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文 | 知元
本文首發於智贏有方,轉載請申請授權
2021剛開年,正當人們還沉浸在跨年的喜悅中時,就聽到了一則沉重的消息:
年僅25歲的《巴啦啦小魔仙》主演孫僑潞意外身亡!
孫僑潞的媽媽在微博發布長文悲痛表示:「我引以為傲的孩子,永遠離開了我。」
在長文中,孫媽媽還提到女兒的死因——心梗發作。
關於女兒心梗發作的原因,孫媽媽雖然並沒有做過多說明,
但網友們卻從孫僑潞發布在網絡的日常生活中發現,原來這一切,早有預警!
長大後的孫僑潞,雖然沒有出演過多的影視作品,但也一直活躍在短視頻平臺,向粉絲分享日常,和網友親密互動。
她曾放棄北京電影學院的錄取名額,前往紐約電影學院求學;
也曾飽受「童星」光環困擾,長開後的臉被網友造謠「整容」、和外甥拍張照被造謠「二婚生子」。
甚至在留學時,因抑鬱症和躁鬱症兩度自殺。
直到進醫院搶救,洗胃時看到自己的狼狽模樣,才幡然醒悟。
退學選擇回國創業後,又因為經常熬夜,住進了醫院。
在呼籲大家「千萬不要再熬夜」時,她也提及自己之前從沒有意識到熬夜的危害,直到24歲以後,身體抵抗力急速下降。
到醫院做了一個檢測,才知道25歲的自己,身體年齡其實已39歲!
要知道,身體年齡和實際年齡如果相差4歲,就證明人已經處於嚴重亞健康狀態了,而她卻相差14歲,身體的受損程度可見一斑。
除了熬夜,經常喝酒,也給僑潞的身體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在之前發布的一個視頻中,她說自己為了喝酒,已經花費了幾百萬。
事發當天凌晨,她還發了一條定位在酒吧的朋友圈,稱自己2點還沒倒下。
有網友稱她和朋友在一塊兒跨年聚餐,可能正是因為有人勸酒,喝太多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儘管這張截圖的真實性尚未得到證實,但僑潞不健康的作息和生活方式,確實讓人警醒。
她才25歲,正值青春,未來有無限可能,卻因為心梗猝死,大好年華被硬生生畫上了句號,離開了這個尚有留戀的人世,徒留親人無限悲痛。
就像僑潞媽媽說的一樣:「總覺得只要我抬頭,就能看到你蹦蹦跳跳地朝我走過來,問我:『媽媽,今晚吃什麼呀』?
可我以後做再多的菜,你也不會來吃了……」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意外不會到來,危險離我們很遠,
但現實,卻往往不能如願。
僑潞的悲劇並不是個例,就在元旦假期的最後一天,有網友爆料:
拼多多98年女員工加班回家,凌晨1:30在路上猝死。
她長得漂亮,熱愛生活,喜歡唱歌,還當過大學裡的樂隊主唱。
和男友相處也是幸福非常,正準備著結婚事項。
這樣一個23歲的小姑娘,本該鮮衣怒馬,放肆閃耀花樣年華。
但生活的艱辛,超負荷的工作,卻讓她再也沒能見到明天的陽光。
成年人生活不易,孩子的世界也是如此。
還記得之前被廣泛報導的11歲男孩小虎嗎?他也因心梗猝死,被困在了一個寒冷的深夜。
從小伶俐,被父母給予了深切厚望的小虎,就是那個常人口中「沒有童年的孩子」。
幾個月的時候,就被父母帶著上早教班。
之後的興趣班和重點班,更是沒斷過。
其他孩子玩鬧時,他卻只能坐在鋼琴前一遍一遍地練習曲子。
每次考試,不論大小,媽媽都會要求拿第一名,沒考好,等待他的就會是一頓嚴厲批評。
小虎給媽媽說自己胸口疼,卻被媽媽當成是偷懶藉口,讓他別找理由,趕緊回書房寫作業。
直到媽媽估摸著小虎快寫完作業,來書房提醒小虎睡覺時,才發現小虎躺在地板上一動不動,
到了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孩子已經因突發心梗離世。
小虎媽媽失聲痛哭,她不明白,好好的一個孩子,為什麼會患上心梗這種老年病?
