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鄭嵐評劇《包公三勘蝴蝶夢》嬌兒呀

2021-03-03 中國評劇藝術網


轉發評劇就是評劇正能量

含音視頻文件請在WiFi下觀看

欣賞本期內容就轉發到您的朋友圈

珍藏視頻

評劇《包公三勘蝴蝶夢》嬌兒呀

鄭嵐

視頻:鄭嵐評劇《包公三勘蝴蝶夢》嬌兒呀

中國評劇網http://www.zgpjys.com 

       鄭嵐,1992年進入天津市藝術學校學習評劇表演!1999年進入北京市戲曲藝術職業學院評劇表演專業進修!2002年進入中國評劇院工作!2007年進入中國戲曲學院首屆地方戲精英班進修編導專業!

2007年獲得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主角獎)

2007年獲得第四屆紅梅獎——紅梅金花稱號

附: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介紹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北戲」),位於北京市,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北京地區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藝術類高等職業學院。 

        學院的前身是創建於1952年的北京市私立藝培戲曲學校,1953年由北京市政府接管,更名為北京市戲曲學校。著名表演藝術家郝壽臣、馬連良、孫毓敏等曾任學校校長。2002年12月,學院成立,正式舉辦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學院佔地44.69畝,2006年北京市藝術研究所與學院合併,充實了學院的教學、科研力量。 

 

        現有職工357人,專任教師233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專家67人。有北京市名師5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7人,北京市專業帶頭人1人。學院面向全國招生,開設京劇、地方戲曲、音樂、舞蹈、藝術設計和影視表演等多個專業方向,已從單一的戲曲學校發展成為綜合藝術院校,培養了孫毓敏、張學津、趙葆秀、谷文月等近7000名藝術人才。 2012年2月,學院成為「北京市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2017年11月,榮獲第四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地方戲曲系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地方劇科始建於1960年,培養了眾多表演和音樂人才。2011年正式成立地方戲曲系,現有中國戲劇梅花獎、享受國務院終身特殊津貼馬惠民任地方戲曲系主任,張寶學任副主任。地方戲曲系下設兩個教研室,其中河北梆子、北京曲劇為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張寶學。評劇、相聲、曲藝為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王翀。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地方戲曲系表演專業的教學,一直遵循對中國戲曲程式體驗的堅守,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基本技能和藝術表現能力;充分發揮我院戲曲專業基礎課的優勢,強化戲曲專業基本功、把子、身訓教學以及戲曲創編課教學的優長;要求學生不僅掌握劇目的排演,更要求學生懂得戲曲藝術學習的方法,強調多門類藝術的學習和培養,以適應各劇種表現傳統劇目、現代劇目和新編歷史劇目的需要。運用全新的辦學理念,培養出有一定文化、理論水平,有較高專業技能的實用型人才。

       評劇表演專業教師有:在職教師馬惠民、王翀。外聘中國評劇院教師李維銓、戴月琴、高闖、恆紅、馬新茹。外聘其他院團教師劉淑琴、張選、鄭筱娣、王金章、楊敏等評劇名家在校任教。評音教師有:崔東坡、張士源、白國全、尹慶飛、王志強、劉志宇、劉志勇、趙娜、周蓓。評劇表演專業開辦僅兩年就培育出八朵「戲劇小梅花」金獎。還聘請張德福、谷文月、劉萍、李惟銓、劉文田作為專家為評劇專業指導教學嚴格把關。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地方戲曲系表演專業與國內多家地方戲曲劇院團如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北京市曲劇團有限責任公司、德雲社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係,對學生進行聯合培養。

       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為市屬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此次該團與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合作辦學,師資陣容強大。參與教學的老師既有梅花獎獲得者:王鳳芝、李二娥、彭豔琴、王洪玲、王英會;又有老一輩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陳曉芬、殷新泉;國家一級演員:劉鳳香、張樹群、郭硯夫;國家一級演奏員:鄭四寬;及優秀的中青年演員和演奏員等。北京市曲劇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北京市文化局所屬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創演劇目屢獲殊榮。此次與北戲合作辦學也選派了最佳師資陣容,其中由北京曲劇老一代著名演員韓新民、國家一級演員甄瑩、國家二級演員王曉莉。

       為了多劇種辦學,地方戲曲系與德雲社(郭德綱)合辦相聲專業,高峰、史愛東、李文山、楊旭等教師任教,2012年增設了曲藝專業,王樹才、果振標、宋民強等教師來校任教。此外為了學生能夠打下堅實的基礎,地方戲曲系還聘請了京劇系名師楊振剛、王茂生、劉亞新、劉傑、張玲、馬嵐、張鐵珊、張勇等優秀教師任京昆課教學。

