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斯科特臨死時的信

2021-01-18 上觀

猛烈的暴風雪瘋狂地撕扯著薄薄的帳篷,死神正悄然逼近。此時此刻,海軍上校斯科特想起了自己的一生。只有在這種從未曾被人的聲音打擾過的極度寂靜中,他才會悲壯地意識到自己對祖國、對全人類的深深的感情。在這一片皚皚冰雪的蠻荒之地,他內心的種種冥想,喚醒了那些因愛情、忠貞和友誼而與他產生過聯繫的所有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遺言。海軍上校斯科特在他臨死之際,用凍僵的手給他那些愛著的、活著的人寫下了書信。

 

那些書信情感動人。死亡近在咫尺,但在書信中沒有哪怕一丁點的哀傷的情感,似乎在字裡行間也浸著那沒有生命的清澈的空氣。那些信他是寫給所認識的人的,但卻是說給所有人聽的;那些信他是寫給那個時代的,但其中話語卻是萬古常青的。

 

他給自己的妻子寫信。他提醒她照顧好他最寶貴的遺產——兒子,提醒她最主要的是不要讓兒子變得懶散。在完成了人類歷史上一項最為崇高的豐功偉績之後,他在結尾處竟然作了這樣的表述:「你知道,我不得不強迫自己努力奮鬥——因為,我總是喜歡懶散。」在死亡臨近的時刻,他仍然為自己的決定感到自豪而不是悔恨:「關於這次遠徵,我能告訴你什麼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待在家裡要好很多!」

 

他懷著極其誠摯的友情給那幾位同他一起罹難的同伴的妻子和母親寫信,向她們證明他們的英勇無畏。儘管他自己即將死亡,他卻以堅韌不拔、異於常人的情感安慰著幾位同伴的遺屬,因為他覺得這樣的死亡是值得被世人紀念的,這樣的時刻是偉大的。

 

他給他的朋友們寫信。他很謙虛地談及自己,但在談到整個民族時卻飽含驕傲和自豪。他寫道,此時時刻,他為自己是這個民族的兒子——一個無愧於這個稱呼的人——而倍感自豪。他寫道:「我不知道,我究竟是不是一個偉大的發現者。但是我們的結局卻證明了,我們這個民族還沒有將那種勇敢精神和忍受力丟掉。」他在臨死之時還對朋友說出了一生中因為一個男人的倔強和心靈的羞澀沒有說出的真情告白。他在寫給最好的朋友的信中說道:「在我的生命中,我還沒有遇到過哪一個人能像您這樣令我仰慕和敬愛,而我卻從未向您表白過您的友誼對我意味著什麼,因為您可以給予我的實在太多,而我卻拿不出什麼奉獻給您。」

 

他的最後一封信,也是最為精彩的一封信是寫給他的祖國的。他覺得有必要對這場事關英格蘭榮譽競爭中的失敗進行一些說明,雖然他失敗了,但卻並非因為個人過錯。他將他所遭到的導致失敗的意外事件一一列舉出來,同時以那種將死之人特有的聲音無比悲愴地大聲疾呼,懇請所有的英格蘭民眾不要拋棄他的家人。他最後所想的仍然不是他自己的命運。他最後寫下的不是關於他自己的死,而是關於活著的家人:「看在上帝的分上,請照顧好我的家人!」之後,便只剩下幾頁空白的信紙。

 

海軍上校斯科特的日記一直寫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直至他的手被完全凍僵,筆從僵硬的手中掉落為止。他希望後人會在他的屍體旁找到這些能證明他和英格蘭民族勇氣的日記,正是懷抱這種希望,他才以常人難以想像的堅強毅力堅持著直到最後一刻。他用已經凍傷的手顫抖著在最後一篇日記裡寫下了他的遺願:「請把這本日記交給我的妻子!」但隨後他又滿含悲情、毅然決然的將「我的妻子」幾個字劃掉,在上面補上了可怕的字眼:「我的遺孀」。

 

回 答

 

