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修行是為了更好的普度大眾

2021-01-07 尚思修善學佛

《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儒家的這些論點和佛法很契合,雖然儒家宣揚的是世間法,但是這些文化再進一步就契入佛法了。聖人之所以稱為聖人就是能夠觀察事物的發展規律,進行總結,來闡述其道理,教育世人,推而廣之,共建一個和諧的世界。

孔子行教圖

佛門的教育也是如此,也是讓世人從另一個角度來維護世間的平等、穩定、安泰。真正的佛法不是遁世獨修,而是教育大眾在家庭、社會,這樣的背景下怎麼能「全身而退」,怎麼能讓更多的人進行修行,來達到一個「世間淨土」的狀態。那麼在家的學佛人怎樣做才能「如法」呢?《大學》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雖然是儒家的觀點,但是很是符合我們居家修行人的方法,要想修行就必須誠其意,正其心,只有這樣了才能達到修身的目的了。

進香的居士

那麼我們在家居士怎麼做呢?

《安士全書》是這樣說的:「絕邪第一」。就是一切能讓我們生起邪念、雜念的一切人和事不要去接觸,《論語》說:「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都是聖人聖言啊!初絕能淫之輩,次斷導淫之緣。這些東西都是障礙我們修行的大事啊!自己修行一定要時時耳提面命啊!不然一不小心就會墮落,就會煩惱叢生,何談修行呢!

掃地,掃地,掃心地

第二,要勤儉持家 。《朱子治家格言》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佛說一粒米的功德也大於須彌山,所以我們要愛惜物命,這些都與佛法相契合,我們在家修行就是要在細微處見真功夫,這樣做才是恰到好處的。

在家修行要如法,女性要穿著得體才行

第三,要遵守在家的戒律。皈依佛門,就要生起信心,嚴守戒律,不沉迷聲色歌舞;不去色情場所;不酣歌狂飲。特別是在十齋日 要吃素、誦經,如果有條件要去參加一些放生、拜佛、拜懺,來消自己的罪業,增加自己的福德,沉澱自己的心,不去做損節敗名的事。要杜絕愛欲心、貪心、驕心、奢侈心、逸樂心、嫉妒心、怙噁心、迷戀心、隨逐心、退惰心。要常發慈心、悲心、恕心、智慧心、羞愧心、恐懼心、懺悔心、堅固心、出世心。初去妄心,次存誠心。

拜佛,能去我們的貪心、淫慾心

學佛後要變得圓融、慈悲、隨和,言語親切,舉止大方,讓家人朋友看到自己的變化,對佛產生信心,這樣才達到居家修行的目的。世間人最難斷的是邪淫,最厭煩的也是這方面。孔子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佛陀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世間人攀緣聲色,心被物轉,就會失去如來的清淨本性。這也是我們在家修行最容易犯的過失,所以我們要天天接受佛法的燻修才能不讓信心丟失。

