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正偉 通訊員 孫亞玲
筆者近日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獲悉,周震宇等4名寧波導遊被評為2018年全國導遊技能大師和全國金牌導遊;劉儷心作為浙江省惟一代表,獲得「全國援藏優秀導遊員」稱號,還被評為寧波市「最美90後」。
2016年,我市在國內率先開展金牌導遊評選與特聘導遊招募活動。首批評選的10名金牌導遊,作為我市近萬名導遊從業人員的優秀代表,創新業務、熱心公益、帶隊教徒,為寧波的城市品牌推廣發光發熱。
如今,全域旅遊時代到來了,每年來寧波的遊客超過1.2億人次。作為金牌導遊,該如何提升業務水平,才能當好新時代城市形象宣傳員;作為金牌導遊評選制度,又該如何創新,才能體現特色,為每名導遊講好「寧波故事」提供堅實保障?
出門在外
金牌導遊是城市「代言人」
2015年畢業的女孩劉儷心,是寧波達人旅業的一名導遊員,去年,她第三次踏上援藏之路。作為一名援藏導遊,劉儷心講政治、講紀律、講團結、講奉獻,先後被授予「全國援藏導遊員西藏自治區優秀個人」、浙江省「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2018年被評為「寧波市金牌導遊」和「寧波市金星級旅遊志願者」。
而在劉儷心之前,市導遊服務中心導遊江成龍已經作出了表率。江成龍本在外企上班,聽聞國家在我省招聘德語援藏導遊的消息後,主動放棄令人稱羨的工作,2012年至2014年三上高原,以吃苦耐勞的精神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歐美遊客,被評為「中國好導遊」。
對於廣大遊客來說,導遊是了解寧波的「第一扇窗」,其一言一行要體現寧波知行合一、知難而進、知書達禮、知恩圖報的城市精神。2016年,為了全面提升我市導遊隊伍的整體素質,培育旅遊行業形象代言人,打造寧波城市旅遊文化名片,我市在全國率先開展金牌導遊評選及特聘導遊招募系列活動,從近萬名導遊員中選拔德能兼備的金牌導遊。最終,李晶、陳芳芳、陳燕波、周震宇、周旻旻、柳晶晶、夏璐、錢咪咪、黃晶晶和葛靜丹等10人被評為寧波市首批金牌導遊。
近年來,我市旅遊主管部門一直把培養金牌導遊作為文明旅遊工作的一項重點,全面推行《旅行社行前說明服務規範》和《導遊領隊引導文明旅遊規範》,落實導遊文明旅遊「一崗雙責」制,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引導遊客文明旅遊,重點針對出境團組領隊進行文明旅遊培訓。
此外,我市金牌導遊還積極參與旅遊志願服務,在小長假期間對入境遊客做好文明旅遊宣傳,倡導「文明有禮1234」,以微笑服務、溫馨服務、個性化服務展示和諧、文明的旅遊環境和城市形象。帶隊出境遊的金牌導遊嚴格執行文明旅遊服務流程,做到管理「三到位」:審核培訓責任到位、行前說明提示到位、領隊履行職責到位。
「今年,我們將加大金牌導遊大師參與旅遊志願服務的強度,開展優秀旅遊志願評選與表彰活動。」市文廣旅遊局行管處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激勵與引導措施,力爭金牌導遊、優秀導遊和在校學生全年參與旅遊志願服務不少於200人次。
作為講解者
金牌導遊也要投身「創作」
臉龐清秀、面帶笑容、多才多藝。作為去年寧波市「最美90後」提名獎獲得者,寧波萬達旅行社導遊吳傑超是同行和遊客眼中公認的才子。然而,這樣一位本可憑「顏值」吃飯的金牌導遊,今年卻產生了創作念頭:聯合同行挖掘寧波「老故事」,編寫一本寧波傳統文化書刊。「這本書要通俗易懂、條理清晰,能成為遊客和導遊了解寧波人文歷史的入門讀物。」吳傑超說。
與吳傑超一樣,周震宇今年也想把入職以來在天一閣·月湖景區講解的內容整理成書,打造一本遊客了解寧波歷史的入門級解說詞。「外地遊客對梁祝、『寧波幫』、陽明心學等寧波人文掌故多少有些了解,但並不全面,這就需要豐富解說詞,講全講深,形成系列。」周震宇說。
