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開運」民俗有哪些?

2020-12-22 聆善閣

有俗諺說「吃了冬至湯圓就長一歲了」,意味著冬至是新年的開始。真的是這樣,從周代到秦代「冬至」即是新年元旦,民間還有「初歲」的俗稱,因此冬至也被視為改運的好時機。自古相傳的民俗中含有開運的寓意,帶著開運好彩頭的還不少呢。一起覽一覽冬至開運的民俗有哪些?

吃紅白湯圓開年運

《幼學瓊林》:「冬至一陽生。」說了冬至時,天地間蟄伏的陽氣正啟動了。冬至吃湯圓(稱冬至圓)是典型的冬至民俗之一。常見冬至湯圓有紅、白兩色,為什麼冬至圓要有紅、白兩種呢?這其中蘊含著陰陽交泰開新運的意義。

紅、白兩色分別象徵陰與陽,紅與白的湯圓合一碗中,呈現陰陽交泰的意境。冬至圓的「圓」諧音「元」,圓圓的冬至圓象徵冬至時一元復始之義。《幼學瓊林》提到:「冬至一陽生,是以日晷初長」,此日天地陰陽之氣由剝而復,陽氣歸來,陰陽的循環一元復始。所以在這年中陰陽轉捩點上,吃上一碗紅白冬至圓,帶有一元復始陰陽交泰的祈祝意義,也是一種最普遍的新年開運法——陰陽交泰,否極泰來。

食餛飩開智慧運

餛飩是冬至的代表食物之一。南宋陳元靚的《歲時廣記》提及:「京師人家,冬至多食餛飩。」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也提到:「以餛飩祭祀祖先。」

餛飩和渾沌同音。《幼學瓊林》說「混沌初開,乾坤始奠」;《老子河上公章句》說「道無形,混沌而成萬物……萬物皆從道所生」。因此,冬至吃餛飩象徵「大道從渾沌中開」,尤其是開智慧。餛飩象徵嶄新的生命和能量的精華。莘莘學子在冬至這一天吃碗餛飩,體現「混沌初開長智慧成萬物」的意義,是長智慧的開運法。

吃餃子開健康運

聽過「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吃餃子安耳朵」的俗諺嗎?這些俗諺告訴人冬至吃餃子來保安康。在中國大陸北方、河南等地,吃餃子過冬至是一大習俗。傳說冬至吃餃子這種習俗是東漢「醫聖」張仲景留下來的,和防疫袪病有關。

東漢的臨床大醫家張仲景曾為河南受凍的老鄉研發一帖禦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可以讓人飽肚子又能治療凍爛的耳朵。這方子用袪寒藥材和羊肉包成「嬌耳」,即模樣像耳朵的水餃,煮出熱呼呼的「祛寒嬌耳湯」,讓人飽肚子、暖身子,熱耳朵,因而對寒氣凍爛的耳朵起到了很大的療愈效果。冬至吃水餃傳到後代,就是開健康運的做法。

送新鞋襪 廣開人緣運

冬至聚集「陰極之至,陽氣始至,日行南至」三種意義,因而稱為冬至,又稱「履長節」。是因為從冬至之後,白日漸長,陽氣漸升,人們踏日影沐浴陽光,可以吸收陽氣驅除體內的邪氣,故而古人發展出在冬至向家中、家族長輩獻鞋襪的溫暖貼心禮俗,在宮中也有這樣的習俗,稱「獻襪履」。三國時代曹植《冬至獻襪履頌表》說了它的意含:「亞歲迎祥,履長納慶。」獻履襪,祝頌冬至迎祥納慶。

在冬至這一天,媳婦真心誠意關懷長輩,貼心地準備精緻的新鞋、新襪送給翁姑(即丈夫的父母親)、長輩和親友,表達祝福的心意,祝福長輩「履長」長命百歲,迎福久長;長輩回饋以讚賞和歡心,人緣運一定大開!

冬至吃赤豆粥 禳疫開平安運

有些地方在冬至吃赤豆粥。在南北朝時代就流傳著這種習俗,《荊楚歲俗記》記載,傳說共工氏有個為非作歹的兒子,在冬至時死了,成為疫鬼,但是他畏懼赤豆,所以人們在冬至日煮赤豆粥吃,來禳除疾疫。此後,在冬至這天吃赤豆粥避瘟疫開平安運的習俗也流傳下來了。

轉動幸運門:謝天謝地謝先祖 真心善心待眾生

周代時,天子於圜丘(天子祭天之壇,亦即天壇)舉行冬至大祭,祀昊天上帝、祭社稷、祭人鬼,後代各朝也都隆重地承襲著這種禮制。

冬至祭天是歷朝歷代朝廷的大要事;在民間,地方要祭祀社稷;家家戶戶祭神、祭祖。人們,懷著敬畏、感恩之心過這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迎來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新天地。

從冬至開始的每一天,讓你我他都來開運吧:誠意誠心呈,禮敬天地,感恩神佛;一來一往間,慈悲來人,善待眾生。這不僅會讓人開運一日一年,更能讓人開運一生一世。相由心生,心正邪自遠,讓誠意善心來扭轉自己命運的乾坤!

