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大多數青年電影創作者面臨著相同的困境:歷經艱辛把電影拍完,卻因無法找到宣發公司和無法支付宣發費用,影片發行成為難題。許多優質影片即使已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收穫關注和認可,也因宣發斷檔問題遲遲無法在大銀幕與觀眾見面。如何破解多窗口期宣發斷檔,成為業界致力解決問題的方向。
紀錄電影《棒!少年》成了一場合作的「試水之作」——「希望能解決多年來一部分影片的多窗口期宣發斷檔的問題」。合作雙方是愛奇藝與大象點映,和他們一樣,無論是業界還是觀眾都在期待讓好電影遇見「對」的人,讓更多人能夠隨時隨看好電影。
其實,所謂的「一部分電影」大多是文藝片,它們要麼難以進入院線,要麼在院線的票房表現不佳。近年來,建立全國藝術電影聯盟、眾籌放映、視頻網站開設「文藝院線」等探索從未間斷,成為一股重要力量。
但是文藝片,如何找到「對」的觀眾,對從業者依舊是道「考題」。
幸運與困境
《棒!少年》定檔12月11日,是合作計劃的開幕影片。這部斬獲2020年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和「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紀錄的電影,自從首映後就收穫了諸多好評。
「開幕影片必須是一部在藝術品質上完成度非常高的作品。《棒!少年》首映後專業媒體與影評人的評價、普通觀眾的共鳴、豆瓣8.8的高分,已經說明了這一切。」大象點映創始人和CEO吳飛躍說。
一同進入合作計劃首批片單的還有,在平遙電影展和釜山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漢南夏日》,榮獲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藝術探索獎的《歌聲緣何慢半拍》和榮獲最佳劇情長片的《情詩》,以及入圍今年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和FIRST青年電影展的《回南天》等佳作。對於這些青年導演而言,能夠完整拍攝,並如願進入院線,已經是足夠幸運了。
畢竟,據《2019—2020中國影視行業青年創作者生態調查報告》顯示,62%的青年導演的首部作品都是50萬元以下的低成本製作,其中超過30%的導演更是坦言,他們的首部作品僅花費了不到10萬元人民幣。
照此來看,大多數青年電影創作者面臨著相同的困境:歷經艱辛把電影拍完,卻因無法找到宣發公司和無法支付宣發費用,影片發行成為難題。許多優質影片即使已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收穫關注和認可,也因宣發斷檔問題遲遲無法在大銀幕與觀眾見面。
痛點與方案
宣發斷檔,這個困擾青年電影創作者多年的市場痛點如何破解?
「過去幾年大象積累的經驗主要是在院線發行端,但最近這一年、尤其是在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一直在思考怎麼補上我們線上發行的這一項能力、怎麼讓一部影片的線下發行和線上發行無縫銜接、為片方和平臺方都產出最大化的效益。」吳飛躍告訴《工人日報》記者。
今年9月,大象點映發布了分眾放映計劃。目前,已有包括芒果國際影城、UME影院、上海影城、峨影·1958等在內的首批近200家影院加入了「大象分眾影院」。
愛奇藝則一直在深耕布局線上文藝院線,延長文藝電影的生命線。不過,有業內人士注意到,這背後也隱藏了問題。網絡點播所花費的費用要遠遠低於傳統的電影票價,對於很多觀眾而言,仍然有著文藝電影不值得進入院線觀看的「舊思想」。
線上和線下宣發割裂的局面必須破除,形成合力,這是業界的共識。
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表示,雙方的戰略合作目標正是共同提供符合「行業最優選擇」標準的宣發服務方案,幫助青年導演打通線下和線上發行渠道,最終擴大品牌影響力。
「我們希望能解決多年來一部分影片的多窗口期宣發斷檔的問題。」宋佳說,雙方會共同篩選優質的電影作品,為合作影片量身定製,提供線下與線上銜接聯動的專業宣發支持和精準營銷方案。「我相信這樣一個良性循壞的行業生態,才是我們和整個電影行業共同追求的根本訴求。」
吳飛躍也表示,此次合作,可以幫助片方打通線下線上的宣發全程,實實在在提升影片的票房收入、網絡版權收入和線上點播的分成,對於一些體量相對較小、需要精耕細作的分眾影片,特別是青年導演創作的文藝片和紀錄電影來說,這顯得尤為重要。
摸索與檢驗
宣傳與發行,在電影產業鏈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從傳統媒體到社交平臺,再到短視頻平臺,能抓住每個傳播渠道風口的影片都火了。
縱觀最近幾年的電影市場,但凡票房表現出色的電影,比如《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少年的你》等,都至少有一個話題吸引人們的關注,高熱度的話題會因為線上、線下的事件以及宣傳的發酵,刺激到院線的排片計劃,對電影宣發皆產生影響,這使得電影宣發一體化、大營銷的趨勢愈發明顯。
吳飛躍在解釋選擇《棒!少年》時就說道,希望開幕影片有足夠大的社會影響力,能夠在各個分眾人群甚至是主流觀影人群中激起關注、討論和長遠的影響。「我們分析了大量影評之後可以得出基本結論,相信這部影片具有市場潛力。」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曾指出,「文藝片、中小成本影片必須要找到適合自身的宣傳、發行模式,實現自身的良性循環。而培育、拓展文藝片、中小成本影片的觀眾群體,更是任重而道遠。」
摸索一直在進行。2015年,吳飛躍等人發起成立了瞄準資深影迷的「大象點映」,將一個城市中喜歡同一部電影的人聚集起來,只要籌集到一定的人數,就會有電影平臺組織影院進行放映,即眾籌放映模式。
2016年10月,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於長春宣布成立,並對外公布了100家藝術影廳布局。它們分布在全國31個省區市的50餘座城市。作為首批加盟影廳,它們將保證每天至少放映三場藝術電影,同時保證每周至少有10個黃金場次放映。
吳飛躍始終相信,每一部電影,哪怕是小眾類型,都有屬於它的觀眾,在做的就是,將這些「對」的觀眾從茫茫人海中找出來。
文藝片觀眾市場的培育,仍將是個漫長的過程。增加藝術院線、影展等推廣行動是一方面,但在更具體的影片宣發方面,除了明星發聲,是否還可以嘗試做出新的內容?讓影片更精準地觸達受眾?
這次的合作,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落地情況如何還有待市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