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說的「環境傳人」,老百姓要如何防?

2020-12-25 三秦網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鍾南山院士提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新冠又出現了新的傳播途徑了嗎?國家感染性疾病質量控制中心辦公室主任蔣榮猛接受新京報採訪時介紹說,「環境傳人」並不是新冠病毒新的傳播途徑,本質上就是物傳人。感染者汙染了周邊的環境、物品,健康人接觸後就可能被傳染。

國務院聯防聯控專家、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國之名醫王貴強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曾指出,通過青島疫情,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物傳人已經坐實了,第八版診療方案也強調了接觸病毒汙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尤其是要注意冷鏈物品,病毒在低溫下可以存活,已經在物品上分離出了病毒。

近期,北京和成都疫情也曾通報環境樣本檢出陽性的情況:

12月14日,朝陽區疾控中心接報1例核酸檢測陽性患者,對所居住環境酒店採樣,發現4件陽性樣本。

12月18日,北京疫情發布會通報,新增一上述確診病例關聯病例,朝陽區發現該例關聯病例後,對漢庭酒店、員工宿舍和工作場所進行環境採樣,發現宿舍區21件樣本陽性。

12月12日晚9時,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通報,自12月7日發現本地病例後,在環境和食品採樣檢測中,從病例使用過的物品、住家及周邊環境中發現了15份陽性樣本。

12月7日郫都區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病例家的冰箱、門把手的核酸採樣檢測都為陽性。

防「環境傳人」關鍵還在戴口罩、手衛生

防範新冠病毒,要防人也要防物,但普通人也不用過於恐慌。王貴強解釋說,防範物傳人,目前有兩個工作是特別重要的,一是物品的監控,現在海關已經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了,另一個是從業人員的篩查,現在國家也在開展相關的工作。

「現在物傳人,我們還是強調戴口罩、手衛生,是最有效的防範手段,尤其手衛生更是重要。」王貴強指出,家庭一定要做好手衛生,勤洗手,因為手本身就是一個各種病毒傳染的來源。

「洗手的重要性,我深有體會,我就是做傳染病工作的,一生中無數次的接觸感染源,甚至很多是很烈性的,現在我80多歲了,我預防感染的方法,排第一位的就是洗手。」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中國醫師協會名譽會長殷大奎也對健康時報記者強調了洗手的重要性,大多數傳染病都和手衛生有關係。認真洗手和不認真洗手,對疾病的防治效果不一樣。

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副司長、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宣傳組組長盧春山也指出,秋冬季節新冠病毒又到了活躍期,疫情的長期性、複雜性、不確定性沒有變,守住疫情防控一線,手衛生是防治感染的重要措施。