想進評劇群,請加微信號40158157

中國評劇網http://www.zgpjys.com

233952754中國評劇網QQ群號

掃一掃,喜歡就賞

欣賞本期內容就轉發到您的朋友圈

感謝您的轉載    感激您的賞金

讓我們共同為傳播評劇努力

相關焦點

  • 評劇《馬背上下》之我見
    就藝術而言,她先學河北梆子、保定老調,後改唱評劇,拜師張俊玲,傳承洪派藝術。不但戲唱得好,而且嗩吶吹的也棒,不但擅演小生,而且能演老旦。她既是嗜酒如命的劉伶,又是飄逸瀟灑的乾隆爺,還是那重情重義的張羽;更是《包公賠情》裡的嫂子、《高山下的花環》裡的梁大娘,她把這兩個女性角色塑造的惟妙惟肖,唱腔韻味很具有花月仙老師的神韻,給人印象深刻。
  • 振興評劇著名演員聯合演岀(1)
    1987年年底,在天津舉辦了振興評劇系列演出,全國各地的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蒞臨天津,為廣大觀眾獻上了三臺精彩的節目,評劇大師級的人物鮮靈霞,也首次出現在電視屏幕,在首場的演唱會中,為觀眾獻上了三段精彩的唱段,首場的演出異常火爆,相聲大師馬三立到場祝賀。
  • 50出評劇經典劇目全劇視頻大合集
    !
  • 小筱俊亭評劇《包公審太后》遇後選場(音視頻唱段)
    主演了許多筱派戲,如:《包公審太后》、《打金枝》等。她還能演反串小生,在《人面桃花》中飾演崔護。      她一直在為繼承和傳播筱派藝術努力著。近年,受聘於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為陪養評劇後輩人才發輝作用。
  • 唐山:評劇藝術節演出劇目大全!
    主攻青衣、刀馬旦、花旦等角色,排演了《秦香蓮》、《穆桂英掛帥》、《李娃傳》、《包公出世》、《重圓記》等主演戲。張洪豔:1996年畢業於朝陽縣職業中專,2007年畢業於遼寧省函授黨校。1996年在朝陽縣藝術推廣中心(原朝陽縣評劇團)工作至今。國家二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 最新開票丨中國評劇院 評劇《狸貓換太子》久演不衰的經典劇目
    、唱出評劇的味道。由評劇《祥子與虎妞》的設計者陳文龍擔當,布景採用了寫意中又有真實的手法,既有歷史感,又具現代感。燈光、服裝、化妝、道具等設計也秉承精緻、清新的創作理念,讓整齣劇在視覺上更加美輪美奐。鄭嵐飾演的李後最後出場,她嗓音圓潤,行腔流暢,表演細膩傳神。
  • 黃安一首老歌《新鴛鴦蝴蝶夢》,90年代經典老歌,勾起滿滿回憶!
    《新鴛鴦蝴蝶夢》是1993年臺灣電視劇《包青天》的主題曲,由黃安演唱、填詞並作曲,詹宏達編曲,最早收錄於1993年2月1日發行的同名專輯《新鴛鴦蝴蝶夢
  • 年度關注劇目 | 評劇《新亭淚》:重編經典盡顯家國情懷
    評劇《新亭淚》12月28日,由中國評劇院全力打造的重編歷史劇目《新亭淚》,在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中國評劇大劇院)驚豔亮相。評劇《新亭淚》根據著名編劇鄭懷興先生的成名作重編而成。該劇首創於20世紀80年代初,曾獲1982年第一屆全國優秀劇本獎,一經問世便在全國引起巨大轟動,被奉為歷史劇之新裡程碑和圭臬。
  • 黃安,憑藉一首《新鴛鴦蝴蝶夢》走紅,妻子是同學,女兒貌美清新
    年的專輯《新鴛鴦蝴蝶夢》,在全球賣了600萬張!黃安,當年憑藉一首《新鴛鴦蝴蝶夢》,火遍大江南北。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愛情兩個字好辛苦是要問一個明白還是要裝作糊塗《新鴛鴦蝴蝶夢》是1993年臺灣電視劇《包青天》的主題曲,由黃安演唱、填詞並作曲,詹宏達編曲,最早收錄於1993年2月1日發行的同名專輯《新鴛鴦蝴蝶夢》中。
  • 包公的大鍘刀
