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
炎黃子孫讀經史
前言:
黃帝紀元:四千七百一十八年,辛丑歲,新的一年,我們一起俯首甘為孺子牛,奮發圖強,砥礪前行。
為此,本公眾號將為大家奉上60餘篇,有關於教育,學習,成長,思維,歷史等方面的精彩文章,每日更新一篇,陪伴著大家度過一個愉快的春節和茁壯成長的春天,傳播弘揚華夏經典傳統文化,是炎黃子孫的責任。
文化自信從我們開始,
正文
第十七篇:什麼是真正的善與教養?中國人的第一課
一、道家,真偽之辨,天倫之善
釐清什麼是善?
什麼是惡?
什麼是良好的教養?
以什麼樣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這是每一個人所要面對的基本問題。
今天,我們就來回答這些問題,並把它們都講清楚,只有講清楚之後,不再被各種流俗妄見所蒙蔽,人才能活的明明白白。
善在道家思想裡,儒家思想裡,法家思想裡,都有著不同的內涵。
本文共分五部分,
一:道家的善,
二:儒家的善,
三:法家的善,
四:國外文化的善惡觀,
五:善和教養的關係。
善惡到底是什麼呢?
簡單的說,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怎樣做才能導向對自己更吉利的後果,這就是善。
反之,導向了兇禍的後果,這樣的做法就是惡。
人總是要趨吉避兇,趨福避禍的,這便是人類產生善惡的根本原因。
既然有善有惡,那麼就得需要一個判準,來判斷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在道家思想看來,這個判斷善惡的判準,就是天道,人類只有法天則地,才能帶來最吉利的後果。
天地相合,造化萬物,那麼就會賦予萬物和人類以天道秩序,這個天道秩序,就是天倫。
在道家看來,合於天倫的,就是善,不合於天倫的,就是惡。
什麼叫合於天倫呢?
比如天地演化出來鳥,就是讓它去飛的,如果鳥不去飛翔,而是挖洞穴居,那麼它的行為不合於天倫,就不善。天地造化出來魚,就是讓它去在水裡暢遊的,如果魚不呆水裡,跑岸上去,那麼它的行為就不合於天倫,就是不善的。
同理,天地造化出來人,也是讓人類在天地中,像萬物那樣,按照天道所設定秩序,去生存繁衍。
如果人的行為,不合於天倫,那麼人就是不善的。
比如,人生出來是個好端端的人,完整的人,非要割掉自己的某個器官,這就是不合於天倫,就是不善的。按照天倫,人,生來就得繁衍後代,如果有人把不繁衍後代當成生活目的去追求,那就是不合天倫,就是不善的。
在道家思想看來,
行為合於天倫的,叫純素天真之人,為善。
不合天倫者,叫偽詐智巧之人,為惡。
這便是道家的善惡觀,道家認為,如果有人出離違背了天道,不合於天倫,那麼他們就是偽人,不再是真正的人了。
這是道家思想的真偽之辯。
很多人說,道家包容,不講華夷之辨,其實道家一點都不包容,反而比儒家更冷更傷人。
道家,直接把人以天倫為善惡判準,分成了真人和偽人。
儒家,看待不仁不義的人,只是會說他禽獸不如,是個小人,雖然是小人,但是好歹承認這是個人,只是質量差了點而已。
但是道家則直接宣布,悖逆天倫者,根本就不是人。
如果有人在這裡面讀出來的是包容,而不是最深重的歧視和傷害,那只能說明他的閱讀能力是很膚淺的。
莊子,把這種歧視和傷害,發揚到了極致,他直接把偽人稱之為倒置之民和天戮之民。
什麼叫倒置之民呢?
就是說這個人,雖然有人的形狀,但是天地所賦予他的那些自然本性和精神,都喪失了。
在莊子看來,這樣的人,他活著,更像是死了,哦不,好像還不如死了,這就是倒置之民。
天下為什麼會出現倒置之民?
莊子又說了,他一定是被天戮了,所以才會象個行屍走肉一樣的活著。
天戮是啥?
天殺的,被雷劈了,殺千刀的意思。
具體的天倫之善是什麼樣的呢?
老子在《道德經》中是這樣說的: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zhe);
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怎麼理解這段話呢?
