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網上說「擼貓一時爽,一直擼貓一直爽。」可擼貓之前總得有一隻貓吧。現在買一隻寵物貓,價格不低噢。少則幾千塊,高則達幾萬以上都有,可奇怪的是,年輕人在外打工,無論自己的工資卡裡有多少資金,家裡總會養一隻貓。
或者路上遇到一隻流浪貓,也會帶到自己家裡養著。
貓一直是人類的好朋友,貓貓和狗狗一樣,認定了主人,就會一直跟著你。
在古代也有一群和我們一樣對貓貓情有獨鍾,古代人稱貓貓為「狸奴」,因其敏捷黠慧。貓貓本身就好像自帶萌萌的磁場,它的出現,總能將我們吸引住,而後無法自拔。
明世宗嘉靖帝——後宮三千佳麗不如貓
嘉靖帝這個貓奴,個人感覺是當出了土豪級別了。我們擼貓頂多就是給貓咪拍拍照片,拍著拍著就拍出了大師範來了,或者給貓咪買好吃好用好玩的,再不行就是每晚抱著貓咪睡覺了。而明世宗嘉靖帝簡直把養貓這件事一條龍,專業化。
後宮三千佳麗不如貓,吸貓吸到20年不上朝。
為了養好自己那些貓咪,嘉靖帝專門在宮裡創辦了一個特殊的管理機構貓兒房。
明朝太監劉若愚在《酌中志·內府衙門職掌》中這樣記載道:
「貓兒房,近侍三四人,專飼御前有名分之貓。凡聖心所鍾愛者,亦加升管事職銜。牡者曰某小廝,騸者曰某老爹,牝者曰某丫頭。候有名封,則曰某管事,或直曰貓管事,亦隨中官數內關賞。」
這句話的意思是:貓兒房就負責一件事——養好宮中的貓主子,要是哪一隻被嘉靖帝寵幸了,那隻貓就能升官加爵。
這話聽起來很熟悉,宮廷劇裡哪個妃子被皇帝寵幸了,晉升官爵,賞賜個好東西,那也是有的。
可照顧貓咪是這些太監的,怎麼嘉靖帝就沒想過賞賜他們點什麼呢?這就看出了嘉靖帝有多愛貓了。
嘉靖帝養了多少只貓,不清楚,但他最寵愛的有兩隻貓,分別叫雪眉和獅貓。
雪眉毛髮捲曲呈微青色,雙眼晶瑩,雙眉潔白如玉;獅貓頸部毛長、頭大而耳短、兩眼圓睜、不威而怒,形如獅子。
一隻比一隻都有個性,難怪嘉靖帝都愛不釋手。
一般皇帝睡覺,都是身邊的妃子陪著。
翻看奏摺,身邊就是太監在側端茶倒水的。
就連去後宮,定是少不了哪一個丫鬟了。
可是咱們的嘉靖帝就是特立獨行,陪他的不是哪個妃子,太監,是貓咪。
愛得多深,痛就有多深。這句話來形容嘉靖帝最恰當不過了。
在《萬曆野獲編》中寫道:
「上痛惜,為制金棺,葬之萬壽山之麓;又命在值諸老為文,薦度超升。」
嘉靖帝的愛貓死時,嘉靖帝悲痛不已,幾天不吃不喝,而後「制金棺葬於萬壽山之麓」。
不止是全金的棺材,還為其造碑立冢,提名「虯龍冢」,陣容之大,令人目瞪口呆。
當時還要求大臣們為愛貓寫祭文超度,這命題讓眾多大臣感覺無從下手,畢竟以前都是寫政治報告的。在當時有個人叫做袁煒,寫祭文寫得最好,寫了一句「化獅為龍」深得嘉靖帝之心,禮部侍郎立刻搖身一變成為少宰,時稱「青詞宰相」。
憑藉寫文章誇貓平步青雲,那還是頭一遭聽到。稀奇。
洋務派領袖張之洞——貓咪到處拉粑粑,不可打罵
晚清「四大名臣」張之洞也喜歡貓,家裡的貓咪已多達幾十隻,路邊的流浪貓跑到家裡覓食,張之洞也不會趕它們,反而歡迎它們的到來。
張之洞的堂兄張之萬在寫信給弟弟張之京時,這樣說他:
「香濤(張之洞)飲食起居,無往不謬。性又喜畜貓,臥室中常有數十頭,每親自飼之食。貓有時遺矢於書上,輒自取手帕拭淨,不以為穢。且向左右侍者說:『貓本無知,不可責怪,若人如此,則不可恕。」
意思是說:一大群貓咪在家裡隨地大小便,張之洞也不生氣,甚至還對家裡的下人說:「貓隨地大小便也不能罵它們,它們不懂,要是人還到處隨地大小便,那就不能寬恕了。」
張之洞喜歡貓,有些習性也會和貓咪相似。
比方說他的吃飯走路姿勢都像貓,有椅子不坐,就蹲在地上貓著腰。
張之洞習慣下午兩點睡覺,晚上十點辦公,然後一工作就是一宿,典型的夜貓子。
大理寺卿徐致祥曾經彈劾張之洞:「興居不節,號令無時。」
興許喜歡養貓的你估計也沾染上了你家貓咪的某一個習性了,比如白天老喜歡打哈欠,一上課就犯困。晚上就精神,打遊戲打不停。
你說,是不是呢?