相關焦點

  • 冬至開運|陰極陽生、順勢開運,冬至正確的開啟方式!
    轉眼間2020年就要和我們說再見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裡能平安順利,能有好的運氣,但是也有人擔心即將到來的太歲流年會對自己有諸多的不順。古話說得好「盛極必衰,衰極必盛」,興衰往往在交替中上演。這就像一個人的運勢一樣,一個人不可能一直走黴運也不能一生都順風順水,好運和黴運也是相輔相成。
  • 今日冬至!要吃什麼?該了解哪些知識?給孩子上一堂「民俗課」→
    冬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你知道冬至這天有哪些習俗嗎?冬至這天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 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
    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12月20日 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 12月20日,石家莊市第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學習包餃子。臨近冬至,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實驗幼兒園組織開展「冬已至、盼春來、品傳統、享幸福」主題活動,小朋友們在老師和家長的陪同下包餃子、畫民俗,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新華社發(陳其保 攝)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12月20日 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 12月20日,石家莊市第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學習包餃子。
  • 冬至來啦!今天要吃什麼讀什麼?了解哪些知識?給孩子上一堂「民俗課...
    冬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你知道冬至這天有哪些習俗嗎?冬至這天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 在海南,冬至都有哪些習俗?
    在海南,冬至都有哪些習俗? 冬 至冬至俗稱「冬節」、」「賀冬」等,海南話稱為「冬雪」。冬至節是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是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 今日冬至,給孩子上一堂「民俗課」吧!
    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這一天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 吃餃子  吃餛飩的習俗  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  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你知道冬至這天有哪些習俗嗎  冬至這天吃餃子  是為了紀念誰?
  • 冬至吃什麼,冬至節這個節氣代表什麼意思,民俗冬至節有什麼講究
    冬至吃什麼,冬至節這個節氣是代表什麼意思,民俗冬至節會有什麼講究鐵筆居士今年2021年冬節是在12月21日這一天。我們易經中所謂寒之至,陽始升,說的就是冬至這個時候,一陽始動,代表冬天到了極點,陰陽轉變的極點了。
  • 我縣舉辦「紅火冬至日·最炫民俗風」篝火晚會
    我縣舉辦「紅火冬至日·最炫民俗風」篝火晚會 2020-12-22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來啦!今天要吃什麼?讀什麼?了解哪些知識?給孩子上一堂「民俗...
    冬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日, 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這一天,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 吃餛飩的習俗, 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 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 平利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開展「樂享溫暖冬至 弘揚民俗文化」主題...
    為了讓幼兒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品味民俗節日,12月21日冬至當天上午,平利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開展「樂享溫暖冬至 弘揚民俗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本次活動分教育活動和品嘗餃子兩部分進行。教師通過組織幼兒觀看視頻、圖片、講故事、唱兒歌等形式,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的來歷、習俗等傳統文化知識。炊事員阿姨和後勤老師9點開始包餃子,有的揉面、有的切塊、有的擀麵皮、有的包餃子,大家興致勃勃、熱火朝天。經過一上午的忙碌,熱騰騰的水餃終於出鍋,孩子們品嘗著老師的辛勤勞動果實,臉上洋溢著幸福燦爛的笑容。
  • 冬至餃子宴 真情暖人心 長春社區冬至民俗文化活動圓滿舉辦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古時殷周時期,人們會以冬至前一天為歲終,後二十四節氣則以冬至為首。  2020年12月21日上午,中南路街道長春社區開展「溫暖冬日,幸福長春」冬至民俗文化活動。本次活動吸引了近30位居民的參與。
  • 2020年冬至快樂圖片有哪些 2020年冬至快樂圖片走一波
    2020年冬至快樂圖片有哪些 2020年冬至快樂圖片走一波時間:2020-12-21 13:31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冬至快樂圖片有哪些 2020年冬至快樂圖片走一波 2020年冬至快樂圖片有哪些?
  • 「紅火冬至日·最炫民俗風」篝火晚會即將開始啦...
    「紅火冬至日·最炫民俗風」篝火晚會即將開始啦......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永昌縣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我縣將在今晚舉辦「紅火冬至日·最炫民俗風」篝火晚會,屆時,誠邀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
  • 冬至吃什麼?有什麼習俗?這堂「民俗課」講給孩子聽!
    18時02分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至」有極致的意思 冰益壯,地始坼 隆冬時節到了 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
  • 冬至小習俗有哪些 冬至吃酒糟是哪裡的習俗
    冬至小習俗有哪些1、贈鞋冬至節,民間習慣贈鞋,其源甚古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們健康成長。過去主要是手工刺繡。送給男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送給女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鳳形,鞋上刺繡多為花鳥。
  • 冬至的習俗與美食有哪些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的習俗與美食有哪些1、祭祖:在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都有祭祖的習俗,在日也不例外,在南方地區冬至日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香爐和貢品祭祀祖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家庭和睦。2、補冬:冬至日的時候除了祭祖,還有補冬的習俗,補冬顧名思義就是進補,冬至日後人們開始吃一些食物,有益於人們的身體健康,可以避免冬天生病。
  • 蕭玄衍易38:冬至,一陽來復
    從自然氣候來看,儘管看起來外界天寒地凍,但是內部已經開始陽氣萌生,物極必反,復卦說明冬天的極限,開始有陽氣活動了。張芷毓:冬至日也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之後開始逐漸北移了,感覺陽氣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蕭玄:知道復卦什麼樣子嗎?蕭玄:你們把這個卦象類像成一個字,看看這個字像什麼吃的?金殿坤:要說吃的,我可不困了。
  • 有關冬至的散文詩詞有哪些 冬至祝福語暖心短句有什麼
    有關冬至的散文詩詞有哪些冬至,這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
  • 今天冬至啦!今天吃什麼?讀什麼?快給孩子上一堂「民俗課」吧!
    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你知道冬至這天有哪些習俗嗎?冬至這天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冬至吃餃子,原來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