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筱俊亭評劇《包公審太后》遇後選場(音視頻唱段)

2021-02-15 中國評劇藝術網

       鄭筱娣,國家一級演員,藝名小筱俊亭。工表衣、老旦。1951年8月出生於天津。自幼隨母筱俊亭學戲。曾與錦州評劇團陳桂秋學習。她是筱派藝術的得力傳人。主演了許多筱派戲,如:《包公審太后》、《打金枝》等。她還能演反串小生,在《人面桃花》中飾演崔護。

      她一直在為繼承和傳播筱派藝術努力著。近年,受聘於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為陪養評劇後輩人才發輝作用。

民間傳說《狸貓換太子》軼事典故

宋仁宗歸於劉太后名下之事,是民間傳說《狸貓換太子》的原型。狸貓換太子是清代石玉昆所著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第一回的著名段落,宋真宗的嬪妃劉氏、李氏同時懷孕,為了爭當正宮娘娘,工於心計的劉妃將李氏所生之子換成了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污衊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怪罪下來,李妃逃往民間,劉妃遂被立為皇后。後來,李妃所生男嬰即位,為宋仁宗。在包拯的幫助下,仁宗得知真相,與雙目失明的生母李妃相見,而身為皇太后的劉氏則畏罪自殺。

這個故事雖有歷史原型,但基本屬於虛構。事實上,仁宗的親生母親應為李宸妃。她地位很低,仁宗生下以後就被送給劉後撫養。劉後像對待親兒子一樣把仁宗養大。真宗死後,劉後開始垂簾聽政,一直到李宸妃死去都沒讓仁宗知道真相。直到劉後也去世了,才有人告訴仁宗,他的親生母親乃是李宸妃,是被劉後虐待死的。宋仁宗聞聽,號啕大哭,立即派兵包圍了劉府,準備報復劉氏家族,同時,親自去李宸妃的葬地祭奠。在眾人圍觀之下,棺槨打開,只見裡面裝滿了水銀,用以保持屍體不壞,李宸妃面色如生,神態安詳,穿戴著皇后的服裝。此事足見劉後對李宸妃的厚待,傳言是不真實的。仁宗這才消除了怒氣。據《邵氏聞見錄》記載,李宸妃死後,劉後本計劃按一般宮人下葬,但丞相呂夷簡建議她厚葬之,以免將來仁宗了解了真實情況後對劉氏家族不利。劉後採納了呂夷簡的建議,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

史實:李宸妃人物生平

李宸妃

       章懿皇后(987年-1032年),李氏,杭州人,宋真宗趙恆妃嬪,宋仁宗趙禎生母。祖父李延嗣,仕錢氏,為金華縣主簿;父李仁德,後來封為左班殿直。民間流傳的「狸貓換太子」中的李妃就是指李宸妃。

       李氏在父親過世、繼母攜子改嫁後,削髮為尼,後來劉氏在寺中發現她美貌出眾,便帶著李氏入宮,入宮時,李氏為劉美人的侍女。真宗寵愛劉氏,想立為後,奈何劉氏家世並不顯赫,又無子嗣,群臣不服。正苦惱的時候,李氏夢到仙人降生為己子。真宗與劉氏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辦法。逐讓李氏侍寢,不久李氏果然懷孕。李氏隨真宗臨砌臺,鬢上玉釵不慎墜落。真宗心中暗暗祈禱:如果玉釵完好無損,必為男孩。侍從拾起釵,果然完好無損。真宗甚喜。不久,生下皇子,真宗對外聲稱是劉氏所生,取名趙受益(後來的宋仁宗趙禎),封為德妃,而李氏只封為崇陽縣君。後來李氏又生下女兒,晉封為才人,不久此女夭折。後進封婉儀。其後,劉氏被真宗立為皇后。

       宋仁宗即位,皇后劉氏被尊為皇太后。後來,劉太后晉李婉儀為順容,遷往真宗永定陵守陵。劉太后又命劉美、張懷德訪其親屬,其弟李用和,補三班奉職。仁宗雖為其子,然而真宗將之歸於劉氏名下,並與楊淑妃一同視養。李氏也毫無怨言,終其一生,未以天子之母而自傲。 

