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玉霜演的評劇秦香蓮

2021-01-09 紅宇娛樂影視

在戲曲頻道我看了這齣評劇,由小白玉霜演的《秦香蓮》,這個故事幾乎家喻戶曉,令我看後久久不能忘懷。劇中說的是在北宋年間,民女秦香蓮在嫁給陳世美後一直孝順公婆,撫養兒女,為人知書達理。這樣的一個弱女子,卻在丈夫進京趕考,了無音訊之後毅然決然地領著一雙兒女進京尋夫,到了京城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已經做了駙馬。可惡的陳世美不認妻兒,竟然屢次派人加害他們,有幸得到了義士韓琦相救,他們才免遭此劫難。秦香蓮到開封府伸冤,幸而包青天為他們主持公道,用虎頭鍘斬殺了陳世美,正義才得以伸張。

看了這部劇後,我感受良多,秦香蓮在劇中的扮相清新端莊,所有的步伐都拿捏得十分到位,一顰一笑無不令人心醉,令觀眾也能感受到她深深的絕望與痛苦。她對於絕情之人陳世美的悽慘哭訴,和向鐵面無私的包大人的絲絲控訴,無不展現出這個人物的悲慘命運,更凸顯了那個時代的官官相護的現實。包拯的形象也令我記憶猶新,他性格剛直,鐵面無私,一直秉公辦事。寧可不要頭上的烏沙,也要保住世間的公正,這浩然的正氣令觀眾也為之動容。

劇情是這樣的,秦香蓮的丈夫陳世美進京趕考,數年無音信。適逢家鄉連遭荒旱,公婆餓死,香蓮帶領兒女進京尋夫。到京後,得知陳世美考中狀元,並招為駙馬。陳世美壽誕之日,香蓮闖宮而入,陳世美竟昧心不認,反將香蓮母子三人趕出宮去。

三朝元老王延齡得知此情後,教香蓮假扮唱歌詞的村婦,在酒席宴前借唱戲陳,陳世美仍不相認,並將香蓮趕出京城,暗中命家將韓琪前往殺害,以滅口。韓琪追至廟中,聽香蓮哭告實情,不忍殺害,毅然將香蓮母子放走,自感難以復命,自刎而死。香蓮悲憤已極,前往包拯處控告,包公準狀後,召陳世美來與香蓮對質,陳世美自恃皇親國戚,強詞狡辯。皇姑、國太也來威脅。包拯不畏權勢,將陳鍘死。

