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員工離職心聲:工作影響生活,抑鬱症確診,待了一年裸辭

2020-12-24 網際網路坊間八卦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網際網路坊間八卦」能成為您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臺。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位已離職阿里員工的離職感言。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阿里基層員工最原始的工作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阿里。

阿里P6,待了一年裸辭,休息了半年緩過來了,現在剛入職新公司。寫下這個回答,也算是對自己的交代。

為什麼離職?簡單來講,抑鬱症確診,扛不下去了。工作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了,包括但不限於情緒的崩潰,身體的疲憊,自我的否定,社交的恐懼,糟糕的睡眠,發胖的體重等等

為什麼抑鬱?客觀而言,有工作的關係,也跟我自身的性格有關。本身是內斂溫和的性格,不夠強勢不夠主動。對於工作內容和工作量有意見想調整,但並沒有溝通到位,造成自己被動的執行,心裡有怨氣。也因為某個特殊事件,在某一天突然提出了離職。

說來不怕人笑話,離職後的多個夜晚輾轉反側,反覆問自己:離職的決定對嗎?畢竟那是阿里啊,曾經夢寐以求的公司,讓我奮不顧身投入的平臺。就這麼走了,不可惜嗎?一邊是曾經閃閃發光的平臺,一邊是現在自己的裸辭失業,巨大的落差,在心裡築起一道鴻溝。得失心很重,心裡波瀾萬千。

直到現在,終於能夠堅定的給出答案:從阿里離職是偶然中的必然。特殊事件只是導火索,看似衝動,但這個決定其實在腦海中已經想了無數遍了。就像在心裡埋了一棵種子,抑制不住的發芽、長大,終於到了某一天,拔地而起,再也無法忽略它的存在。抑鬱症不是單單靠精神力量就可以扛的,扛住了固然豁然開朗,扛不住則萬劫不復。以當時的境況而言,休息一段時間是比較好的選擇。也曾想過申請病假,做持久戰,但這樣做很有可能只是推遲離開的時間,翻盤的概率很小。同時,也不希望別人知道這件事,所以也沒有以此請假。好聚好散,或許是最好的結局吧。

一直以來自己都是個後知後覺的人,事後回想,才覺得自己當初錯的多麼厲害。去一趟阿里,就當是踩坑了,希望這些坑之後不要再掉進去。

情緒疏導,合理表達:情緒不管是好是壞,只要是合理的,就是有利的,都應該正視。在阿里很長一段時間對自己的工作有怨氣,也沒做到好好溝通,所以負面情緒越積越多,這些都會引起內耗,非常傷身傷神。情緒的出現通常都說明某個方面出了問題,如果有情緒,不要忽略它,不要自己默默吃進,不用都自己扛著,對自己好一點,想辦法合理的表達,並尋求解決方案。能解決掉,情緒也就通了;解決不了,超出自己能力了,那也沒必要耿耿於懷了。了解自己,主動爭取,拒絕被動執行:之前都是被動的做事,沒有自己是主人翁的感覺。要改變心態,做自己的主人。只有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邊界、極限,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表達自己的訴求,爭取自己的利益,不然只是個工具人,被動的執行。聚焦價值,積累沉澱,拒絕工具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把有限的精力聚焦價值,才有可能獲得較大的提升。工具人的事情不可避免,這部分要儘量做減法,才能釋放出來更多的精力聚焦有價值的事情。回顧阿里的經歷,雖然很累,但還好都是很有價值的事情,所以是值得的。同時,要意識到,平臺的只是平臺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並不能把你變成巨人,只有轉化沉澱下來的,才是自己的,所以不要局限於做執行者。對於接觸到的資源,保持學習,積累沉澱屬於自己的東西,比如說數據、行業信息、行業人脈、方法論等等。擴大影響力: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武林高手都懂得借力使力。利用好平臺的力量,圈子的力量,在有限的資源下,擴大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這其實也是第3點說的沉澱轉化的體現。比如說產業鏈上相關的合作公司、跨部門合作的同事、本部門的同事,這些都是資源。能做資源整合,也是一種能力。這一塊之前做的不好,錯失了很多機會。之後亡羊補牢吧。保護自己:一方面工作上不犯大錯誤,不給人開刀的把柄;另一方面搞定關鍵話事人,例如HR、自己主管、對接主管等等,打好群眾基礎,關鍵時刻能拉一把。鍛鍊身體:忙不是理由,每天至少抽一點時間運動,增強體質。身體不好會影響人的精神狀態。

阿里就是圍城,在的時候想出來,出來後又有幾絲懷念。對阿里,愛過,不後悔,可惜終究是沒有緣分一起走下去。不再糾結得失,一切都是最好的選擇。現在相當於重生,希望有生之年,做自己的主人,活一個真實的自我。