讀懂寧波,才會喜愛寧波。寧波山水人文資源豐富,該如何講解才能讓遊客「一見鍾情」?寧波市導遊服務中心部門經理夏建國說,傳統的寧波導遊詞多為景點和人物的靜態講述,缺乏故事性和文化味。「現在遊客通過手機就能查閱景點介紹,他們更希望在現場聽到導遊全新的講解,內容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夏建國說。
夏建國首批入駐市金牌導遊大師工作室。利用這個機會,他準備對傳統導遊詞中的寧波港、寧波幫、寧波裝、寧波菜四大主題進行深度、廣度挖掘,把城市精神融入其中,創作適合遊客閱讀的「故事版本」和文化專題書刊。
「更新、提升解說詞,是今年導遊工作的一項重點。」市文廣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這項工作將發揮金牌導遊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打造一批具有寧波特色的導遊詞,體現景點和名人背後所蘊含的知行合一、知難而進、知書達禮和知恩圖報的寧波城市精神。
據介紹,今年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將和寧波旅遊學院等單位開展合作,通過專題講座、主題研討、實地演練、在線學習等形式進行講解員培訓;修改提升3家以上景區導遊詞,設計開發1家以上景區語音導覽系統;組織市金牌導遊和市特聘導遊深入挖掘寧波地方歷史與文化,編寫、出版《傳承非遺文化,講好寧波故事》一書。
面對全域旅遊
僅有「千裡馬」還不夠
近年來,寧波整合自然、人文、社會等資源要素,集聚形成了以「名城、名鎮、名村、名街、名居」+「大港、大佛、大儒、大海、大山」為代表的全域旅遊支撐體系,培育形成了東方大港、佛教名山、陽明故裡、寧波港灣、四明勝境等一批核心旅遊品牌,同時著力建設全域旅遊示範縣、高等級景區度假區、旅遊特色小鎮、景區村莊等「四大平臺」。
「全域旅遊大發展,來甬旅遊的人也水漲船高,目前每年來甬旅遊人數超過1.2億人次。」市旅遊學院副教授傅遠柏說,做好遊客服務、講好「寧波故事」,僅靠金牌導遊和旅行社導遊遠遠不夠,更需要發揮全社會的力量。
據悉,目前,全市導遊不到1萬人,其中一半在旅行社工作,40%掛靠在市導服中心,還有少數人持有導遊證,但不從事具體導遊工作。
林海倫是一名藥檢師,憑著對寧波鄉土地理的深入了解,2017年成為寧波首批特聘導遊。兩年多來,他只要有空餘時間,就行走在寧波的山林湖海之間,把我市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地質奧秘寫成文章,發表在旅遊刊物和本地媒體上,供市民和遊客參考。
本土民俗專家李亮偉、運動達人徐波浪、「西門町吃在寧波」博主周奇……近年來,一個個在專業領域具有影響力的知名人士紛紛出任寧波特聘導遊,從美食、文化、運動等領域發現寧波之美,向廣大遊客推介寧波。
在寧波旅遊學院,有一間寧波市金牌導遊大師工作室,由市文廣旅遊局與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共同創建。李晶、夏建國均在此擔任旅遊院校師生實習實踐導師或授課專家,積極參與導遊隊伍建設、行業人才開發等工作。
今年,市金牌導遊大師工作室將向紅色旅遊景區、鄉村旅遊景區、全域旅遊示範點、特色研學遊基地拓展實踐基地,組織高校旅遊專業教師和金牌導遊等培訓導遊員。以實踐基地為依託,開展講解員和旅遊從業人員業務能力培訓。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發動金牌導遊「一對一」帶徒,評選寧波市金牌導遊優秀師傅與優秀學徒。同時開展「名導講壇」「導遊沙龍」「實地踩線」等社會實踐活動,多途徑促進導遊專業人才培養工作。
「我們將充分發揮現有資源優勢,做好優秀導遊人才培養、項目運營、社會服務等工作,通過長效機制培養一支業務精湛、道德高尚、甘願奉獻的優秀導遊隊伍。」市文廣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我市還將籌備建立寧波市導遊協會,舉辦導遊服務技能大賽等活動,通過基地培育和競爭比武,打造旅遊「工匠」,展示專業素質和旅遊風貌,全力塑造寧波文明旅遊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