在老子看來,人不離天,就如同一滴水生活在大海裡那樣,這才是真正的純真之善。
太陽出來起床,天黑了睡覺,天地從未說過什麼是善和惡,但是人卻能自然而然的去依循它,就好像他們本來就應該這樣。
對於偽人之善惡觀,老子則是這麼說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水滴躍出了大海,到處在跟人講,我們水滴應該怎樣生活才能更吉利,才能更幸福,怎樣才是善,怎樣做又才是惡,人人都在講各種善惡。
老子認為這個小水滴一定是腦子壞掉了。
這就是天人相離,人道生,而天道廢。
老子認為,只有天倫之序,才是大美。
而偽人們所認為存在著比天倫秩序對自身更吉利的更高明的秩序,則都是把水滴從海裡拔出去的惡。人倫的善,在老子看來,都是不善的,因為它不符合天倫。
天倫被人類遺忘之後,人不能再自然而然的依循天倫而生活,他們喪失了這種能力。
那接下來還要怎麼生活呢?
偽人們就試圖發明一套新的人倫秩序,認為世界上存在一種完備的人倫秩序,這個新的判準,可以給小水滴在大海之外找到更好的大海。
偽人們,要以人倫,正天倫,以人倫之善惡,決天地之吉兇。
老子瞅了瞅,說了一句話: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你們別瞎忙活了,都是徒勞。這世界上唯一的判準,就是以天地為錨。
你們現在反過來,讓天地以人為錨,這種偽人所發明的判準,不是正,而是奇。
以人的理解力去判決天地所垂降萬象之吉兇,又以人的智識為判準規定善惡,並幻想遵循這樣的人為制定的規範去趨吉避兇,趨福避禍,都是不可能的,這不是善,而是妖。
那已經搞砸了,現在應該怎麼辦呢?
老子又說了一句話:絕智棄聖。
什麼意思呢?
想讓水滴重新返回到大海裡,只有把偽人們迷信的那一套,都砸掉,都扔掉。
這裡要絕棄的,不是真人的天道之聖,而是指偽人們的人道之聖。
為人道之奇,而失天道之正,以人生人殺代天生天殺,利用人對死的畏懼,作為立法之錨,善惡之繩,來對人類進行統治。
對於這樣的人,老子是怎麼看待的呢?
老子認為應該把這類敢為奇者,喜歡拿死嚇唬人的妖異之人,那些妖言惑眾的人,都殺掉。這樣百姓才能重歸於純真。
道家對於偽人,是如此的冷酷和嚴厲,但是對於淳樸的百姓,又是那樣的充滿無限的柔與慈,像個母親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來看待整個天下。
如果站在天的立場看,把天下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那些妖言惑眾,把百姓從母親的懷裡誘拐出去的人,就如同人販子。一個母親會怎麼看待人販子呢?這麼一想,就能理解道家對於偽人的冷酷了。
在遍地都是人販子的天下,怎麼才能做好一個母親呢?
老子說,故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不僅百姓是天地所生,萬物也都是天地所生,如果百姓和萬物都被人販子拐走了,那麼作為母親的天道之聖人,就有責任消滅這些人販子,並把解救被拐賣的孩子,把他們都帶回家。
人販子都消滅光了,被拐賣的孩子也都解救回來了。這時候,天下就能恢復天倫秩序。天道聖人,就像母親那樣,慈愛的望著自己的孩子們,也像太陽照耀著萬物那樣,潤澤它們,衣養它們,每天看到它們的成長都會那麼愉快。
是謂上善若水,利而不爭。
很多人販子說,道家不是講利萬物而不爭嗎?為什麼還要消滅我們。
道家說的不爭,是指母親不會跟自己的孩子爭利,不是對人販子利而不爭。
如果一個母親連孩子和人販子都分不清,那只能說她沒資格做一個母親。
對於任何母親來說,人販子都是用來消滅的,而不是用來包容的。
如果一個母親把慈愛和包容都給了人販子,那她還拿什麼給自己的孩子呢?
所以老子不僅要講消滅人販子的絕智棄聖,還要在道德經中頻繁的講兵法,要用武力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侵犯。
老子之道,可能是歷來受誤解最嚴重的思想,幾乎沒人能理解他。
為什麼聖人會以母親的身份蒞臨天下呢?
因為天地是萬物之母。聖人以天道治天下,那麼他就會以天下之母而自居,所以老子貴雌貴生貴慈貴柔。
在道家看來,天賦予人以神,地賦予人以精,人只是天地精神的造物。天地陰陽二氣既然能編碼出來藍藻,那麼就一定可以編碼出來人。人和藍藻,只是信息深度不同而已。
用現代人比較容易理解的話來說,天用陽氣,地用陰氣,天地以陰陽二氣編碼像寫代碼一樣,演化出來了萬物。
那麼人的本質是什麼呢?