荊雪濤整理

相關焦點

  • 鍾南山院士說的「環境傳人」 老百姓要如何防?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 人。」12月19日,鍾南山院士提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 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新冠又出現了新的傳播途徑了嗎?國家感染性疾病質量控制中心辦 公室主任蔣榮猛接受新京報採訪時介紹說,「環境傳人」並不是新 冠病毒新的傳播途徑,本質上就是物傳人。感染者汙染了周邊的環 境、物品,健康人接觸後就可能被傳染。
  • 鍾南山院士最新研判: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檢驗人如何應對?
    12月19日 12月19日 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院士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表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出現新課題——環境傳播,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中新社廣州12月19日電題: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作者 蔡敏婕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9日出席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談及新冠病毒「環境傳人」鍾南山出席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蔡敏婕 攝談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課題鍾南山稱,現在,新冠病毒研究出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就是「環境傳人」。
  • 鍾南山:注意新冠病毒「環境傳人」,國內防控面臨兩大風險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表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出現新課題——環境傳播,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鍾南山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元旦眼看就快到了,春節感覺也就在眼前,結果就在本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給我們丟出了一個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這著實讓在寒冬辛苦奮鬥的人們的回家熱情涼了一大半。其實,如果大家了解一下「環境傳人」是什麼,也許就不會那麼驚慌了。「環境傳人」其實並不是新發現的新冠病毒傳播途徑,它的本質還是「物傳人」。相比新冠病毒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人傳人」,「物傳人」的風險較小。
  • 鍾南山最新預判:從「人傳人」到「物傳人」,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哪兩...
    一、鍾南山最新預判:從「人傳人」到「物傳人」。 12月19日,我們的鐘南山院士,發出這樣的預警信號: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 鍾南山院士說,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 一是境外輸入。
  • 鍾南山院士關愛袁隆平院士要少抽菸,抽菸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近日,網上熱傳了一段2011年鍾南山院士和袁隆平院士在某頒獎典禮上的同框視頻。視頻中兩位值得人尊敬且敬佩的院士互相關心,互相欣賞。鍾南山院士還調侃袁隆平院士,說,袁隆平院士的身體非常好,但是希望袁隆平院士以後別抽菸了。
  • 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秋冬季是流感高發季
    中新社廣州12月19日電 題: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作者 蔡敏婕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9日出席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談及新冠病毒「環境傳人」,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合作」等話題。
  • 關於第二波疫情,鍾南山這樣說...
    關於第二波疫情,鍾南山這樣說......10月30日,鍾南山院士表示,從全球視角來看,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實際上已經開始,一些國家已再度強制「封城」。隨著天氣變冷,大部分北半球國家的疫情情況都會加重。但是我國有一套完整的群防群控機制,按照目前的防疫制度和措施強度,中國暴發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不過,社會還是需要對此保持警惕,因為最近已約有八次零星的疫情反彈,而且每次的時間間隔都更小。
  • 向中國的脊梁——鍾南山院士致敬
    沒錯,他就是鍾南山院士! 接著,84歲的老院士又受命擔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承擔著攻克防治這一病毒的重任。
  • 新冠「環境傳人」怎麼應對?旺旺水神支招!
    近日,鍾南山院士在公開場合提出,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課題。什麼是「環境傳人」?由此帶來哪些壓力?面對這種現象,又該如何應對?  01什麼是「環境傳人」?  雖然,氣溶膠在大的、開放的空曠環境中傳播的可能性並不十分大,但若是在較封閉的環境中傳播,就可能導致感染。  02「環境傳人」帶來哪些壓力?  之前,我們將關注重點放在近距離傳播,如某一個地方出現了新冠病例後,就對其接觸過的地方,進行密切接觸者追蹤以及環境和物體的消殺。
  • 吳孟達高鐵偶遇鍾南山院士,鍾南山院士比吳孟達還年輕啊
    實事求是,當今社會最有價值的「明星」,不是演員也不是歌手,而是為國效力的頂尖人才,比如說國士無雙的鐘南山院士,自疫情爆發之後,一直堅守在崗位上,兢兢業業,晝夜未眠,為抗疫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前段時間被授予了共和國勳章,國家級榮譽,何其的無上光榮。
  • ...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鍾南山院士介紹說...
    2020-03-12 17:44:31來源:FX168 【鍾南山:針對新冠肺炎任何國家都可以採取合適的方式來應對】1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鍾南山院士介紹說: 世界衛生組織把新冠肺炎定位為「大流行」(「最高級」),任何國家都可以採取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來保護老百姓。
  • 「抗疫」先鋒鍾南山院士的事跡
    連日來,疫情防控工作牽動人心,每個人都拿著標尺在測量。有質疑少數領導幹部失職不作為的,有批評捐贈物資發放不及時的,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感慨,幸好1月20日這天,鍾南山院士叫醒了大家,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當晚,身著格子襯衫的鐘南山出現在央視《新聞1+1》視頻連線中,肯定了有人傳人現象,證實有醫務人員感染,坦言現在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還很不夠,同時提醒大眾戴口罩有用,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
  • 鍾南山院士談電影《中國醫生》:用真正的人文精神打動觀眾
    、導演劉偉強在廣州與鍾南山院士就由博納影業集團出品發行的抗疫題材影片《中國醫生》的拍攝製作工作,專門舉行了座談會。在談到影片的傳播時,鍾南山院士表示,他希望電影能從人性的角度打動觀眾:「這部電影除了在中國放映以外,最好也能在國外放映,要用國內外觀眾都能理解的方式,用真正的人文精神打動觀眾。」
  • 【新冠"環境傳人",風險有多大?】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2月19日...
    2020-12-20 08:11:43來源:FX168 【新冠環境傳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2月19日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鍾南山院士稱,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鍾南山說道:「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日前,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全球疫情嚴峻的大環境下,如果零星病例發生,是常態化防控下的正常現象。
  • 鍾南山:院士、戰士、國士!
    他的言談舉止令全網瘋狂刷屏,令無數人為之振奮與動容,很多經常看偶像劇的女性朋友都說:沒想到被一個老爺爺圈粉,毫無抵抗。 84歲,在這個絕對需要安享天年的年齡,支撐他出山,承擔如此大的身體與精神負荷的,絕對是醫者仁心和國士風範。84歲高齡的鐘南山,是一位長者,一位醫者,一位仁者,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 專訪鍾南山院士:「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1月20日上午,我代表專家組匯報說,我們所看到的情況是比較嚴重的。它肯定存在兩個現象,一是人傳人,二是醫務人員受感染,這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標誌,說明這個疾病會迅速蔓延。  面對一個新的傳染性疾病,首先要考慮怎麼防。對所有的公共衛生事件,首先要把它堵在上遊,一定要防止它大量向外擴散。
  • 鍾南山院士的掛號費要多少?網友的評論火了:太貴!窮人看不起
    大家都知道,醫院一般都會分急診室、普通號、專家號等,一般掛專家號的人都是去解決疑難雜症的,因為專家號會比普通號貴,所以很少會出現掛不到專家號的情況,但現在專家號也一票難求啊。近日有網友曬出了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的專家號截圖,引發熱議的是1200的掛號費用,大家都知道專家號本身就更貴。
  • 鍾南山院士戰疫60多天行程曝光!
    「肯定存在人傳人」「14名醫務人員感染」「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一路輾轉廣州——武漢——北京——廣州,1月21日下午,鍾南山出現在廣東省首場疫情防控發布會上,他向中外媒體重申了這些重要信息。那天,所有的鏡頭都對準了非C位的鐘南山,幾乎每位發布人講完,他都要補充一番,並從專業的角度闡述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