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導遊,如何講好新時代「寧波故事」

2021-01-20 寧波晚報
劉儷心(左一)帶團遊西藏。(受訪者供圖) 陳燕波(右一)平時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張正偉 攝)

    記者 張正偉 通訊員 孫亞玲

    筆者近日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獲悉,周震宇等4名寧波導遊被評為2018年全國導遊技能大師和全國金牌導遊;劉儷心作為浙江省惟一代表,獲得「全國援藏優秀導遊員」稱號,還被評為寧波市「最美90後」。

    2016年,我市在國內率先開展金牌導遊評選與特聘導遊招募活動。首批評選的10名金牌導遊,作為我市近萬名導遊從業人員的優秀代表,創新業務、熱心公益、帶隊教徒,為寧波的城市品牌推廣發光發熱。

    如今,全域旅遊時代到來了,每年來寧波的遊客超過1.2億人次。作為金牌導遊,該如何提升業務水平,才能當好新時代城市形象宣傳員;作為金牌導遊評選制度,又該如何創新,才能體現特色,為每名導遊講好「寧波故事」提供堅實保障?

    出門在外

    金牌導遊是城市「代言人」

    2015年畢業的女孩劉儷心,是寧波達人旅業的一名導遊員,去年,她第三次踏上援藏之路。作為一名援藏導遊,劉儷心講政治、講紀律、講團結、講奉獻,先後被授予「全國援藏導遊員西藏自治區優秀個人」、浙江省「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2018年被評為「寧波市金牌導遊」和「寧波市金星級旅遊志願者」。

    而在劉儷心之前,市導遊服務中心導遊江成龍已經作出了表率。江成龍本在外企上班,聽聞國家在我省招聘德語援藏導遊的消息後,主動放棄令人稱羨的工作,2012年至2014年三上高原,以吃苦耐勞的精神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歐美遊客,被評為「中國好導遊」。

    對於廣大遊客來說,導遊是了解寧波的「第一扇窗」,其一言一行要體現寧波知行合一、知難而進、知書達禮、知恩圖報的城市精神。2016年,為了全面提升我市導遊隊伍的整體素質,培育旅遊行業形象代言人,打造寧波城市旅遊文化名片,我市在全國率先開展金牌導遊評選及特聘導遊招募系列活動,從近萬名導遊員中選拔德能兼備的金牌導遊。最終,李晶、陳芳芳、陳燕波、周震宇、周旻旻、柳晶晶、夏璐、錢咪咪、黃晶晶和葛靜丹等10人被評為寧波市首批金牌導遊。

    近年來,我市旅遊主管部門一直把培養金牌導遊作為文明旅遊工作的一項重點,全面推行《旅行社行前說明服務規範》和《導遊領隊引導文明旅遊規範》,落實導遊文明旅遊「一崗雙責」制,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引導遊客文明旅遊,重點針對出境團組領隊進行文明旅遊培訓。

    此外,我市金牌導遊還積極參與旅遊志願服務,在小長假期間對入境遊客做好文明旅遊宣傳,倡導「文明有禮1234」,以微笑服務、溫馨服務、個性化服務展示和諧、文明的旅遊環境和城市形象。帶隊出境遊的金牌導遊嚴格執行文明旅遊服務流程,做到管理「三到位」:審核培訓責任到位、行前說明提示到位、領隊履行職責到位。

    「今年,我們將加大金牌導遊大師參與旅遊志願服務的強度,開展優秀旅遊志願評選與表彰活動。」市文廣旅遊局行管處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激勵與引導措施,力爭金牌導遊、優秀導遊和在校學生全年參與旅遊志願服務不少於200人次。

    作為講解者

    金牌導遊也要投身「創作」

    臉龐清秀、面帶笑容、多才多藝。作為去年寧波市「最美90後」提名獎獲得者,寧波萬達旅行社導遊吳傑超是同行和遊客眼中公認的才子。然而,這樣一位本可憑「顏值」吃飯的金牌導遊,今年卻產生了創作念頭:聯合同行挖掘寧波「老故事」,編寫一本寧波傳統文化書刊。「這本書要通俗易懂、條理清晰,能成為遊客和導遊了解寧波人文歷史的入門讀物。」吳傑超說。

    與吳傑超一樣,周震宇今年也想把入職以來在天一閣·月湖景區講解的內容整理成書,打造一本遊客了解寧波歷史的入門級解說詞。「外地遊客對梁祝、『寧波幫』、陽明心學等寧波人文掌故多少有些了解,但並不全面,這就需要豐富解說詞,講全講深,形成系列。」周震宇說。