人就是一灘用陰陽二氣編碼出來的的數據。
對於數據來說,數據安全是第一位的,數據的完整是第二位的,數據的永續存儲是第三位的。
數據安全,對應的是人的生存;
數據完整,對應的是人的健康;
數據永續存儲,對應的則是人的繁衍。
天地陰陽把一個人編碼出來,就設定好了他的壽命,這叫天年,如果一個人因為不合天倫,而導致活不到天年,年紀輕輕的就去世了;或者年紀輕輕的就生病了,導致數據失真,以至於不孕不育,這些都是不道的結果,也更是不善的結果。不過現在人都活不到天年,因為天年是120歲。
人繁衍下一代,本質上,就是為了數據的永續存儲。
一臺電腦裡面,存儲著重要的數據,硬體上來說,電腦總會要壞的,所以一定要在這臺電腦硬體壞掉之前,把電腦上的數據傳輸並存儲到下一臺電腦上。我們的身體就相當於電腦,這個電腦裡面保存的重要的數據,就是天地精神。一個人如果不生育後代,那就意味著他這臺電腦壞掉之後,裡面的數據也就跟著他一起消殞了。
對於生命來說,重要的不是電腦的硬體本身,而在於電腦裡的數據。所謂的永生,就是數據的永續存儲,永續存儲的前提則是,永續的數據安全和完整。做到了這樣,就可以實現老子說的子孫以祭祀不輟,這就是永生。生命的永生不是肉體的永生,而是陰陽二氣所編碼出來的遺傳信息的永生。
現代的腦科學,生物科學,人工智慧,企圖以人腦記憶的移植和永續存儲來實現人的永生,那是他們對生命的理解太過於膚淺,記憶數據跟生命這攤數據完全沒有關係。生命並非來自記憶,也非來自大腦,生命來自天地陰陽二氣。這些做法都是畫蛇添足,因為只要人能永續繁衍後代,他本身就是永生的。
為什麼要多生孩子呢?
因為對於數據安全來說,數據備份是最重要的。既然生命就是一灘遺傳數據,只生一個孩子,就意味著,如此至關重要的數據,居然連個備份都沒有。
怎樣才能完成生命數據的安全,完整和存續這三件大事,在這三件事面前,人何以為善?
老子說要合於天倫才可以完成這三件事。
怎麼才能合於天倫呢?是通過積德。
道家說的積德,跟市井流俗所謂的積德,完全不一樣。
要怎麼才能重積德呢?
道衣養萬物,人不離道,不拔不脫,知常不妄,嗇而不施,惟道是從,這便是積德。
莊子說的比較具體一些,莊子說真人之善,在於循天之理,怎麼循天之理呢?
靜而與陰同德,
動而與陽同波。
莊子又說:
純素之道,唯神是守;
守而勿失,與神為一;
一之精通,謂之天倫。
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
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
能體純素,謂之真人。
反過來,如果不合天倫,那在道家看來就是不善。不然者,就會妄施妄為,就會迷信世界上存在著,一種人為制定的可以趨吉避兇的善惡規範。人人都去追求這種自作高明的東西,天下皆以美之為美,斯惡矣。這樣的行為不僅不會帶來吉利,反而會導致兇禍,因為不知常,妄作兇。
不合天倫,不循天理的惡,人就會給自己的生存帶來災難和兇禍,自己的身體也會生病,身體生病了,所載天地之精神,也會失真,於是生育的孩子,也會不健康。孩子不健康,那麼孩子的孩子,就會更加的不健康,於是這個本該永生的大生命,有一天就迎來了它真正的死亡,人們常說的斷了香火,就是指大生命的死亡。
一個人,生下來就是合於天倫的,怎麼後來就不合了呢?
這是因為,人在長大的過程中,被妖言惑眾的人販子誘拐了出去,出離了大道。
人,怎麼才能讓人販子誘拐不了自己呢?
老子說,要明白四達。
一個人,明白四達了,任何妖妄之說,都不會禍亂他的心神。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這就是明白四達。
道家的善,總結下來,可以用三句話來簡單概括:
知常不妄,明白四達,純素之守。
而實際上,能做到這樣的人是很少的。
在老子看來,天下之人,已經不可避免的越來越失離於天道,失去天道之善,那麼人們又該遵循什麼樣的善惡規範呢?
接下來,說說儒家人道之善。
二、儒家,華夷之辨,人倫之善
荀子說莊子,敝於天而不知人。
這句話背後的深意是什麼呢?