相關焦點

  • 評劇輝煌幾十年,領軍人物小白玉霜,值得我們讚揚
    白玉霜小白玉霜、小玉霜是姐妹,白玉霜是母親。明年將是評劇一代宗師,白派創始人白玉霜誕辰105周年和白派第二代宗師小白玉霜誕辰90周年。小白玉霜在演出現代戲方面,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新中國建立後,她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率先演出了 革命現代戲,對評劇藝術改革和現代戲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演出劇目上,她一直堅持古裝戲和現代戲同時並舉。她在傳統戲裡扮演過許多古代婦女角色,如《朱痕記》中趙錦棠、《鬧嚴府》中的嚴蘭珍、《杜十娘》中的杜十娘和《秦香蓮》中的秦香蓮等這些性格鮮明、形象各異的舞臺藝術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白玉霜【評劇唱片】《花為媒》
    白玉霜白玉霜(1907年-1942年),女,評劇旦角。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灤縣人,蓮花落藝人李景春之女,生於1907年。白玉霜自幼隨父親唱戲走江湖,11歲學京韻大鼓,14歲改學評劇,演出於青島、大連一帶。後拜師孫鳳鳴學習評劇,成為孫家戲班的主角。
  • 白玉霜【唱片】評劇《德孝雙全》二弟你
    白玉霜白玉霜(1907--1942),女,旦角。評劇白派創始人,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灤縣人。蓮花落藝人李景春之女。有評劇皇后之譽,白派藝術的創始人。20世紀30年代與劉翠霞、愛蓮君、喜彩蓮並稱評劇「四大名旦」。河北灤縣人,蓮花落藝人李景春之女,生於1907年。
  • 談談小白玉霜的唱腔藝術
    >選取了小白玉霜先生的三段有代表性的反調唱腔談談小白玉霜的唱腔藝術 ——曹其敏( 1962年3月)小白玉霜是評劇愛好者所熟悉的優秀評劇演員之一,她的唱腔可以說是膾炙人口小白玉霜不僅很好地繼承了「白派」唱腔的流暢自然、情感細膩真摯、關於運用曲折婉轉的低腔來表現悲劇人物的思想感情的特點,同時對曲調的音樂性、旋律性的豐富增強和用準確、形象的音樂語言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方面,也是有突出的發揮和創造。白玉霜是二十幾年前著名的評劇演員,她的表演藝術和演唱藝術都自成一格,獨樹一幟,形成評劇中影響很廣的流派——「白派」。
  • 小白玉霜 小玉霜-評劇《王少安趕船》你比那豬八戒能強上幾分
    《王少安趕船》系其中之一折,1914年,劉永泰、成兆才、侯天泰首演於唐山永盛茶園。後,慶春平腔梆子班在天津河東宴樂茶園等地演出時曾以連臺本戲的形式演出。劇名為《父子巧姻緣》,亦稱《大花為媒》。 玉陽縣富家子弟王少安出遊,在江邊遇漁家女張翠娥,王見其美,投銀鐲戲之,欲通話,張父歸來攜翠娥揚帆而去。
  • 筱白玉霜與錦什坊街
    評劇藝術家筱白玉霜曾在此居住。筱白玉霜(1922—1967),祖籍山東,原名李再雯,小名福子,傑出的評劇表演藝術家、白派傳人,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評劇泰鬥。她是著名評劇演員、白派創始人白玉霜的養女,而評劇彩旦李文質是她的啟蒙老師。她的古裝代表劇目有《朱痕記》《鬧嚴府》《杜十娘》《秦香蓮》《桃花庵》等。
  • 評劇皇后小白玉霜:為唱戲與丈夫決裂,被當作搖錢樹,含冤自盡
    但是當她看到來人是小白玉霜時,她的眼睛突然發亮,她緊緊地抓住小白玉霜的胳膊。留下最後一條關於小白玉霜的建議。她告訴小白餘霜,從現在開始,她必須為自己歌唱,而不是重複她的命運。白的離去使陷入焦慮之中。當她失去支柱時,她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焦慮,所以她懇求小白餘霜留下來幫忙。小爽同意了李的,但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她希望將來只唱她最喜歡的歌。
  • 評劇皇后白玉霜:為愛私奔,卻終身未嫁,慘遭日本兵摧殘致癌
    20世紀30年代,她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同時擁有著「評劇皇后」和「電影明星」的表演藝術家。她14歲登臺,到35歲逝世,短暫的一生似乎都是為了評劇而生。從4歲被賣給評戲藝人,到登臺表演大紅大紫,她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段傳奇。然而縱使紅極一時,依然未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當地強權欺她辱她,日本兵摧殘折磨她,連養母都只把她當做搖錢樹般壓榨她。
  • 漢奸吳菊痴被抗日殺奸團槍殺,著名評劇演員白玉霜為何受到牽連
