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安邦治國的基石,更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保證。
「十三五」是吉林省法治建設取得長足進步的五年。這五年,法治建設成為全省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堅強保障;這五年,法治思維不斷創新,執法方式日趨規範,公平正義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走近群眾;這五年,法治精神漸入人心,崇尚法律、尊重法律、運用法律的良好氛圍已然形成;這五年,法治吉林建設結出累累碩果……
「法治吉林樣板」之
聚焦平安建設的「公安力量」
吉林省公安機關踐行新使命,體現新擔當,高起點確立「創建全國最安全省份」總目標,堅持以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為主責,以強化公共安全管理為支撐,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重點,以深化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升履職能力為根本,從嚴從實從細抓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各項工作,戰勝了一個又一個挑戰,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
全省公安機關聚焦政治首責、聚焦平安建設,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對黑惡勢力、重大刑事犯罪、多發侵財犯罪發起集群攻堅,以高壓嚴打形成強大震懾,有效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感、獲得感。
——助力生態環境保護開啟新徵程。組建全省生態環境犯罪偵查專門力量,創新推行與河長制相匹配的河湖警長制工作模式;與省水利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分別聯合出臺執法協作實施辦法,開展多輪次督導檢查和聯合執法活動,及時清除影響生態環境的各類安全隱患;先後開展集中打擊破壞水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集中整治「砂霸」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不斷加大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打擊力度。
——聚焦基層基礎構建平安鄉村。深入推進「一村一警」工程建設,紮實做好農村輔警招錄、培訓、管理、保障各項工作。目前全省9338個行政村共配備農村輔警9461人,實現了全覆蓋。「一村一警」工程在鞏固基層政權、建設平安鄉村、促進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了「公安力量」。
「法治吉林樣板」之
在公益訴訟路上堅定前行
2015年7月,吉林省成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試點;2017年7月,吉林省公益訴訟檢察制度正式確立。5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共立案各類公益訴訟案件7364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6147件,提起公益訴訟646件。絕大多數行政公益訴訟案件通過訴前程序完成整改,95%的起訴案件訴訟請求獲得法院支持;辦理了全國首例行政公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全國首例消費者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支持起訴案件、全國首例審判監督程序公益訴訟案件,共有5例公益訴訟案件入選全國公益訴訟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
吉林省檢察機關始終堅持「訴前實現保護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狀態」的理念,就長期存在的伊通河水域汙染問題,省檢察院發出全國第一例對省級政府的檢察建議,推動將伊通河全流域治理納入全省「十三五」發展規劃。率先在全國制定公益訴訟辦案流程規範,為高檢院制定全國公益訴訟辦案指南提供了「吉林樣板」;成立公益訴訟辦案指揮中心,發揮檢察一體化優勢,整合辦案資源。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公益訴訟「回頭看」活動,積極與行政執法部門開展建議前磋商,全面推行圓桌會議、檢政會議、公開宣告送達訴前檢察建議制度,案案釋法說理。探索推廣整改成效第三方評估和公開聽證制度。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切實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據介紹,為助力「三大攻堅戰」,吉林省檢察機關一直在行動,共推動恢復被佔損毀林地、耕地、溼地、草原120萬餘畝,共督促治理恢復被汙染水源24處,督促關停和整治排放空氣汙染物企業204家,保護被汙染土壤663.46畝,督促清除違法堆放各類生活垃圾4000多萬噸,督促回收和清理固體廢物1313噸,督促查處銷售132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共計1.9萬公斤,挽回直接國有財產損失30億元。
此外,還先後開展了長白山森林資源保護、草原溼地保護、東遼河保護等專項監督行動;與黑龍江省檢察院聯合開展的「守護虎嘯山林」檢察監督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法治吉林樣板」之
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近年來,司法改革和信息化是推動人民法院工作發展的「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作為全國首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份,吉林省法院堅持以上率下、一體推進,率先在全國法院完成員額制改革試點任務,並以「放權與控權」為主線,先後制定覆蓋審判主體及相關司法人員職責權限、合議庭運行、專業法官會議、審委會、院庭長辦案、案件質量評查、審判責任制、防止外部幹預辦案等30餘個配套制度,各項制度環環相扣、前後呼應,切實實現了「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
全省法院堅持以智慧法院建設應用作為深化司法改革的著力點,積極構建「一平臺、兩網絡、多場景」的「吉林司法鏈」生態體系,進一步加大智審、智執、智服、智管力度,提升審判執行和審判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紮實推進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及深度應用、智能輔助辦案及全流程無紙化辦案,推動信息技術在審判工作以及電子訴訟的廣泛、深度應用。同時,加強區塊鏈技術應用,積極研發9個區塊鏈應用場景,有效推進了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全省法院紮實開展「加強管理年」活動,不斷提高隊伍管理規範化、精細化、信息化水平,各項審判執行績效審判指標持續向好,審判執行工作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今年1月至10月,全省法院結案率、結收比位居全國第一位。吉林法院9個區塊鏈業務場景入選最高法院2020年司法鏈應用試點工作業務場景,入選數量居全國第二。
「法治吉林樣板」之
法律服務與司法保障並駕齊驅
省司法廳連續4年組織開展「落實『三抓』部署服務企業發展『123』工程」活動,深入開展「守護白山松水法律服務在行動」「走進千家商會服務萬戶企業」兩個專項行動,出臺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十八條措施及任務清單。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組織全省法律服務工作者既當企業「保健醫」,又當送法「服務員」,還做穩企「消防員」,依託「助企、惠企、穩企」平臺,全省共建立法律服務助企團隊602個,對接服務市級以上大項目2286個,為3萬餘家企業免費開展「法治體檢」,為743家企業提供減、緩、免法律服務收費1285.55萬元;組織涉企法治宣傳教育1600餘場次,培訓企業經營管理人員9萬餘人次,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4700餘次,以案釋法1300餘場次;建立民商事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233個,調處各類涉企民商事糾紛3370餘件。藉助現代媒介,暢通服務企業熱線通道,提供滑鼠式、菜單式、閃付式服務。
各法律服務機構均設立服務企業熱線電話,解答各類法律諮詢4萬餘件。建立企業法律風險防控微信群815個,律企互動交流QQ群167個,推送法律服務信息3萬餘條,解答法律諮詢5萬餘件。依託自身資源,在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律服務機構建立涉企服務窗口,開通涉企服務綠色通道681條,優先受理法律諮詢和法律服務事項1萬餘件,辦理時間平均壓縮到50%以上。
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助力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三大攻堅戰」,讓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的腳步不斷向著更深更廣領域挺進。(記者 祖維晨 劉巍 董鵬宇 趙夢卓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