它意味著,華夏文明,從天人相合,走向了天人相離,從天道之治,走向了人道之治。
人已經大規模的出離了天道,那麼再用天道之理來把他們帶回天道秩序中,可能已經不現實了。
怎麼辦呢?
荀子提出,要以人道治人道,需要擱置天之天,而開人之天。
這就是化性起偽。給人們再重造一個天,這個天,就是人間的最高統治者,天子。
天子以禮儀治天下,禮儀,便是人道秩序,便是人倫綱常,也就是善惡的判準和錨。
在儒家看來,一個人是不是善的,就看他是不是遵守禮儀。
準守禮儀的,就是善的,就是君子。
不準守禮儀的,就是惡的,就是小人。
儒家禮儀的核心是仁義。
為什麼儒家要推崇仁呢?
這是以人倫效天倫,所推導出來的。
宇宙裡,有且只有一個天,那麼以人倫效天倫,就很容易的可以推理出來,人道之天,也只有一個天,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天地之大德曰生,那麼作為人道之天的君主,也應該效法天地,有生生之德。天像母親那樣生育並慈愛的衣養萬物,那麼天子也應該像母親那樣,像疼愛自己的孩子那樣,疼愛百姓,這就是仁。
孟子說,仁者愛人,一句話就把仁的精神說透了。
同時,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因為天地從不會偏愛哪一個更多些,也不會偏愛哪一個更少些。儒家以人倫效天倫,也把天道之德體現在了人道之德裡,認為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天子應該效法天地那樣,讓天下為公而不能為偏私,否則就是不道。
儒家的天下為公,就是從道家的天道為均推導出來的。
天道下降為人道,
天倫下降為人倫,
天運下降為禮運。
道家天運之玄同,就是天下玄同,萬物復歸於自然。
儒家之禮運大同便是要使中國天子統一天下,讓地球人都遵守華夏禮儀,最終實現天下為公。
有了仁,人倫綱常的禮儀就制定出來了。遵循並捍衛這一套人倫秩序,合於人倫者,為義,不合於人倫者,為不義,不義之人,在儒家來看,便是禽獸不如的人。
中國之人,遵守中國之禮儀,為君子,
中國之人,不遵守中國之禮儀的,為小人。
對於外國之人,孔子認為,他們連天都不尊,連中國天子也不尊,更不懂禮儀,所以孔子認為,這樣的人,都是不開化的蠻夷。
夷狄之有君,不如華夏之亡也,這句話內涵很豐富的。
孔子認為,天上只有一個太陽,只有一個天倫,世上只有一個道,所以天下也只能有一個天子,只能有一種人倫。
如果夷狄也弄出來個天子,天哪,那就等於是天上出了兩個太陽。這太荒誕了,如果真出現了這種事,我豈不是要噁心的不想活了。
荀子說,天下無二道,聖人無二心。
詩經裡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為什麼中國文化裡會有這樣的思想?
我們從天無二日就可以把這一切都推導出來。
老子說,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孔子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華夏之亡也。
萬物有不出自於天地的嗎?
沒有,所以沒有例外。
天倫下降到人倫,同理,天下有不尊中國天子為天,不守華夏之禮的人嗎?
有,還真有例外的人,好吧,那麼我宣布,他們都是夷狄。
夷狄在儒家的思想裡,和禽獸是同義詞。如果有例外,就把他們開除出人類,這樣就不再有例外。
道家重真偽之辨,認為不合於天倫的人,都是不善,都是偽人。
儒家重華夷之辨,認為不自覺接受中國天子統治,並自覺準守華夏之禮儀的民族,都是覺悟太低不可救藥的夷狄,因為他們不合人倫,都不善。
道家天運的最終結果,是要讓萬物復歸於自然,天地把它們造成什麼樣,它們就保持自己本來的天性而生活,保持自己本來的樣子,這就是自然。
儒家禮運的最終結果,就是統一地球,天下為公,以夏變夷,止於至善。
儒家的至善是什麼,就是人倫之至,人盡堯舜。
天倫之善,通向天運玄同。
人倫之善,通向禮運大同。
但是實際上,人類被甩出了這兩種美好的社會,吧唧掉在地上,天運和禮運,都戛然而止,這時候法家便應運而出。
三、法家,新敝之辨,權變之善
君子越來越少,小人越來越多,人越來越壞,天運之善和禮運之善,都被惡人突破,接下來怎麼辦?法家的回答是,通過以國家暴力機器為錨的強制性法律制度來約束人們。
道家的至善,是天運玄同;
儒家的至善,是禮運大同;
法家的至善,則是權運循同。
法家的核心精髓,並不是賞罰分明砍人腦袋那點事,而是通權達變,循名責實,選賢任能。
法家認為,沒有治不好的天下,只有不夠賢能的人。
天下之所以會亂套,就是因為舊的一套不適應當前的社會現實了,所以就要變法,針對現實的情況,進行國家制度上的革新,用新方法,來解決當前的新問題。
在法家來看,善,就是通權達變,不停的用新的方法來解決新的問題。
如果抱殘守缺,守著陳敝舊制,不能及時去敝出新,被現實摧毀,那麼就是惡。
通權達變,
這裡的權,並不是我們通俗裡所理解的權力之意,而是側重於見萬物之機,謀萬物之宜。
在法家來看,如果出現了問題,一個人找不到辦法,而是乞求於超自然力量,求這個拜那個的,法家就會認為,這個人太愚蠢了。不僅蠢,而且惡;不僅惡,而且是毒蟲。
對待社會上的毒蟲怎麼辦呢?
