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開封 | 開封馬豫興商店

2021-02-18 開封胡同

馬豫興商店始建於清同治三年(公元1865年),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的歷史,原名金陵教門馬豫興雞鴨店。

馬豫興歷史

馬家原是雲南的回民,家勢顯赫,大致在清朝順治年間,吳三桂擁兵入滇,馬家受到極大影響,於是遷到了金陵(就是現在的南京),定居水西門一帶。開設商號「春輝堂「。

清鹹豐年間,清廷飲差大臣曾國藩總督湘軍,鎮壓太平義軍,「江南」、「江北」大營夾攻天國都邑"天京"(南京),時局動蕩。馬水岑攜眷北遷,定居河南開封。於文殊寺(現文化街)開設「豫盛永」商號,經營南北食貨。針對中原盛產雞子的情況,結合鴨類製品的加工方法,苦心鑽研,改進傳統工藝配料,以母雞為主料烹製出熟食品上市。其選料考究,工藝獨到,別具風味,造型別致。馬永岑別具心裁的以「桶子雞」名之,甚受食客歡迎,進而譽滿古城,生意漸趨興隆。」

「清同治三年,馬家籌集資金在鼓樓北山購置房產五間,將作坊遷至此處。那時,開封為河南府城,河南古稱「豫州」;「興」者,「興隆發達」。馬永岑就借「豫興」之意將新遷商號以「馬豫興」名之。全稱「金陵教門一一馬豫興雞鴨店。」

「清光緒十二年馬永岑去世,光緒二十五年,鼓樓街拓寬,該店遷移至鼓樓南山。」

抗日戰爭勝利後,馬豫興」重整旗鼓,力圖振興。一九四八年十月開封解放,社會安定,百廢俱興。在人民政府的扶助下,「馬豫興生意興隆繁盛。該店傳統風味食品牛肉乾曾遠銷上海、武漢、廣州諸大城市及港澳、東南亞一帶。尤其是在抗美授朝期間,經國家有關部門審定,作為軍需品運往朝鮮,支援中國人民志願軍,受到政府彰。」

在對私人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中「馬豫興」、「尚豫興」、「福興齋」、「宜生齋」四家回族食品店合營,成立了「馬豫興雞鴨合作商店」。

馬豫興商店屬市食品公司管轄。在1986年體制改革中,店內職工多為回族,經研究從1986年4月份由開封市牛羊肉加工廠管理。1981年更名為馬豫興商店。該商店是一個百年老店,在開封以及本省內都有很高的聲譽。

自一九八二年以來,「馬豫興」傳統產品桶子雞兩次獲得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馬豫興桶子雞

手拿一串七,來到鼓樓西,馬豫興家好桶雞……

馬豫興桶子雞選取肥壯母雞,從翼處開膛、取髒,用荷葉或秫杆裝撐造型,加多味輔料入老湯鍋文火滷製。其乳黃誘人,荷香撲鼻,肥而不膩,鮮美脆嫩。可謂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有些朋友吃過桶子雞感覺並不好,常抱怨咬不爛,啃不動,這除了和做的質量有關外,很大的原因是吃法上不對。由於桶子雞本身的特點就有一個脆字,註定了桶子雞並非是刀剁成幾塊,啃來啃去,也不是撕成幾半,大口的去咬,桶子雞講究的是要先剃骨,再切片,吃的時候夾起無骨的肉片,細細嚼來,越嚼越香。從這一點來看,桶子雞並非是一個讓人吃飽的食品,而是讓人去享受的食品。

除桶子雞以外,該店上市的燒雞棕黃光亮、骨酥肉爛、醇香味厚,悶爐烤鴨造型豐滿、肥嫩濃鬱、香酥適口板鴨色澤淡黃、肉質鮮美、微透桂香,牛肉乾顆粒均勻,成中透甜,回味綿長;另如五香醬牛肉,削羊肉,牛骨髓油茶,酥魚等也是作工精細,獨具特色。堪稱南北風味各異,色香、味、形俱佳。

