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真香,又名:紫藤香、雞骨。豆科檀屬藤香,是一種多年生的木質藤本植物受傷後分泌油脂修復傷口所結的香料,其藤宋代叫吉鉤藤亦名烏理藤 美龍藤,降真香一般要五十年以上才能結香,降真香的油脂主要集中在受傷的地方,一般在藤的丫叉部位、受傷感染部分、創傷口部位都易於結集油脂,而且油脂豐富香氣清烈。
降真香價節節飆升成收藏界新寵
隨著海南降真香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認可,其身價倍增,已經有外省藏友也開始關注並涉足海南降真香收藏市場,降真香逐漸成為海口收藏市場的新寵。在海口東湖市場,今年年初的降真香每斤只有100——200元左右。日前,記者走訪多個古玩市場了解到,降真香的價格半年間平均翻漲十多倍。
收藏人士介紹,在市場上,品相好的降真香已經不是按斤賣,而是按單件算,若按單件價格換算成按斤算,則每斤最高達到數萬元。
有藏家則向記者透露降真香收藏的「門道」:一根兩根的買,單件購買降真香,根本吃不消,只有通過分散壓低價格收購,才可能從中意外撈到好貨。
專家擔憂炒作毀物種降真香正名亟待解決
近幾年,伴隨著降真香在收場市場迅速「發跡」,其實,有關降真香的行業爭論也是一直不斷。
針對降真香交易市場紅火的現象,專家提醒廣大市民:要理性面對,不要盲目跟風炒作。同時提醒大家對降真香樹木要珍惜愛護,不要亂砍濫伐。「降真香目前仍然處於原材料研究階段。」海南「三香」協會秘書長魏希望坦言,不建議普通市民盲目參與跟風熱炒。這些木頭只有在懂得欣賞的人手中才會有用,不懂得欣賞的人買回家也只是一根普通的棍子。盲目瘋狂更會加劇市場混亂,導致掠奪性開採,會對降真香物種造成毀滅性破壞。
「但由於降真香文化斷代,導致目前爭議不斷。」魏希望介紹,黃花梨由於與降真香在藥用價值上相近,在古代曾經一度作為降真香的替代品來使用,導致降真香一直被當做黃花梨,而降真香的學術名稱至今是個空白。
目前,降真香的物種重視不足,保護工作嚴重滯後。降真香的文化研究有多項亟待解決工作,其中,第一步便是儘快申報受國際認可的統一的學名。魏希望表示,近期中國藥典編輯委員會相關負責人正在考察,目前有關方面正在對降真香的進行進一步的考證。屆時,我國官方資料將對降真香的描述做出修正。
由於降真香物種面臨滅絕,今後,應儘快推動申報將降真香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受威脅植物紅色名錄》,在世界範圍內,加強降真香的保護,防範惡意開採。業內人士表示,珍貴的降真香資源是國家熱帶植物中的瑰寶,也是世界上稀缺的品種,國家應組織植物生物專家學者研究並立法保護,在保護的基礎上可持續開發利用,使其在香料、醫藥等方面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造福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