法家的回答是,統統消滅掉。
道家講真偽之辨,
儒家講華夷之辨,
法家講的則是賢愚之辨。
在法家的中央集權大一統帝國中,它的核心就在於中央的效率上。
韓非子說,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在韓非的構想裡,最完美的帝國,就是皇帝是個聖人,大臣都是賢能。
這是法家帝國系統的關鍵,也是它的弱點,中國自從秦朝之後,歷代中央集權大一統帝國的崩潰,幾乎都是從中央的低效率而導致崩潰的。
沒有聖人執要了,四方不效中央,各自為政,國家也就要衰敗了。
道家的天運玄同,運行到極致,就是萬物復歸於自然。
儒家的禮運大同,運行到極致,就是要天下大同,人類極於人倫,歸於華夏。
法家的權運循同,運行到極致,最終會導向什麼呢?
它導向的是,以武力去徵服整個地球,然後實現全人類的人同倫,書同文,車同轍(軌)。
在韓非子的構想裡,如果大秦帝國,每一代皇帝都像秦始皇這樣,每一個文武大臣都能像李斯韓非白起蒙恬這樣賢能,在這樣的理想狀態下,法家的帝國就是一個無所不能,無堅不摧的超級強權。
如果秦始皇能活兩百歲的話,估計他能打到古埃及。因為在韓非的設定中,帝國的使命就是這樣的。如果說韓非子設計的系統,有什麼短板的話,那就是他無法控制秦始皇的壽命這個變量。所以說,再天才的設計師,也總有駕馭不了的變量。韓非和秦始皇,兩個人都太可惜了。賈誼寫《過秦論》,為秦感到惋惜,他還沒看到這一層。
道儒法三家之善,構成了我們中國人思維裡的深層意識。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有意無意的遵循它們。
道家的善,
是讓我們做一個純真素樸明白四達之人。
儒家的善,
是讓我們做一個極於人倫止於至善之人。
法家的善,
是讓我們做一個通權達變無所不能之人。這才是我們中國人應該遵循的善。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這些道理都體現在法家的思想裡。
法家所導向的通權達變的至善,就是一種永遠進取,永遠變革的精神。
因為世界是永恆變化的,舊的制度,總會危殆於新的問題,只有新的方法,才能解決新的問題。
這是法家的新敝之辨。
要通權達變,只有遠見明察的賢能智術之人,才能勝任。
所以在法家的眼裡,他們會把人分為賢愚兩種,
一種是明察遠見的智術之人,
一種是短視愚蠢的當塗之人。
希望每個人都能牢記,道儒法三家,才是華夏文化柱石。
一個優秀的中國人,之所以優秀,就在於他能夠合於天倫,極於人倫,通於權變。
道應天,儒應人,法應變,三家同源一體,缺一不可。
華夏之善講完了,接下來我們講夷狄文化裡的善惡觀。
四、蠻夷,獸魔之辨,規訓之善
站在華夏文化的立場上,以華夏視角,看待其他民族的文化,看他們奉為最高經典和最高智慧的書籍,閱讀這些書籍的體驗,類似於去逛了一趟動物園。
以儒家思想看來,他們作為夷狄,這種等同於禽獸的人,應該是人類類型裡的最不善最邪惡最野蠻的那一類了,已經沒法更野蠻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這些在孟子看來,禽獸不如的人,居然想像出來了一種比禽獸更邪惡更野蠻的東西:魔鬼。
因為現實中,的確找不到比夷狄禽獸更邪惡野蠻的東西,所以他們也只能在想像裡把魔鬼發明出來。
夷狄文化,可以分為兩大流派,
一個是泛地中海文明的牧羊系,
一個是印度文明的要飯系。
我們華夏文化,是天道-聖人-百姓這個結構。
牧羊文化,則是牧羊人-牧羊犬-羊這種結構。
把牧羊文化裡的GOD一詞,翻譯成中國文化獨有的昊天上帝,是很鬧笑話的。
一個牧羊人,怎麼可以翻譯成中國文化中的上帝呢?