    讀懂寧波,才會喜愛寧波。寧波山水人文資源豐富,該如何講解才能讓遊客「一見鍾情」?寧波市導遊服務中心部門經理夏建國說,傳統的寧波導遊詞多為景點和人物的靜態講述,缺乏故事性和文化味。「現在遊客通過手機就能查閱景點介紹,他們更希望在現場聽到導遊全新的講解,內容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夏建國說。

    夏建國首批入駐市金牌導遊大師工作室。利用這個機會,他準備對傳統導遊詞中的寧波港、寧波幫、寧波裝、寧波菜四大主題進行深度、廣度挖掘,把城市精神融入其中,創作適合遊客閱讀的「故事版本」和文化專題書刊。

    「更新、提升解說詞,是今年導遊工作的一項重點。」市文廣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這項工作將發揮金牌導遊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打造一批具有寧波特色的導遊詞,體現景點和名人背後所蘊含的知行合一、知難而進、知書達禮和知恩圖報的寧波城市精神。

    據介紹,今年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將和寧波旅遊學院等單位開展合作,通過專題講座、主題研討、實地演練、在線學習等形式進行講解員培訓;修改提升3家以上景區導遊詞,設計開發1家以上景區語音導覽系統;組織市金牌導遊和市特聘導遊深入挖掘寧波地方歷史與文化,編寫、出版《傳承非遺文化,講好寧波故事》一書。

    面對全域旅遊

    僅有「千裡馬」還不夠

    近年來,寧波整合自然、人文、社會等資源要素,集聚形成了以「名城、名鎮、名村、名街、名居」+「大港、大佛、大儒、大海、大山」為代表的全域旅遊支撐體系,培育形成了東方大港、佛教名山、陽明故裡、寧波港灣、四明勝境等一批核心旅遊品牌,同時著力建設全域旅遊示範縣、高等級景區度假區、旅遊特色小鎮、景區村莊等「四大平臺」。

    「全域旅遊大發展,來甬旅遊的人也水漲船高,目前每年來甬旅遊人數超過1.2億人次。」市旅遊學院副教授傅遠柏說,做好遊客服務、講好「寧波故事」,僅靠金牌導遊和旅行社導遊遠遠不夠,更需要發揮全社會的力量。

    據悉,目前,全市導遊不到1萬人,其中一半在旅行社工作,40%掛靠在市導服中心,還有少數人持有導遊證,但不從事具體導遊工作。

    林海倫是一名藥檢師,憑著對寧波鄉土地理的深入了解,2017年成為寧波首批特聘導遊。兩年多來,他只要有空餘時間,就行走在寧波的山林湖海之間,把我市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地質奧秘寫成文章,發表在旅遊刊物和本地媒體上,供市民和遊客參考。

    本土民俗專家李亮偉、運動達人徐波浪、「西門町吃在寧波」博主周奇……近年來,一個個在專業領域具有影響力的知名人士紛紛出任寧波特聘導遊,從美食、文化、運動等領域發現寧波之美,向廣大遊客推介寧波。

    在寧波旅遊學院,有一間寧波市金牌導遊大師工作室,由市文廣旅遊局與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共同創建。李晶、夏建國均在此擔任旅遊院校師生實習實踐導師或授課專家,積極參與導遊隊伍建設、行業人才開發等工作。

    今年,市金牌導遊大師工作室將向紅色旅遊景區、鄉村旅遊景區、全域旅遊示範點、特色研學遊基地拓展實踐基地,組織高校旅遊專業教師和金牌導遊等培訓導遊員。以實踐基地為依託,開展講解員和旅遊從業人員業務能力培訓。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發動金牌導遊「一對一」帶徒,評選寧波市金牌導遊優秀師傅與優秀學徒。同時開展「名導講壇」「導遊沙龍」「實地踩線」等社會實踐活動,多途徑促進導遊專業人才培養工作。

    「我們將充分發揮現有資源優勢,做好優秀導遊人才培養、項目運營、社會服務等工作,通過長效機制培養一支業務精湛、道德高尚、甘願奉獻的優秀導遊隊伍。」市文廣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我市還將籌備建立寧波市導遊協會,舉辦導遊服務技能大賽等活動,通過基地培育和競爭比武,打造旅遊「工匠」,展示專業素質和旅遊風貌,全力塑造寧波文明旅遊新形象。

