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民間故事:巧對對聯 司馬勃出聯難先生 高則誠拒婚沈小姐

2020-12-24 孤飲寒風

高則誠拒婚沈小姐

高則誠住在鄞縣櫟社的沈氏樓,專心專意寫《琵琶記》。沈氏樓的主人沈明臣,是個很有才學的人,他對高則誠寫的《琵琶記》十分讚賞。

高則誠

沈明臣有個精通詩文的妹妹,沈小姐得她哥哥幫助,結識了一批讀書人。在這許多讀書人中,她對高則誠最欣賞。她敬佩高則誠做官清正,同情高則誠的艱難處境,稱讚高則誠寫出的好戲《琵琶記》。

日子久了,沈小姐對高則誠的情意也深了。一日,沈小姐聽說高則誠要回溫州去,她擔心今後不能再見到他,一連幾夜都睡不著。

後來,她想出一個法子,叫丫頭去向高則誠借來一本《琵琶記》稿本。還書時,她寫了一張紙條夾在裡面,叫丫頭送給高則誠。

沈小姐苦思

一日黃昏,颳大風,下大雨。高則誠正坐在書房裡,沈小姐的丫頭小香來了。見了高則誠就從懷中摸出《琵琶記》書稿,遞給他說:「我家小姐看了相公寫的《琵琶記》以後,有件事不明白,寫了張紙條夾在書裡,請先生指教。」還沒等高則誠回話,小香回頭就走了。

小香走後,高則誠抽出紙條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雨無門戶能留客;

高則誠仔細推敲這個條子的意思,心中明白了七八分。原來這紙條上的「雨」字,是「餘」(舊時指「我」)的同音詞,「無門戶」是沈小姐表露自已還沒有匹配,「留客」是希望高則誠留在沈家作個贅婿。

高則誠看了沈小姐這條聯語,心頭怎麼也平靜不下來。他想,儘管她年輕美貌,對自己又一片痴心,但我家有糟糠之妻,怎麼能做喜新厭舊、不情不義之人!

第二日,他就寫了一條下聯,也夾在書中,差書童送給沈小姐。下聯說:

虹有橋梁不渡人。

高則誠用「不渡人」這個雙關語,婉轉地把心意告訴給了沈小姐。

司馬勃出聯難先生

司馬勃雖是放牛娃,但聰明機智,勤奮好學。東家王軒良是個較開明的財主,自己花錢請了兩位私塾先生,教他兄弟叔伯的子弟。一位範先生教啟蒙的娃娃——蒙館;一位周先生教少年或青年一—經館。經館,讀《詩經》《易經》之類的書,不但有講解,還有吟詩作對課。

財主家一幢樓房的樓下關牛,樓上設經館。司馬勃常悄悄地躲在窗下偷聽周先生講課。為了爭得聽課時間,天露魚肚白他就起來放牛。一邊牧牛一邊割草。好爭取早點回來,能多聽點課業。只是這周先生有點小心眼,常常呵斥他「白聽,無異於小偷」,後來又狀告到東家那裡,王財主卻一笑了之。

一天,司馬勃一早去牧牛,發現周先生正在走廊上聚精會神地看書,便很有禮貌地招呼:「先生,您早哇!」

周先生從欄杆上傾出腦袋,瞧見是放牛娃,便沒好氣地說:「你放你的牛,我讀我的書,各不相關,你何必多嘴多舌!」周先生雖滿肚墨水,卻自恃其才,傲視旁人,特別瞧不起農夫。財主家的男女傭人都討厭他。

司馬勃很不服氣道:「先生差矣!不耕種您教不成書,也讀不成書……」

「住嘴!讀書人就是金貴!你懂不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一字值千金』?我不會耕種照樣有飯吃!講讀書你不會,講耕種我不會!當然各不相關!」

司馬勃笑道:「您說讀書我不會,我試出一上聯,請先生對一對……」

「出的恐怕狗屁不通,有屁就放。」

司馬勃見景生情,題一上聯:

樓上先生樓下牛,耕讀相連;