    散會後,大家想著吳菊痴要回家,誰知他去了一家飯店,殺奸團的馮運修和李振英跟著吳菊痴走進了飯店,這才知道,原來是著名的評劇演員白玉霜請他吃飯。白玉霜一個演員,為什麼要請吳菊痴這個漢奸吃飯呢?其實,白玉霜也不願意這樣做,可是她沒辦法啊!
  • 名伶白玉霜:被尊為評劇皇后,卻遭漢奸惦念,後被日本兵摧殘致死
    新時代生活的的我們現在很少能聽到評劇這項民間藝術,但這項民間藝術在民國時期可謂是風靡一時。說起來白玉霜就是民國時期的一位不可忽視的名伶。在那個新舊交替、動蕩不安的年代,白玉霜是文化發達地區家喻戶曉的"評劇皇后"。人們都說戲子無情,戲子不是無情,只是即使動情也只能苦難一生,倒不如無情。
  • 戲曲電影海報第三波:評劇花為媒、秦香蓮,秦腔三滴血,呂劇……
    呂劇電影《姐妹易嫁》,演出:山東省呂劇團,香港華文影片,1979年(整理不易,喜歡請關注本號,轉載請註明出處)呂劇電影《李二嫂改嫁》,主演:郎鹹芬,長春電影製片廠,1957年(整理不易,喜歡請關注本號,轉載請註明出處)評劇電影《花為媒》系列宣傳畫,主演:新鳳霞、趙麗蓉
  • 舊廣告中的白玉霜_雜談_中國金融新聞網
    旁氏白玉霜在1934年第99期上海《良友》畫報上發出連環畫式廣告,畫中表現一對夫妻坐車外出遊玩,途中,丈夫關心地問太太:「今天風這樣大,你的皮膚會受傷嗎?」太太說:「不礙事,因為我抹了旁氏白玉霜,所以不怕風吹日曬。」歸來後,太太面容安然無恙,丈夫因沒用白玉霜而被吹傷了皮膚。於是,太太勸說以後二人一起用白玉霜。
  • 一生浮沉如雨打萍,小白玉霜不忍污衊吞藥自盡,八個字宣判了命運
    放眼這李家班,無人能同白玉霜媲美。李卞氏急得直冒汗,最後一拍腦門兒,想起來一個人:「去把小福子喊來頂坑兒!」她口中的小福子,正是後來名噪一時的評劇旦角兒:小白玉霜。白玉霜是主角兒,小白玉霜就給她配戲。一次兩人合演《梁山伯與祝英臺》,李再雯扮演給祝英臺送馬鞭的小丫頭。她上臺伸手遞馬鞭,白玉霜卻一直不接。李再雯急得額角都是汗,不知道養母這是怎麼了,直到有人輕聲提醒她把手心向上,白玉霜這才接過了馬鞭,又將戲演了下去。大幕,一場《梁祝》順利落幕。
  • 最新開票丨中國評劇院 評劇《狸貓換太子》久演不衰的經典劇目
    在參考上海京劇院和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的兩個版本《狸貓換太子》之後,導演李學忠果斷捨棄了三本、兩本的結構,將其濃縮成單本。導演李學忠介紹,他吸納了上海京劇院上中下三本中的精粹,又借鑑了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的精練,改編成的評劇版在兩個小時內交代出以前八九個小時內容,所以節奏更快,劇情精煉緊湊,情節人物更加集中。
  • 評劇第一位女旦花蓮舫(附老唱片音頻)
    她非常喜歡講過去的故事,特別是講她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她同期長大,同臺演戲的那些小姐妹們的故事。作者是從她講述的諸多故事裡,了解到她自己和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等成長的歷程。她們都出自孫鳳鳴創辦的南孫班。民國初年,京劇、河北梆子、評劇等劇種,陸續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女演員,許多年長的老觀眾和評劇界的前輩們,無疑都認為花蓮舫是評劇創始以來的第一位女旦。
  • 何雲偉演評劇反串楊三姐母親 李菁應寧跨界笑果好
    中國評劇院「2014迎春賀歲演出季」將於2月1日(大年初二)在中國評劇大劇院拉開帷幕。此次演出季將為觀眾帶來《狸貓換太子》、《張羽煮海》、《向陽商店》、《花為媒》、《秦香蓮》、《楊三姐》、《回杯記》以及「評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在內的八出大戲。其中,評劇相聲賀歲劇《楊三姐》將於2月4日14點和2月5日19:15分演出。此次演出了《楊三姐》不但有高闖、李金銘等評劇名家加盟,相聲演員何雲偉、李菁也參與其中,使得原本就有些喜劇色彩的《楊三姐》喜劇效果更好。
  • 唐山:評劇藝術節演出劇目大全!
    這次評劇藝術節共有來自全國的21個院團報名參加。小夥伴們一定很想知道,藝術節上都有哪些好看的劇目吧!讓小編來告訴你~2012年,榮獲唐山「第八屆中國評劇藝術節」表演獎;2013年榮獲「河北省優秀劇目調演」獲優秀表演獎。
  • 評劇《花為媒·張五可坐秀樓》精彩唱段合集,經典永不落幕
    評劇《花為媒》「張五可坐繡樓心煩意燥」 ,白玉霜原聲 恆紅配像豫劇版《花為媒》選段:「張五可坐繡樓心煩意燥」谷文月,1945年3月出生於河北省固安縣,1965年畢業於北京戲校。曾受教於喜彩蓮、喜彩雯、花玉蘭等老師,最終拜新鳳霞為師,她嗓音高亢,甜美表現力強,「高亢中不失圓潤,低迥裡尤見清純」,除繼承演出多個新派評劇外,還創演了《弄假成真》《銀河灣》《水冰心抗婚》《香妃》等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