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末法時期適合在家修行?

2021-02-08 無我能量



聽眾:都說末法時期適合在家修行,但是弟子還是發願,今生只要因緣成熟的話還是會在師父的道場出家。越是想要把自己的身心修得乾淨,越是覺得環境很重要,不想在五欲六塵中考驗自己的意志,不想給自己造業的機會,不想沾染太多的習氣,不管在家出家目的都是為了弘法利生。想師父開示一下,末法時期想出家一心一意修行的想法。答:首先我跟你說,在家修行的含義你已經錯了。什麼叫在家修行?在家修行包括好幾種含義,一種是在家裡一個人悶在家裡修行,我們是不是在家裡修行啊?(對,是)T長是不是跟你們一樣在家裡修行?一邊在家裡修行一邊要不要救人啊?(要)好了。我問你,天上的菩薩已經是菩薩了,他們為什麼要下來成佛啊?(救度眾生)好了。那你現在你的目的定得這麼低,而且你現在記住,你現在出了家,你能心安定嗎?很多人為什麼出了家還是天天想著凡塵的事情啊?在家修行、出家修行是一個形式,但是呢,你如果能夠心如出家,你就是出家人!末法時期因為我們有家庭,有孩子,我們不能說把家庭、孩子什麼都拋了,跑出去出家了,那你說你對家庭不是造成更大的殘忍嗎?你想想看,很多人不就是因為家裡有人出家之後就開始罵佛法了嗎?你知道有很多人……男的「啪」一下子出家了、做和尚了,很多太太帶個孩子就到處講佛法不好,你說你是造業,還是善業還是維護佛法這個道業啊?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出了家你以為很清靜,那什麼地方……只要有人的地方,那修得不好的人多得很呢!又不是說到了某一個地方都是修得好的人啊!所以很多人經常說:啊,我到了什麼地方我想來清靜的,怎麼到了廟裡邊都是這麼不清靜啊?那你能說廟裡那些法師都不好嗎?他們都是來修的!還有,你要救度眾生,我問你眾生在哪裡啊?(在人間)好了,眾生在山上啊?(沒有沒有)山上有多少眾生啊?你告訴我。好了,明白了嗎?你今生可以出家,你有這個願力,可以。但是時期不同,現在末法時期,要想成菩薩不是說靠你自己慢慢慢慢修,一下子就能修成的,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過去人的品質好、本質好,沒有這麼多的欲望,所以人很容易自修修成成菩薩。現在的人渾身都是欲望,經常做錯事情,他們唯一的就是靠做法施,拼命地做法施,不是財布施,法施就是不停地去度人,他才能消掉他的業障,他才能一世修成。否則的話靠他在五欲六塵當中這輩子怎麼可能修得成啊?聽得懂了嗎?(哦,聽得懂)你如果出家你就是自私,因為你出了家之後你就修你自己了,你救不了家人,救不了所有你周圍的人了!你是不是叫自私啊?你到了廟裡不就你一個人修自己了嗎?天天自己念經、睡覺、吃飯,然後起來念經、睡覺、吃飯……你說你救誰了?你告訴我啊(好,知道了,師父)你這叫善良啊?什麼叫慈悲啊?慈悲,看見人家痛苦你要去救別人,那叫「慈悲」,你這個就叫「只管自己,不管他人瓦上霜,各人自掃門前雪」,就這個道理(好的,師父。可不可以給我們海南的共修組開示一下?)已經開示到現在了,你的毛病就是他們的毛病,要記住:不是出家就能成佛的!你要記住一句話,真正修心是在你的心裡,不是形式,要多度有緣眾生,多幫助別人,自己要能夠慈悲。慈悲是什麼?慈悲就是救度眾生,不救度眾生你怎麼慈悲啊?你給自己叫慈悲嗎?天天只管自己叫慈悲啊?你在家裡,一個母親天天管自己好了,孩子不管(如果想出家的念頭也是為了弘法利生,也不是說為了自己)「弘法利生」你利什麼生啊?你告訴我啊。現在如果你出家了,爸爸媽媽同意不同意,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你出家了之後,你心能不能得到清靜?第三個,你出家了之後,離開眾生的話你怎麼修啊?怎麼度人啊?末法時期,你要出家,沒有關係,你可以出家,你大不了就是自己在修自己。不能自私,不能單單只管自己,小乘佛法。要救度眾生,救度眾生就是要救度普羅大眾,以身說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雖然在人間修行是比較苦,會碰到各種境界,但是記住:就是要在苦難當中才能鍛鍊自己!當年為什麼要苦修行啊?法師苦修行不就在苦嗎?他們穿的是布鞋、一件衣服、一件僧衣、一碗飯、他們一個床,他們什麼都不求,他們不叫苦修行嗎?那你現在在家裡,你是另外一種苦,另外一種苦不是也叫修行嗎?(好)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編輯發送過程中,如有不如理不如法之處,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菩薩和護法神慈悲原諒!