先生一時語塞,思忖良久也對不上。

司馬勃笑道:「對不上不要緊,時間長著吶!」說完就牽牛走了。

周先生苦苦思索,絞盡腦汁也無法對上。給學子講課,也是魂不守舍。整個晚上輾轉反側,臨天亮時才睡著。第二天,學生來上學了,仍未醒來,學子們也樂得自在。

苦思對聯的周先生

司馬勃估摸是他出的上聯難住了先生,就抽空去了一農夫家。這農夫的兒子是周先生得意門生之一,與司馬勃很要好。司馬勃把他出聯難先生一事告訴農夫,並要農夫去試探、提醒。農夫裝著去探望先生。開始,先生羞於啟齒。農夫再三詢問下,他才直言相告。農夫聽了笑道:「先生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呀!這對聯並不難對!先生不是常常教導學子:勤奮讀書,將來當官做府,坐八臺大轎……」

周先生被農夫提醒,果然茅塞頓開,從床上一躍而起,拱手相謝。立即吩咐一門生去叫來司馬勃待到司馬勃來了之後,周先生立即對他說:「你聽好了,我的下聯是『轎內知府轎外夫,貴賤同行!』」

聽到周先生對的下聯,司馬勃毫無得意之色,反而立即向周先生下拜,行隆重的拜師大禮,口稱:「先生受小子一禮,多蒙器重、指教!」

從此,周先生再也不敢小瞧司馬勃,還允許他進課堂聽課。

王木匠巧對徐文長

有一次,李秀才在擦洗門窗時,發現緊靠天池旁的朝南窗戶木框有幾處已經黴爛。第二天,李秀才特地請了一個姓張的木匠師傅來家裡修理門窗。

李秀才

這天中午,張木匠做完活,就在李家吃中飯。入座後,張木匠感到十分驚奇:李秀才那麼客氣請我吃飯,怎麼桌上竟連一碗葷菜都沒有,只有三大盤青萊。

正當張木匠在暗暗思忖時,李秀才已將美酒倒入了他的碗內,笑呵呵地道:「今日請你吃頓便飯,沒有什麼好萊招待,請張師傅別見怪。聽人說張師傅平日喜歡吟詩作對,今日就邊喝酒邊對對子,你看如何?」