    郭建「三口銅鍘神鬼寒」 在包公戲裡,最重要的道具就是包公那三口大鍘刀。這是包公戲的符號,如京劇《花蝴蝶》(《盜御馬》)一開場,包公上場自表:「銅鑼開道人吶喊,誰人不知包青天。我身邊隨帶著張龍、趙虎、王朝和馬漢,三口銅鍘神鬼寒。」 包公戲總是以「開鍘」這一聲怒吼而進入劇情高潮,於是很多戲曲直接將包公戲目總結為「大鍘」。
  • 白玉霜【評劇唱片】《花為媒》
    白玉霜白玉霜(1907年-1942年),女,評劇旦角。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灤縣人,蓮花落藝人李景春之女,生於1907年。白玉霜自幼隨父親唱戲走江湖,11歲學京韻大鼓,14歲改學評劇,演出於青島、大連一帶。後拜師孫鳳鳴學習評劇,成為孫家戲班的主角。
  • 與戲曲中包公臉譜有關的傳說
    原來——    包公小時候,母親死得早,全靠嫂子帶大的,所以他叫嫂子為嫂娘。他從小就恨貪官汙吏,愛打抱不平。念書時,在他面前總是放面鏡子,天天要對著鏡子照。光照還不行,還要對著鏡子喊,喊什麼啊,喊的是:包文正,包文正,將來做官要公正,日審陽,夜審陰,渾身都是膽壓強梁。」喊呀喊的,照呀照的,他又生個新點子來。
  • 蝴蝶夢 Rebecca (1940) Part 1 賞析
    蝴蝶夢 Rebecca (1940) Part 1分享譯製電影 聆聽經典配音共享精神財富 探尋心靈寧靜之道蝴蝶夢>IMDb連結:tt0032976豆瓣評分8.3蝴蝶夢的劇情簡介年輕女子(瓊·芳登 Joan Fontaine 飾)初遇曼德利主人德文特(勞倫斯·奧利弗 Laurence
  • 小白玉霜演的評劇秦香蓮
    在戲曲頻道我看了這齣評劇,由小白玉霜演的《秦香蓮》,這個故事幾乎家喻戶曉,令我看後久久不能忘懷。劇中說的是在北宋年間,民女秦香蓮在嫁給陳世美後一直孝順公婆,撫養兒女,為人知書達理。香蓮悲憤已極,前往包拯處控告,包公準狀後,召陳世美來與香蓮對質,陳世美自恃皇親國戚,強詞狡辯。皇姑、國太也來威脅。包拯不畏權勢,將陳鍘死。
  • 趙麗蓉 劉淑萍 趙茹意 靳靈展-評劇《楊三姐告狀》哭一聲二丫頭你...
    本劇是已故評劇創始人成兆才先生根據1918年灤縣的一件實事編寫的。後經很多前輩在演出中豐富加工,幾十年來一直在舞臺上廣泛流行,成為評劇優秀的傳統劇目之一。
  • 【曬曬你的寶貝】 得而復失滴寶貝,夢中的南俠展昭耍刺客、包公鍘龐昱
    安樂侯龐昱呀,你都找滴神馬刺客?場景至今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也是能夠記住這本書的深深烙印。無意間得到這本寶貝書,欣欣然亦戚戚然,既怕別人看見,也不想讓別人看見,整天還得裝作若無其事滴樣子,挺困苦滴,藏起來吧。前邊說了,住地區平房家裡是老式躺櫃,又大又能放許多衣服雜物,當時記得是塞進柜子底層的一個縫隙裡,趁沒人注意時才偷偷拿出來翻看,奉若珍寶。沒過幾個月,「它」盡然不見了!丟了!
  • 評劇第一位女旦花蓮舫(附老唱片音頻)
    肩胛我們擔哪那柴扁喲擔哪,手裡還拿著喲割柴的呀鐮。金蓮我們瘦小是難走山路,嘰登啊格登啊打顫哪顫。哪家子啊無啊有男兒啊漢,誰叫一位女流之輩呀來耶為呀難[哭迷子]哎……殺了人的天哎!邁步啊我呀把那高山來下呀,下了那高山迴轉家呀園。
  • 白玉霜【唱片】評劇《德孝雙全》二弟你
    評劇白派創始人,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灤縣人。蓮花落藝人李景春之女。有評劇皇后之譽,白派藝術的創始人。20世紀30年代與劉翠霞、愛蓮君、喜彩蓮並稱評劇「四大名旦」。河北灤縣人,蓮花落藝人李景春之女,生於1907年。白玉霜自幼隨父親唱戲走江湖,11歲學京韻大鼓,14歲改學評劇,演出於青島、大連一帶。後拜師孫鳳鳴學習評劇,成為孫家戲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