相關焦點

  • 適合修行的八字特點
    古時候修行者多為僧道,現今喜歡神秘文化,喜歡周易或在家修行也是修行人,這些在八字命理中是有信息說明的。看看什麼樣的八字利修行。       古籍《喜忌篇》云:「柱中官星太旺,天元贏弱之名;日幹旺甚無依,若不為僧即為道」是也。命書《明通賦》曰:「日幹太旺無依,若不為僧,固宜為道;天元贏弱無輔,若不為技,則當為巫」。從古命理書籍的觀念來看,和尚命、尼姑命或者道士命,都是有理可依的。
  • 在家也可以修行成功,六祖大師為在家修行人說了這個方法(宣化上人)
    在家人怎麼樣修行呢?各位善知識,你們切記切記,應該要依照這個偈頌來修行。◎ 宣化上人【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作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 在家修行是為了更好的普度大眾
    真正的佛法不是遁世獨修,而是教育大眾在家庭、社會,這樣的背景下怎麼能「全身而退」,怎麼能讓更多的人進行修行,來達到一個「世間淨土」的狀態。那麼在家的學佛人怎樣做才能「如法」呢?《大學》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 大寶法王:在家修行的居士,也可以得到出家人同樣的果位!
    另外雖然在家弟子沒像出家弟子那麼多的戒律,但由於我們貪念欲望的煩惱很強大,強烈到自己無法克制的時候,我們想些辦法遠離那些容易引起煩惱的外緣,這樣對自身的修行與對治煩惱的修為上都會有幫助。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裡所記載,他去天竺時到過一個寺院,那裡有個法師比較特別,他不跟女人說話,甚至他的母親或者他的親戚來的時候也就碰一碰面不說話,然後他就到裡面去了。
  • 佛教:修行佛法的你,真的清楚在家與出家的異同在哪嗎?
    一說到修行佛法,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些在寺廟裡面專職修行的出家和尚,而很少會想到那些在家修行佛法的居士,的確,作為直接承繼佛法的「佛法僧」三寶之一,僧寶因為其獨具一格的形象特色而深入人心。網圖出家修行佛法和在家修行佛法,如果能夠獲得足夠的福德資糧,自己又能發心精進,那麼一樣能夠取得見性成佛的無上正等正覺的成就,但是,因為其所處的生活環境有所差異,所以修行佛法的人,就必須要清楚地知道在家與出家這二者的差異之處
  • 佛教: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法門?初入佛門的佛弟子請注意了
    一個在家居士問:師父,我們修行,但是應該選擇修行禪宗還是淨土宗好呢?我不知道我適合哪種方式。此外,我還讀過一些高僧大德的故事,說禪宗念佛往生,淨土也有坐禪打坐的。兩個都想修行,但是要怎麼做到不夾雜呢?受戒與日常工作的關係如何處理?
  • 疫情嚴峻,在家修行,這幾部偽佛經你要搞清楚!
    這段時間,大家為了躲避新型冠狀病毒都閉門不出,除了吃和睡,我們也不能忘了修行。如誦經、念佛等等皆能去做。用誦經、念佛的功德來祈願,疫情早日好轉,世界和平,人們安康。當下正處「末法時期」,自然也有好多好多的「偽經」流傳於世。
  • 在家居士的幾點修行規範丨修行指導
    在習慣上(不管你有沒有受過五戒),對所有男女在家信眾,都稱為居士或者護法。而實際上,只受了歸依,沒有受五戒的男女在家信眾,只能稱為信士。什麼是威儀?戒律守得清淨後,所有的德行自然就顯現,所以令人可畏佩服,並不是勢力的「威」。
  • 火中金蓮非等閒——淺談在家居士修行的要點
    在許多人看來,出家人身居梵剎,六和同處,大眾燻修,修行不難;而在家居士則因為身處紅塵,染緣易就,道業難成。此說乍看似乎有些道理,但是我們縱覽古今,在家居士修行獲得成就的可謂數不勝數。例如佛陀時代的維摩詰,勝鬘夫人,以及我國唐朝時的龐蘊,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等等。限於篇幅,就不多舉了。
  • 成功人生為什麼要修行,修行三部曲
    其實成功的人生離不開自我的修行。由史而來但凡成就偉業的成功人士都是有著一定程度的修行境界,他們的事業成就都是他們的修行之道的衍生品;絕不是靠損害身心、勞心勞肺的術所能成就的。所謂大成成於道,小成成於術,包括養生也是如此。修行其實沒你想的那麼深奧難懂,所謂大道至簡,世間最深奧的往往就是最簡易的。
  • 印光大師:若女人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萬萬不可令其出家
    印光大師:若女人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萬萬不可令其出家【印光大師開示】夫隨意出家,於上士則有大益,於下士則大有損。倘世皆上士,則此法固於法道有益。而上士如麟角,下士如牛毛。至若女人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萬萬不可令其出家。恐其或有破綻,則汙敗佛門不淺矣。男若真修,出家更易,以其參訪知識,依止叢林也。女若真修,出家反難,以其動輒招世譏嫌,諸凡難隨己意也。如上揀擇剃度,不度尼僧,乃末世護持佛法,整理法門之第一要義。
  • 佛教和道教都有出家人,怎麼理解出家的行為,在家眾應該如何修行
    瑜伽經典中的神梵行期:這個時期正好是上學的年齡,孩子們被父母送到神廟,由老師教導印度的各種經典,一般都是吠陀經典方面的內容,這個時期就像是我們中國古代的私塾04在家眾修行比出家眾難,成就也比出家眾要大說到了出家的僧人,也不得不提一下在家的居士。
  • 佛教:在家修行之人,為何要守「八關齋法」?
