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的日常生活娛樂方式越來越多,一行人外出聚會,娛樂方式一般有吃飯、看電影、打撞球、桌遊等,當然,去KTV唱歌是現代人娛樂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項。
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聚會時去KTV一般會唱當紅流行的通俗歌曲,在這些通俗歌曲中,又分為抒情、爵士、搖滾、藍調等等風格。先撇開風格不說,唱歌中讓眾多人頭疼的一個大問題就是——高音,這個問題當初也是困擾了小編很多年,隨著小編我多年的演唱與研究,現在就來淺談下這個大難題。
不瞞大家說,小編每次去KTV,就聽到各個房間裡傳來「車禍現場」,包括慘不忍睹的跑調、破音,其中破音最主要的原因是啥?就是高音唱不上去,就用嗓子硬喊,結果音沒唱上去,嗓子也受傷了。所以說,唱高音一定要懂些技巧方法,這樣才能在KTV遊刃有餘。
就拿男生來說,大部分人都知道男生聲部分為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從音域來劃分,男低音音域一般是E~d1,男中音一般是A~f2,男高音一般是c~a2,也就是說,男高音的聲線一般比男中音和男低音的聲線更細,因此遇到一個比較高的音時,男高音可能不用什麼技巧,就用大白嗓就能輕易唱上去,而男中低音用大白嗓怎麼喊都上不去,甚至可能會破音。
一般人在正常說話時,聲帶是全部震動的,這個聲音我們俗稱「真聲」;但當我們想像自己與某人小聲說悄悄話時,這個聲音就會比較尖細,甚至可能會漏氣,這個聲音我們稱作「假聲」,發假聲時我們的聲帶是邊緣震動的,但是這個「假聲」太虛,沒有力度,雖然音很高,但是用這種聲音唱高音也會沒有氣勢。好,既然聲帶能全部震動,也能邊緣震動,那麼我們能不能讓聲帶部分震動呢,也就是唱出來的聲音中既有真聲,也有假聲,那麼按邏輯來說這種聲音就既有力度,也存在一定高度了,這個就叫做「混聲」。
「混聲」又可分為「半真聲」和「半假聲」,前者即真聲的成分大於假聲的成分,當真聲成分達到一定比例時,這種混聲聽起來就和純真聲沒區別了;「半假聲」即假聲的成分大於真聲的成分,這種混聲就聽起來比較圓潤,但沒有「半真聲」那麼結實。具體可以參考蘇見信和林志炫唱的《死了都要愛》,這首歌在高潮部分,連續一串音達到c3,蘇見信的高音部分即用的「半真聲」唱法,所以聽起來很結實很有激情;而林志炫則用的「半假聲」唱法,所以整首歌就顯得比較平淡,缺乏激情。所以要使用半真聲還是半假聲唱高音也要根據歌曲當時的意境來決定。
講了這麼多,那麼「半真聲」和「半假聲」是怎麼發出來的呢?我們都知道一般聲樂老師給學生上課時,都會課前在鋼琴上彈音階讓學生唱,從低彈到高,再從高彈到低,彈到某一個音時,學生會感覺用真聲唱不上去了,這個音就叫做「換聲點」,這個時候我們若保持氣沉丹田,腰腹部肌肉繃緊,把喉位控制得比較低,稍微把軟顎往頭腔上抬一點,混入一點假聲的成分,那麼這個時候我們發出來的就是「半真聲」,當音階逐步升高,聲帶的大部分震動已經承受不了,我們則需要把聲音往頭腔上集中,因此混入的假聲成分更多,當假聲多於真聲時,就形成了「半假聲」,如果音階繼續升高,就需要再混入假聲,則最終聲音就變為「純假聲」。當我們能將真聲——半真聲——半假聲——純假聲這個過程從下到上、從上到下練習得中間聽不出來縫隙時,我們的高音就基本算是練習得比較好了。
綜上所述,唱高音的過程中就幾個關鍵點缺一不可,一是氣沉丹田,腰腹部的肌肉要給足力量;二是喉位,在聲音達到一定高度時,要控制喉頭的位置不能上升;三是軟顎部分往上抬,尋找聲音的「高位置」,這個過程中即可以混入假聲;四是聲音的「共鳴點」,一般唱高音時就想像聲音從鼻子傳到眉心處穿出。
好了,說了這麼多,小編也把唱高音的幾個要領告訴大家了,大家下次去KTV,唱功方面應該會提高很多了。接下來小編還會寫文章闡述其它歌唱技巧,請大家繼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