張木匠右手抓了一下頭皮道:「在你面前我豈不是班門弄斧嘛,不過添添酒興也好,煩請先生多加指教。」

李秀才笑著道:「豈敢,豈敢,我先出上聯了,請你聽著:草頭在上,茄芥萊;三點水打邊,清淡酒。我今日請你喝酒,沒有葷萊,情誼為重。」

張木匠笑著道:「一划在先,大丈夫;女字打邊,姐妹姑。姐妹姑嫁大丈夫,天造地設,門當戶對。」

李秀才又道:「門頭在上,官宦家;絞絲打邊,綾緞綢。官宦之家,吃的油穿的綢,吃喝玩樂不用愁。」

張木匠道:「我只懂本行,你聽我說:一撇在先,先生牛;木旁打邊,松板樓。我造好松板樓,可關先生這隻牛。」

李秀才內心暗暗地佩服這位木匠師傅機敏,高興地招呼道:「咱們喝酒,喝酒。」

李秀才見對對子難不倒他,緊接著便說了四句順口溜:「得過一日且一日,一日安然一日仙;人心不足蛇吞象,時勢到頭螂捕蟬。」便要王木匠來解釋這四句話的含意。

張木匠略微思索了一下解釋道:「得過一日且一日,這是嘆聲;一日安然一日仙,這時是贊聲;人心不足蛇吞象,這時是貪心;時勢到頭螂捕蟬,這是好勝心。」

李秀才聽了十分高興地連連稱道:「你真行!你真行!」

相關焦點

  • 聽說這是唯一一部以對聯為題材的連續劇
    它有機的揉合有關歷史史實、歷史人物和民間流傳的巧聯趣事為一體,創造了一個以對聯奇才凌大岫的愛情和坎坷命運為主線,時而令人忍俊不禁、時而催人淚下的悲喜交織的歷史傳奇故事。 精彩片段:凌大岫在大街上攔住了太師的轎子,要比對對子,若是太師輸了的話,就讓太師下轎步行。反正對了N個回合,最後太師認輸了。
  • 立意高古聯自佳 ——廖彬宇先生嵌名聯賞析兼論對聯的創作 中國楹聯學會李培雋
    立意高古聯自佳——廖彬宇先生嵌名聯賞析兼論對聯的創作
  • 36則趣味對聯故事,挺有意思的!
    就在馬某四處奔走之時,他的家門上多了一副對聯。此聯以數學和物理多詞嘲弄這位又圓又滑的「馬屁精」:  曲圓半徑處處相等;  摩擦係數點點為零。(10)歪詩聯童生妙對答從前,讀書最興作題對對子,先生出上聯,學生對下聯,要對仗工整,講究平仄和押韻。
  • 對聯例話(48):對聯中的飛白聯與無情對
    (48)對聯中的飛白聯與無情對朱英貴(本文一、二兩節刊載於《晚霞》雜誌2020年第21期)  對聯中的飛白聯與無情對都是故意出錯的對聯,二者的不同在於:「飛白」有意錯在字面,而「無情」特意錯在內容;飛白聯是將錯就錯而
  • 一副對聯說了兩位歷史名人和兩個歷史故事
    黃庭堅曾為思賢橋留下一副對聯:「思賢橋,橋上思賢,德高刺史名留世;琵琶亭,亭下琵琶,情多司馬淚沾襟。」這副對聯對仗精當,文辭巧妙。聯中引用了兩個歷史事。「德高刺史」指的是白居易,在其遭貶時,曾任九江刺史,頗有政績,後人建白公祠以祀。在九江他寫下了詩歌名篇《琵琶行》。
  • 中國對聯的歷史,是中華詩歌發展的精華國粹
    所以不是學富五車,讀破萬卷之書的人,不得為對聯,或做不出好聯來。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對聯的起源。據考證,對聯當起於「桃符」,其初又乃為「桃梗」。「桃梗」是什麼東西呢?不僅對仗極工,且為一出一對,是真對聯之起源,早於孟昶六百餘年,約在公元300年左右的晉末。不過這純屬無心之作,乃「妙手偶得之」的現象。實際上,對聯真正定型及其普及,當斷自宋代。大約輓聯亦起於是時(這裡一筆帶過,不提)。
  • 梁羽生講對聯:武侯祠、龐統祠、周瑜祠對聯趣談
    此聯是著重寫諸葛亮的品格的。「諸葛一生唯謹慎」,這是早有「定評」的。下聯則是用杜甫《詠懷古蹟》之五的前四句:「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濆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的詩意。另一聯雲: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兩「表」指前後《出師表》,一「對」指隆中對策。
  • 對聯的平仄、對仗、修辭、運典,隱藏著豐富的詩詞規律,妙趣橫生
    中國的對聯堪比燦爛的詩詞,博大精深。要學會制聯並非易事,制出一副好聯更是難能可貴。其中最大的要求是必須讀書多,且要有悟性,能夠學以致用。這不是一個惰於對聯者可以做到的。五言: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此聯為蘇軾所作。且有個故事:據載仁宗元佑間,遼使來聘,其國素有「三光日月星」上聯無人能對,思用以難東坡。
  • 最尬的對聯,喜事喪事一起發生,才子巧寫對聯化解窘境
    據相關記載,中國最早的對聯出處在三國時期,對聯前後兩句,第一聯叫做上聯,又稱為出句,後一句叫聯腳,俗稱對句。紅白喜事共用一聯的故事發生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有一家人正在為兒子辦喜事,家裡賓朋高坐,紅色紗布在牆簷到處飛翔,觥籌交錯。家中的兒子是當地有名的大才子,剛寫了一副喜聯想掛在門前,院內傳來大管家的哭聲,原來家中的祖父沒有熬過年初的病去世了。