相關焦點

  • 火中金蓮非等閒——淺談在家居士修行的要點
    在許多人看來,出家人身居梵剎,六和同處,大眾燻修,修行不難;而在家居士則因為身處紅塵,染緣易就,道業難成。此說乍看似乎有些道理,但是我們縱覽古今,在家居士修行獲得成就的可謂數不勝數。例如佛陀時代的維摩詰,勝鬘夫人,以及我國唐朝時的龐蘊,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等等。限於篇幅,就不多舉了。
  • 在家也可以修行成功,六祖大師為在家修行人說了這個方法(宣化上人)
    在家人怎麼樣修行呢?各位善知識,你們切記切記,應該要依照這個偈頌來修行。◎ 宣化上人【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作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 為什麼說末法時期適合在家修行?
    聽眾:都說末法時期適合在家修行,但是弟子還是發願,今生只要因緣成熟的話還是會在師父的道場出家
  • 祖師爺們為了幫助人做一個有修行的人
    說起修行,寬泛地說,人身立於世就應該要修行。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多少聖賢、祖師爺們為了幫助人做一個有修行的人,他們撰著了大量的經籍來規範人的行為,提升人的精神品質與內在的修養。修行人要不斷地自我完善自身的品德與行為。修之於內、行之於外,行是修的實踐與證實。而今天要談的修行,主要還是我們道門的修行。
  • 在家居士的幾點修行規範丨修行指導
    在習慣上(不管你有沒有受過五戒),對所有男女在家信眾,都稱為居士或者護法。而實際上,只受了歸依,沒有受五戒的男女在家信眾,只能稱為信士。什麼是威儀?戒律守得清淨後,所有的德行自然就顯現,所以令人可畏佩服,並不是勢力的「威」。
  • 大寶法王:在家修行的居士,也可以得到出家人同樣的果位!
    如對於在家男女而言,沒有不能觸摸僧眾的戒律,但是對僧眾有一條戒律是不能以貪心碰觸在家男女。不過如果自己為了避免一些麻煩也可以這樣做,守護根門不要起無理不清作意,就是為了避免起煩惱,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總之如果有意義的話,保持一些距離比較好。不過在佛陀所規定的戒律中,僧眾有規定不能碰觸異性,可是對在家人沒有這種戒律。
  • 修行錄影
    活著到底為了什麼?為什麼有宇宙、人類社會及世間萬物?為解開這些疑惑,我用了近十二年時間,放棄了一切工作機會,也因此弄得生活拮据,日子清貧,但心中無悔!     一九八七年始,我開始每天尋找修行資料,但收穫極小。其間多與同學一起打坐、出遊。
  • 【閩臺七月普度習俗】你知道這些祭品的意義嗎
    「鬼」在民間信仰擁有特殊地位,人們對其有複雜情緒,在漫長歷史中發展出許多相關儀式,普度儀式就是其中的一種。普度是漢人常見民俗儀式的通稱,一般民眾還是習慣性將「準備祭品,祭祀孤魂野鬼」的儀式活動,稱之為「普度」,常在農曆七月與醮典儀式中舉辦。
  • 佛教:修行佛法的你,真的清楚在家與出家的異同在哪嗎?
    一說到修行佛法,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些在寺廟裡面專職修行的出家和尚,而很少會想到那些在家修行佛法的居士,的確,作為直接承繼佛法的「佛法僧」三寶之一,僧寶因為其獨具一格的形象特色而深入人心。網圖在佛祖值世的時候,在追隨的弟子中,就有在家與出家等七眾弟子之分,所以佛祖雖然說出家專職佛法修行的人有諸多殊勝之處,但是在佛祖的眼裡,無論出家在家,修行的都是佛法,都是平等而無分別的
  • 佛教:在家修行之人,為何要守「八關齋法」?
    01開篇序在家修行的人,家庭的、社會的種種繁雜事務很繁忙,要想修行佛法,業障也很多,所以佛陀慈悲憐憫在家弟子眾,為讓他們能夠過得清淨齋戒生活,又能夠適應在家普通人生活的特點,所以特別制定了在家修行人的齋戒,就是「八關齋戒」。
  • 一次就出現「慈航普度」,運氣真好
    就憤怒特效,是一些氪金玩家必帶的藍字,在它的加持下,可以更好地使用特技;但是,命療術只能增加一定的氣血,在遊戲中的作用並不明顯。面對這樣的情況,玩家決定「洗特技」。都說洗特技是一個大坑,那麼玩家會遇到怎樣的情況呢?結果直接一發入魂,一次就得到了「慈航普度」。洗特技真的很難嗎?
  • 祝福中國發布天道收元救劫難之​六道皆度之坤元經第四章 修羅王菩薩普度修羅篇:修羅界原封閉不予開放 今普度六道眾天門一現
    第四章  修羅王菩薩普度修羅篇修羅國眾魔仙洗耳聽真 今此言如璣珠句句在心修羅界原封閉不予開放  今普度六道眾天門一現
  • 疫情嚴峻,在家修行,這幾部偽佛經你要搞清楚!
    這段時間,大家為了躲避新型冠狀病毒都閉門不出,除了吃和睡,我們也不能忘了修行。如誦經、念佛等等皆能去做。用誦經、念佛的功德來祈願,疫情早日好轉,世界和平,人們安康。當下正處「末法時期」,自然也有好多好多的「偽經」流傳於世。
  • 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修行與生活是一體的,修行的目的也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離開了生活談修行,總不免是在逃避問題。
  • 是出世修行好?還是入世修行好?
    出世和入世,哪個更有利於修行呢?並非完全脫離凡塵俗世才能參禪修行。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入世、出世二者不可偏廢其一,二者之間相輔相成,沒有絕對的界限。一個人若入世太深太久,生活的瑣碎和煩惱便會讓你受困其中,不得解脫,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如陷阱,讓你入世後再無法超脫出來。
  • 原來結婚也是一種修行
    」 → 點選「設為星標「我們每一人不可能都有出家的因緣,大都是居家修行,大可不必為結婚之事煩惱。有的怕結婚了會被生活所累從而耽誤了自己的修行,怕影響自己將來往生極樂世界。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結婚生育後代也是正常的事情,也是一定的因緣。結婚我們也可好好修行,就看如何用心了。
  • 136歲九華山老尼對女眾修行開示,在家女弟子一定要看!
    師父曾言:「女眾無論在家出家修行,若能守住口業,則成佛一半。」從老尼師之修行,便可體悟念佛實相功德與口業的真實相。當知:「口業」是女眾修行最難克服的業力;「口業」是女眾修行證道的最大阻力;「口業」是女眾修行最大致命殺傷力;「口業」是女眾墮入惡道的主要業力;「口業」是女眾往生西方的最大抗力;「口業」令道場不得清淨,是非不斷;「口業」令僧團不得和合,法道不興;口業之罪甚重無比,女眾修行若不斷「妄語、惡口、
  • 佛教:在家人該如何修行?家是淨土,公司是道場,眾生都是菩薩
    所以在家修行的淨宗師兄們,不妨從下面這三個標準來判斷一下,如果您都能做到,那就相當有把握了,相反一條都不行的話,那恐怕還要繼續努力才行。比如說您是農民,那田地就是您的道場,更多更好的種植莊稼,讓更多的人吃飽飯,提供更充足乾淨的蔬菜和水果,這就是您的修行和福德。比如說您是工人,那工廠就是您的道場,把自己負責的工作做好,為客戶生產更多更優質的產品,這就是您的修行和福德。
  • 尼泊爾的苦行僧,為了修行,有的人60年沒出過家門!
    下面我們來看看在尼泊爾修行了一輩子的苦行僧,有的人60年沒出過家門!當我們去尼泊爾旅行時,我們經常在街上看到一些非常不整潔的人,臉上塗的五顏六色,不要太驚訝,因為他們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苦行僧。而且這些苦行僧在當地的地位非常高,被稱為修行中的聖人。這些苦行僧大多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巴格馬蒂河邊的寺廟附近,因為這是該地區最大的露天火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