相關焦點

  • 為何抱怨多的員工反而不會輕易離職?原因有3,第二點說出心聲
    為何抱怨多的員工反而不會輕易離職?原因有3,第二點說出心聲在職場上,不可能所有人都做到對工作是沒有抱怨可言的,畢竟對一個東西再熱忱,也會有熱情退卻的一個時間段。更何況是在工作上呢?但有些人,他們則是很喜歡將自己的這些負面情緒說給別人來聽,那麼,要是其他人和他有感同身受的情緒的話,兩個人自然就會有說不盡的話題,對於自己的工作情況,就會更厭惡一分。但有件事情比較奇怪的是,為何那些抱怨多的員工反而就不會輕易的離職呢?原因有3點,第二點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 節後離職潮:如何正確對待即將離職的員工?
    經常看到新聞上說,有員工感覺國慶假期沒耍夠任性辭職,員工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決定除了任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調整好「節後症候群」。8天的國慶長假把平時的節奏完全打亂,有些員工無法調整好狀態,牴觸工作的心理越來越嚴重,最後導致任性離職。對於節後離職潮,HR要分辨出哪些是衝動型離職,哪些是蓄謀已久的離職。
  • 「裸辭一時爽,就業火葬場」!
    幹最累的工作,拿最少的工資,住在離城市最遠的地方。 他們同樣焦慮、迷茫,很多時候根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工作不掙錢,還要讓我過得不開心?年輕人不應該被鼓勵裸辭,但也不要不害怕裸辭。 當你覺得這份工作與你的期望落差太大時,你當然有選擇的權利。
  • 員工「個人原因」離職,真相是什麼?
    一個朋友,在某公司做了一年多的社群運營,每天都要帶著兩個工作手機上下班,而工作的內容其實客服沒多大差別。每天大部分事情就是群內發通知、答疑、拉群、發朋友圈,從來沒有參與到社群的項目策劃、決策當中去。老闆和他說了半年,讓他要堅持,告訴他會給安排個助理給他,會給他安排轉崗,做做其他業務。可時間過了半年,助理也沒有見到,新任務也沒有。
  • 我從網際網路大廠「裸辭」:工作時間從8個小時延長到14個小時
    可是,在網際網路公司待了三年多後,我正式「裸辭」了。可怕的工作時間是我選擇「裸辭」的首要原因。我的工作時間從8個小時延長到了10個小時,然後是12個小時,後來是14個小時……我的同事還勸我:「千萬不要距離公司太近,不然你會更晚下班。」
  • 離職員工再回來,最見一家公司的格局
    從員工角度出發,假如真的有那麼一天,你還願不願意回到原來的公司工作?大多數員工心中有疑慮,擔心重新回到原公司,難以再得到領導信任,而且回來時有很大的心理壓力。站在企業端來看,你還願意聘請離職的老員工嗎?因為文化的不同,做法也不一樣。有些公司把離職員工當成招聘的首選,也有些公司把離職員工列入「黑名單」。
  • 「我離職半年了,都沒有找到新工作」
    在對外分享的時候,我經常會提到一句阿里的 HR 土話:大善乃大惡,大惡乃大善。最近收到了一份年輕人的諮詢,更讓我對這個話題加深了感悟。Cherry 老師,您好!之前通過您的線上課程我學習到了很多知識,一直非常感謝您。我最近有一些煩惱,想向您請教一下。我已經畢業五年了,之前一直在一家金融公司做活動運營。在那家公司待久了,覺得每天的生活也過得還不錯。
  • 裸辭一時爽,再就業火葬場,三條忠告裸辭風險極大,建議不要裸辭
    相比人人稱讚的顧佳高情商,我反倒更關注王曼妮的滬漂生活。撇開她的情感故事不說,就拿工作和生活來說吧,確實反映出滬漂真實的一面,尤其是她失戀裸辭後,再次找工作,遇到降級降薪,收入還不夠交房租,隨後她逃離上海回到老家這件事。
  • 「裸辭」不是貶義詞,只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選擇
    近日《令人心動的offer2》中,加油團成員們談論起了對裸辭的看法。周深因此回憶起了自己在烏克蘭留學時的經歷,當時因為做著不適合自己的事情,感到非常的痛苦。他認為裸辭在某種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有過裸辭經歷的人看到這句話一定深有共鳴吧?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裸辭從來不是褒義詞,特別是當HR問你離職原因的時候,一種無形的壓力就會襲來。
  • 年薪漲10倍到100萬,中科院博士談離職原因,辭職路上七個真相!