  • 彌勒佛的對聯故事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 分享《三國演義》裡幾大對聯故事
    分享《三國演義》裡幾大對聯故事中華對聯這一藝術瑰寶,萌芽於先秦,
  • 古人對聯招親是真的嗎?乞丐老頭對出精彩下聯,才女做出驚人決定
    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傳,詩詞和對聯非常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和喜愛,不同的是,對聯的形式更加的親民接地氣,平民百姓也對其情有獨鍾,春節就有家家戶戶貼對聯的風俗,給家裡老人祝壽,也常常會找書法好的先生寫祝壽對聯;年輕人結婚有些地區送喜聯,這些都是對聯文化在民間生活中的應用。歷史記載了很多有趣的對聯故事,很多經典極品的對聯,人們至今還耳熟能詳、津津樂道。
  • 寶藏男孩沈以誠可可愛愛噠
    小編好喜歡沈先生,那一年夏天,學校廣播中一直循環著《椿》小編聽聲音以為是一個高冷的鮮肉型的帥大叔,聽聲音那種醇厚的聲音,就像經歷了故事一般,有種滄桑感。一搜索圖片看樣子真的是個非常可愛的男生呢,小編就愛上了吖。
  • 從《唐伯虎點秋香》開始,說說有趣的對聯故事
    其中又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嗎? 我們不如就借這部電影,和大家聊聊對聯趣事。我們先看看第一聯:對穿腸:一鄉二裡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義,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膽唐伯虎:十室九貧,湊得八兩七錢六分五毫四釐,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首先,唐伯虎的下聯,不說對仗和平仄,光字數就少了一個,對聯講究的是什麼?
  • 蒼古奇逸 文採斐然——清金農對聯書法集讀|聯·墨
    著有《冬心先生集》《冬心齋硯銘》《冬心先生自寫真題記》等十六種。對聯,亦稱楹帖、楹聯、聯語、聯句。特點是對仗,即文辭用偶,兩兩相對。上下聯字數對等、句型對應、詞性對品、平仄對立、節奏對拍,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上聯收仄,下聯收平。始於唐,興於宋,盛於明清。
  • 「轉」 《聯林珍奇》
    《聯林珍奇》九十年代初的一部電視劇,以對聯為主題,據說有近千個對聯,主演是張弓、周潔、李默然。>妖道貧僧三令牌,擊退風雲雷雨貪官汙吏九叩首,拜出日月星辰 眼珠子,鼻孔子,珠子高於孔子眉先生,胡後生,後生長過先生 東南西北皆兄弟趙錢孫李為一家
  • 葉嘉瑩先生說對聯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於2月17日8時在央視播出,畢生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女學者葉嘉瑩先生「蘊玉抱清輝」,獲得「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的榮譽。       葉嘉瑩先生也熱愛對聯,她曾經侃侃而談:  伯父的詩我很少見過,只是常常見他寫對聯。親戚朋友有誰過生日、結婚,他就寫一副賀聯。有人去世了,他就寫一副輓聯。寫完之後,伯父經常拿給我看,跟我談說。
  • 對聯例話(41):對聯中的同音與繞口
    (41)對聯中的同音與繞口朱英貴(本文刊載於《晚霞》雜誌2020年第7期)  對聯創作中的同音手法與繞口手法,都是利用文字音同音近的特點來製作巧聯與趣聯,其實「同音」是手段,「繞口」是效果上聯得「童、桐」與「落、樂」(方言同音字),下聯的「幼、柚」與「完、玩」都是同音字,這樣的巧對如果不藉助書面的字形識別,僅靠讀音是很難區分其意思的。此聯又有人對為: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丫頭啃鴨頭,鴨頭鹹,丫頭嫌。
  • 天天新聯,出下聯,春書別鏡意難尋
    出下聯: 春書別鏡意難尋 求上聯: ?? 誠請喜歡答對的朋友留墨寶! 【一忌合掌】 合掌是指一副對聯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時出現詞義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複的字、詞。 【二忌重字】 重是指不規則重字,有規則重字是巧聯,無規則重字是病聯。
  • 景常春:臺灣惟一對聯代表陳維英與其《太古巢聯集》
    臺灣惟一對聯代表陳維英 與其《太古巢聯集》 ◎景常春 (此文曾刊《對聯》雜誌、中國楹聯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