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養從不居高臨下

2021-02-08 淘漉音樂

文/薺麥青青

文章轉載授權請聯繫:

淘漉音樂(taolumusic)

前兩天柯以敏對超女大爆粗口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事情緣起於3月31日的超女海選,有一選手開唱前說自己重感冒,隨即遭柯以敏辱罵:「不要唱啦,滾吧!」而當另一個選手上場由於緊張而有點氣喘籲籲和語音含混時,柯以敏不僅咄咄逼人地問她,「幹嘛,很熱嗎?一直呼呼呼!你誰啊?」而且對其戲弄地模仿,甚至當歌手剛唱一句,便粗暴地打斷:「NO!」視頻剛出,聲討聲便不絕於耳,連導演高群書都斥其「尼瑪連做個評委都這樣一點教養都不顧地去炫耀權利?」無獨有偶,11年前,柯以敏就曾以犀利的毒舌點評而讓人大跌眼鏡,如今「強勢」回歸,愈發變本加厲。

4月1日下午,《超女》播出平臺發表聲明:「我們不支持任何評委對任何選手進行非理性批評和指責,對於此次事件中當事選手表示歉意。」並停止對柯以敏的賽事邀約。

此事雖以欄目組果決的處理而蓋棺定論,但無教養事件的高發讓這個敏感的話題一次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毋庸諱言,教養遍布於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與品行一樣是我們每個人的名片。但這張名片經常被人汙損,以各種自知與不自知的方式。

去年春節同學聚會。某同學屬於土豪一族,非名牌不穿,整日衣履光鮮,雍容華貴。席間聊天時,對身邊一個天天上下班騎電動車的打工同學說,「你不要整天那麼辛苦,女人到了一定年紀要學會善待自己,現在七八萬就能買車了,你為什麼不買一輛呢?總比你成天騎著電動車風裡來雨裡去好!」

女同學當時非常尷尬,囁嚅著說,「我買不起。」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歷史上那個著名的「何不食肉糜?」

晉惠帝執政時期,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觀音土,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消息被迅速報到了宮中,晉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後,大為不解。「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事情,經過冥思苦想後終於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

我們這位崇尚「善待自己」的白富美同學和當年的晉惠帝有一拼。

以自己的財富持有量和消費水準為和自己完全不在同一個生活檔次的人提出所謂「好心的指導」,聽上去似乎為對方著想,但其實完全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體恤同學的經濟實況,更沒有考慮到她提出的輕鬆加愉快就能達成的生活願景,對目前根本無法實現的同學是多麼強烈的心理衝擊!她因此流露出來的居高臨下的優越感和自以為是的狹隘讓她的素養短板暴露無遺。

幾個月前,我去醫院進行術後複查,在肅穆逼仄的檢查室,當冰冷的器械在我身上遊走時,一貫「畏病如虎」的我不由得冷汗涔涔。醫生每檢查一處,便向旁邊的助手告知相關的結果,但晦澀的專業術語幾乎都是我所不熟悉的。檢查完畢,看著報告單上「洋洋灑灑」、龍飛鳳舞的字跡,以及堆砌的生疏的「病名」時,我膽戰心驚地問,「大夫,是不是我的身體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醫生銳利的目光從口罩上方斜射過來:「多補點醫學常識吧,不要被自己的無知嚇倒!」

憂心忡忡之下,我拿著報告單又去找我的主治醫,面對我的擔心,慈眉善目的她微笑著解釋:「隔行如隔山,這些醫學術語你不明白完全可以理解。放心吧,沒什麼大礙,這些症狀都是術後的正常反應。」然後她又耐心叮囑我要定時複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也是逐一交代得清清楚楚。

短短一天之內,冷暖兩重天的待遇,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麼是「高下立判的教養」。以自己的專業去藐視別人的盲點,以自己的「有識」去指斥別人的「無知」,恰恰是最大的無知!