夥伴們在基地的小木屋裡等待了好幾個星期,一開始時還是信心十足,然後心裡不免有些擔憂,直到最後他們終於變得越來越忐忑不安起來。其間他們曾兩次派出搜救隊前去接應,但是都受阻於惡劣的天氣。沒有了隊長,這些人在小木屋裡無所事事地度過了整個漫長的冬季,災難的陰影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關於海軍上校羅伯特·斯科特的命運和事跡靜靜地封鎖在一片冰天雪地之中,估計晶瑩的冰塊早已將他們封在透明的玻璃棺材裡。10月29日,直到南極春天來臨之際,一支探險隊才出發,他們至少得去找到幾位勇士的遺體和他們的消息。11月12日,他們到達了那個帳篷,這才發現勇士們的遺體已凍僵在睡袋裡,死去的斯科特還有如親兄弟一般友愛地擁抱著威爾遜。他們找到了那些書信和文件,然後為慘死的勇士們用石塊壘起了一座墳墓。在用白雪堆滿的墳頭豎立著一個簡陋的黑色十字架。至今它還煢煢孑立於那銀裝素裹的世界,似乎這銀裝素裹的世界要將人類歷史上這次偉大壯舉的證明永遠藏匿起來。

 

但是,沒有!他們的事跡忽然之間出人意料地奇蹟般地復活了。這是我們這個新時代科技文明創造的又一奇蹟。夥伴們將那些底片和電影膠捲帶了回來,通過化學藥品顯影之後,人們看到了斯科特和他的同伴們向南極進軍的情景,南極的風光也再次浮現在人們眼前,而除了他本人之外,看到南極風光的只有另一個人——阿蒙森。斯科特的遺言和書信通過電線迅速傳遍整個世界,整個世界都為之讚嘆而又唏噓不已。在英格蘭國家主教堂裡,國王屈膝下跪祭奠死去的勇士們。如此一來,看似徒勞無功的事情,再次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一件被耽擱了的事情化為對人類的大聲疾呼,呼籲人類集中力量去完成未竟的事業;悲壯的死去,雖死猶生,失敗激起了人們勇攀高峰的英雄鬥志。唯有一顆英雄的心才會有無限的奮鬥激情,讓人們去勇於挑戰那些極其難以取得成功的事情。一個人雖然在與佔絕對優勢命運的挑戰中失去了生命,但他的精神卻為此而變得無上光榮。所有的這一切發生在任何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作家只不過偶爾創作這些,而生活本身創作的悲劇卻要遠勝於此。

 

附1

 

斯科特的日記

 

最後的跋涉──斯科特海軍上校日記片斷

 

1月27日,星期六

 

上午我們是在暴風雪肆虐的雪溝裡穿行。該死的雪拱起一道道的波浪,看上去就像一片起伏洶湧的大海。威爾遜和我穿著滑雪板在前邊開路,其餘的人步行。尋找路徑是一件艱巨異常的工作……我們的睡袋溼了,儘管溼得不算太快,但的的確確是在越來越溼。我們漸漸感到越來越餓,如果再吃些東西,尤其是午飯再多吃一點,那將會很有好處。要想儘快趕到下一個補給站,我們就得再稍微走快一些。下一個補給站離我們不到60英裡,我們還有整整一星期的糧食。但是不到補給站,就別指望真正地飽餐一頓。要走很長的路,然而,這段路程又無比艱辛……

 

2月1日,星期四

 

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艱苦跋涉。用4小時45分走完了8英裡。晚上8點我們還在走。我們只在12月29日才草草吃過一次午飯,當時離開補給站才一星期。按一天三頓計算,我們手裡還有8天的糧食,到達下一站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埃文斯的手指頭現在情況很糟,掉了兩個指甲。是凍傷……

 

2月17日,星期六

 

