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最基本的教養,是做人的關鍵,而教養跟我們的文化水平高低關係不大,更多的是蘊含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和小行為中,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正是一個人教養的最大體現。
那麼生活中如何看清一個人的教養呢?今天咱們從這三個故事中一起來品悟下。
01地鐵讓座
地鐵上,人多。有人自始發站坐起,有位。
過兩站上來一家人,一個父親一個母親,還有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小男孩胖胖的臉,背著一個大書包。他們在這位跟前站定,小男孩一屁股坐在他們帶的行李箱上。
見是一個小孩,這位準備起身讓座,出乎我意料,這時男孩的媽媽趕忙阻止我:謝謝,您坐吧,他已經很大了。(這個回答讓我們想起另外的一個事,就是有位女孩在公交車上連讓了四位老人,結果四位老人竟然沒有一個說謝謝的,似乎別人讓座讓的他們都心安理得了,沒有絲毫的內心感恩了,這樣的人,即便是老人,我們能從其身上學到什麼教養呢?恐怕只有冷漠了)
隨後,這位又重新坐下,這一家人始終平和。
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呢?這個媽媽用行動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身教勝於言傳。用自己言行為孩子做榜樣。獨立,能自己做好不要輕易尋求幫助。始終保持平和禮貌的態度。
真正的教養就這麼簡單!
02蔡康永吃魚翅
有一次,蔡康永的媽媽帶著他去一個富貴人家打麻將,到了吃飯的時候,女主人把家裡珍藏的美味佳餚、鮑參翅肚都拿出來款待客人。
那個時候蔡康永還很小,是第一次吃到魚翅,於是他驚奇到:「哇,真好吃,媽媽這是什麼東西啊?」
女主人微微地笑道:「這是粉絲。」她親自又給他盛了一碗,說:「喜歡吃就多吃點噢。」
後來,蔡康永成名後遇到很多飯局,他發現每次上了什麼名貴食材,請客的主人往往都會大肆的向他宣傳:「這是神戶牛肉,這頭牛每天要做按摩、聽音樂,很罕有的,每斤要好幾千吶!」
蔡康永後來自己總結:
有教養的有錢人和沒素質的土豪的區別在於,有教養的人拿好東西招待你,是發自內心的想讓你吃好喝好,讓你高興,而沒教養的人他只是想讓你領他的人情罷了,想讓你感受到他的財富炫耀罷了。
有沒有教養,就是看你會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懂不懂得換位思考。
03
一個媽媽帶著一歲半的嬰兒要上飛機,她的做法令無數人點讚。
她怕孩子會吵周,打擾到周邊的客人,給周圍旅客每人發了一份小禮物,並附了一張卡片,卡片上面寫著如下內容:
大家好,我是來自芬蘭的小男孩,我剛剛一歲半。這不是我第一次出門旅行了,可是獨自帶我的媽媽還是擔心我的哭鬧會打擾到您,畢竟飛機氣壓變化會讓我感到煩。在公共場合打擾別人可不是好孩子,我會盡力保持安靜的。
這裡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減輕您的困擾。飛機上的人都被她小小的舉動溫暖了,溫暖的機艙,寶寶也似乎特別懂事,不哭,不鬧,感受著這個世界愛意的傳遞。
一個簡單的卡片,一句簡單的話語,就這麼化解了尷尬,還彰顯了什麼是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