    01開篇序在家修行的人,家庭的、社會的種種繁雜事務很繁忙,要想修行佛法,業障也很多,所以佛陀慈悲憐憫在家弟子眾,為讓他們能夠過得清淨齋戒生活,又能夠適應在家普通人生活的特點,所以特別制定了在家修行人的齋戒,就是「八關齋戒」。
  • 136歲九華山老尼對女眾修行開示,在家女弟子一定要看!
    師父曾言:「女眾無論在家出家修行,若能守住口業,則成佛一半。」從老尼師之修行,便可體悟念佛實相功德與口業的真實相。當知:「口業」是女眾修行最難克服的業力;「口業」是女眾修行證道的最大阻力;「口業」是女眾修行最大致命殺傷力;「口業」是女眾墮入惡道的主要業力;「口業」是女眾往生西方的最大抗力;「口業」令道場不得清淨,是非不斷;「口業」令僧團不得和合,法道不興;口業之罪甚重無比,女眾修行若不斷「妄語、惡口、
  • 末法時期,什麼樣的修行人最為難得?
    修行人應當表裡如一地嚴持淨戒,如是之法有六種:一是我們應當了知佛教的根本乃為戒律。前輩的大成就者們說過,在末法時期只要有五位以上的比丘秉持清淨的戒法,就說明尚有正法住世的光耀。二要了知引我們趨入惡趣的罪魁禍首就是分別噁心所造的罪業,罪業有自性罪與佛制罪之分,無論毀犯何種戒行,都是墮落惡趣之因。
  • 【修行】破除色慾的幻境——阿姜譚的修行心路
    小學和中學時就讀於一所被他笑稱為「和尚學校」的男子學校,整個兒童和少年時期幾乎都在沒有異性的環境中度過。中學畢業後,就讀於曼谷商會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  1978年,至巴蓬寺依止阿姜查為戒師出家。在巴蓬寺度過短暫的三年後,阿姜譚先後前往Wat Fakram和Wat Marp Jan兩所寺院,在兩地共修行9年。
  • 136歲九華山老尼對女眾修行開示,在家女佛弟子一定要看看,非常重要!
    136歲九華山老尼對女眾修行開示,在家女佛弟子一定要看看,非常重要! 九華山有位老尼師,年紀已136歲,身體健朗,從出家至今從不講任何閒話,開口閉口一句「阿彌陀佛」;有人問她話,若有關修行,則正面開示數言;若非關修行,則閉口不答;生活簡樸,三餐起居生活,完全自己料理,從不假手他人。
  • 先天通靈人,這樣的八字最適合修行!
    命中有華蓋之人一般不適合做體力勞動者,若為體力勞動者,必多憂愁抑鬱。同時,命中有華蓋之人偏愛乾淨整潔,更甚至還有潔癖。也愛面子,談錢色愧,故大多數不會在商場上有什麼大作為。命中有華蓋之人,多憑藉其超常的智性和忍耐力,守得住寂寞。如時運不順,多會棄世而有遁入玄(空)門的想法。出家為道侶僧尼者,一般身弱華蓋星帶煞,大運逢衰地。
  • 先天就適合修行!你是這樣的人嗎?
    5 命中有華蓋之人一般不適合做體力勞動者,若為體力勞動者,必多憂愁抑鬱。同時,命中有華蓋之人偏愛乾淨整潔,更甚至還有潔癖。也愛面子,談錢色愧,故大多數不會在商場上有什麼大作為。命中有華蓋之人多借其超常的智性和忍耐力,忍得住寂寞。如走運不順,多會棄世而去有遁入空門的想法。削髮為僧尼者,一般身弱華蓋星帶煞,大運逢衰地。
  • 《人生處處是修行》:修行的本質,是降伏自己的心魔
    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生氣?我們痛苦的根源是什麼?遇到逆境時,該用怎樣的心態面對?以上這些問題,這本《人生處處是修行》也許可以給出答案。這是一部讓我們內心滋生力量的能量之書,作者用自己真實的經歷講述了一系列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他認為每一處都是修行的道場,關鍵是做自己的觀察者,放下對煩惱、痛苦的執念。作者鬼腳七曾在阿里工作九年,一路從基層做到了高管。辭職後,他從事自媒體工作,他創辦的公眾號擁有百萬忠實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