真正有教養的人,懂得不逞己能,不苛人短,不自恃任何權威而去咄咄逼人,頤指氣使。因為他深知,尊重別人就是禮敬自己。

父親退休前一直是個樂天派,但剛剛退休那段時間,一直怏怏不樂,對於一個整天忙忙碌碌,難得逍遙的人而言,我最憧憬的就是退休後可以享受「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的閒散與愜意,所以對於父親的失落非常不能理解:「我巴不得早點退休呢,能充分享受自由我會更快樂!」我至今都記得說完這句話後,父親看著我時的那種落寞與幽怨的目光。

直至有一天好朋友的父親去世,才讓我意識到自己的不孝。她說,父親退休前一直是個工作狂,單位就是他的戰場,事業就是他的信仰。因此退休後的父親仿佛一下子失去了人生的最大意義,再加之她也是工作與家庭牽扯了大部分精力,沒有及時體察父親的情緒,更缺少體貼的陪伴。一年多後,父親就得了癌症,沒捱過兩年就去世了。每每說起這件事時她都淚光點點,愧悔不已。至今她都不能原諒自己曾經對父親說過的一句話:「不缺吃不少穿,有錢又有閒,爸爸,您還有什麼不開心的?」

我們竭盡所能地給了父母我們自認為足以構成幸福的全部要件,但是,我們唯獨忘了問一句,「爸爸媽媽,你們快樂嗎?」

因為我們尚年輕,無法感知遲暮時的悲涼;因為我們尚在社會打拼,不能深味離開社會舞臺之際的失落。但造成這樣隔閡的不僅僅是因為我們離衰老與死亡還有一段距離,同時也是習慣了把尚未到來的恐懼與考驗看做不值一提的東西,把他人正經受的痛苦無意識地加以弱化。

所以,沒有對他人困境體恤的關照,沒有對有別於我們的生活悅納的胸懷,則教養難立,孝順亦難成。

畢淑敏在她的《教養的關係花園》裡說,「要學會和我們的父母親密無間,傾聽而不唯命是從;和我們所愛的人唇齒相依,緊密而不混淆;和我們的孩子亦師亦友,慈愛而不包辦;和我們的朋友,相知而不逾界;和我們的上司,尊敬而不諂媚;和我們的同儕,協同而不越俎代庖;對我們的下屬,謙遜而不居高臨下;對大自然,敬畏而不傲慢.」所以你看,教養從不在不對等的關係中產生,不在毫無邊界的扭曲中產生,更不在傲慢與偏見中產生。

那麼到底什麼是教養?儘管大家對它的闡釋非常多,但我認同的一條底線是,   不倚仗自己的權力與成就,財富與地位,美貌與門第,知識與經驗,不用自以為是的優勢與居高臨下的睥睨之姿去無視別人的尊嚴與人格,去凌駕別人的生活與感受。

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懷有夢想卻暫時無法做到精彩呈現的年輕人;

如果你面對的是因為經濟窘迫,而無法像有錢人那樣過著體面與奢華生活的窮人;

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憂懼病情,汲汲一份明確告知與微小安慰的患者;

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人生已行至暮年,惶恐於衰老,失意於退休的老人

.

即便你不能理解也請學會尊重;

即便你不能包容也請不要貶斥;

即便你不能感同身受也請不要冷嘲熱諷;

即便你不能設身處地也請不要隨意戳痛別人的傷口。

很多時候,我們能堅守一些底線,不去凌駕,不去挑戰,不去逾越,未嘗不是一種教養!

