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我們來聊聊電影技術構成的基礎——聲畫分立。
簡單理解,就是畫面跟聲音互相分離的聲畫結合形式。
現代電影為了讓聲音更清楚,嘴型和環境音對得更準,99%都採用後期配音,這樣聲和畫,被後期人為合成著放在一起,就是聲畫分立。
而有些片段,單看可能覺得「聲音與畫面完全不搭噶啊」,其實是導演為了表達一定內容,刻意安排的。這才是今天咱們主要要聊的:這麼用聲畫分立,是圖個什麼。
首先,排除掉畫面在演的東西,聲畫分立能單獨給你交代導演懶得講的故事背景信息。
像在《怦然心動》裡,男主一上來就通過畫外音給觀眾講明白了有個女孩纏著我,從1957年她就開始纏著我(這真是一個現充赤裸裸的炫耀啊!)一下子就迅速地交代了,男主剛搬家,搬家就遇上了一直愛他的青梅小蘿莉的故事。
《怦然心動》
又比如《三峽好人》中的沈紅,她下船走在城市的街道,街景聲是震耳欲聾的《兩隻蝴蝶》,畫面告訴你主人公輾轉奉節各處,尋夫之路茫然無措,而聲音,悄悄卻精準地告訴了你,這段故事發生在什麼年代。
《三峽好人》
像《怦然心動》和《三峽好人》中聲畫分立的使用,它們以旁白或環境音的形式,簡明扼要地交代故事背景、時代元素。對導演來說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節省了鏡頭,方便切入主題或推進主線情節。
其次,獨立於畫面之外的聲音能起到強調畫面內容、或者突出人物的內心活動。
比如《羅拉快跑》這部片子,在搶劫超市後,羅拉跟曼尼試圖逃脫,但導演卻給他們換上了一首浪漫的爵士樂,悠長的慢節奏顯然不是原來緊張的逃跑氛圍中該有的聲音,但這部片在講啥?講愛情!所以這裡的浪漫爵士樂渲染的是什麼?當然是他們雙宿雙飛的愛情!
《羅拉快跑》
再有,聲畫分立還能銜接畫面、轉換時空。這裡《我心永恆》重塑巨輪殘骸,讓有情人夢回當年。
不得不說《鐵達尼號》的主題曲買的真是值啊,一首主題曲來回來去用,也聽的觀眾耳熟能詳,到影片最後聽見就想哭。
《鐵達尼號》
這也引出了聲畫分立的最大作用:煽情。不管是感人的、嚇人的、平易近人的大段樂曲或聲音一響起,就說明:導演的技能緩衝好了要放大招啦
比如至尊寶這段兒,想必無數人聽見《一生所愛》就唏噓不已。但要是配西遊記主題曲呢?就完全不是一個味了。一個是「我有一段情」,另一個是「開心取經去」。
所以,當下次欣賞電影的時候,每當你能意識到,「欸,這裡的聲音有點突出昂」,那麼說明,你已經能準確找到電影中特意應用聲畫分立的點啦!也說明導演成功地用聲音,觸動了你。
聲畫分立就先聊到這兒。
大家有任何建議,或者想看什麼內容,都可以在留言區告訴我~
END.
影海點滴,匯集理論之意,聚鯊成影,立娛不敗之地!
鯊魚電影四大分身
抖音 | 西瓜視頻 | 豆瓣 |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