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為何是「五權分立」而不是「三權分立」?

2021-02-23 人機議員

告訴你一個多維的臺灣。歡迎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知臺分子」。

前段時間,馬英九提名張博雅、伍錦霖分別執掌「監察院」和「考試院」,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抬槓說,監、考兩院是政府體制內的最大「闌尾」;時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也附和:兩院應納入「憲改」討論對象。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臺灣有「立法院」、「行政院」,也有「司法院」。加上「監察院」和「考試院」,一共是「五院」。為什麼臺灣實行的是「五權分立」而不是人們常說的「三權分立」?

這種「五院」的設置,其實是來源於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制度設計。孫認為,三權分立有兩個弊端:其一,立法權兼有彈劾權,易造成議會專制;其二,行政權兼有考試權,實乃濫用私人之肇始。

從表面上看,孫中山推崇的「五權」貌似為「三權」的細化,實質上兩者還是有著諸多不同。從本義來說,「三權」之間是一種相互制衡的關係,避免權力坐大。而「五權」的核心思想是「擴權」,分權的目的只是在於塑造一個「萬能政府」。孫的這種設計,借鑑了中國歷史上的考試和監察制度,可以說是「中西合璧」的產物。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孫中山在「頂層設計」上做了一些加工,以使制度運行符合他對中國社會的現實想像。在「五院」之上,可以有兩頂帽子,一頂是總攬五權的「總統」,另一頂是行使政權的「國民大會」。

但是,孫中山的初衷並沒有得到完整的貫徹。尤其是國民黨退臺以後,改動更巨。上世紀90年代後,臺灣先後實行了7次「修憲」,2005年最後一次「修憲」,飽受詬病的國民大會被廢除,「萬年國代」不復存在,所謂的「五權憲法」也逐漸被「憲政改革」破除。

舉例來說,孫中山概念裡的「立法院」,是由國民大會選舉產生,對國民大會負責;而現在「立法委員」已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立法院」成為單一「國會」。「監察院」正副院長、監察委員也不再由國民大會選舉產生,而是「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因此,臺灣現行政制僅具有「五權憲法」之名,而無「五權憲法」之實,實質上已無限接近「三權分立」體制。

因此,「五院」中的考、監兩院,其實早就被邊緣化。「考試院」的人事行政權被「行政院」瓜分,而「監察院」面對「總統」和國民黨握有過半席位的「立法院」,實則力不從心。在馬英九與王金平的政治鬥爭中,涉嫌洩密的「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黃世銘兩遭彈劾均逃脫,就是「五權」名存實亡的例證。

(圖片來自網絡。尋求兩岸民間最大公約數,敬請掃描以下二維碼直接關注「知臺分子」微信號)