牧羊人在中國文化中對應的詞,不是上帝,而是羊倌。
幫羊倌放羊的牧羊犬,對應的詞,也不應該是華夏文化中的聖人一詞,而是牧羊犬。
羊倌-牧羊犬-羊,這就是泛地中海文化的基本結構。
印度要飯文化的結構更有意思,上面是一個乞丐頭子,乞丐頭子下面,是一群要飯弟子,要飯弟子下面,則是一群供養要飯糰夥的施捨奴。
婆羅門,沙門和印度教,都是這種結構。
這是一種動物園結構的文化,類似於大猩猩-小猩猩-飼養員結構。
在夷狄牧羊文化中的善,就是指羊是不是信仰了牧羊人的鞭子,遵循了牧羊犬的號令。信羊倌的人,就是善的,不信羊倌的人,就是惡的。完全不講任何道理,這就是規訓之善。
在夷狄文化的規訓之善裡,信羊倌的是羊,不信羊倌的是魔鬼,要麼是禽獸,要麼是魔鬼,這就是牧羊文化的獸魔之辨。
印度要飯文化,也是以規訓之善,導向獸魔之辨,而且比牧羊文化更有趣。
大猩猩躺在猩猩樂園裡,養尊處優高高在上的等著飼養員每天來餵食。
在印度文化裡,善惡是這麼規定的,施捨給大猩猩食物和錢財的人,就是善的,就是善男信女,飼養的多,就叫行善,行善的多,下輩子的福報也多,福報多了,下輩子升級會變成猩猩。不施捨食物和錢財給大猩猩的人,就是惡,就是魔鬼,下輩子就會下地獄。
在這兩大類型的蠻夷文化裡,都宣揚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
但是他們關於好人壞人的善惡判準,太野蠻粗暴了。
信羊倌的人,就是好人,不信羊倌的人,就是壞人,請問憑什麼?
施捨食物給大猩猩的人,就是好人,不施捨食物給大猩猩的人,就是壞人,請問憑什麼?
我好端端的一個人,沒偷沒搶沒殺人放火沒傷天害理,怎麼就因為不信你的胡說八道,你要飯我不給你,我就成了魔鬼了呢,死後還要下地獄,請問憑什麼?
一個人如果連道理都不講,那他和一隻猩猩有什麼區別呢?
這麼不講理的文化,還能發展的這麼繁榮龐大,其中的秘密是什麼呢?
它的秘密就在於不講理,就在於建立在道德恐怖基礎之上的規訓。
對於不遵守禮儀的人,不講仁義的人,不好學向道的人,孔子最多就說這個人爛泥扶不上牆,朽木不可雕。或者再難聽點,就說人家,天厭之,天厭之。
意思是說,你這個不好好學習的蠢貨,蠢的連老天爺都煩你。話說到這樣,就到頭了。
但是在夷狄文化裡,對於不遵守羊倌和大猩猩訓令的人,羊倌和大猩猩,則會直接惡毒的詛咒他們遭報應下地獄。對於信羊倌的人,飼養大猩猩的人,他們則有祭出死後世界說事,像做生意一樣,說別人信了他們,飼養了他們,死後會有無數倍的回報。
一邊是天堂,
一邊是地獄,
一邊是貪鄙,
一邊是恐懼,
羊倌和牧羊犬,大猩猩和小猩猩們,就是這樣的對他們的羊和施捨奴,進行精神控制和奴役。
利用根本不存在的死後世界,杜撰出來天堂和地獄,通過讓人們相信不可信的東西,以貪鄙和恐懼來控制人的精神。
這就是精神毒品。
要飯文化和牧羊文化所謂的導人向善,是讓人服從這種規訓之善。
華夏文化的道儒法三家的善,是讓人導向明白四達止於至善通於權變。
是夷狄文化則不然,他們說的再怎麼天花亂墜,都是把人導向信羊倌,飼養大猩猩。你信他就是善,你不信它就不善,你飼養他就是善,你不飼養他就是不善。
看吧,所謂的導人向善,是多麼的不講理,全部都是智力訛詐和精神蒙惑。
這種規訓之善的惡文化,後來入侵並汙染了華夏文化。導致出現了一大批的勸善書,和教化人做奴才的文化糟粕書。這類書裡的典型,以《了凡四訓》和《弟子規》最為惡劣。
在正統的華夏文化裡,中國的聖人們,從無教化人去做奴才的思想,而都是讓人去做偉大的人,做真正的人,做君子,做大丈夫。
