居所裡,愛意藏在每一個角落。


梁思成林徽因舊居

梁思成林徽因舊居內,展陳著西南聯大那段時期的歷史,講述了他們如何遷移到大後方,如何在艱難日子中開出花來。還有梁思成林徽因的許多老照片。其實房間裡有很多細節,都是梁思成為林徽因設計建造的,每一個都是一篇故事。








這條小路的盡頭被兩旁的樹木繁密的樹葉掩蓋,路的這一頭兩旁都是房間,在窄窄的小路徘徊,想起梁思成帶著孩子們去瓦窯村撿石頭回來鋪路的故事,每一塊石頭代表每一個足跡,時光走了,它們永遠留在這裡。

地址 | 盤龍區寶雲路與北京路交叉路口往東南約600米


陸子安宅院

lu zi an zhai yuan

/

第一次看到這個中西合璧的別墅時,就被它的色調所吸引,灰調的磚牆搭配滇越鐵路時期代表藍,即使放在今天也不過時。


陸子安宅院

陸子安宅院的外牆已經長滿了雜草,我覺得這些綠色給這棟冷清的房子帶來了生命。站在藍色門框外,仰望巨大空曠的磚牆,誤入草叢中又遇見守護這裡的松柏樹。總之不論在那個角度,都能感受到它獨一無二的美麗。







走進房子的一瞬間,就感覺回到了民國時期,如果有個類似的民宿,應該會特別受歡迎。二樓的陽臺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站在上面眺望遠方的雲,回首看見愛人站在樓下,這才是最愜意的生活吧。

地址 | 盤龍區龍頭街地鐵站A出口背後










龍頭街115號院

long tou jie 115 hao yuan

/

龍頭街115號院也是一座傳統的一顆印建築,這棟民居,已經有上百年歷史,斯人已逝,獨留它在這裡。


龍頭街115號院

115號院是在一片喧囂裡獨有的一片天地,走進院子中的那一刻,耳朵和眼睛都靜了下來,雲朵好像也靜止了。院落中有幾株小草堅強的冒出頭來,能在115號院院子裡的臺階上坐下來,感受時間的流動,也是快節奏生活中難能可貴的事情。






這裡的木紋好像比聞一多朱自清舊居的要更深,深紅色的窗子和門散發著古老的氣息,撫過一道道門,一扇扇窗,回首已經百年。天氣好的時候,陽光能把院子照的發亮,透過窗欞的空格照到屋裡去。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115號院,我覺得它就是鬧市裡的慢時光。