今天情形很壞。埃文斯睡足一覺以後顯得好些了。他像往常一樣說自己一切正常。他還是走在原來的位置上,但半小時後他弄掉了滑雪板,不得不離開雪橇。路面情況極為惡劣。後來我們停了大約1小時,埃文斯跟了上來,但走得很慢。半個小時後他的鞋又丟了,我們站在紀念碑巖半腰眺望埃文斯,後來又紮下帳篷吃午飯。飯後埃文斯還是沒露面,我們四處張望,看見他在離我們很遠的地方。這下我們警覺起來,四個人一齊往回滑去。我第一個來到這個可憐的人身邊,被他的樣子驚呆了。他跪在雪地上,衣裝不整,手套沒了,手上結滿了冰凌。他眼裡射出瘋狂的目光。我問他出了什麼事,他慢慢地說他也不知道,只說他覺得自己一定是昏過去了。我們扶他站了起來,走了兩三步他又倒了下去。他完全被凍僵了。威爾遜、鮑爾斯和我回去拖雪橇,奧茨留在原地照顧他。我們回來的時候,埃文斯失去了知覺。我們把他抬進帳篷後,他依舊不省人事。午夜12點30分,他平靜地死去了。

 

2月22日,星期三

 

不用說,我們命定要經歷歸途中最嚴峻的時刻了。今天出發以後不久,東南風變得異常猛烈,風狂掃著地面。我們馬上失去了本來就模糊難辨的路標。午飯時根本沒見到期望中的圓錐形石頭路標。……但這些倒黴事並沒讓我們心灰意懶,這的確應該記錄下來。晚上,我們喝了一頓馬肉做的濃湯,美味可口,真叫人氣力倍增、精神振奮……

 

2月26日,星期日

 

現在是夜間,冷極了。我們雙腳冰涼地出發了,因為白天穿的鞋襪根本沒有晾乾。我們謹慎地消耗著食糧,但我們的食物還應當再多一點才夠用。我巴望著下一個補給站,現在離我們只有50英裡。到了那裡,我們就能夠帶足補給,繼續前邊的路程了。

 

(註:《人類的群星閃耀時》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本欄目版權歸上海觀察所有。不得複製、轉載。欄目編輯:許鶯 編輯郵箱 shguancha@sina.com)