大夫無奈地解答:孩子壓力太大,長時間休息不好,精神高度焦慮緊張,所以身體經常處於應激迴響中,從而激發了心臟疾病。
聽到這,小虎的媽媽懊悔不已,只可惜,一切都已經晚了。
其實,所有的重病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蓄謀已久」!
疾病來臨前,我們往日的行為,早已為之埋下了伏筆。
人民網的一項數據調查顯示,中國每年有近60萬人因心臟性疾病猝死。平均每天1500人左右,高居世界首位。
一旦發病,搶救成功率甚至不到1%。而這項病症,還在不斷呈現年輕化的趨勢,45歲以下心梗發病率逐年上升。
不良的生活習慣、過度勞累、壓力太大、暴飲暴食、吸菸過多、體力勞動減少,正是心梗找上年輕人的六大誘因。
以熬夜為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與每天睡8個小時的人相比,每天睡眠時間低於5小時,會導致患心臟病的概率增加40%。
前一刻還活蹦亂跳的人,下一秒可能就因為心梗痛苦的倒下。
危險近在咫尺,有些人卻依然不知。
直到身體拉起了警報,才想起健康的重要。
餘生,請照顧好自己,保持健康
僑潞在B站發布的最後一個視頻中,有一句話讓人唏噓不已:
「人生很長,你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還是要謹慎一點好。」
雖然是在勸阻網友紋身要謹慎,不要隨便跟風,但在健康問題上,這句話同樣適用。
前段時間,向太陳嵐發文講述了自己因心梗入院,九死一生的經歷。
雖然和丈夫向華強一起拍攝出了《賭俠》系列、《瘦身男女》《河東獅吼》等諸多經典港片,但向太的身體一直都不太好。
進ICU搶救時,家人怕她過不了這關,全都陪在她身邊。
雖然疼得要死,但向太選擇直面痛苦,堅強面對。
好在手術治療很成功,向太最終結束了所有的療程,回家休養。
而她的好閨蜜羅霈穎,卻在月初因心梗離世。
她深有感觸地說道:
「再次奉勸各位,和親友每次的告別最好用心一點,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後的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後一眼。緊緊的一抱,可能是訣別的一抱。」
更表達了最衷心的祝願:「希望大家健康,珍惜自己和家人朋友們!」
是啊,生命脆弱,我們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但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了解安全知識,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內科主任馬根山表示
突發心梗劇烈胸痛時,最重要的,一定是呼叫救護,把握黃金救治時間,
同時,也要考慮自救:含服硝酸甘油或救心丸,
用力捶胸、深呼吸、咳嗽,甚至喝熱水都有一定自救作用。
央視新聞還曾發布關於預防心梗的六件小事,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多加注意:
復旦患癌女博士于娟曾說: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
深以為然。畢竟,人這一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對於我們親愛的孩子來說,成績是小事,千萬不要因為沉重的課業負擔、升學的巨大壓力,而毀掉自己的身體。
對於年輕人來說,玩樂是小事,千萬不要被電子產品誘惑,通宵熬夜,消耗自己的身體。
對於我們這些已經為人父母的中年人來說,錢財是小事,千萬不要因為忙於工作,無暇照顧自己的身體。
餘生,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平安,沒有什麼比好好活著更重要。
點個在看或轉發朋友圈,提醒更多人注意身體,提高警惕。
平臺簡介:智贏有方(ID:gh_2ff0d617710b)《少年智力開發報》小學版官方微信公眾號,關注我們,您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最新教育資訊,查詢報紙答案。在這裡,我們分享科學教育理念,為家長和老師答疑解惑,願成為廣大青少年學習路上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