相關焦點

  • 雲南省10名金牌導遊(講解員)榜單出爐 推薦文旅資源講好雲南故事
    原標題:雲南省10名金牌導遊(講解員)榜單出爐 推薦文旅資源講好雲南故事   昨日,以「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雲南省第十七屆職工
  • 新時代需要什麼樣的好警察?寧波這部電視劇未拍先火
    金牌主創團隊操刀,著名表演藝術家和實力派演員領銜,這部由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影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品的電視劇未拍先火,得到了相關部門和專家的關注和認可。著名導演安建擔任該劇藝術總監,導演朱定忠、美術指導單周、攝影指導陳彬、燈光師宋光利等絕大多數主創人員都是安建製作團隊的核心成員,堪稱金牌製作班底。
  • 金牌導遊待遇知多少?150名導遊將入選2020年國家「金牌導遊」培養項目!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項目簡介「金牌導遊」培養項目是文化和旅遊部加強導遊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加大對一線優秀導遊的培養與支持,鼓勵入選對象開展業務研究和實踐,以點帶面、示範引領,為提高導遊隊伍專業素養,提升旅遊服務質量發揮積極作用。
  • 大同市第二屆金牌導遊大賽圓滿落幕
    遊千年古都大同讀民族融合歷史9月15日由大同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大同市第二屆金牌導遊大賽舉行來自全市的34位選手走上舞臺展風採、秀技藝以現場競技的方式爭奪大同市「金牌導遊」稱號大賽分筆試和現場展示環節,參賽者在完成筆試考核後,進行了現場展示環節的比拼。
  • 講好新時代青年故事
    在自我學習中快速進步,新時代,新使命,講好青年故事是每一個青年人的初心使命。責任擔當, 主動作為。青年人應該認真領會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發揮主觀能動性,講好黨的政策,傳遞好黨的聲音,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落實,是青年人的擔當使命。由淺入深,系統講解。
  • 講述中國故事,傳遞新時代正能量——「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側記
    12月16日,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首場巡講活動在新華社禮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2名記者深情講述了各自的採訪歷程,分享了他們的內心感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湖北日報社記者柯皓。開通當天,他和站長武桂林早早來到站臺,看著第一輛高鐵動車準時到達、停車、上客、關門、啟動、順利離開,武站長動情地說:「圓滿了,這下圓滿了……」高航說:「這一刻,我讀懂了老武口中的『圓滿』——從落後時代到引領時代,中國人走了一個多世紀。」
  • 94歲化身「8090金牌導師」 人民英雄胡兆富講好紅色故事
    「1921年7月,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上,我們偉大的黨就這樣誕生了……」近日,在衢州市常山縣紫港街道,94歲的全國模範退役軍人、人民英雄胡兆富作為「青春紫港8090金牌導師團」的一員,耐心教導「青春紫港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成員,如何開展好「紅色主題故事」宣講。
  • 文旅最值錢的東西都是故事,文旅人與白巖松一起學會講一個好故事
    人天生對故事感興趣,營銷作為與消費者心智的一場博弈,顯然,品牌故事有著天然的穿透力。那麼,旅遊該如何進行故事營銷,又該如何講好一個品牌故事呢?
  • 奮鬥者說⑦丨走過鬼門關 他堅守17年只為追尋導遊夢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海內外人才爭相湧入杭州,成為用「奮鬥」書寫城市歷史的杭州人,為這座風景秀麗的創新之城注入新活力。 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頻道推出《奮鬥者說》欄目,記錄杭州人在這座城市創業、奮鬥的故事;也通過他們的青春與夢想,記錄下這個城市的變遷,時代的印記。【人物名片】餘雲建,1977年出生於杭州市淳安縣百畝畈鄉中宅村。
  •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旅遊與服務管理學院舉辦導遊詞創作與導遊講解大賽
    近日,重慶第二師範學院旅遊與服務管理學院舉行「學習『四史』知識·講好重慶故事·傳播中國精神」導遊詞創作與導遊講解大賽決賽。10位選手通過動人的導遊詞講解,再現了革命先烈不畏艱險的奮鬥史、重慶日新月異的發展史,傳遞了積極向上的中國精神。
  • 「網際網路+」時代下 如何用「影視動畫」講好中國故事