陸遊——我與狸奴不出門
陸遊,南宋詩人,對於他的詩,熟悉的人定是很多。讀書那會的課本裡必備詩詞,陸遊詩人的詩詞多呢。
恰巧今天的雨一直下不停,此時來回味陸遊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有點熟悉的感覺,抒發了陸遊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但這四句詩就是整首詩了麼?不是,這只是下半段,上半段是這樣的: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原來這才是《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的完整版,我與狸奴不出門,原來陸遊詩人這麼佛系呢!
據統計顯示,陸遊一生共作過十二首詠貓詩——「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隴客詢安否,狸奴伴寂寥」、「狸奴共茵席」、「狸奴睡被中」、「夜長暖足有狸奴」。
從陸遊養貓,個人得出了一個啟發,家有了「狸奴」,人生足矣。
貓友們趕緊將這首詩背起來,可以在朋友圈曬曬你的才華還有...你的貓。
貓本善良,卻也專情
受疫情影響,我聽朋友說,他的鄰居將自己家中的貓咪丟棄了,原因是他家的貓咪跑出去後,隔天才回家,擔心貓咪身上可能感染了,就開車帶他到偏遠地方丟下了它。
我上班的地方是一個創業園,園子裡有好幾隻流浪貓,我和我的朋友同在一所公司上班,從去年到現在,我們一直救助一隻半折耳的流浪母貓,我們給它取名——「芝麻」,它黑白相間,走起路來很有氣勢,就像是園子裡的「黑貓警長」。
每一天它八點多就會坐在我們公司門口,監督我們是否上班遲到。
有一段時間它不在園子裡,平時只要叫一聲芝麻,它都會出現,這次,沒有。
前幾天它出現了,還看到它的身邊出現了幾隻小貓,原來那是它的孩子呀。一隻黑色加橘紅色加白色——三花,其他兩隻黑白相間,其中一隻黑白相間,和它媽媽一樣,半折耳。
我們給它們衝了羊奶喝,看著幾隻小貓在芝麻身邊,放心了許多。
這應該是芝麻的第三胎孩子了,折耳貓其實不適合懷孕的, 它們天生自帶的疾病是會傳給下一代,而且園子裡的保安會因為它們隨地大小便而追趕這些流浪貓。
曾想過帶芝麻去絕育,可芝麻的個性太兇,也許是以前受過欺負,不過對它的好,至少它知道,至少它餓時還會來找我們。
記得那天是下雨天,芝麻跑進了公司,那時在忙沒發覺它的出現。
芝麻想走到我的身邊,公司裡頭的一個男同事突然對它大吼大叫,把它趕了出去。
內心不好受。他還說流浪貓在外頭亂吃東西,不知道身上會帶什麼病,別去管它們。
看不到就算了,既然看到了,知道了,怎麼可能不管呢。
想起家裡的兩隻貓,在家裡雨淋不到,太陽曬不到,甚是幸運,而它們,流浪貓。
流浪貓是它們的標籤,無家可歸,有家的,卻被丟棄。
善良每個人都有,但願意將善良放到流浪貓身上的,不多。
如果愛,請深愛;如果不愛,別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