相關焦點

  • 斯科特先於阿蒙森出發,為何斯科特落後一個月到南極點|百家故事
    經過籌備,1910年斯科再次啟程,率領探險隊乘「特拉·諾瓦」號向南極進發,發誓要第一個到達南極點,拔得徵服南極點的頭籌,斯科特在日記裡是這樣寫的:「此次南極探險的主要目的是為大英帝國贏得榮譽和成就。」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有意對南極極點發起挑戰的,可不止斯科特一人,挪威著名的探險家阿蒙森也對南極極點有意多時。
  • 南極永生,斯科特日記
    「這裡似乎發生了可怕的事情,這些事情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斯科特在日記中寫道。「應該是挪威人,阿蒙森他們在我們前面,這是第一桿。」一個可怕的地方從這天開始,斯科特團隊開始了漫長的死亡旅行,他的同伴埃德加的名字凍傷了,幾天後變的又白又硬,勞倫斯情況也不好,他的手上布滿了凍瘡。
  • 第2146回:英國南極地區考察,悲劇性英雄斯科特
    1893年夏天,斯科特指揮一艘魚雷船時,船擱淺了,這是一個小汙點,他因此受到了輕微的責備。  斯科特在這封日期為1907年、2018年在商店檔案中發現的信中暗示,將兩人的名字放在這張地圖上表明,斯科特和沙克爾頓之間存在「雙重領導」,這「與事實不符」。 店主回信道歉後,斯科特對上封信的內容表示遺憾,並表示:「我努力做到公正,把功勞歸功於我的同伴,他們所有人都誠實地努力工作,正如我努力記錄的那樣……當然,我現在明白了,你個人並不了解這些措辭,我必須表示遺憾,我第一次寫信時沒有意識到你的身份。」
  • 南極徵服史:失敗者斯科特雪橇上的遺物,彰顯他與勝利者同樣偉大
    斯科特重金購買了一艘捕鯨船,並加以改造。他從8000多名報名的志願者中精挑細選了65位科學家、軍人、水手、能工巧匠,組成了南極考察團。就在斯科特的考察船到達墨爾本時,他收到了一封電報,這是一封挑戰信:「請允許我知會你,前進號將開赴南極。」
  • 斯科特:第二個到達南極點的悲情英雄,在絕望和寒冷中死去
    1900年(32歲),因為家裡遭遇經濟危機,有著豐富海上經驗的斯科特,在皇家地理學會資助下開始了第一次南極探險。斯科特的探險隊深入到南極圈內的羅斯海,在一個山谷內度過冬天。這次南極探險,斯科特創造了人類進入南緯82度的新記錄,並發現了愛德華七世半島。1904年(36歲),斯科特回到了英國,被奉為英雄。
  • 書香機關丨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學習型機關建設,增強幹部隊伍素質,提升機關工作效能,根據致公黨中央開展「書香機關」讀書活動的要求和致公黨浙江省委會相關部署
  • 雷德利-斯科特:中國就是世界的未來!
    今年11月,這位77歲高齡的大導演在為其新作《火星救援》進行巡迴宣傳時,第一次來到了中國。然而即便到了中國,斯科特爵士也並不知道他拍攝的電影在中國到底有多高的影響力。在霧霾成災的這裡,幾年前一張「北京盤古大廈LED屏在雲霧繚繞中若隱若現」的照片在微博瘋傳,而這張極具超現實主義照片的配文便是「《銀翼殺手》在北京」。當記者在採訪前向斯科特本人展示這張照片時,他脫口而出的話是:「It's Crazy!」
  • 斯科特.阿金斯:"戰神"博伊卡的身材是如何練成的?
    相信很多人認識斯科特.阿金斯,都是通過電影《終極格鬥》系列裡的尤裡.博伊卡這個角色認識的,其兇狠凌厲的招式,血腥刺激的打鬥,飄逸靈活的腿法,強壯堅實的肌肉,充滿殺氣的眼神讓人印象深刻。《終極格鬥》系列被稱為男人必看的電影,是斯科特.阿金斯的成名代表作,斯科特因為演活了俄羅斯地下監獄拳王尤裡·博伊卡而進入主流媒體視線。
  • 世界讀書日丨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世界讀書日丨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2020-04-24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欣賞】▏娜奧米·斯科特
    娜奧米·斯科特(Naomi Scott),1993年5月6日出生於英國倫敦,英國影視女演員、流行樂歌手、詞曲作者。2008年,出演英國迪士尼頻道的系列劇《Life Bites》,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中文名:娜奧米·斯科特外文名:Naomi Scott、Naomi Grace Scott(本名)別    名:娜歐蜜·斯科特國    籍:英國星    座:金牛座
  • 斯科特:人們為什麼要逃離國家主動走向「野蠻」?