咬咬牙,瞪瞪眼,吃不動,你別扔。

吃了肉,嚼骨頭,喝口酒,一刺溜。

老餅老師曾經有介紹馬豫興的:老餅戲說開封故事——馬豫興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開封
    ,所以沒必要跑這麼遠,開封市的店鋪做的味道也不錯,北環老河大那裡有家,生意火爆,常常沒位置,宋門外也有家,這兩家我覺得做得已經很好了,建議去吃,兔子雞子都是現點現殺的,場面有點血腥說到桶子雞就要先說一說開封的百年老店「馬豫興」,馬豫興現在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打著他的旗號開的店,大家也許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但說到它的全稱「金陵教門——馬豫興」就很少人知道了。
  • 桶子雞系開封特產名菜,絕對值得一試
    桶子雞系開封特產名菜,它選用當地的優質筠母雞,採用百年老湯煨制而成。色澤金黃,肥而不膩,鮮嫩脆香。其中以馬豫興桶子雞最為出名。馬豫興桶子雞以製作精細、選料嚴格、味道獨特而久負盛譽,歷經一百多年而久銷不衰,現由馬豫興雞鴨店烹製經營。
  • 聞名全國的開封老字號,一天能賣不少桶子雞,吃起來肥嫩鹹香
    而要說到河南開封的特色美食,那肯定就是桶子雞了,你們吃過嗎?在河南開封,桶子雞可是一道傳統特色名菜,流傳至今歷史悠久,而且當地人都很喜歡吃,也是招待貴客的不二選擇。而開封賣桶子雞的店鋪也有不少,可以說滿大街都是,但最有名的還屬這家百年老店馬豫興桶子雞。
  • 舌尖上的開封,中國八大古都之一,邀請您品鑑當地特色美食
    開封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歷史上的開封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北宋東京開封更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開封是豫菜發源地,開封小吃更是其城市特色。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開封都有哪些美食吧!一、開封灌湯包開封灌湯包風味獨特,是開封著名食品之一。灌湯包皮薄,潔白如景德鎮陶瓷,有透明之感。吃之,內有肉餡,底層有鮮湯。開封人吃灌湯包子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
  • 開封桶子雞到底味道如何?身為四大名雞之一,值得人們期待
    這道菜是河南開封的名菜做出來的雞肉顏色焦黃,整體肉感鹹而香,肥而不膩,越嚼越有嚼勁。這道菜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首先雞肉本身就有大量的蛋白質,而且這種蛋白質非常便於人體吸收,有增強人們體力,強身健體的卓越功效,同時桶子雞所用的雞是母雞,母雞對人的身心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它可以補充人們身體中的磷脂,如果各位吃貨有營養不良,貧血暈血,整日無力的情況,那麼多吃一些桶子雞是絕對沒有壞處的。
  • 老開封 | 開封又一新飯莊
    1906年,錢榮升攜資來到開封,與人合資開設了「座上春飯莊」,專營揚州菜,但不符合當地口味,慘澹經營了兩年之後關門停業。在一位同鄉的資助下,他在開封山貨店街租下三進三出的院子,用高於其他飯莊一到兩倍的工資,聘請到長垣幫王鳳彩、王芳嶺、趙廷良、王柱三以及開封籍的趙裕茹、陳永順和新鄭籍的劉庚連等業界精英,開設了一家新飯莊,起名叫「又一村」。
  • 第四屆開封藝術節開幕 | 吃遍開封,你需要這樣一份美食攻略
    2019年11月4日,第四屆開封藝術節在古都汴梁隆重開幕,這是時隔20年後舉辦的開封藝術節,開封分別於1984年、1987年、1999年,舉辦了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菊城戲劇節。2019年,將菊城戲劇節更名為開封藝術節。第四屆開封藝術節以「出彩開封—向人民匯報」為主題,由開封市委、開封市人民政府主辦,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於2019年11月4日至20日亮相古都。
  • 開封的嚼勁
    關於大學生活我並不想說太多,而對於承載這一切的開封,卻有很多東西不吐不快。像很多人一樣,我對開封的第一印象並不好。剛來的時候年輕沒見過世面,總會以高樓林立的標準來判斷一座城市,滿街亂竄的三輪車衝散了我對大學生活的滿腔期待,那些下了火車看到一望無際的平房就回去復讀的段子更加深了我對開封的不屑。關於這個失勢已久古都的沒落和往昔的輝煌,每天都有老開封在某個不起眼的夜市攤上唏噓到深夜。
  • 「這是黃燜魚……」老開封