相關焦點

  • 《梁思成與林徽因》風華逝去
    此片乃大學畢業時下載而於工作地方看完,當時驚為天作,其影像之高清、資料之難得、編排之巧妙、學術之魅力、時代的流離,無不令人感慨嗟嘆,而最動人者,還是梁林無以倫比的個人魅力,以及那個中西交蕩、一去不返的絕代風華!
  • 紀錄片《梁思成與林徽因》合集
    這裡曾經住過一位享譽世界的歷史學家:費正清,一位在西方世界開創了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學者。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還是學生的費正清和他的新婚妻子費慰梅,在北平結識了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梁思成、林徽因。當時誰也沒有想到,他們之間的友誼,竟會持續如此長久……這間書房裡小心翼翼的珍藏把我們帶入到中國一對著名知識分子夫婦傳奇的人生故事中。
  • 紀錄片《梁思成 林徽因》第一集
    在他們面臨事業選擇、感情波折、人生困頓之時,父親總是會最及時地,將自己的人生感悟用最溫婉的方式傳遞給孩子。梁家兒女是如此幸運。他們有這樣一位至性至情的爹爹,他為兒女們留下了世間最寶貴的財富——人格的力量。我看過的關於梁思成、林徽因兩位先生的自媒體文章,許多解讀角度庸俗且讓人費解,內容大多是那些沒有出處和考證的流言蜚語情感八卦,還有如女性怎樣獲取幸福一類的雞湯文。
  • 梁思成:為什麼娶林徽因的一定是他
    他們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他們卓越的一生中,曾經有無數精彩的瞬間令我們為之動容。這其間,因為戰亂,流亡西南聯大的經歷,無疑是最璀璨的篇章。梁思成和林徽因的顛沛流離,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開始。任何一場戰爭都有兩個戰場。在北京,因為持續發表了一些震驚世界的學術文章,梁思成和林徽因作為建築界的重要人物,引起了日本人的高度關注。梁思成接到日軍送來的,共建「東亞共榮協會」的請柬。
  • 林徽因為何選擇了梁思成,而不是徐志摩?這裡藏著女人最深的秘密
    但是為何林徽因最終選擇了梁思成,而不是徐志摩?這裡其實藏著女人內心最深處的秘密。 1904年6月,林徽因出生於浙江杭州,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林父深得「富養女兒」的精髓,林徽因從小就接受了優質的教育,既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薰陶。
  • 被誤讀的金嶽霖、林徽因與梁思成:三人行的背後,更多的是信任
    在林徽因的生命中,除了徐志摩,陪伴她最久的人就是梁思成和金嶽霖,一個是她的丈夫,一個是她的摯友,但是後世對於他們之間的關係卻存在著誤判,對於他們三人來說,他們之間的關係其實遠比想像中的要簡單許多。
  • 梁思成那麼愛林徽因,為何林徽因去世之後,他卻娶了二婚的林洙?
    在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緋聞已經鬧得滿城風雨的時候,林徽因卻扭頭嫁給了梁思成。就在大家以為梁思成愛林徽因愛得不可自拔的時候,梁思成卻又在林徽因去世之後,娶了她的學生林洙為妻。 如此劇情,真可謂是跌宕起伏。
  • 豆瓣9.4分紀錄片:提起梁思成林徽因 不該只想到八卦
    過了不久,梁思成前來拜訪。彼時的他連建築學是什麼都還不知道,聽完林徽因的解釋,他憑著對繪畫的喜愛也決定要選學建築。梁林兩家門當戶對,來往密切,有意結為兒女親家的父輩就建議他們赴美留學,希望二人能在共同的學習中增進了解、培養感情以決定終身大事。1924年,23歲的梁思成和20歲的林徽因一同來到了美國建築學最好的賓大。
  • 罕見梁思成和林徽因合影,氣質優雅郎才女貌,兩人帶病設計國徽
    梁思成、林徽因,民國時期一對著名的夫妻,他們兩人不僅才華出眾,而且還都是建築大師,為我國的建築學科奠定了基礎。這是一組記錄他們相愛一生的老照片,非常珍貴。梁思成和林徽因相識於1918年,那時梁思成17歲,林徽因14歲,由於兩人的父親是多年的好友,所以兩家大人有意想撮合兩個孩子。
  • 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到底誰才是最愛林徽因的?
    林徽因一直都是一個熱門話題,她的才華,她的學識,她的時尚,她的文人,她的許多方面都令人欽佩,但是人們最感興趣的還是她的愛情故事。說起林徽因的愛情故事,可以提到三個男人: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從「動心」這兩個字說,林徽因對三個人都動心過。