可見,真正有教養的人,是最起碼懂得尊重人性而謹守分寸的人:沒有亂扣帽子的責難,沒有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盛氣凌人,沒有炫耀賣弄的驕矜得意,沒有未經省察就妄下斷言的粗暴。所以,教養並非高端之物,有時它只需要閉上一張逞快之嘴,關上一道揚惡之門。

故,你即便沒有春風之和煦,也不必學秋風之凌厲。

相關焦點

  • 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
    高調地幫助,居高臨下地付出,那不是行善,而是施捨。 胡適說:「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顧全對方臉面和尊嚴地助人,是真正有教養的體現。 穆裡尼奧能熟練使用6種語言。執教熱刺隊後,57歲的他仍決定學習一門全新語言——韓語。 由於韓語和之前學過的歐洲語言完全不一樣,學起來很吃力,但他仍努力堅持。一天,夫人法裡亞好奇地問他原因。 「因為隊中有位韓國球員。」穆裡尼奧說。
  • 趙立新:一個人最強大的氣場,就是他的教養
    他說語言是一個演員的根基,所以在語言上從不懈怠,在國外求學的時候,他除了苦練瑞典語、俄語,還精通了英語等其它語言。在國內拍戲時,為了符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他也熟練掌握了湖南話、天津話、上海話、臺灣話等方言。
  • 教養是一個人在社會的通行證
    人品好的人,教養也在線。一位哲人說:「優良的品德是內心真正的財富,這襯顯這品行的是良好的教養。」教養,不僅體現一個人的品德修養,還反映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誠然,一個有教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不輕視,不蔑視,和他人保持平等地位,不居高臨下,不好為人師。
  • 真正的教養,不是表面彬彬有禮,而是這些!
    顯然,如果你有這樣的一種感覺,那麼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對於教養這個詞的理解出現了偏差!那麼什麼才是教養呢?很顯然,無論是彬彬有禮,還是禮貌客氣都是可以偽裝的,一個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人,可以給人以這樣的一種感覺;一個江湖大騙子同樣也可以給人這種感覺。所以真正的教養,不是表面彬彬有禮,而是這些。
  • 真正的教養,是對家人和顏悅色
    真正的教養,是對家人和顏悅色 人生哲理 2020-05-03
  • 陳道明: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
    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教養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招聘單位的各大小領導,擺更是個個擺出居高臨下之態,盛氣凌人,對求職者沒有顯示出該有的尊重;更有觀眾吐槽,這節目「吃棗藥丸」,趕緊涼涼...... 除此之外,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其中一期,求職者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銷售人員,他很驕傲的介紹了自己的「豐功偉績」。大學兼職,他靠著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口吐蓮花之嘴讓一個月薪僅兩千多元的清潔工買了一套售價五千元的書籍給孩子。
  • 真正體現一個人教養的,不是學歷高低,不是家境貧富,而是……
    為人處事,教養決定一切。有人一介白身,卻心懷悲憫,有人光鮮亮麗,卻淨做些令人不恥之事。真正體現一個人教養的,不在於學歷,不在於貧富,而在於尊重,對不幸的尊重,對勞動的尊重,對生命平等的尊重,對不同人生的尊重。
  • 真正的教養,是不輕易拆穿別人的難堪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著名旅行作家凱魯亞克說:「教養是一種不用說出來的美好。」所謂教養,就是不讓別人難堪,就是要用心體察別人難言的心思,而後真誠地化解對方的難堪。用智慧去了解他人心意,用真誠與善良之心與他人交往。
  • 真正有教養的人,從不去訴苦(深度好文)