    開封黃燜魚的製作技藝代代相傳。    我也賣過黃燜魚,那是在杭州。2000年「首屆中國美食節」在杭州舉行,杭州飲食公司的總經理給我打電話,說想請又一新的大師們去捧捧場。孫潤田潛心飲食文化研究與宣傳,被譽為「開封飲食文化的傳人、活字典」,先後被評為開封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科技興汴帶頭人、優秀青年社科學術骨幹、市優秀政協委員、市首屆風雲人物、市勞動模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封堂倌響堂文化」代表性傳承人;獲得河南省餐飲文化突出貢獻獎、中國中部地區傑出餐飲人等。
  • 吃開封:屬於開封人的雞血湯!
    相遇是一件神奇的事情略略有幸在過去的日子裡,和你們相遇,也感謝你們,陪伴我們「開封美食玩樂」「開封城生活」公眾平臺,「開封玩樂攻略」「開封城生活」微博,走過的每一天。從2017年開始,略略團隊踏遍開封的大街小巷,遍訪藏匿在大街小巷中的老店。這些老店,像是一位耄耋老翁,靜靜地看著時光流逝、歲月變遷,我們不希望,也不捨得這些老味道被人遺忘,因此便將它們悉數記錄下來。
  • 老餅講開封黃河故事——賈魯河
    我愛騎行,前些年我把開封周邊的各縣都跑了個遍,哪兒有名勝古蹟,哪兒有歷史遺存,著名的也好或無名的也罷,我都會騎車過去看一看,拍些照片,錄些視頻,查查網上資料,翻翻搜集的書籍,寫寫它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好多次路過賈魯河,最初還有點疑問,為什麼這條河稱賈魯河呢?走的遍數多了,也不再多想了,既沒錄視頻也沒有拍照片。
  • 十餘種配料於一體的杏仁茶,老開封人都喝過!
    身在開封的年輕人們可能對於老開封傳統而有特色的東西不甚了解熱衷於各種新奇小吃>新開業的飯店日料韓料西餐朋友問你開封有啥好吃的卻不知道哪裡是特色略知一二開封味為您介紹屬於開封的那些味道玫瑰,桂花醬,葡萄乾,枸杞子棗幹,瓜子仁,白糖等十餘種佐料色澤豔麗,香味純正是滋補益壽的佳品舊時售者均為回民,是老開封的早點之一
  • 吃開封:灌湯包的鮮美,開封人知道,開封人私藏的灌湯包館
    一提到開封的美食,小籠包總是第一個出現。無論是電視臺的節目,還是網絡的風評,「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這句描述開封灌湯包的形象,深入人心。要說開封人什麼開始吃灌湯包,可要追溯到北宋了。北宋時期,開封已有小籠包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
  • 吃開封:從開封走向全國的興盛德花生
    開封最受歡迎的小吃,一口上癮,停不下來!打開開封與外地友人的溝通渠道,///漫步在七朝古都開封的街頭,隨便找個路人打聽:麻辣花生哪裡的好吃?都會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興盛德。明亮通透是第一印象,正對面的亭閣屋簷下,美味整齊排列,滿滿當當,琳琅滿目,一眼看不到頭。
  • 厲害了我的大開封!就在剛剛開封夜市小吃又登上央視
    開封市餐飲行業協會高級顧問孫潤田告訴記者,今年6月,央視財經頻道(CCTV2)《消費主張》欄目來開封集中拍攝一周,分別前往西司夜市、鼓樓夜市、老味吃街、小宋城、邢家鍋貼老店等地進行取景拍攝,通過實地調查、親身體驗的形式,用生動鮮活的視聽語言,以輕鬆活潑的敘事方式,展現開封夜市小吃的魅力。
  • 開封與龐貝城
    ,很多人會想到:龐貝與開封的近似處。與了解別人對我們開封地下遺蹟保護有什麼啟迪!此時我是大腦暫時空白,然後從明代開封想到明代黃河大水淹沒開封城的歷史當開封人漫步在古羅馬帝國的龐貝市的廢墟上時,有幾個人會思考這樣的問題:龐貝與開封第一監獄建業現在工地的明大道宮遺址下的遺蹟有什麼至關重要的意義?
  • 開封府中沒有公孫策
    但歷史上並沒有公孫策這號人,宋代的開封府也不置主簿一職。公孫策其實是清朝文人根據當時的刑名師爺形象塑造出來的文學人物。師爺是清代地方長官私人聘請的行政顧問,又稱「幕友」。在清朝,幾乎每一個地方衙門,不論小大,都得有若干幕友,「自督撫以迄州縣,凡兵刑錢穀,事極紛繁,苟非佐理有人,豈能免夫叢脞。故一署之中,(幕友)多者十餘人,少亦三五人,匡正贊襄,責任頗為繁重」。
  • 味道開封,百年班記---開封老字號杏仁茶
    宮廷杏仁茶是失傳二百年的宮廷秘方茶,後經班氏後人根據家中收藏典籍不斷摸索更新配方 ,終於研製出具有開封特色的「班記杏仁茶」,其中包括:原味杏仁茶,薏仁杏仁茶,山藥杏仁茶等。          班記 杏仁茶的前身老開封甜食鋪,眾所周知開封的甜食膾炙人口
  • 開封巷弄
    在開封,素有 「 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  」之說,開封的巷弄,長短曲直縱橫交錯,有一種錯亂的美感。
  • 開封有個包青天,還有許多主題好公園 ┃ @開封
    文/搽搽先來一段天王劉德華唱過的我們開封的歌er▼古城開封,八朝古都。在歷史上有過一個個響噹噹的「曾用名」:大梁、汴梁、汴京、東京、啟封、老丘……關於開封的故事應該也是婦孺皆知吧:●《七俠五義》裡面的五鼠鬧東京啊,鬧的就是開封。●《水滸傳》裡面的梁山好漢大鬧東京府,鬧的也是開封。(為啥老是鬧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