  • 80年前,金嶽霖甘心住在昆明棕皮營林徽因住房旁搭建的一個小屋裡
    金嶽霖追隨林徽因到昆明,在林徽因住房旁邊搭建一座小房,心甘情願住了下來1940年春天,金嶽霖來到昆明的棕皮營,他緊靠著棕皮營梁思成、林徽因的住房蓋了一間「小屋」居住。這間房屋較梁林的住房不僅面積小得多,而且低矮。
  • 《梁思成與林徽因》主創團隊&分集簡介
    在林徽因的一生中,這也是一段最快樂的時光。親情,友誼,思索,創作……一切都在她的筆下盛開。也是在這一階段,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費正清夫婦走進了他們的生活。1937年7月,梁思成林徽因迎來了他們人生道路上最輝煌的一刻,他們發現了夢寐以求的唐代木構建築——五臺山佛光寺。 然而,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他們的命運開始逆轉。第四集:流亡山河破碎。空前悲壯的大流亡開始了,曾經寧靜富足的生活轉瞬間變成幾件隨身顛簸的行李……1937年8月,梁家踏上戰爭流亡之路。
  • 三個男人如此愛她,她竟然住龍頭街的瓦房
    聞一多、朱自清、林徽因、梁思成、金嶽霖……那一年,他們都在龍頭街。在詩人、文學家的筆下,這裡充滿了詩情畫意,有世外桃源般的美麗風景。沿著盤龍江,走近龍頭街,從大路到巷子、從江邊到村子,帶著高德地圖,搜尋良久,記者仍未找到林徽因住過的那處瓦房。
  • 林徽因梁思成這對神仙眷侶的婚姻,也一樣是圍城?
    她曾對梁思成說起,如果山中畫面有男子見到,一定會沉醉暈倒。梁思成聽罷頑皮一笑,回答:「我看了就沒暈倒。」林徽因於是連聲嗔怪梁思成太過理智,不懂得欣賞。從林徽因到梁思成,一問一答都是戲言,卻也可以一窺二人不同的性格。
  • 《梁思成與林徽因》隨記
    第一集,父親原來梁思成學建築根本與林徽因有關。林徽因小時候和姊妹爭糖果,也被爸爸寫在相片上。和爸爸出國,林徽因當翻譯,林爸爸說了句類似「有一個天才女兒真是甜蜜的負擔(不是容易享得福)」之類的話。梁思成跟梁啓超寫信抱怨,擔心自己整日繪圖,最後成一個匠人。梁啓超回,你有這種擔心,說明你的學問將會發生進步。
  • 豆瓣9.3分紀錄片《西南聯大》——都講述了哪些民國「巨星」的故事?
    ,而周圍的同學又儘是楊振寧、李政道、鄧稼先、汪曾祺、穆旦等人,同時它的校舍又是由林徽因、梁思成親自設計……那麼這樣的學校,是不是可以堪稱「史上最豪華」陣容?聞一多講《古代神話與傳說》時,教室裡裡外外都是人,不但中文系、文學院的學生來聽講,甚至工學院的學生穿過整整一座昆明城也要來聽課。學校從長沙遷到昆明之時,聞一多和幾位老師帶領二百多名男同學,開始三千多公裡的徒步西南之旅。
  • 《梁思成與林徽因》紀錄片全8集,一段永遠被銘記的中國建築歷史……
    這裡曾經住過一位享譽世界的歷史學家:費正清,一位在西方世界開創了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學者。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還是學生的費正清和他的新婚妻子費慰梅,在北平結識了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梁思成、林徽因。當時誰也沒有想到,他們之間的友誼,竟會持續如此長久……這間書房裡小心翼翼的珍藏把我們帶入到中國一對著名知識分子夫婦傳奇的人生故事中。
  • 《梁思成與林徽因》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
    初見,是因為電視裡電視劇都已經看的差不多,只剩下一些爛劇不想理會,偶然看到林徽因梁思成,懷著好奇心,便點進去看。看了幾集,從開頭的林徽因的爸爸,出國留學,與梁思成相識等時間都寫得很清楚,為了事情的真實,甚至請了二人的兒子和女兒,還引進了國外的一對夫婦的書信。
  •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一段相差27歲的姻緣……
    長女梁再冰尤其反對這樁婚事,她遊說她的叔伯和姑母們,讓他們聯合寫信,來反對梁思成的再婚。林洙當時總是覺得,走在路上,似乎都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她感到惶惶不可終日。梁思成和子女的疏遠,與兄弟姐妹的不往來,她認為是自己造成,一直負疚在心,尷尬難當。而梁思成卻坦然處之,他寬慰她,鼓勵她,承擔了所有人的責難和詬病。林洙因此覺得那是「最快樂、最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