    儘管我們從不缺關心自己的人,但很多時候別人的關心對你而言,只有客套,能感知自己痛苦的人,也只有自己。「我吃過全世界最好吃的小蛋糕,你要樂觀,哪天來我的城市我請你吃。」後來因為某件事我也抑鬱了,小蛋糕不好吃了,整夜整夜的睡不好覺,沒有音樂我會死。突然覺得之前的我是多麼自以為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勸別人樂觀太容易了,但你並不懂他經歷了什麼。
  • 真正有遠見的教養是這樣的
    擁有同理心是一種最簡單的教養故事聽起來有些老套,有一些老生常談,但是我想說在夜市裡,這是給我上了一課,讓我體會到一個人的教養。什麼是教養呢?那就是不管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帶一顆同理心,不要圖自己高興,也要想想其他人,也要想到下一個人使用的感受,不要因為自己而讓別人覺得不舒服,我想,這就是教養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吧。
  • 大S女兒「公主坐」被稱讚,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而是教養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中國的傳統禮儀裡,有教養的人是會得到人們的稱讚的,古人講究禮義廉恥,即一個人需要有教養。有不少父母都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子女,但是很可惜的事情是,很多父母在教養這一塊並沒有做好,以致於培養出來的孩子是有知識但是缺乏教養的孩子。
  • 最高級別的教養,是從不隨意評價他人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就是從不隨意評價他人。2、我們總是太喜歡先入為主了,太喜歡用自己的偏見去揣測、衡量別人。但其實我們根本不了解別人曾經有過怎樣的經歷,心中有怎樣的痛處。
  • 什麼是真正的善與教養?中國人的第一課
    文化自信從我們開始,正文第十七篇:什麼是真正的善與教養?中國人的第一課 真正的教養,從來都是把狗變成人,而不是把人變成狗。因為脖子上栓了狗鏈子,才不去咬人,那不是教養,而是惡犬,只要有一天主人手一指,它比誰都瘋狂。夷狄文化的善惡觀和獸魔之辨講完了。
  • 有一種教養,是我懂得你不容易
    老總很好,明白員工不容易,所以從不苛待,員工也很好,知道創業艱辛,加班加點無怨言。我想,一個人教養最大的體現,就是不會認為凡事都是理所當然。他懂得體諒對方的不容易,不會輕易麻煩別人,願意為別人多考慮一些,即便只是上下級從屬關係。這種教養,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讓與之相處的人如沐春風。
  • 大S女兒"公主坐"火了,網友:好的教養才是真正的富養
    然而用大把大把的錢堆砌出來的&34;,遠不及用教養徵服人的&34;,這位徵服各路挑剔網友的&34;就是大S的女兒小玥兒。大S結婚後生了一雙兒女,但卻鮮少讓孩子在大眾面前露面,可這一露面,就讓網友紛紛點讚了。
  • 韓雪擁抱王迅被贊有教養!網友「這才是大家閨秀,從不另眼相看」
    對此網友也表示「論教養,素質,這才是大家閨秀。從不另眼相看任何人」
  • 趙麗穎:你罵別人沒有教養的樣子真醜
    還有說扒拉菜是沒有教養的那些網友,不管趙麗穎有沒有教養,至少那些罵她的人都沒有教養。 首先,我們並不了解事情真相,不知道視頻是否是節目組刻意剪輯。 其次,即使趙麗穎扒拉菜是事實,也由不得那些不相關的人口吐汙言穢語吧? 最後,我想那些罵別人沒有教養的人,可能自己本身並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教養。
  • 真正的幸福從不炫耀
    全世界都有曬幸福的人,其實,真正的智者從來是錦衣夜行!
  • 《未知的餐桌》嶽雲鵬展現出來的「人品」「教養」「情商」三高
    引進國內後,《未知的餐桌》不但是掌握了原版節目的精髓,更是在幾位主要明星的參與下有了「中國特色」特別是嶽雲鵬的表現,更是讓我看到了:一個人的人品、教養和學歷沒有一點關係小嶽嶽去敲別人門準備蹭飯的時候,完全沒有別的節目裡明星居高臨下的樣子,而是帶著十分不好意思態度問到:我能不能在你家吃頓飯?如果不方便我們可以離開。
  • 《扶搖》:真正強大的女人,從不因性別給自己設限
    不拿性別束縛自己,既要人格獨立,也會享受愛情 曾聽一位畫家說,真正的美人是雌雄同體的 其實,真正的強者也是雌雄同體的。能逆風翻盤的大女主們,從不拿自己的性別束縛自己,知進退、善變通。傳統意義上,男性可以理所當然地追求事業感情雙豐收。而女性則很容易被勸辭職下堂,相夫教子,堅持工作還會被指責冷血、不顧家。這直接導致了女性追求的兩極分化: 其實,獨立人格和享受愛情並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