相關焦點

  • 三權分立的真面目是什麼?孫中山為什麼要以五權憲法取代三權分立
    西方三權分立制度所得到的吹噓和推崇,最多在18世紀及18世紀之前是名副其實的。在21世紀的今天回頭去看200多年前的資本主義發展史,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家創立「三權分立」是為了適應資產階級爭取權力的需要,是為了解決西方資產階級和封建統治階級的權力分享問題。所以,與資產階級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三權分立」一點也不是超越階級的萬用民主形態。
  • 通識教科書刪改「三權分立」等內容 香港各界熱議「無三權分立」
    香港通識教科書日前刪改「三權分立」等內容,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日明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行政主導的核心是行政長官,形容「三權」是各司其職,但需要經行政長官向中央負責,「高度自治不等於全面自治」。這番表態在香港社會引發熱烈討論。
  • 反對派炒作「三權分立」議題,梁振英斥:有人想藉此鹹魚翻身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2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反對派炒作「三權分立」議題,企圖從內部分裂中解困,梁振英還點名反對派立法會議員郭榮鏗,稱他想藉此鹹魚翻身。梁振英9月2日晚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有些人總是有意無意的將外國的政治體制概念硬塞入香港的政體,將香港演繹成政治實體和主權國家。他向炒作「三權分立」的人發問:西方國家的地方政府有「三權分立」嗎?
  • 林鄭月娥:香港沒有「三權分立」,「高度自治不等於全面自治」
    特首林鄭月娥9月1日明確表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林鄭月娥1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表示,《基本法》列明香港是直轄於中央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特首並非只是行政機關首長,也要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香港享有的權力是中央授權的。她形容「三權」是各司其職,希望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制衡,但最終3個機關都是通過行政長官向中央政府負責。
  • 林鄭:香港沒有「三權分立」,特區權力來自中央授權
    香港商報2020年9月2日訊 香港高中通識教科書經教育局「專業諮詢服務」審閱後,新版書介紹香港法治時,刪去或修改「三權分立」內容。教育局長楊潤雄9月1日在一個電臺節目上,再次闡釋對三權分立的看法,重申香港是行政主導,三權並非平等。
  • 林鄭月娥:香港沒有「三權分立」,特首須向中央及特區負責
    (觀察者網訊)據香港「橙新聞」9月1日報導,香港特區教育局長楊潤雄昨日表示「在香港是沒有三權分立」,強調「這些事實必須清楚在教科書中說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1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表示,完全支持楊潤雄指香港在回歸前後都沒有「三權分立」,又讚賞對方在處理通識科教材的手法。
  • 譚惠珠:香港政治體制是行政主導 沒有「三權分立」
    《基本法》頒布三十周年法律高峰論壇今日(17日)舉辦,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在論壇中談及「三權分立」及「司法獨大」的爭議。譚惠珠表示,香港的憲制架構從來沒有「三權分立」,而是三權分治,真正是行政主導體制,在行政、立法及司法權外,還有主權。
  • 反對派炒作「三權分立」議題,梁振英點名一個人:他龜縮了幾個禮拜...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2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反對派炒作「三權分立」議題,企圖從內部分裂中解困,梁振英還點名反對派立法會議員郭榮鏗,稱他想藉此鹹魚翻身。梁振英9月2日晚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有些人總是有意無意的將外國的政治體制概念硬塞入香港的政體,將香港演繹成政治實體和主權國家。他向炒作「三權分立」的人發問:西方國家的地方政府有「三權分立」嗎?特區政府有完整的權力體系嗎?
  • 單片機編程魔法之三權分立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對這種程序使用三權分立。如圖:這幅圖,配上三權分立思想,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吧?這裡就不多解釋了。很多人會想:這思想想想就能想到。本例子不考慮圖像與動畫處理,也不考慮單屏顯示不下的問題。首先,我們考慮三權分立中的數據區的管轄權。
  • 林鄭月娥明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學者:她的話本質是在給香港...
    【環球時報記者範凌志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香港通識教科書日前刪改「三權分立」等內容,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日明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行政主導的核心是行政長官,形容「三權」是各司其職,但需要經行政長官向中央負責,「高度自治不等於全面自治」。這番表態在香港社會引發熱烈討論。
  • 國務院港澳辦: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三權分立」說法必須糾正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9月7日發表談話表示,近期香港社會圍繞香港通識教育科教科書中有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屬於「三權分立」的表述問題再起爭議。我們贊同林鄭月娥行政長官的有關表態,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在教材中刪除有關內容的決定。
  • 中聯辦、國務院港澳辦: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三權分立」的說法...
    【環球時報記者 楊偉民】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近日表示香港憲制體系內沒有「三權分立」,在社會上引起熱議。7日,中聯辦和港澳辦發言人都談到,關於香港政治體制實行「三權分立」的說法是錯誤的,必須糾正。
  • 香港無「三權分立」,中央有最終話語權丨香港一日
    香港無三權分立基本法寫得清清楚楚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8月31日)回應通識科教材為何會刪去「三權分立」篇幅時,指出香港不論1997年回歸前後「皆沒有三權分立」。特首林鄭月娥今日見記者期間,贊同相關說法,指基本法之下香港確實無「三權分立」,而是行政、立法、司法機關互相制衡、配合。她強調,香港的憲制秩序情況不能含糊,根據基本法,香港享有的是高度自治而非全面自治,享有的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是來自中央授權。
  • Trias 阮安邦博士:用三權分立思想構建去中心化企業級SaaS服務
    三權分立是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提出的學說。我們知道,古代的皇帝或者國王往往掌握著巨大的權力,很容易濫權或獨裁。而三權分立作為一種學說,通過將行政、立法和司法三種權利由不同的機關掌握。Trias提出信息世界基於三權分立的去中心化模型,解決人類相信機器的問題。籍此構造去中心化企業級SaaS服務合約,保障企業核心數據與關鍵服務的安全可信。
  • 99%的電影都是聲畫分立?告訴你關於聲畫分立的一切
    今兒我們來聊聊電影技術構成的基礎——聲畫分立。什麼是聲畫分立呢?簡單理解,就是畫面跟聲音互相分離的聲畫結合形式。現代電影為了讓聲音更清楚,嘴型和環境音對得更準,99%都採用後期配音,這樣聲和畫,被後期人為合成著放在一起,就是聲畫分立。而有些片段,單看可能覺得「聲音與畫面完全不搭噶啊」,其實是導演為了表達一定內容,刻意安排的。這才是今天咱們主要要聊的:這麼用聲畫分立,是圖個什麼。
  • 公司的合併、分立、解散和清算
    二、公司的分立:一是派生分立是公司以其部分資產另設一個或數個新的公司,原公司存續;二是新設分立,是原公司全部資產,分別劃歸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新公司,原公司解散。公司分立時應當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公司應當自作出分立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30日內在報紙上公告。
  • 《中國半導體分立器件封測產業調研報告》-中半協封裝分會
    受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影響,2019年國內半導體分立器件行業產銷規模持續緩慢增長。2019年國內半導體分立器件產量為7 772億隻,比2018年增長2%。國內分立器件產業的銷售收入達到2 595億元,比2018年增長3.5%。其中,功率分立器件市場規模為2 086億元,比2018年增長11.3%。
  • 愛康科技:變更為收購再次分立後的新科聚100%的股權
    考慮到科聚新材料的大股東江蘇愛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愛康實業」)正在進行重整,為使股權轉讓順利完成,現交易標的科聚新材料擬再次分立為蘇州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科聚」)和另外一家有限公司(暫未命名,最終名稱以工商登記註冊為準),新科聚僅承接土地、廠房資產,對蘇州愛康光電的其他應付款221,544,000元,不承接任何其他資產、負債。
  • 分立器件用矽研磨片行業領先者 中晶科技今日中小板掛牌上市
    中晶科技主營業務為半導體矽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半導體矽片及半導體矽棒,產品主要應用於半導體分立器件,是專業的高品質半導體矽材料製造商。  中晶科技作為我國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的實踐者,自2010年1月成立以來,便始終致力於以科技創新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 當眾當眾呵斥、羞辱「大法官」,蔡英文為何敢罵不敢認?
    不料,當時在場的民間團體卻直接打臉蔡英文,臺灣兒童權益促進會理事長王薇君表示,蔡英文當時的表情還有語氣,就是動怒啊。臺灣民間司改基金會董事長林永頌則表示,就我們來講,蔡英文那天真的有點生氣,是事實。蔡英文死活不肯承認她斥責呂太郎一事,但這事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