現在還有一個很不好的社會風氣,很多人,看上去光鮮體面的,但是張口閉口談魔鬼,這樣的言行太惡劣了。
中國文化講的是真偽之辨,華夷之辨,君子小人之辨,賢愚之辨,而從不講夷狄們才說的獸魔之辨。在夷狄文化裡的獸魔之辨中,說別人是魔就意味著自己是禽獸。只有夷狄禽獸才會講魔鬼,中國人開始講魔,說明我們裡的很多人,已經退化變成羊和猩猩了。
中國的聖人們,從來都沒說過魔這個字。
魔鬼,是夷狄禽獸們,因為在現實中找不到比他們更野蠻更邪惡的人,所以才想像出來的一個比禽獸更等而下之的參照物,以更誇張的邪惡和野蠻,來襯託他們相對更爛的東西而言,好像還有點文明。
有些夷狄化的中國人,動不動就說,我們嘲笑他們所迷信的大猩猩和羊倌,是在傷害他們的迷信感情。迷信不可信的東西,這是吸食精神毒品。而有人嘲笑這種精神疾病,就等於是在幫他們戒毒,而他們所感受到的撕心裂肺的難受,所謂的傷害信仰感情,其實就是精神毒品的脫癮反應。
精神毒品,和生理毒品,成癮機制,脫癮反應,都同出一轍。
戒掉精神毒品,那種精神上的痛苦,比戒掉生理毒品,還要劇烈。
人們為什麼會相信不可信的東西,因為貪鄙的快感。在那個想像出來的根本不存在的世界裡,簡直是想什麼有什麼,跟生理毒品所帶來的快感是一回事。
以中國文化來看,夷狄文化裡的兩種主要類型,牧羊文化和要飯文化的規訓之善,其實都是禽獸不如的大妖大妄,大奸大惡,大偽大邪。它們所謂的善,其實就是讓人從惡如流。
有沒有發現,身邊凡是信了羊倌和猩猩的人,說話都有點精神不正常?
那就對了,因為這些精神毒品,它的本質就是就是把人,從人降格為禽獸。
要飯文化和牧羊文化,為什麼這麼惡劣,還能在中國發展的如火如荼呢?
因為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很多時候,惡比善,更吸引人。
真正的善,道儒法的善,那是讓人如登山一般的自我升華,但是牧羊要飯兩家,直接讓人一失足就禽獸不如。
很多人為要飯文化和牧羊文化辯護,說起碼他們的規訓之善,恐懼之鎖鏈,可以用來拴狗。如果這些狗鏈子都拿掉了,狗都變成瘋狗到處咬人怎麼辦?
這樣想的人,都是根本不懂,什麼是教養?
真正的教養,從來都是把狗變成人,而不是把人變成狗。
因為脖子上栓了狗鏈子,才不去咬人,那不是教養,而是惡犬,只要有一天主人手一指,它比誰都瘋狂。
夷狄文化的善惡觀和獸魔之辨講完了。
下面我們來講,什麼才是真正的良好的教養?
五、教養,高下之辨,人分三品
華夏和夷狄之間,最根本的區別在哪裡呢?
謝靈運有句話總結的很精闢:
華民易於見理,難於受教;
夷民易於受教,難於見理。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中國人喜歡講道理,不信邪。要教化中國人,必須得在道理上說服他才行。信你就上天堂,不信你就下地獄,這就是不講理。如果真有這樣的事,為什麼不是你信我你才能上堂,你不信我你才會下地獄呢?
你滿嘴跑火車信口開河杜撰的那些天堂地獄場景,我用腳趾頭夾根小棍子都能比你編的更好,你還有臉拿來唬我?
人跟人都一樣,憑啥你能邪乎,我不能邪乎?
這樣不講理的迷信,就根本說服不了中國人。
對於夷狄之人來說,他們則不在乎這些。要教化夷狄之民,直接跟他們說天堂裡有啥,地獄裡有啥,他們一比劃,天堂比地獄舒服點,覺得上天堂挺好,所以就信了。至於世界上是不是真的存在天堂和地獄,它們根本不會有絲毫的關心。
為什麼他們不跟羊倌和猩猩講道理呢,不質疑呢?