明道元年(1032年),李順容病重,劉太后晉封李氏為宸妃,遣太醫視望。冊封當日李宸妃逝世,享年四十六歲。

       明道二年,劉太后病逝,燕王趙元儼告訴宋仁宗:「陛下是李宸妃所生,李宸妃死於非命。」宋仁宗為母親守喪哀傷過度疲勞過度,多日沒有上朝,下哀痛的詔書自責,尊李宸妃為皇太后,諡號壯懿。宋仁宗又去洪福院祭告李宸妃,換棺材的時候親自哭著看了母親的儀容,李宸妃的容貌仿佛生前,帽子和衣服和皇太后一樣,屍體用水銀保養,所以沒有朽壞。宋仁宗感嘆的說:「人言怎麼可以信!」劉家尊封更勝往昔。李氏陪葬永定陵,靈位奉祀於奉慈廟。又於景靈宮建神御殿,殿稱廣孝。慶曆年間,仁宗改生母李氏諡為章懿皇后,與劉太后一同升祔太廟。封李用和為彰信軍節度使、檢校侍中,寵賚甚渥。仁宗既而追念不已,顧無以厚其家,乃以福康公主下嫁李用和之子。

       最有名的便是《狸貓換太子》這部戲,劇情曲折動人,數百年來,在戲曲舞臺上常演不衰。有好事者竟在她的陵西封了個小冢子,稱為「貓家」。許多人來此參觀,都想看看李宸妃的墓,還贏得不少多情者的眼淚,但大部分人了解的是戲曲舞臺上的李宸妃,而她的真實遭遇卻很少有人知道了。