    當國家範圍不斷擴大時,其他人也會面臨同樣的兩難境地。當國家瀰漫在所有地方,無可逃避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忘記,歷史上有很長時期人們可以選擇生活在國家之內或之外,或者在中間地帶,在條件允許的時候,也可以改變其生活區域。一個富裕且和平的國家中心可能吸引越來越多認識其利益的人。這當然符合標準和文明的敘述,在這種敘述中,粗魯的野蠻人為國王的和平和公正所帶來的富饒所誘惑。
  • EOS拍攝極限攝影--訪攝影師斯科特·聖飛士
    攝影/斯科特·聖飛士 採訪/陳奇軍 斯科特·聖飛士  斯科特·聖飛士(圖中躍起者)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郊區,他在少年時期就喜歡滑板和滑雪運動。拍攝這幅照片時我使用了佳能 EOS 相機的高速連拍功能,然後我又通過計算機在後期來完成。
  • 好萊塢導演斯科特自殺:活著最恐怖的事就是當導演
    託尼·斯科特(1944.6.21-2012.8.19,生於英國北希爾茲)作為曾打造了一系列鐵血硬漢好萊塢動作商業片的名導演,託尼·斯科特(Tony Scott)選擇離開人們視線時同樣驚世駭俗當地時間8月19日,《壯志凌雲》導演斯科特自殺身亡。「洛杉磯港口警方從水中找到了屍體,」當地驗屍辦公室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當天,一名路人看到託尼·斯科特從橋上跳下去,並馬上撥打了911報警電話。此外,還有多名目擊者都看到斯科特爬到橋南面的最高點,「毫不遲疑地跳了下去。」據當地海岸警衛隊一名發言人稱,警察發現了斯科特停放在橋東邊車道上的黑色豐田車,並發現了自殺紙條。
  • 專訪雷德利-斯科特:我對強勢的女性情有獨鍾
    在《火星救援》中,雷德利-斯科特也按照原著小說的內容,描述了不少中國和中國航天局的情節,雷德利-斯科特認為這是全球通力合作的表現。而這次來到北京也讓他更近距離地體驗到了現代中國,霧霾中的故宮仍然讓他感嘆不已,忍不住用了許多華麗辭藻形容這個古代建築奇蹟。  談中國:霧霾、故宮、通力合作  搜狐娛樂:這趟來北京感受如何?
  • 「好書推薦」《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好書推薦★★★★★歷史撰述有一條「常事不書」的原則,即普通人發生的平常事不會成為史家撰述的素材;惟有英雄人物創造的光輝業績才能成為史筆記錄的對象,被人們口耳傳頌,得以彪炳千秋;這條原則到奧地利的傳記文學作家史蒂芬
  • 死讀書的梁元帝:讀書萬卷卻國破家亡,臨死前將萬卷書籍付之一炬
    當時陳壽亭感慨自己讀書太少,而盧家駒卻對陳壽亭說,這本事大小不在於讀書多少。不僅如此,這世界上有三種人反而不能讀書。第一種,是天分過高的人不能讀書,這種人讀書反而會限制他的天分,局限他的思維,讓他做起事情來會被約束住。第二種,是讀了書幹壞事的人不能讀書,因為有文化的人幹起壞事來,比沒文化的人更狠毒,危害更大,這種人書讀得越多危害越大。
  • 拿下真人版《阿拉丁》茉莉公主一角,娜奧米·斯科特靠什麼成功?
    娜奧米·斯科特確實足夠完美,美到骨子裡的外貌長相,堅韌不屈的性格特質,成為擁有超高人氣的新星演員。歷時半年的角色海選,從近2000名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力壓外界的質疑聲,娜奧米·斯科特靠什麼拿下了茉莉公主這個角色的呢?
  • 我讀︱從政治科學家到人類學家——斯科特及《弱者的武器》
    然而,當論及一般意義上的「反抗」含義,界定何為「真正的反抗行動」時,問題就複雜起來。斯科特對反抗與自利及犯罪行為的界定,似乎並不令人信服。作者提出這樣的問題:從富人田裡「盜用」一麻袋稻穀的窮人應該稱其為小偷,還是反抗者?打穀者故意在秸稈上留下許多稻穗以便他的孩子老婆收集,這屬於小偷小摸還是反抗行動?
  • 官方:76人續約邁克-斯科特
    虎撲7月12日訊 76人官方今日宣布,他們已經與邁克-斯科特完成續約,根據球隊的政策,合同的細節沒有被公布。「邁克是費城所愛的縮影,他是一名無畏的競爭者,有著不知疲倦的工作態度,贏球的欲望驅使著他前進,就像費城所知道的那樣,他的強硬、堅毅和熱情是很明顯的,我們很開心能讓他回到76人。」
  • 龍應臺寫給兒子的信:我為什麼要你用功讀書?無數家長看完醒悟!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信,內容是通過幾個簡單的生活細節,告訴孩子為什麼要用功讀書的道理。相信看完這封信各位家長會受益匪淺,如果您的孩子還找不到努力的理由,請把龍應臺這番話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