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吳亦凡翻唱的《花房姑娘》,我相信那首歌當年就讓許多搖滾樂迷有點兒難以接受,但說到底,《花房姑娘》總歸可以當一首純粹的情歌來唱。
但《一塊紅布》呢?或許是我老了,我是真的沒想到能有如此魔幻的一幕:在綜藝節目《少年ON FIRE》上,由偶像組合時代少年團的兩位成員宋亞軒和劉耀文改編的《一塊紅布》竟然成了一首賣腐向的歌曲……
我很難形容我在看這個視頻時的心情,所謂「憤怒」的情緒反倒是沒有,有的只是匪夷所思和悲哀。
宋亞軒和劉耀文改編的《一塊紅布》
其實,僅僅從這個視頻來看,把聲音關掉,也不看字幕的話,似乎一切就變得和諧起來——如今在大小屏幕上經常出現這種「新、炫、潮」的舞臺,這首也不例外。
只要你看過的音樂綜藝不少,類似的場面也並不稀奇,而且在近年來,「他們」總是能把任何的音樂(不管是中國的還是西方的,經典的還是流行的),改成類似的表演方式,至於站在臺前的那個戴著麥克風的「唱跳偶像」究竟是誰,反倒不是那麼重要了。
而觀眾(或者說聽眾),似乎也並不太在意唱的是什麼,只要臺前的那個偶像夠帥,剛好是她們支持的那一位就行了。
時代少年團
回到這個《一塊紅布》的翻唱版本,你其實很容易就能發現,這兩位少年偶像都是在假唱,甚至都不是業內那種掩耳盜鈴式樣的「半開麥」,而完全是放的錄音,所以一邊跳舞一邊唱歌,兩位年輕偶像連氣都不帶喘的。
最諷刺莫過於,《一塊紅布》的原唱崔健,恰恰是從幾十年前就在推動「真唱運動」的發起人。
可以說,如果翻唱崔健,卻連真唱都做不到,我不知道這樣的翻唱還有什麼意義。
當然,我想最讓人如鯁在喉的大概都不是因為假唱,而是整首歌被這兩位少年偶像翻成了甜膩膩的情歌,還是男男之間賣腐的那種情歌,當歌詞「我感覺我要喝點水,可你的嘴將我的嘴堵住」用這種方式唱出來的時候,我想正中下懷的粉絲群體,少不了發出巨大的尖叫。
但我其實並不太想要譴責這兩位小夥子,因為就在那個節目裡,他們在討論這首改編的時候,自己都發出過「我感覺好尷尬」、「強行改編,最為致命」的懷疑聲。
但做為偶像,他們做不了自己,「他們」讓他們那麼改,讓他們那麼演,讓他們在舞臺上賣腐,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們只是祭品而已。
幾年前,曾經也出過一個類似的風波,2018年的央視《開學第一課》之後,經過綜藝節目《偶像練習生》出道的朱正廷發的一條微博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因為朱正廷的那條微博配圖裡,他被化妝得比女孩子還「漂亮」。
當時我寫過一篇文章,我想表達的是,「女性化」並沒有原罪,但在經紀公司的逼迫下,在粉絲群體的選擇下,當順性直男被強迫的「娘化」以討好粉絲的時候,這是當下娛樂業最邪惡的地方。
在《一塊紅布》這首歌裡,當這兩位少年被迫賣腐的時候,我體會到的是同樣的悲哀。對於這些平日裡朝夕相處的這些少年來說,與平日裡的兄弟被迫賣腐,他們怎麼可能不感到尷尬?但「他們」的選擇,由不得他們。
當我談反「娘炮」的時候我究竟在反什麼
在快30年以後,當我們再回顧崔健的《一塊紅布》時,其實對於很多庸眾來說,可能確實是感覺不到原曲的那種壓抑了。
那時候的一塊紅布,蒙住了雙眼也蒙住了天,那首歌是《1984》式的,所以它是那個時期的一首主題歌,它給了很多人撕下那塊紅布,睜開眼睛看世界的勇氣。
但當前這個時代,卻是娛樂至死的時代,我們並沒有變得更加自由,無論是舞臺上被迫賣腐的提線木偶,還是被「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像蟲豸一樣鼓掌、尖叫、高潮迭起的粉絲——大家都沒有更自由,大家只是看起來更高興了。
因為「他們」給他們又蓋上了一塊紅布。
崔健
所以最終,當《一塊紅布》被重新「演繹」為一首賣腐的歌曲時,它的價值已經完全消解,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比風沙更為恐怖的風沙。
我不知道如果崔健本人聽到這麼一版「別出心裁」的改編會是什麼反應,但我大概能猜到的是,對於「他們」來說,這塊紅布比那塊紅布蓋得更妙,因為那些高潮的臉,看起來都挺幸福的。
搖滾天堂推薦搜索崔健一塊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