因為質疑和講道理對智商要求太高,夷狄之人還不具備跟人講道理的智商。
於是,地球上的人類,他們在教養上,存在高下之辨。
如邵雍所說那樣,可以分為三等: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
中品之人,教後能善;
下品之人,教而不善。
對於上品之人來說,他們可以明白四達,隨順人倫,通於權變,他們根本不需要誰來教化他,他就知道應該怎麼法則天地,怎麼跟人相處,怎麼愛別人,怎麼為全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因為他們明理。
對於中品之人來說,他們受到教育之後,會變得通情達理,變成一個君子。
這樣的人,就是孔子說的孺子可教也的那種。一個人,不管起點怎麼樣,孔子認為只要他肯學,就可以塑造成一個君子。就怕不明理,還不學習,孔子會說這種人,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這樣困而不學的人,老了之後,孔子還會追著數落他,說他老而不死是為賊。這人稀裡糊塗的活著,還不去學道理,居然還好意思活這麼大,唉,愁人啊,他為什麼不去死呢?
對於下品之人,他們只能見教,不能見理。
他們的教養,是一種家犬類依附於主人意志的教養。
一言不合就罵人是魔鬼,
一言不合就咒人下地獄,
一言不合就砍人,
一言不合就扔炸彈,
這樣的人,都是下品之人。
他們有教化嗎?
當然有,成天禱告來禱告去的,但是一到傷天害理殺人放火的時候,比誰都野蠻殘忍。這就是教而不善的下品之人。他們本來未必有這麼邪惡,但是被規訓之善馴化出來的惡狗,則變得比森林裡的野狼還要更加的邪惡。
最後,我們來做下總結。
正:只有頭頂的天,腳下的大地,才是文明之錨,才是天下唯一的判準,這個判準就是正。
那些夷狄文化裡的羊倌語錄和猩猩語錄,隨便是個人,都可以寫出來,憑什麼這個人就正,那個人就不正呢,所以他們都不正,都是邪。
天上掛個太陽,地上踩著大地,這需要有人信,或者不信,太陽和大地才存在嗎?
顯然不需要。
不管你信還是不信,太陽都在那裡,大地都在那裡,這就是道之理,天之常。
那種要靠人信才存在,人不信就不存在的彼岸世界,都不為理,而為妖妄和迷信。
善:合於天倫,隨順人倫,通於權變,方為至善。
中國文化裡,關於善的教化,都是讓人成為聰明人,成為一個好人,成為一個強者。
夷狄文化裡,關於善的教化,都是讓人變成羊和猩猩。他們所謂的導人向善既悖逆天倫,也忤逆人倫,更不通權變。這種精神毒品,除了讓人上癮後變得瘋瘋癲癲,一無是處。它們不僅不會讓人變聰明,變的有教養,變成強者,反而只會讓人變得更愚蠢,更歹毒,更瘋狂。
教:只有通達天地之理的聖人,才可以為天下立教。
所以,如果想成為一個聰明的人,有教養的人,強健有為的人,那就要學習聖人之道。
中國文化裡的聖人很多,這裡主要推崇道儒法三家九聖。
道家聖人,黃帝,老子,莊子。
儒家聖人,孔子,孟子,荀子。
法家聖人,管子,商鞅,韓非子。
修:以聖人之道,修之於身,行於大道,這便是修和行的內涵。
時下,世人們都在談論修行二字,但是他們嘴裡談論的,身上披掛的,根本沒什麼聖人之道和天地之常理。多是一些雞零狗碎的屑末邪僻之小術。
說他們是愚者佩之,都抬舉他們了,愚者佩之,起碼知道佩個好東西。但是他們佩的,很多都是不入流下三濫的印度大猩猩那一套。愚昧的印度人,他們連道都沒有,哪裡懂什麼修行這麼高級的東西,就更不要說,那些丟了自家的珠玉,卻去撿別人的垃圾當寶貝的國產的精神印度人了。
養: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這裡的勤而行之,就是養。
真正的善從何而來,在於合天倫,合人倫,通權變。
良好的教養從何而來?
在於尊聖人之道,崇聖人之教化,
以聖人之道,修之於身,勤而行之,
理身,理家,理業,理國。
明理養德,止於至善,
把自己變成一個聰明強大的好人,這便是最極致的教養。
如何才能做一個真正的君子呢?
《道德經》是正本清源第一本典籍。
《道德經》群二維碼
二維碼過期或失效
請掃此碼邀請進群
一年之計在於春
炎黃子孫讀書時
弘揚經典,吾輩責任。
點讚轉發,福佑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