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講個「鬼」故事 保證不嚇哭你…
稍微熟悉香港的朋友都知道,香港是個中西文化融合得非常巧妙的城市。在這裡,很多中華傳統文化和習俗保留得非常完整。一些在內地已經式微,或者失傳的風俗,在香港仍然很盛行。
比如說農曆七月的「鬼節」— 盂蘭節,內地來的朋友可能都未必聽說過。香港習俗,都說步入農曆七月,傳說中的鬼門關已開,百鬼橫行,一不小心就會遇到些奇奇怪怪的事。小編最近就有一次這樣的經歷⋯⋯
相信不少入鄉隨俗的老港漂在租房子的時候都會有些「小經驗」。小編就有一位特別謹慎膽小的朋友,看房子時總愛問 」這個單位幹唔乾淨咖?」
話說上周,他又要看房子了,這次卻專門帶上一個三歲的小孩(據說小孩和動物對靈體特別敏感,容易感受到它們的存在)。
那天我們看房子的時間正是黃昏,就是俗話說陽氣和陰氣交匯的時間。剛進屋一會,那個小朋友忽然跑朝西面的一扇窗戶前呆了一下,然後對著窗外揮著小手,口中還念念有詞⋯⋯
細聽之下,原來他是說「伯伯再見」!
「伯伯再見」?!這裡可是二十多層樓啊,窗外是不可能有人的。那位朋友此刻已經心知不妙⋯⋯ 他壯著膽子,一步、一步走向窗邊⋯⋯
果然,窗外,空無一物!這時,他已經寒毛直豎了,雖然還有太陽的餘暉照在身上,他卻只感到一陣陣寒氣逼人。他戰戰兢兢、結結巴巴地向小孩吐出一句話:「你…你在…跟誰在說話?」
「」跟伯伯啊!」小孩天真爛漫地答道。
「外面沒有人啊!你跟哪個伯伯說話呀?!」朋友害怕得聲音都變了。
小孩卻不慌不忙慢吞吞地回答:「哪一個伯伯?太陽伯伯啊!」
小編在一旁真是笑到人仰馬翻,鬧出這個大笑話,都是因為這位朋友對「鬼」的恐懼。「鬼節」又到了,你又怕不怕呢?你知不知道「鬼節」有甚麼習俗和禁忌?
小編請教了香港本地的朋友,「業內人士」指點有以下幾件事不要在「鬼節」期間做。
大家記清楚哦!
鬼節期間,你可能會看到街上有大大小小的化寶筒。香港人有鬼節燒「街衣」給遊魂野鬼的習俗,既有祭品,也有紙錢衣包,甚至會撒一些硬幣。如果你在街上見到一些硬幣,千萬不要撿起來揣兜裡啊!因為這些錢,不是給活人的呢⋯⋯
傳說每個人都有看不見的三把火,分別在額頭和兩邊肩膀各一把,這三把火是人的陽氣所在,能讓靈體無法靠近侵害活人。如果肩膀被拍,其中一把火便會被拍熄,在這個陰氣重的月份,可不是件好事哦⋯⋯
留連在街上的遊魂野鬼,傳說都是因為無法投胎轉世,所以要尋找替身還陽。如果在寂靜無聲的深夜,你獨自走在街上,突然聽見有人喊你的全名,千萬千萬別回頭啊!否則小編無法擔保,你會看到什麼⋯⋯
民間傳說,鬼怪因為沒有肉體,所以喜歡黏附著牆行走。如果你總愛靠牆走,小編勸你在七月改一改這個習慣,走路不要貼著牆,不要只顧低頭看手機,也不要亂踢路上的東西。畢竟沒有人想遇到些不想見的東西吧?
農曆七月,不要遊泳。民間傳說,水是半實半虛的載體,靈體特別喜躲在水裡或溝渠裡,這些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遊魂野鬼要找替身,經常會在水裡抓住泳客的腳扯下去。大熱的天,如果你真的很想去遊泳,穿上救生衣或許是不錯的主意⋯⋯
這個傳說有點搞笑,巴士公司和地鐵公司肯定不喜歡。傳說,末班巴士和末班地鐵不是給活人搭的,而是專門給那些「朋友」 搭的,所以儘量別搭上尾班車和鬼擠一路吧。(加班狗哭了……)
民間傳說很多,信不信由你了;不過七月十四是否真的如此恐怖呢?還是常年以來,人們以訛傳訛,誤解歪曲了這些傳統風俗的真正意義呢?想了解正宗傳統的盂蘭節傳統文化,本周「港真生活」會繼續為你解說。
無論如何,小編都希望每位朋友開開心心,疫情期間多多保重身體,「病毒」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對抗的「惡魔」、「鬼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