筱俊亭《穆桂英掛帥》轅門外

筱俊亭《洪湖赤衛隊》耳聽得

筱俊亭評劇《江姐》千重苦萬重恨

相關焦點

  • 50出評劇經典劇目全劇視頻大合集
    !
  • 視頻:鄭嵐評劇《包公三勘蝴蝶夢》嬌兒呀
    含音視頻文件請在WiFi下觀看欣賞本期內容就轉發到您的朋友圈珍藏視頻>評劇《包公三勘蝴蝶夢》嬌兒呀視頻:鄭嵐評劇《包公三勘蝴蝶夢》嬌兒呀中國評劇網http://www.zgpjys.com評劇、相聲、曲藝為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王翀。
  • 評劇《馬背上下》之我見
    就藝術而言,她先學河北梆子、保定老調,後改唱評劇,拜師張俊玲,傳承洪派藝術。不但戲唱得好,而且嗩吶吹的也棒,不但擅演小生,而且能演老旦。她既是嗜酒如命的劉伶,又是飄逸瀟灑的乾隆爺,還是那重情重義的張羽;更是《包公賠情》裡的嫂子、《高山下的花環》裡的梁大娘,她把這兩個女性角色塑造的惟妙惟肖,唱腔韻味很具有花月仙老師的神韻,給人印象深刻。
  • 趙麗蓉 劉淑萍 趙茹意 靳靈展-評劇《楊三姐告狀》哭一聲二丫頭你...
    本劇是已故評劇創始人成兆才先生根據1918年灤縣的一件實事編寫的。後經很多前輩在演出中豐富加工,幾十年來一直在舞臺上廣泛流行,成為評劇優秀的傳統劇目之一。
  • 「戲緣超級擂臺」全國評劇大賽正式上線
    評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晰,唱詞淺白易懂,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9月份,「戲緣超級擂臺」全國評劇大賽正式上線,如果你還找不到一個真正的「舞臺」,讓你放聲演唱,請來戲緣超級擂臺。
  • 王曉宇經典評劇唱段賞析
    《王少安趕船》是評劇傳統劇目,又名《訪美人》、《玉鐲記》。此劇是由《聊齋志異》中經典故事改編。講述了玉陽縣富家子弟王少安與張翠蛾之間的愛恨情仇。一起來欣賞吧!王曉宇評劇《從春唱到秋》難咽的黃連難吞的苦果 大師水平 聽著就是美!
  • 白派評劇《馬昭儀》首演 評劇舞臺現「袍帶戲」
    評劇《馬昭儀》     天津市評劇白派劇團新排練的古裝歷史劇《馬昭儀》,昨晚在海河劇院精彩上演。  習慣于欣賞以家庭故事為主的評劇觀眾,對這出色彩斑斕、扣人心弦的"袍帶戲"充滿濃厚的興趣。  劇中扮演秦國宮廷侍女馬昭儀的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王冠麗,緊緊把握住角色心地善良、深明大義、為了大局而犧牲自我的性格特質,運用嫻熟的演技,深刻揭示出這個處於宮闈鬥爭旋渦中的普通女性的心路歷程,凸顯了她唯美大方的表演風格。
  • 評劇《鳳還巢》各名家唱段賞析
    趙麗蓉(1928年3月11日—2000年7月17日),著名評劇、小品、影視表演藝術家。曾出演評劇電影《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主演多部影視劇、小品。1991年憑主演《過年》獲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后、中國電影政府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大獎。弟子有靳玲展、【盛世梨園】經典評劇【鳳還巢】全劇 主演:新鳳霞洞房中蠟燭雙燒奴心欲碎,小膽兒突突亂跳啼笑皆非。
  • 新派再傳弟子彭越評劇唱段欣賞
    彭越回憶拜師羅慧琴的經歷,並演唱評劇《花為媒》「蜻蜓調」彭越,出生於河北遷安,現為唐山演藝集團公司評劇團(原唐山市評劇團)優秀青年演員,評劇名家羅慧琴弟子,新派再傳弟子,工青衣、花旦、閨門旦。彭越現為唐山市政協委員、河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唐山市青聯委員、發展促進「冀東三枝花」會員、評劇發展促進會會員.。
  • 吳丹陽評劇《三節烈》精彩唱段賞析,帶你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評劇《三節烈》吳丹陽演唱51.評劇《三節烈》全劇 吳丹陽 張思玉 呂曉天 瀋陽評劇院演出_標清_標清(Av46019787,P51)劇情簡介 : 河南新安縣連年荒旱,趙華恩攜妻、女往正定尋弟,途中投宿遇惡霸李武舉,李見趙女素琴貌美,欲納為妾,素琴不允,被關入冷室。此地有一書生王定保,與同學賭錢負債,去舅父張端三家借錢。
  • 【劇目推薦】"清"以為官,"淨"以修身--與董洪松暢談《鍘判官》,走進「包公」的內心世界