    一個研究員如此吐露心聲。"使我下定決心離開的還有一個原因:賺得太少,到手的工資是9000元,已經結婚有孩子了,家裡有老人,人到中年,日子有點緊。"一個評級無望的研究員的真實情況。什麼時候才選擇跳槽?如果你不能下定決心,或者你跟同事的關係極其的好,或者你擔心頻繁跳槽會影響工作,讓你猶豫,那呆在原地只會讓你更加平庸。有一次在哈佛商學院聽課的時候,一位教授說:在畢業五年內,畢業生如果換三次工作,未來40年內,可能會換5到10次工作,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其實很恐怖!
    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更為糾結的是,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
  • 30歲AE工程師之死,周深:裸辭某個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
    該工程師的妻子在文章中說,他因為長時間承受高負重壓的作業導致患上抑鬱症,11月30日,他曾向領導表明自己抑鬱並提出辭職,而領導讓其再「扛一扛」。 可不幸的是,12月1日早上,鄧某某在朋友圈留下遺言後,從和同事在杭州出差時合租的居民樓16樓跳下身亡。 「對不住,我有抑鬱症,工作問題太多,對不住所有人和這個世界」。
  • 離職後,沒找到新的工作,自己的五險一金該怎麼辦呢?
    小楊從公司裸辭,本來想考公務員,但一段時間後他又想邊工作邊考,但是找了幾個月,也沒找到合適的職位,而且在這段時間裡,他的社保都斷繳了,他挺焦慮,不知道自己的社保以後到底該怎麼辦呢?其實小楊的焦慮是多餘的,在職場打拼這麼多年職場上入職、離職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很少有人一輩子只從事一份職業。當然離職的情況也有不同,大部分人是找好下一份工作後,再從原單位申請辭職,也有一部分人是裸辭,這樣的話,在離職之後,再就業前,中間有一個空檔,在這個空檔期內,社保就停繳了。
  • 那些在2020裸辭做up主的年輕人
    裸辭、焦慮、失業、逃離一線城市……在B站上,諸多講述自己裸辭經歷的視頻都獲得不凡的數據表現,這些up主裸辭之後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全職做up主,真的可以養活自己嗎?有沒有up主做不成績,重回職場再就業的?帶著這些問題,渾水和裸辭的up主聊了聊。
  • 都在裁員,這家公司,半年主動離職111人!
    離職人數在之前96人的基礎上,又有15位同事在近兩周提出離職,其中有14人將在1月離開,因此從7月到明年1月,已知的離職人數將達到111人。離職原因最近交信的15位同事中, 有兩個明顯的現象;1)以做小項目為主的同事佔到了將近一半(7/15)2) 裸辭的有3人。
  • 「裸辭一時爽?」「不,一點也不爽」
    畢業3個月,裸辭。我問她為什麼,是大廠996太累?還是錢沒給夠?受委屈了?她說,吃膩了公司食堂每周一循環的菜單,生活不應該這麼單調。「自己開心最重要,別為了公司而活,要好好享受人生。」馬雲也曾經說,讓年輕人離職的原因無非兩個:要麼錢沒給到位,要麼工作上受委屈了。
  • 丁輝裸辭面試言論驚人,撒貝寧徐律爭論無果,這就是現實生活
    一般的老闆遇見這樣的員工都會躲著走,因為風險太大了。在他身上花費的時間、資源都有可能隨時因為他的背水一戰而浪費。《仙劍奇俠傳3》裡,景天那種拯救世界的大英雄不也只能做一個小員工,還是一個被老闆各種嫌棄的小員工。跟只想賺錢的老闆和資本談理想談原則,只會失望。
  • 年薪漲10倍到100萬,中科院博士談離職原因,辭職路上七個真
    一個研究員如此吐露心聲。  "使我下定決心離開的還有一個原因:賺的太少,到手的工資是9000元,已經結婚有孩子了,家裡有老人,人到中年,日子有點緊。"一個評級無望的研究員的真實情況。    如果你不能下定決心,或者你跟同事的關係極其的好,或者你擔心頻繁跳槽會影響工作,讓你猶豫,那呆在原地只會讓你更加平庸。  有一次在哈佛商學院聽課的時候,一位教授說:在畢業五年內,畢業生如果換三次工作,未來40年內,可能會換5到10次工作,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第三件事,下一個工作符合你的職業規劃嗎?
  • 周深:裸辭某個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遇到這幾種情況,裸辭一定不要...
    1、嚴重影響到身心健康 目前社會競爭這麼激烈,尤其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節奏極快,加班常態,「996福報」,甚至正常的雙休都成了難得的福利,奮鬥到「頭禿」,城市裡的凌晨又漂泊著多少拖著疲憊身體回家的人,員工抑鬱、跳樓、自殺的新聞也是時常被推上熱搜,當長期的工作壓力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