    與此同時,如何做強影視動畫、講好中國故事成為教育界面臨的一大挑戰,對於高職院校更是如此。    作為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的「王牌專業」,一直在探索影視動畫如何促進地方產業?如何促進師生成長?如何具有輻射帶動作用?如何用好「網際網路+」背景下的專業建構,來講述好中國故事?
  • 新商業大片時代,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丨聚焦·北影節
    本篇為專題的第一篇文章——北京國際電影節「內容為王」——講好中國故事,主流電影商業化探索論壇的報導。在電影院全面復工之後,電影市場終於迎來了期望已久的復甦。 8月27日,北京國際電影節「『內容為王』——講好中國故事,主流電影商業化探索」論壇舉行,對於疫情之下,如何提高電影質量,講好中國故事,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貴州旅遊避暑季·「金牌導遊」的「私家珍藏」︱田琪琳:帶著朋友上...
    金牌導遊簡介田琪琳,貴陽市優秀導遊員,國家中級評茶員,貴陽市多彩導遊服務中心師資庫成員。崎嶇的山路,讓自詡走過貴州較多山路的我也暈車了,差一點點沒忍住,好在深吸一口氣挺過來了。還好還好,否則誇下的海口就會跟蹭破了皮的氣球一樣,丟人丟到姥姥家去了。驅車而上到了海拔稍高些的地方,開始看見山兩邊一片片的茶園,心裏面打了大大的感嘆號和問號;這就到了久負盛名都勻毛尖的核心產區?但車沒有停下,於是我的疑問更大,難道還沒有到嗎?
  • 《莫礪鋒講唐詩課》:一份關於唐詩的新導遊詞|文度書摘
    《莫礪鋒講唐詩課》:一份關於唐詩的新導遊詞|文度書摘 2020-05-27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泉州古城原住民導遊愛講自家故事——生在文化富礦 宣傳泉州有我
    我從小聽講古長大,講故事是一種薰陶,也是一種養成。」洪泓接待過不少外國學者,包括印度學者來開元寺尋找印度教遺蹟。如今,他除了「帶團」,還通過朋友圈、參加講座、培訓等各種渠道不遺餘力推介古城。  被譽為泉州古城文化講解「李家班」班主、人稱「泉州老李」的李以健,是古城小有名氣的民間導遊。他出生在鯉城,童年和少年在南平建陽長大,直到成年後才重回故鄉。「李以健講解開元寺,能講三天三夜。」
  • 時代報告劇《我們的新時代》開機,以平凡人視角講好中國故事
    》卻另闢蹊徑,採用了拼盤式的結構方式,以新時代作為切入背景,以平凡小人物作為故事主角,從多個側面、多元切口展現新時代黨員的整體精神面貌。這個故事加入了網際網路電商這個新時代特有的元素,將主人公設計成網紅,帶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色。用年輕觀眾能聽懂看懂的方式講故事,迅速拉近了獻禮劇與普通觀眾之間的距離。
  • 用電影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電影《家在黃河……
    他說,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也需要大量人才,果木成林的家鄉美景需要宣傳。只有大批有文化的年輕人返鄉,農業才能後繼有人,農村才有希望。未來10年,他計劃把鏡頭對準家鄉,對準家鄉文化,用手中的鏡頭展現家鄉的美,希望用底蘊深厚的黃河文化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返回家鄉,帶動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雖然15歲就離開了家鄉,但是童年時代的家鄉味道,深深鐫刻在了王明軍的記憶裡。
  • 寧波第二批「席地而坐」示範區域驗收,導遊解說詞都改了
    今天(12月22日),餘姚市王陽明故居廣場人頭攢動,暖陽下駛來的旅遊巴士緩緩打開車門,率先下車的導遊揮舞起小旗,招呼著外地遊客向她靠攏:「知行合一、席地而坐,陽明先生故裡歡迎您!」 不知不覺間,「席地而坐」這個標籤,都已經在導遊的解說詞中留下了印記。
  • 後疫情時代,寧波的智慧城市企業如何危中尋機?
    如今,在防控日益常態化的後疫情時代,無論是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新基建,還是阿里、華為、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的介入,都為看似抽象的智慧城市命題,帶來了更具象的解決方案。那麼,力爭建設軟體名城的寧波,該如何在這一賽道乘風破浪?6月24日,由東南商報、甬商總會、市社科院主辦的12A茶座在協辦單位浙江創新中心舉行。
  • 電影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好電影,從好故事開始。爛故事拍出爛電影數不勝數,爛故事拍出好電影卻鳳毛麟角。同時,好故事拍出的爛電影比比皆是,好電影卻大多都有一個好故事。劇本的好壞很大部分決定了故事的好壞,導演的發揮決定了另外的部分。 故事的來源包括原創、改編甚至真實世界,但是普通觀眾不能看到劇本,無法區別編劇和導演各自對故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