    常演傳統劇目:《刺王僚》《將相和》《華容道》《陽平關》《鍘美案》《鍘判官》《赤桑鎮》《遇後龍袍》《李逵探母》等。新編劇目:《情殤鐘樓》、《春秋二胥》、青春版《狸貓換太子》、傳承版《曹操與楊修》、傳承版《貞觀盛世》、傳承版《廉吏于成龍》、《浴火黎明》、《北平無戰事》等。
  • 《老青天》:新包公形象充滿浪漫色彩
    作者:黃體軍由山東省柳子劇團創排的新編古裝喜劇《老青天》,近日在濟南山東省會大劇院上演,儘管是內部匯報演出,但卻讓觀眾有一種清風拂面的愉悅感:原來鐵面無私的包公還有另一副可愛的老頑童面孔!展現寓莊於諧的新包公你見過趕驢的包公嗎?見過給風塵女子當老使喚的包公嗎?
  • 評劇馬派唱腔十二段伴奏發布始末
    當我就此事詢之於知情人時卻被告知,馬先生所有唱段的伴奏幾乎都已經製作完成,只是持有人不肯發布。我當時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看來,伴奏的本質是傳播,不是收藏,唱的人越多才越有價值。無奈我在這個群體裡是個極其邊緣的人,又與持有人素不相識,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事態的峰迴路轉源於我4月16日在全民K歌發布了《南海長城》之「三杯酒」唱段。
  • 評劇名家劉淑琴在收徒周春榮
    香河縣宣傳部長焦國強、文廣新局局長李朝民與劉淑琴及眾弟子合影簡短而莊嚴的拜師儀式結束後,劉淑琴攜眾弟子為在場觀眾奉獻了一場小型演唱會周春榮嗓音甜美,扮相俊美大方,演唱韻味兒濃厚,一段反調演唱下來,把江姐得知彭松濤犧牲後的內心複雜的感情表達的很到位,優美的唱腔在大戲樓中迴蕩。據悉,評劇《江姐》是由劉淑琴女士與其先生、板胡演奏家崔東坡先生擔任唱腔設計,當年獲得了文化部的大獎,由於各種原因,影像資料遺失,成為一大遺憾。
  • 包青天老家人來訪,「殷商之源」共話包公
    》粉墨亮相,拜金榮大師的親傳弟子拜小榮再現「家住安徽廬州府」經典唱段。    藝術包公的商丘演繹顯然打動了從包公家鄉來的合肥媒體人。  11月20日,「我從包公家鄉來」走進商丘座談會。不僅僅是「來自安徽廬州府」的包公曾在歸德府南京做過10個月的路東治轉運使,以及包公當轉運使疏浚汴河漕運給商丘至今留下的包河,還有當轉運使在歸德府永定鄉懲治「南霸天」而有包公廟繼而有現在睢陽區包公廟鎮,更有包公同榜進士及第的商丘虞城同學狀元王堯臣及探花趙概,尤其是包公同朝彈劾掉的商丘三位歷史名人:民權雙塔「兄弟雙狀元」宋庠、宋祁,睢陽區包公廟北宋文學家張方平。
  • 新版評劇《李昆》隆重上演
    9月16日晚,由北京市鳳翔藝術團、順義區戲劇家協會聯合打造的大型原創現代評劇《李昆》在順義區影劇院進行公演,並將於9月16-18日在順義區影劇院連演五場。順義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賀亞蘭,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申志紅,區文聯主席姜蒙現場觀看演出並慰問了演職人員。
  • 朱巧雲豫劇《包公誤》唱段賞析,唱腔純正,讓人驚嘆
    豫劇旦角朱巧雲演唱《包公誤》我的包相爺一折,唱腔運用真是夠味豫劇【包公誤】全集-朱巧雲+李良魁-★_,傳承經典,弘揚曲藝文化,文藝,藝術,文化,戲曲,曲藝豫劇《包公誤》選段,名家朱巧雲這段唱腔亮麗流暢,表演大方得體。 豫劇《包公誤》選段,隔鐵窗夫妻情深,段紅玉奔赴疆場。
  • 沒有虎頭鍘和尚方寶劍的包公,你還愛他麼?
    (包公真不長這樣)問:他家庭出身如何?他真的由嫂子撫養長大嗎?包公父親包令儀,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官至刑部侍郎。所以包公其實是官二代。沒有哥哥,當然也就沒有嫂子。憑啥?故事中包拯假扮閻王審郭槐,這種法律手段在古代可能用上嗎?沒有「狸貓換太子」。就算有「狸貓換太子」,在包公出仕之前,劉太后、李太后也已經都壽終正寢,實在輪不著包公來審案。
  • 與戲曲中包公臉譜有關的傳說
    原來——    包公小時候,母親死得早,全靠嫂子帶大的,所以他叫嫂子為嫂娘。他從小就恨貪官汙吏,愛打抱不平。念書時,在他面前總是放面鏡子,天天要對著鏡子照。光照還不行,還要對著鏡子喊,喊什麼啊,喊的是:包文正,包文正,將來做官要公正,日審陽,夜審陰,渾身都是膽壓強梁。」喊呀喊的,照呀照的,他又生個新點子來。
  • 包公的大鍘刀
    郭建「三口銅鍘神鬼寒」 在包公戲裡,最重要的道具就是包公那三口大鍘刀。這是包公戲的符號,如京劇《花蝴蝶》(《盜御馬》)一開場,包公上場自表:「銅鑼開道人吶喊,誰人不知包青天。我身邊隨帶著張龍、趙虎、王朝和馬漢,三口銅鍘神鬼寒。」 包公戲總是以「開鍘」這一聲怒吼而進入劇情高潮,於是很多戲曲直接將包公戲目總結為「大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